【精選】春節民俗民風作文錦集9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民俗民風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民俗民風作文 篇1
按照廣西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就開始了。這天,就是傳統的小年,就是灶神爺升天的日子。人們殺雞宰鵝祭拜灶神爺,企盼在新的一年里衣食無憂。
臘月二十五左右,人們必須選出一天來把家里打掃得一塵不染。此外,人們還要買菜,割肉和準備年貨。
除夕,就是春節的第一個高潮,鞭炮聲日夜不絕,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街上飄著一股煙火和酒肉的香味。人們在門口貼上新的對聯,屋子里貼滿了各色的年畫。人們到了晚上還要吃團圓飯,在外邊做事的人,必須要趕回來。此外,大人們就是要看《春節聯歡晚會》的,小孩子們燃放煙花,真的是快樂的時光。
正月初一,春節有一個高潮到了。大街上的店鋪不但不關門,還有許多小販在大街兩旁擺了攤,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三個一伙,五個一群,在大街上逛街,下棋,聊天。小孩們牽著大人的手,購買玩具。
正月初二,人們開始互相拜年,互相道賀。這天,就是不可以說不吉利的話的。
元宵上市,春節最后一個高潮到了,這一天,大街上就像是在辦喜事,張燈結彩。有條件的人家,還會在門口掛上兩個大紅燈籠。還有猜謎踏歌的活動。大街上也許會有舞龍的節目,大家要燃放完剩下的煙花爆竹。這天,人們就是要吃元宵的。
過了元宵,春節差不多也就結束了。天氣回轉,農民開始春耕,學生準備上學,人們有回到忙碌的生活去了。
春節民俗民風作文 篇2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今年的元宵節媽媽讓我獨自購買湯圓。我興奮地來到超市,看著冰柜里琳瑯滿目的湯圓,我從中精挑細選一些迎合家人口味的湯圓。
回到家,媽媽將湯圓片刻煮熟。我們一家人邊吃湯圓,邊欣賞仲秋節晚會。
團圓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爸爸媽媽帶著我出門看禮花。
我們來到樓區花園中心,抬頭仰望天空,天空中接連不斷的禮花給無邊而又昏暗的夜空增添絢麗的色彩,我看得目不暇接。忽然,一個個彩燈在我眼前閃過,我定睛仔細看,許多人家門口都掛著各式各樣的燈籠,元宵節為什么要掛彩燈籠呢?我感到疑惑。回到家后,我在網上閱覽元宵節相關的資料。
原來元宵節掛彩燈籠還有這樣一個傳說啊。
以前,有一只神鳥因迷路而迫降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天帝震怒,下令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不忍心百姓無辜受難,就冒險偷偷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人們。
過好久,有個老人想出辦法,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
大家聽積極響應。到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驅邪避鬼神。
看來元宵節還有這么多的習俗和傳說呀,真令我大開眼界。元宵節這一天讓我懂得很多課外知識和文化習俗,中國是個文化古國,還有更多的奧秘正等著我們去發現它,探究它,把祖國傳統的文明的文化習俗傳承下去。
春節民俗民風作文 篇3
說到永康的春節習俗,那可真是多啊!讓我給你細細道來。
撣塵:農歷臘月二十四,這一天各家各戶都要撣掃去室內、家具及廚房各角落的灰土塵埃,以免留下魔鬼的爪印,于來年不利。
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每逢春節,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添加喜慶氣氛。
倒貼"福"字:在貼春聯的同時,大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人們干脆把"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謝年:在除夕,永康城鄉各地鞭炮陣陣,家家戶戶按照傳統習俗擺出了方桌,點上了紅紅的蠟燭謝年,祈福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祭祖:在我們這里,正月初一,不是先拜年,而是先去祭祖。每拜完一個祖墳,就在墳前放鞭炮,為了讓祖宗保佑我們。
拜年:祭完祖,就是拜年了。人們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怎么樣,看了我們這兒春節習俗,才知道各地習俗每什么太大的差別吧。
春節民俗民風作文 篇4
春節是我們中國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日子,那一天我們中國人要一起度過。“春節”也是我們常說的過年,雖然各個地方的習俗不同,但是我相信他們的心中一定也很激動、興奮、愉悅,那我就說說我們增城過年的風俗吧。
早在春節降臨前,家家戶戶為了迎接春節的到來,我們都會把家里的各個角落、里里外外都給打掃干凈,進行一次大掃除。春節的前一天每家每戶都要貼春聯,以示迎春之意。爸爸媽媽每年都要精心挑選一幅好春聯,今年爸爸媽媽選的上聯是:家有福星高照照,下聯是:財如人意滾滾來,橫批是:五福臨門,這副春聯預示著新的一年里我們家會財源滾滾、家庭幸福。
除夕那天晚上,爸爸媽媽會準備一大桌好吃、美味的飯菜,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團圓飯。吃飽了團圓飯我們一家子圍坐在電視機前看中央臺的春節聯歡晚會,我們邊看邊談,說他們表演得怎么樣,我們一直看一直看到很晚,直到凌晨才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守歲”。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大年初一的那一天,我們早早地起了床,穿著新衣服,給家人拜年了。他們就會給紅包我,大人們派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是表示把祝愿和好運帶給我們。紅包里的多少錢并不重要,主要是讓我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征好運。
我很喜歡春節,因為春節十分熱鬧,還可以收到許多壓歲錢,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這就是我們增城的春節!
春節民俗民風作文 篇5
每年春節都許多傳統的春節習俗,比如貼春聯,吃年夜飯,拜年給壓歲錢……而每年最難忘的春節習俗應該就是掃塵了,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每家每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這次,我和老爸“光榮”地領到了擦玻璃的任務。我們家住在4樓,我一站上窗臺,立刻嚇得渾身哆嗦,我看了看下面,一派“萬丈深淵”的景象。但事情總是要干的,我連忙和老爸商量了一下,他來擦“風險極大”的外面,而我,則擦我力所能及的里面。
開始擦了,我先用沾過洗潔精的抹布擦窗戶的內側,但由于一年沒擦了,窗戶的邊邊角角已經積了一層灰塵,我先用手指尖套著抹布,從窗戶的四周邊緣用力地摳了一圈,緊接著,我把那塊布洗干凈,再沾上一點洗潔精,開始對窗戶“發起進攻”。
我用那塊濕布輕輕地擦著窗戶,等到窗子上有了一點洗潔精痕跡時,我拿來一塊干凈的干布,一小塊一小塊慢慢地擦拭著窗戶上的污點,但是,一塊又一塊的污點向我“俯首稱臣”了,唯獨這幾塊污垢還是在窗戶上,做起了“山大王”,仿佛在對我說:“哼!就你這個小孩,還想來拿下我,沒門!”我不服氣了,又抹上了一些洗潔精水,再用干布用力地擦,但這么幾塊頑固的污點就是不下來,我急壞了,這時,爸爸走了過來,對我說:“不要這么費力,這時,爸爸窗戶上抹了一些洗潔精水,再用指甲輕輕一刮,那些頑固的污垢個個“舉手投降”了。
后面,在我和爸爸的共同努力下,一面面窗戶又干凈得類似新的一樣。這時,媽媽在屋子里的衛生也打掃完了,舊的也“辭”完了。望著煥然一新的房子,我仿佛看到了明年,我們每個人的運勢都寫著“勝利”。
春節習俗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是春節重要性的標志,讓我們的春節過得更加有趣,讓我們一起傳承這些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化。
春節民俗民風作文 篇6
今天是春節,早上,我早早地就被從暖和的被窩里拉出來,我揉揉眼睛,拍拍屁股從床上走人。
快到中午時,媽媽叫我去洗澡,換上新衣服,我不得不從迷人的電視上,將視線一點點地移開來。我用最快的速度洗完了澡,換上了過年的新衣服,開開心心地出去玩了。
下午,媽媽要出門,我就想:“自己待在家里多悶啊!”于是,我請求媽媽讓我出去玩,媽媽說:“早上出去,下午又出去,你玩瘋啦!”我委屈地說:“春節的時候你不讓我玩,那你什么時候讓我玩嘛。”
嘿嘿,在我的苦苦哀求之下,媽媽終于答應我讓我自己出去玩了,我可高興了,連聲再見也不說,就出去玩咯!
春節民俗民風作文 篇7
我們的祖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有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但是我最喜歡春節。因為春節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還可以得到壓歲錢,男孩子還可以放鞭炮呢!
春節是我國人民最重視的節日,關于春節的來歷是這樣的: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這天,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里的人們都要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后來有一位老人,告訴大家,“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在我們的家鄉,人們在除夕前好幾天,就開始準備過年了,人們會買鞭炮、買春聯、準備年貨、買新衣服,人們還要徹底打掃衛生。除夕之夜,我們還要吃餃子,每年包餃子的時候,媽媽會在一些餃子里包上硬幣,誰吃到了有硬幣的餃子,就代表著誰在新的一年里會交好運的。吃完餃子后,我們都會守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
到了春節那天,我很高興,因為我可以穿新衣服,而且還可以收到很多壓歲錢。另外我發現別人也都很精神,也很高興,到處都充滿了歡樂的笑聲!
我喜歡春節!它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它們吧!
春節民俗民風作文 篇8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佳節,有許多風俗,比如掃塵,貼門神……下面,就來聽我講風俗一,掃塵吧!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的歡樂氣氛。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唐代以后,又有畫關羽,張飛等人物為門神。
春節貼“福”字,是對美好未來的祝愿,也指福氣。
孩子們最喜歡“壓歲錢”了,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把錢裝在紅包里,據說晚輩得到壓歲錢就能平平安安度過一生。
過年有許多習俗,真的說也說不完!
春節民俗民風作文 篇9
在我的記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四川那別具一格的春節。
對于四川人來說新年是很重要的。從初一開始,人們都要“走人戶”,互相到親戚朋友家串門。一家老小都要一起“游喜神方”。在古時候人們都要一起出南門到武侯祠,燒香拜神,吃茶會友……對于四川的春節來說,還有一項不可缺少的習俗——逛廟會。
在廟會開始時,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穿著嶄新的衣服,欣賞著廟會這個盛大的“嘉年華”。在這里藝人們表演著各形各色的絕活,變臉、吐火等高難度技巧層出不窮。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滾鐵環、做公雞車、抽陀螺……各種好玩的游戲、精彩的表演、好吃的小吃,整條街上洋溢著喜氣。
初七是人日,據說杜甫曾與他的友人高適等人在這一天到草堂作詩,互表思念之情。所以,在成都的人們都要到草堂和杜甫一起過。初八初九,大街小巷都會點起“天燈”,每到那時,整條街都被照得像白晝一樣。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熱鬧的景象。
四川的春節與別處不同,正月十七春節才算結束,因為正月十六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游百病”。據說西北一帶婦女多操持家務,因此體質較弱,容易生病,所以,在每年正月十六日這天夜里,以驅病邪為主要目的,出門四處游走,天長日久,形成了“游百病”這個風俗。身體弱的人們登上城墻,據說一年都可以不生病。
每當回想起這一切時,就好像自己還留在那時候一樣。熱鬧的大街、特別的習俗、獨特的絕活兒……那里的一切,都讓我無法忘懷!
【【精選】春節民俗民風作文錦集9篇】相關文章:
精選春節民俗民風作文錦集6篇03-07
【精選】春節民俗民風作文錦集六篇03-07
精選春節民俗民風作文錦集5篇03-05
精選春節民俗民風作文錦集8篇03-05
精選春節民俗民風作文錦集7篇02-28
【精選】春節民俗民風作文錦集6篇02-26
春節民俗民風作文錦集6篇02-27
春節的民風民俗作文錦集5篇02-28
春節的民風民俗作文錦集10篇02-21
春節的民風民俗作文錦集五篇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