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作文400字

時間:2023-09-26 11:43:58 [第二單元]民風民俗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民風民俗作文400字(通用6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民風民俗作文400字6篇,歡迎大家分享。

民風民俗作文400字(通用6篇)

民風民俗作文400字 篇1

  我是土生土長的廣西人,我愛廣西,愛廣西的山、廣西的水。

  廣西有許多處山水城市,有桂林、陽朔、北海、賀州……最能代表這個特點的便是全國聞名、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兩千多年的歷史,使桂林有了豐富的文化底蘊,便形成了其天然的各種溶洞、清澈見底、水平如鏡的漓江、貌似大象的象鼻山。有浩瀚蒼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險峻的峰巒幽谷、激流奔騰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絕的高山梯田……各種天然奇觀盡聚桂林,象鼻山,就是桂林的'象征,它因山形酷似一頭大象。她神奇壯觀、形象兼備,鼻腳之間的水月洞就如同一輪臨水皓月,構成“象山水月”的奇景,瀟瀟灑灑。

  桂林的山水也是獨一無二的。人們常說“人間仙境、夢幻漓江。這話一點也不錯。看第一眼漓江,只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清澈而平靜。山的倒影再倒映下來,美得無與倫比。漓江是美的,它不會被任何天氣影響以至丑陋—晴天,青峰倒影;陰天,漫山云霧;雨天,漣漪圈圈。

  我愛廣西的景色,也愛廣西的食物。

  廣西有三大名粉:桂林米粉、柳州螺絲粉、南寧老友粉。桂林米粉以爽滑而聞名,桂林米粉入口香,爽滑,細嫩,容易入味;柳州螺絲粉與南寧老友粉都是以辣聞名,辣讓食客更有胃口,為食客增加了食欲。

  我們廣西人,熱情好客,有客人來,他們會唱起山歌,跳起山舞;他們又會拿出最好的食物與客人分享,還會搞一些活動讓客人增添樂趣。

民風民俗作文400字 篇2

  當地人稱之為羊羔兒饃,古時的“羊”同“祥”,取吉祥的寓意。春節來臨前,農家婦女會捏制小貓、小狗、小虎、玉兔、雞、鴨、魚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等形象的面塑制品,以象征吉祥如意、福壽榮華。在寒食節時,上墳祭祖用的'面塑造型是“蛇盤盤”。據說,吃掉“蛇頭”便能“減毒頭,免災禍”。

  農歷七月十五,霍縣境內面塑種類最多,有豬頭、羊頭、麥秸集、針線籮筐、頂針、剪子、針線、坐餑餑、獅、虎、狐貍等等造型。農歷七月七日“乞巧節”,傳說在這一天婦女吃了“針線”、“頂針”之類的面塑就心靈手巧。新媳婦過門第一年,娘家要給女兒送“羊羔兒饅頭”。嬰兒滿月,姥姥家制作直徑達尺余的“囫圇”,即在面圈上塑出十二屬相的面塑。賓客來祝賀,便把“囫圇”切一塊送給來人享用。

  絳州面塑 降州即今日新絳縣。逢年過節,這里的家家戶戶都要用面粉捏制出千姿百態的面塑歡度節日。由于這里的面塑注重彩色點染,花色絢麗,所以當地人稱之為“花饃”。花饃造型比較夸張,尤其以“走獸花饃”最為出色。五寨面魚 晉西北五寨縣的老百姓,有一種捏面魚的習俗。捏面魚就是用面粉捏成魚的形狀。捏制的面魚經過著色加彩,然后用文火烘干,便可當工藝品收藏了。面魚可用來贈送親友或外出時作干糧。除了捏面魚外,還捏制瓜果類,花草類、動物類、禽獸類、人物類等多種類型的制品,也習慣稱之為面魚兒。

民風民俗作文400字 篇3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的服裝都不同,我為大家介紹傣族的服飾

  各地傣族男子的服飾差別不大,一般都比較樸實大方,上身為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寬腰無兜長 褲凈色長褲,多用白色、青色布包頭,有的戴毛呢禮帽,天寒時喜披毛毯,四季常赤足。這種服裝在耕作勞動 時輕便舒適,在跳舞時又使穿著者顯得健美瀟灑。中山裝和西裝,已成傣族青壯男子的時裝。近年來出現了有 領對襟或大襟的小袖衫,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飾物,偶爾也會發現他們的手腕上有一只閃閃發亮的銀鐲。鑲金牙 、銀牙是他們的喜好。他們通常把上好的門牙拔去,換上金或銀做的假牙。

  我再為大家介紹傣族女子的服飾。

  傣族婦女講究衣著,追求輕盈、秀麗、淡雅的'裝束,協調的服裝色彩,極為出色。青年婦女盤于頭頂,是 傣族服飾的一個顯著的特點。傣族女子上身著各色緊身內衣,外套淺色大襟或對襟窄袖衫,下身著花色統裙, 裙上織有各種圖紋,傣族女子喜將長發挽髻,在發髻上斜插梳,簪或鮮花作裝飾。傣族婦女都喜戴首飾,首飾 通常用金銀制做,空心居多,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紋和圖案。在小蠻腰上系一根精致銀腰帶,據說這根銀腰帶十 分珍貴,是由母親一代代傳下來。實際上這是一種信物,如果姑娘將銀腰帶交給哪個小伙子,就意味著她已愛 上他了。

  傣族的這種服飾,充分表現了傣族人民特有的風俗。

民風民俗作文400字 篇4

  按照廣西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就開始了。這天,就是傳統的小年,就是灶神爺升天的日子。人們殺雞宰鵝祭拜灶神爺,企盼在新的一年里衣食無憂。

  臘月二十五左右,人們必須選出一天來把家里打掃得一塵不染。此外,人們還要買菜,割肉和準備年貨。

  除夕,就是春節的第一個高潮,鞭炮聲日夜不絕,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街上飄著一股煙火和酒肉的`香味。人們在門口貼上新的對聯,屋子里貼滿了各色的年畫。人們到了晚上還要吃團圓飯,在外邊做事的人,必須要趕回來。此外,大人們就是要看《春節聯歡晚會》的,小孩子們燃放煙花,真的是快樂的時光。

  正月初一,春節有一個高潮到了。大街上的店鋪不但不關門,還有許多小販在大街兩旁擺了攤,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三個一伙,五個一群,在大街上逛街,下棋,聊天。小孩們牽著大人的手,購買玩具。

  正月初二,人們開始互相拜年,互相道賀。這天,就是不可以說不吉利的話的。

  元宵上市,春節最后一個高潮到了,這一天,大街上就像是在辦喜事,張燈結彩。有條件的人家,還會在門口掛上兩個大紅燈籠。還有猜謎踏歌的活動。大街上也許會有舞龍的節目,大家要燃放完剩下的煙花爆竹。這天,人們就是要吃元宵的。

  過了元宵,春節差不多也就結束了。天氣回轉,農民開始春耕,學生準備上學,人們有回到忙碌的生活去了。

民風民俗作文400字 篇5

  象腳鼓敲起來了,嘎光舞跳起來了,葫蘆絲吹起來了……祥和的氣氛籠罩著景谷縣第二小學,師生們歡聲笑語充滿校園。“承傣族文化,秀七彩童年”的傣族文化周開始了!

  我是一名漢族孩子,從沒有真正體驗過這樣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傣族活動。傣族服飾設計、傣文學習、傣家泥塑、傣族傳統竹編工藝、傣味小吃……各種活動琳瑯滿目,讓我大開眼界。我參加了傣族服飾設計興趣班,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介紹制作過程吧:一、選布料,根據你的喜好選一塊布料;二、剪裁,在布料上面畫出衣服各部分的形狀,沿著畫跡將衣服各部分形狀剪下來。注意剪時一定要沉著冷靜,若一不小心剪歪了就全功盡棄了;三、縫衣服,選與衣服布料一致或相似的線按結構把各塊布料縫起來;四、鑲花邊、繡花紋。用不同的'絲線縫上花邊,繡上精美的圖案。大功告成,一件如星星般閃亮,像月亮般淡雅的傣族服飾“出世”了,我命名它為“繁星雅月”。

  “傣味小吃”更是景谷一絕。“手抓飯”――在簸箕上鋪好洗凈的芭蕉葉,在葉片上擺上各種各樣的豐富美食,大家在圍在一起,用手抓著吃。看似粗魯,實則包含著一種特殊的味道。“傣味燒烤”――又麻又辣又香,未見其形,先聞其香。一想到它我就忍俊不禁,口水欲流。“撒撇米線”更是獨特,它的主要調料是牛胃,吃了準讓你回味無窮,流連忘返。

  閉幕式上,一排排傣味小吃整齊地擺在操場兩側,一件件精美的作品陳列在展覽館里。活動接近尾聲,傣韻傳揚永遠!

民風民俗作文400字 篇6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之一。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投汩羅江而死的賢臣屈原,便劃船追趕拯救,追至洞庭湖卻始終不見屈原的蹤影,人們借劃龍舟來驅散江中的魚蝦,從免魚蝦吃掉屈原的遺體。之后每一年農歷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這一活動。

  吃粽子是端午節最為廣泛的習俗,也是節日中心不可少的事兒。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的食品。到了唐代,包粽子用的'米以“白瑩如玉”,粽子的形狀出現了錐形、芙形。宋朝,吃粽子已經很普遍了。元、明時期,粽子包裹材料已從菰葉變為箸葉,后來又用蘆葦葉包粽子,附加料有豆沙、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農歷初,中國百姓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粽子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等國家。

  再來說說香囊吧。端千節時,小孩都有佩戴香囊的習慣,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線扣成索,做出各種不同形狀,再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你還知道哪些端千節的習俗呢?和我一起交流吧!

【民風民俗作文400字】相關文章:

民風民俗的作文:端午節的民風民俗01-22

陜西的民風民俗作文-民風12-22

客家民風民俗作文-民俗12-18

民風民俗的小學作文-民俗12-23

藏族民風民俗的作文-民俗12-23

多彩的民風民俗作文-民俗12-22

民風民俗作文01-26

民風民俗作文01-28

民風民俗作文「精選」01-26

作文:民風民俗01-2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一本色道久久鬼综合88 | 在线观看欧美亚洲 | 亚洲成高清日本亚洲成高清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午夜 | 色五月日韩中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