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民風的作文錦集七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民風的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風的作文 篇1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大家庭,有著不同的民族,有著不一樣的節日,有著不一樣的特色食物,還有不一樣的民居,不一樣的穿著,但在我認為,磐安的春節是最熱鬧、最隆重、最有趣的。我喜歡磐安的春節。
所謂春節——是最熱鬧、最傳統、最隆重的節日,俗稱過年。過年是一年中最忙、最高興、最開心的日子。看,磐安的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窗花、年畫等。還要買家家戶戶春節必須有的東西——如:各種各樣的小吃,水煮花生、紅棗桂圓湯、餃子、年糕、炸春卷......過年的除夕夜家家戶戶要吃團圓飯,此時此刻,一家人坐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吃飯,餐桌上還必須有一條魚,象征著“年年有余”。
磐安的春節還有一種豐富多彩的活動——迎龍燈。到了春節的第三個高潮,大街小巷每家每戶都在放煙花。抬頭一看,就能看見五彩繽紛、絢麗多彩的煙花飛上天,“噼里啪啦”的。鄉村的龍燈有的非常長,龍頭還有長長的胡須,顯得非常的霸氣。哦,我喜歡鄉村的龍燈。
過年時的除夕夜還有春節聯歡晚會。晚會上有多姿多彩的節目,如:小品,搞笑幽默;有相聲,膾炙人口,讓人贊不絕口;有唱歌,唱的優美動聽,使人聽了還想再聽一遍。到了十二點正,每家都要起來放鞭炮叫——開門紅;春節的除夕夜,最傳統的習俗是守歲,有兩種含義。一、珍惜大好時光。二、守歲的時間越長,父母的壽命就越長。磐安的春節在農歷的二十五日到二十九日里都要舉行一次大掃除,把天花板擦得干干凈凈,把地掃得一塵不染。因此,這一天不僅是最忙的,也是最累的。
春節的除夕夜還有一種習俗——吃餃子。炸餃子又香又脆,非常好吃。餃子雖然好吃,但制作起來,卻很難。首先做餃子皮,先把面粉搓成面團,在一點一點揪出來,再做成一個圓形。然后,再做餃子,然后再做餃子餡兒,先把豆腐切丁,然后把肉切沫,再把菜也切成丁,然后再攪拌在一起,這樣,就做好了。接著,就可以包餃子了,餡包在餃子皮里。在沾點水,捏花邊,餃子做好了,十分好吃。哦,我愛吃餃子。
春節的第二個高潮——就是拜年了。我們一家拿著許許多多的東西去親戚、朋友家拜年,喝茶。我最喜歡拜年了,因為在拜年時可以收到一個個大紅包。哦,拜年真好。
看,這就是盤安的春節。的確很熱鬧?很熱鬧?的確很傳統?
民風的作文 篇2
我們中國有56個民族,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和禮節,像蒙古族的那達慕、彝族、白族、納西族、哈尼族的火把節,各式各樣,多姿多彩,讓人心動。
從西藏回來的大舅舅給我講一些奇異的西藏的民風民俗。
大舅舅說,剛到那兒,就碰到了從前的同學,于是同學把他帶到家里。讓他看兩個缸里的東西,讓他猜猜藏了幾年,后來答案是十年以上,大舅大吃一驚,我也聽得一愣一愣的。更好玩的是酥油茶。酥油,是把牛羊奶倒到木桶里用木榛快速攪拌,讓油脂從奶汁里分離出來,酥油在藏族里是視為圣物的。原來是供奉佛祖用的,現在加入牛奶,磚茶等一起煮,其味道濃郁,妙不可言,酥油茶一家與另一家的'煮法都不一樣,但都是同樣的濃郁。味道讓人想起溫暖的太陽,坐在藏族人的熱炕上,一杯接一杯的喝酥油茶,是一件非常舒適的事。藏 人的房間里永遠燒著一壺酥油茶,那是為每一個遠道而來的客人準備的。
大舅舅后來跟我說,西藏其實還有一個民俗,那就是哈達。藏族人是一個非常重禮節的民族。他們給遠到而來的客人奉上白色的哈達,會讓客人吃雞大腿,因為這是讓客人充滿腳力的象征。
藏族是一個愛美的民族,不管男女老少,都是身著五顏六色的服裝,在藏族女的更是美麗,頭上身上各穿著艷麗。西藏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因為她身上有勤勞能干的藏族人民。
藏族的“雪頓節”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節日習俗,在慢慢地盛開著,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吸引著我們。當然,藏族這朵“鮮花”,已開地正大、正旺地,其中一朵花瓣,就是藏族的雪頓節。
雪頓節是每年藏歷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傳統的節日。在藏語中,“雪”是酸奶 子的意思,“頓”是“吃”、“宴”的意思, 雪頓節按藏語解釋就是吃酸奶 子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節”。雖然酸奶我們都吃過,但藏族人民卻還是把這個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頓節”是藏族人民最快樂的一個日子,在這天人們都在吃酸奶,還在一起比賽呢。瞧,這擺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頭,人們都爭先恐后地來到桌子前,每個人都有三十個碗,碗里盛滿了酸奶,看誰在最短的時間里喝完這么多酸奶。來參賽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樣的人都有。人們來參加比賽并不是為了吃的,而是為了使場景更熱鬧點,讓別人更開心一點。
民風的作文 篇3
傣族是五十六朵民族花中比較艷麗的一朵。他們的房子--竹樓就是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
竹樓是傣族傳統的建筑形式。傣族人居住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據說竹樓有利于防酷熱和濕氣。但是傣族人民為什么要建竹樓啊?
還是從帕雅桑木底的故事說起吧。
一次,帕雅桑木底帶著一只狗上山打獵。下大雨了,他躲在大樹根下躲雨而那只狗卻撐著前腿坐在地上,昂著頭,尾巴拖在地上。雨水順著成斜坡的狗毛向下流。他突發奇想,用樹枝和茅草蓋成一個斜坡屋面。因為是學狗坐地的樣子所以叫"杜瑪些".但是竹子防濕氣。所以就把竹子蓋成房子。
呵呵,好玩吧?下回再給你介紹吧!
民風的作文 篇4
巴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一部分。“炎黃”的始跡在黃河流域,而從夏禹始,先民的傳聞則已開始南漸。禹的出生地相傳有三處,都在長江流域,即四川、江西九江和安徽。據大量史籍所載,禹就是生于四川境內的汶山郡廣柔縣石紐鄉,娶江州涂山。古江州就是今日之重慶。秦滅巴國設巴郡后,巴人更是長足步入了漢化的過程。 三千多年來,重慶處處留下中國傳統文化的印痕。渝鄂交界處,有屈原,王昭君的故里;涪陵周易園,是程朱理學的發祥地;大足石刻,匯集了中國唐、宋時期石窟藝術的大量珍品;合川釣魚城,保存著南京軍民抗擊蒙哥軍隊入侵的古戰場遺址,
。歷代詩人如李白、杜甫、劉禹錫、蘇軾、陸游、郭沫若等,都在這里寫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巴渝人千百年來形成的春節拜年,十五觀燈、清明祭祖、中秋賞月以及懸酒幌、趕廟會、坐花轎、放風箏等民風民俗,涵蓋婚喪嫁娶、文娛游戲、鬼神觀念、崇拜禁忌、歲時節令,工商交易等各個范疇,與中國其他地區比較,無不大同小異。重慶豐富多彩的地方戲劇、曲藝、繪畫,手工藝品及群眾節令活動等,也頗能反映巴渝風俗民情。
民風的作文 篇5
我的爸爸、媽媽來自不同的地方,所以家鄉的習俗也不同,那就給你們說一說家鄉的習俗吧!
我媽媽的家鄉風俗—春節,在春節來臨前一個月大家都在不可開交的忙碌著,有的烤臘腸、臘肉,有的買對聯,有的買新衣,還有的買鞭炮…
正是過年了,三十初一,全家人包湯圓、吃年飯、看春晚,一到初一的一大早,就有人拜年、拿紅包。
我爸爸的風俗—端午節,端午節和春節一樣熱鬧,在一個月前就可以看到賽龍舟的人們在忙碌的練習。到五月初五,很多人都會來看龍舟。端午節除了賽龍舟,還有人會吃荔枝、龍眼、美味的粽子。龍舟比賽一直到下午二點多才結束哩。
這是我家鄉的習俗,那你的呢!
民風的作文 篇6
春節到了,舉國上下都在忙著辦年貨,準備過年的事情。我家也不例外,不過我知道每個地方的過年方式都不一樣,大家想知道我們家是怎么過年的嗎?跟我來看看吧!
我的家鄉在安徽阜陽,這是一座北方的小城,媽媽說它沒有大都市的繁華,卻多了幾分悠閑的滋味。這里保留著許多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我認為最有趣的還數春節。
春節是我們家鄉最熱鬧的節日。才過臘月二十,家家戶戶就忙碌開了。首先是打掃衛生。媽媽說:“這叫‘除塵’,和‘除陳’諧音,是除舊迎新的意思,所以一定要把家里的每個角落都打掃干凈,好迎接新年的到來。”然后要蒸饅頭、包餃子;除夕那天要貼春聯,吃年夜飯、守歲;年初一要給親朋好友拜年……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蒸饅頭。
大約到臘月二十八的時候,姥姥就要用酵母和面,做成大大的面團。慢慢地面團就會膨脹,變得彈性十足。這時,姥姥就會把面團分成拳頭大小的面塊,讓我和媽媽揉這些面塊,直到把它們揉得柔軟光滑,再交給姥姥做出半圓形的饅頭。在揉面的時候,我最喜歡聽姥姥和媽媽聊天,天南地北,真溫馨啊!
等饅頭做好以后,姥姥就把大鍋拿出來,開始準備蒸饅頭。等大鍋里的水響了以后,姥姥就把饅頭一個個整齊地放在大鍋里。等過了大約二十分鐘,饅頭蒸好了,打開鍋蓋,一陣誘人的饃香撲鼻而來,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大饅頭就要出鍋了。姥姥突然說:“別急,在它們出鍋前,咱們給它們打扮打扮吧!”說著,姥姥拿出了一瓶紅墨水,用筷子蘸了一點點,給每個饅頭都點了一個漂亮的紅點點,這樣饅頭才算大功告成。你看,點上紅點點的饅頭多喜慶啊!
我喜歡家鄉的節日,不僅因為有許多吃的玩的,更重要的是在節日里我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和家庭的幸福!
這就是我們這邊過年的習俗了,真是有趣。
民風的作文 篇7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色和風俗。那大家想不想聽聽我們是怎樣過打鬼節的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三月三,鬼下山。”每年的三月三日,就是打鬼節。在打鬼節這天,人們全都要吃打鬼粑,這一天晚上,所有人都不出門,不管是強大的大人,還是淘氣的小孩。
傳說在古時候,人們每天都要去山上砍柴,有一天,一個人因為其他是很晚才去砍柴,突然在遠方看到一團藍色的光飄浮在空中。于是他緊跑回寨子,跟寨子的人說了這件事。于是每天都有大但對人晚上到山上去,果然看到了那藍色的光。于是鬼火的故事就這樣形成了,一直流傳至今。
許多世紀以來,人們常在被水淹沒的墓地看到放蕩的幽靈,奇怪的鬼火飄過沼澤地。現在,化學家最終對這些現象作了了解。漢堡赫戈生物研究的岡特加斯曼和敵特格林口曼追查一下發表的下水和海洋沉積中測出磷化氧的報告。
其實人們口中所說的鬼火是最普通的自然現象。人死后,骨頭爛了,人體中許多物質從骨頭飄出來,因為燃點低,有一種叫做磷的物質比空氣輕,到了陰森的晚上,磷就變成了一團藍色的光,漂浮在里空中,就是鬼火。
其實鬼火只說是非常迷信的,我們因該相信科學。傳說吃炒面是把打鬼節這天出來的游魂野鬼用面捆住,而吃打鬼粑是用來打鬼。這樣的傳說你信嗎?
【民風的作文】相關文章:
陜西的民風民俗作文-民風12-22
民風的作文01-23
有關民風民俗作文400字-民風01-22
寫春節民風民俗的作文-民風12-22
有關民風的作文:開封的民風習俗11-12
民風作文合集08-12
關于民風作文04-10
關于民風的作文11-14
民風民俗作文05-30
民俗民風的作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