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民風民俗作文400字(實用10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民風民俗作文400字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民風民俗作文400字 篇1
在福建廈門,每逢中秋佳節臨近,夜色闌珊中的廈門,大街小巷便會傳出博餅時骰子撞碰瓷碗的悅耳叮當聲。廈門的“博餅”,也叫“博中秋餅”、“博會餅”。這一風俗的形成與民族英雄鄭成功有關。據傳是300多年前,鄭成功屯兵廈門,每到8月15日月圓之時,滿懷反清復明之豪氣的.將士們,難免有思鄉思親之情。為排解和寬慰士兵佳節思念家鄉親人之苦,鄭成功的部下洪旭發明了一種博餅游戲,讓士兵賞月博餅。鄭成功親自批準從農歷13至18,前后6夜,軍中按單雙日輪流賞月博餅。這獨特的游戲,后逐漸在民間流傳和改進,成為一種有趣的民俗活動。早年,博狀元餅,多為親友或結拜兄弟姐妹間大家出錢,購買一二會月餅,共同博之,誰得“狀元”,來年中秋節要贈送一會給大家博。其中有人生男孩的要送兩會。這樣,年年有增無減,會餅越來越多,只好再分開兩獨立組。一般家庭由長輩主持,每年買一二會,全家圍成一圈博之。
皇家祭月修造的。現在不也是有大多數部分的人圍坐在桌前”吃餅賞月”嗎?
民風民俗作文400字 篇2
象腳鼓敲起來了,嘎光舞跳起來了,葫蘆絲吹起來了……祥和的氣氛籠罩著景谷縣第二小學,師生們歡聲笑語充滿校園。“承傣族文化,秀七彩童年”的傣族文化周開始了!
我是一名漢族孩子,從沒有真正體驗過這樣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傣族活動。傣族服飾設計、傣文學習、傣家泥塑、傣族傳統竹編工藝、傣味小吃……各種活動琳瑯滿目,讓我大開眼界。我參加了傣族服飾設計興趣班,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介紹制作過程吧:一、選布料,根據你的喜好選一塊布料;二、剪裁,在布料上面畫出衣服各部分的形狀,沿著畫跡將衣服各部分形狀剪下來。注意剪時一定要沉著冷靜,若一不小心剪歪了就全功盡棄了;三、縫衣服,選與衣服布料一致或相似的線按結構把各塊布料縫起來;四、鑲花邊、繡花紋。用不同的絲線縫上花邊,繡上精美的圖案。大功告成,一件如星星般閃亮,像月亮般淡雅的傣族服飾“出世”了,我命名它為“繁星雅月”。
“傣味小吃”更是景谷一絕。“手抓飯”――在簸箕上鋪好洗凈的芭蕉葉,在葉片上擺上各種各樣的豐富美食,大家在圍在一起,用手抓著吃。看似粗魯,實則包含著一種特殊的味道。“傣味燒烤”――又麻又辣又香,未見其形,先聞其香。一想到它我就忍俊不禁,口水欲流。“撒撇米線”更是獨特,它的主要調料是牛胃,吃了準讓你回味無窮,流連忘返。
閉幕式上,一排排傣味小吃整齊地擺在操場兩側,一件件精美的作品陳列在展覽館里。活動接近尾聲,傣韻傳揚永遠!
民風民俗作文400字 篇3
新年又稱春節,是我國最隆重、最為重要的節日,也是我國最紅火的傳統節日,春節里,家家戶戶必然裝扮得紅紅的,掛紅燈籠、春聯,貼“福”字等等。總之是用紅的,穿紅的,戴紅的,可以說“紅色”成為人們春節時最親密的朋友。
傳說在古時候,由一個叫“年”的怪物,經常在春節這個節日里跑出來害人,后來得知,它很怕紅彤彤的'東西和很大的響聲,比如一個熟透了的紅蘋果就足以嚇跑它了。
后來人們就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在過春節的時候把家里扮得紅紅的,還經常放鞭炮。
在除夕夜里,大家都要熬夜守歲。
古時候,有個人曾以吟詩、打麻將來打發時光,可是現在不同了,科技發達了,一家人舒舒服服地坐在沙發上看看春節聯歡晚會,小孩子也喜歡看呢!不過為什么要熬夜守歲呢?相傳在古時候有這樣的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叫做“歲”的怪物喜歡吃成年人與老年人,不喜歡吃小孩子。
可是,它特別壞,每當遇到小孩子時,就會施法把小孩子變笨。
直到有一年新年的時候,一個財主給了他兒子一點錢,并給他系在錦囊里,結果當他兒子遇上“歲”時,“歲”見了這個金光閃閃的東西竟掉頭就跑。
此后大家不僅夜里守“歲”,謹防“歲”的偷襲,而且也會適當地給自己的孩子一些零花錢,命名為“壓歲錢”。
新年就快到了,有那么多有趣的傳統習俗,好期待啊!
民風民俗作文400字 篇4
百家衣是嬰兒服的一種,由一百個家庭貢獻出的布片做成,故名百家衣。每當嬰兒出生后,特別是數世單傳、孩子的啼哭打破了家庭的沉寂,全家人為之驚喜萬分。這時,孩子的奶奶、爺爺就要向左鄰右舍報告喜訊,并向百家近親好友求乞布塊。特別是那些姓“劉”、“陳”、“程”諧音“留”、“成”,在老人們看來,這些諧音都是吉利之語,對于保佑孩子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這些人家的一小塊布頭或是一方舊布片,老人們也會珍重地收留下來。
布塊的大小花色一般不太講究,但以藍色為最好。因 “藍”諧音“攔”,只要有藍色的布塊,妖魔鬼怪就收不走孩子。
人們把百家的布塊縫在一起。據老年人講,縫百家衣的講究也很多,像布紋的`走向、拼圖等,都有約定俗成的規矩。衣服不能在胸前開口,要做成偏開口的大襟衫,也叫道袍衫。這種衣服,往往不能做完,老人們常在底襟處留個口子,此稱藏魂處。待孩子滿月后,由孩子的母親將口子縫住,這就說明孩子的魂靈已留在了母親的身邊,再也不必為孩子的安全操心了。
民風民俗作文400字 篇5
中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每一個地區都各自具有特色的風俗。提到風俗,我想起了我們的首都—北京。逛廟會、熬臘八粥已經是他們的“家常便飯”。還想知道嗎?那就讓我來帶領大家去觀賞這一有趣的風俗。
在每年的農歷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是舊時北京的三大節日,尤其是春節最為隆重熱鬧。在眾多大小節日中,流傳著豐富多樣的民俗風情。如農歷臘月三十晚,全家人歡聚一堂,吃“更歲餃子”,“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新年伊始燃放鞭炮“辭舊迎新”“百年祝福”“祈求吉祥”。初二接財神。初一至初四,不用刀,剪,不準掃地,不新做食物,以示“年年有余”。正月十五元宵節,吃元宵,觀花燈,逛廟會。正月十九,為白云道教祖師邱處機逝世紀念日的“燕九節”接著是清明節的掃墓、踏青。
四月初八“浴佛節”。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船,以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七月十五中元節(俗稱鬼節)。這天要祭神、上墳、放荷花燈、船燈以起渡鬼神。八月十五中秋節,人們喜愛當晚賞月、吃月餅、又有團圓節之稱。
這一些民風民俗給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快樂,即添加了節日濃郁的歡樂氣氛,又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民風民俗是多么好玩呀!~讓我們繼續去探索、去發現這一個有趣的民俗世界。
民風民俗作文400字 篇6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不一樣的民風民俗,其中,蒙古族的民風民俗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蒙古族在飲食起居方面都與其它族有些不同,蒙古族也有自己的特別習慣。例如:你到蒙古去做客,需盤腿坐在席子上,幾個人圍著一個火爐,主人不能端正地坐在那里。而主人向客人們遞奶茶的時候,客人應端正的接過去,如果不接,就表示對主人的不尊敬。如果實在不方便,也要喝幾口,否則主人會傷心。
我們了解了蒙古族人的熱情好客,下面就讓我們了解一下蒙古族的服飾吧。蒙古族的服飾很鮮艷,頭上戴著別具一格的帽子。蒙古人不像我們,我們一年四季都穿不同的服飾,而蒙古族一年四季穿的都是長袍,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特色服飾。
蒙古族的飲食也別具特色,日食三餐,每一餐都離不開奶與肉。蒙古族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那當然就很著名。說起肉,蒙古族最著名的食物當然是屬烤全羊啦!烤制后的羊肉色澤飽滿,色香味俱全,讓人看著都想咬一口。還有蒙古的手抓羊肉,是蒙古族最喜愛的.食物之一,相傳手抓羊肉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因手抓食用而得名。酒類的當然也要數馬奶酒,馬奶酒是牧民們親自研制的傳統名貴飲料,牧民們祖祖輩輩生活在草原,每天都離不開馬奶酒,每天到處都洋溢著馬奶酒的清香。
怎么樣?蒙古的民風民俗是不是很有特色,你想不想來嘗試一下。
民風民俗作文400字 篇7
臘八節就要到,這讓我不禁想起家鄉的臘八節。那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節日,家鄉有很多關于臘八節的習俗,讓我現在都還念念不忘。
在我的老家有一句俗語:“臘八臘八,凍掉下巴”。因為進臘月門,天氣也就真正的到“數九寒天”,所以,臘八這一天,家家都要做粘米飯,“沾沾下巴”。
臘八節,在我國歷史上也算得上是悠久綿長,各地的習俗不同,過法也就不同,飲食的差異也很大。但是,它的受重視程度可不比其他的傳統節日差。因為過臘八,就離過年不遠,年味也就越來越濃。
小的時候,過臘八這一天,總能讓我們吃上一碗又粘又香的黃米干飯。每人再給那么一小勺白糖,吃得那個香啊!就覺得老過這樣的臘八多好。可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臘八吃粘米飯,其實是很奢侈的事情,糧店里定量供應的糧食中沒有黃米。有的人家農村有親戚種的或者有什么其它門道搞到的,否則,所謂的臘八飯,就只能用帶粘性的其它米來充當。不管怎樣,人們對臘八的盼望值還是很高的,因為能吃上一頓飽飯啊。
我開始懷念家鄉的臘八節,真希望可以回老家過臘八節,再吃上一碗香香的粘米飯,那該有多愜意啊!
民風民俗作文400字 篇8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國的傳統習俗形形色色,五花八門。今天,就讓我帶著你走進我的家鄉,領略一下那歷史悠久而傳統的習俗——搗年糕。
年糕,年年“糕”升。在象山,年糕是家家戶戶過春節時必吃的食物。搗年糕雖然看起來簡單,可是真正做起來卻是費時費力。
村里的`男人,先把米一升一斗地從米缸里取出來,浸泡在水里,等到米粒充分吸收了水分,徹底濕透以后,再把米撈起來過濾掉水分,晾一晾,然后才把這些米送到磨坊里磨成米粉。接著把磨好的米粉倒進一個特制的桶里,放到鍋里蒸,待到廚房里的蒸氣彌漫著米香時,米粉已經被蒸熟了。大力男人端起木桶快步走到木槽前,把一桶的米粉倒進木槽里,用木杵用力地搗,使木槽里的米粉變成膏狀,再用力,使那些膏狀物從一個方形的小口里擠出來,鉆出長條,像是一條巨大的蠶從蛹里爬了出來。邊上的婦女手里握了一把刀,刀上沾一些水,切成了一段段,再放到室外的竹板上晾起來,期間還要給它不斷地翻身,等年糕完全變硬之后,就可以裝入袋子里保存起來了。
家鄉吃年糕也是一大特色。在年糕剛成型時,還冒著熱氣,黏黏的,撒上一些紅糖,白糖,芝麻和桂花,年糕一下子變得又甜又糯,是我最喜歡的吃法。也有人喜歡吃咸的,放入榨菜絲包起來,這樣吃甜絲絲,咸滋滋。
搗年糕是我們家鄉的一種傳統習俗,也是一種生活藝術。
民風民俗作文400字 篇9
我盼了好久的,終于盼來了火把節。今年的火把節是怎樣的呢?一起去看看吧!
在彝海公園里,天剛黑就已經準備要開始祭祀活動了,人們用最古老的鉆木取火方式來點燃今年的'圣火,太陽女舉著火把圍成了一個三角形,她們舉高火把點燃了七星燈同時也點燃了火堆。七星燈被點燃后禮花也綻放了。漸漸的禮花形成了一個火堆的形狀,仿佛在為彝族火把節的一切歡呼。在夜晚,人們圍著大大小小的火堆,跳起了左腳舞。大大小小的炎堆挨在一起,形成了一條巨大的火龍在左右移動著跳舞,它好像在呼喚著人們,讓人們一起來跳舞。聽,音樂響起了,三弦彈起了,人們唱起來了,大伙歡快極了,小朋友們跳起來了。在這里人們圍成了大大小小的圈子。這里管你認識不認識都拉著手并著肩,在一起舞蹈。這么隆重的場面當然也少下了我了,我左邊拉著大姐姐右邊拉著小弟弟,雖然下怎么會跳,但還是跟著節奏跳著、唱著。
在桃源湖,音樂噴泉開始了。在噴泉里露虹燈亮著,把水花照得五彩繽紛。水花時快時慢、時粗時細。有時像小松鼠左蹦右跳,有時像小鹿在跑步,有時像兔子在和烏龜賽跑,還有時像小姑娘在翩翩起舞。
火把節很快就結束了。我還沒有玩夠呢!我真希望一年有很多個火把節,這樣我就看更多的精彩節目表演 。
民風民俗作文400字 篇10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重午節。端午節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為吃粽子、賽龍舟、佩香囊、喝雄黃酒。端午節又稱: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今天的端午節,更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后來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粽子的樣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還有許多習俗,比如: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將艾葉懸于堂中,剪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于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民風民俗作文400字】相關文章:
民風民俗的作文:端午節的民風民俗01-22
陜西的民風民俗作文-民風12-22
多彩的民風民俗作文-民俗12-22
民風民俗的小學作文-民俗12-23
藏族民風民俗的作文-民俗12-23
民風民俗作文05-30
民俗民風的作文06-22
民風民俗作文01-26
作文:民風民俗01-26
民俗民風的作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