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民風民俗作文6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民風民俗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風民俗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壽昌是個千年古鎮,每逢正月十五元宵節都要舞龍燈,這是家鄉一項傳統的民俗活動。
吃過晚飯,人們紛紛從四面八方趕來,圍聚在鎮政府門口。大街上的人真多啊!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有的手拿氣球,有的'高舉熒光棒,翹首以盼,等待起燈。鎮里鑼鼓喧天,一顆顆煙花接連不斷地飛上天空,又啪的一聲”在深藍的天幕中炸開。有的像一顆流星,有的像張開的笑臉,有的像天女散花,把夜晚的天空點綴得比白天還要亮堂。
隨著一陣陣鞭炮聲,龍”的腳步越來越近了,街上的群眾歡呼雀躍起來,耳邊不時傳來:來了、來了,龍來了!”不一會兒,五條龍披著五種色彩的龍袍有序地從鎮里向我們慢慢地飛過來,威武的龍頭神氣地高仰著。龍燈所到之處,家家戶戶燃起震耳欲聾的爆竹和禮花,整個小鎮都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之中。
跟隨著人流我們來到了壽中操場觀看舞龍表演。五龍獻瑞”開始了,五條彩色的龍披著閃亮的鱗片在臺上搖頭擺尾。先是單龍戲珠,五個耍龍珠的叔叔高舉龍珠,時而往右耍,時而往左耍,龍頭緊跟著龍珠,一會兒往右,一會兒往左。過了一會兒,幾條龍開始纏繞在一起,一下雙龍戲珠,一下三龍爭霸,一下四龍歸海,一下五龍拜壽,贏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最為精彩的是中間的一條巨龍一柱擎天,另外四條龍在它周圍盤旋圍繞,只見巨龍左右扭動,上下翻舞,龍頭追龍尾,龍尾追龍頭,真的是感覺龍在騰云駕霧呢!
聽爸爸說龍象征著吉祥、喜慶、團結、進取、騰飛,衷心祝愿我的家鄉如龍飛天。
民風民俗作文 篇2
洪洞民俗:三月三接姑姑
一個神話能流傳下來,是因為它有一個好的故事內核;一個美好的故事,能演繹出一曲千古神話,比如農歷三月三洪洞的“接姑姑”活動就是這樣……
一條彎彎曲曲的汾河,順著山勢穿過洪洞,在低窄的谷底,分割出河東、河西兩塊高地。河東頭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住著娥皇、女英兩位少女。兩位少女的父親叫堯,當時已八十多歲,白胡子老長,是當時的天子。但天子也有不如意的事,這就是自己六十多歲才生出的兩個寶貝女兒漸漸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堯經過仔細甄別“檔案”,決定對一個叫做舜的青年進行考察。
舜在河西頭住著。河西山丘相連、地脊民窮,舜自然是個窮后生。因為生母早逝,家里除了小妹,人人都不喜歡他,特別是他的'后母和弟弟象,總想謀害他、獨吞家產。他卻毫無怨言,以仁愛之心感化家人。以德治天下的堯了解了這些情況后,不由對身邊的人感嘆道:以仁報毒,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于是決定把兩個女兒都嫁給舜。
在歷山上種地的舜,聽到這個消息后,當然高興的不得了。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堯這個老頭太古板,信奉的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個道理,雖然讓他白撿了兩個美女,卻不給女兒一點陪嫁,就打發女兒去了他家,更不用說給他個一官半職了;而是讓他繼續在歷山上面朝黃土背朝天。舜心里并沒有什么不樂意,還是帶著兩個漂亮的妻子在歷山繼續過種地的苦日子。但讓他更沒想到的是,娥皇、女英兩位妻子,雖然出生于皇家,高貴無比,卻并不高傲,除了在妻子名分上也不免俗的爭過大、小外,還是賢慧的很,兩人一過門,就脫掉皇家冠服、換上農家布衣,二話沒說,就和他一道下地干活、操持家務了,更了不起的是,她們還關心民間疾苦,平時平易近人,急時扶危濟困,幾年過去后,兩人臉曬黑了、手變粗了,和一般農家婦女沒什么兩樣了,此時的舜,在兩位妻子的幫助下,把他“承包”的歷山治理的井井有條,已成了河西當地冒尖的富裕戶、模范戶。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舜和兩位妻子致富后不忘鄉親,經常幫助周圍百姓,就連當時死活看不上舜的家里人也和他們搞好了關系,使舜的聲望直線上升,河東的人都愿意遷移到河西居住,這時候堯看時機到了,于是就名正言順地提拔舜為接班人,還把他扶上馬,又送了一程……
而河東、河西的百姓,不僅為他們當地出了兩個天子而自豪,更為娥皇、女英兩女下嫁的賢慧所感動,故以其后輩自豪,爭相敬奉。鑒于堯籍羊獬,舜籍歷山,自堯女嫁舜以后,兩地便結成了聯姻親眷。歷山人稱舜為爺爺,稱娥皇、女英為娘娘。羊獬人稱舜為姑父,稱娥皇、女英為姑母。河東、河西兩邊以親戚形式走動,于是洪洞后世就有了三月三接姑姑的民俗,一直流傳至今……
民風民俗作文 篇3
在福建廈門,每逢中秋佳節臨近,夜色闌珊中的廈門,大街小巷便會傳出博餅時骰子撞碰瓷碗的悅耳叮當聲。廈門的“博餅”,也叫“博中秋餅”、“博會餅”。這一風俗的'形成與民族英雄鄭成功有關。據傳是300多年前,鄭成功屯兵廈門,每到8月15日月圓之時,滿懷反清復明之豪氣的將士們,難免有思鄉思親之情。為排解和寬慰士兵佳節思念家鄉親人之苦,鄭成功的部下洪旭發明了一種博餅游戲,讓士兵賞月博餅。鄭成功親自批準從農歷13至18,前后6夜,軍中按單雙日輪流賞月博餅。這獨特的游戲,后逐漸在民間流傳和改進,成為一種有趣的民俗活動。早年,博狀元餅,多為親友或結拜兄弟姐妹間大家出錢,購買一二會月餅,共同博之,誰得“狀元”,來年中秋節要贈送一會給大家博。其中有人生男孩的要送兩會。這樣,年年有增無減,會餅越來越多,只好再分開兩獨立組。一般家庭由長輩主持,每年買一二會,全家圍成一圈博之。
皇家祭月修造的。現在不也是有大多數部分的人圍坐在桌前”吃餅賞月”嗎?
民風民俗作文 篇4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風民俗,同時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一地又有一地的風俗,這樣就造成了我國多樣的風俗習慣。而且每一個民族的特色都不同。民風民俗也是每一個民族的象征,它代表著這個民族的文化知識,也是這個民族的特別之處。
我們民族的節日有很多,如:春節、除夕、元宵節……春節的由來是關于一只叫“年”的神話傳說。中國古代有一只“年”的獸。“年”頭上長有觸角,兇猛異常。它常年在海底,只有到了春節這一天才會上來傷人性命。這時,一位老人在門上貼了大紅紙,屋內燈火通明。“年”一抖,叫了一聲,院子里傳來“噼里啪啦”的炸響聲,于是“年”就飛快地逃走了。第二天正月初一,人們見他安然無恙,從此這個辦法就傳開了。正月初一,一大早大家串友問好。于是這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過春節一般要吃年糕、餃子、荷包蛋、福橘、花生……家家戶戶要貼對聯,貼福字,放鞭炮……過春節的.前一日,也叫除夕。在這個新舊交替的日子,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那天晚上,孝順的孩子要守歲。因為有人說,守歲的時間越長,可以延長父母親的壽命。
元宵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它是春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每年正月十五的夜晚,燈火通宵,孩子們忙碌的準備放水燈的材料。他們在里面放了許多蠟燭,再拿到小溪邊放在水中讓他自己依靠水流動的力量而向前。而孩子們在岸邊默默地許著自己的愿望。有人說,水燈漂得越遠,自己的愿望就會早日實現。放完水燈孩子們就出去玩了,而大人們在家中聊聊家常。到了一定時間,一串串煙花飛到了天空,五顏六色的煙花像菊花一樣在天空中開放。真是美不勝收。吃元宵,鬧元宵,這元宵節也是小孩子們最容易長胖的節日之一。在這天里父母親都會殺肥雞、肥鴨燒好豐富多彩的夜宵。那饞嘴的孩子們就會多吃,多吃就會長胖。過春節、正月初一、鬧元宵、是過年的三個高潮。這三個高潮熱鬧非凡,會讓你久久的難以忘懷。
我們民族的節日真是熱鬧非凡,在這些節日里我們能大飽口福了。
民風民俗作文 篇5
“春節”是中國一個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期間,全國是上下舉國歡慶,處處洋溢著歡樂和諧的氣氛。
佛山的春節一般在農歷的二十幾就開始。主要的活動包括逛花街,辦年貨等。佛山人喜愛逛花街,久而久之,這便成佛山人過春節必不可少的活動。因此,按歷代習俗,都會舉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這句是廣東話。佛山人會在農歷二十八的時候把家里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干干凈凈。把這一年不好的東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來臨。年前,佛山人還會開油鍋、蒸年糕。開油鍋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來年的日子好像只油鍋,油油潤潤,富富足足。佛山人還愛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這一天,是整個春節的高潮。這一天,孩子們都會到處燃放煙花爆竹。不僅如此,大家還會忙于做年夜飯。佛山人對年夜飯的菜色十分講究,既要美味可口,還要好意頭。一般的年夜飯都會有雞,俗話說“無雞不成宴”,因此,雞是少不的'。其次,就是一些應景的菜,例如:魚,代表年年有余;發菜,代表發財;蠔豉,代表好事……吃過晚飯,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點,人氣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會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過午飯之后,佛山人會到公園去看表演或到親友家去拜年。拜年時,不論帶多少禮物都不能是單數,因為俗話說“好事成雙”。進門,首先要對象說不同的祝福語。對老人要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對有工作的人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于“新年大賺”,“發財利市”。拜年時,長輩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利是給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帶給他們。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在佛山,有這么一個俗語“行通濟,無蔽翳”。這意味著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們都會拿著行運風車和與“生財”同音的生菜走通濟橋,祈求身體健康、財運亨通。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吃湯圓,寓意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民風民俗作文 篇6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春節的習俗。要知道,過年必不可少的是放鞭炮,但近幾年卻規定城區不能燃放煙花爆竹。想過過癮,這里可不能滿足你的想法。我只得干忍著,到拜年期,手攥毛票,在老家把這一癮頭給消了。
不知道是在啥時候。好像是在初八那天吧。原來老廣場對面的停車場,現在被改裝成了年貨銷展會。展銷會更是城里許多老年人的選擇,出來的人更是贊不絕口,說那個什么東西實惠啊等等。
臘八這天,粥味也濃濃。許許多多從廟里趕來的老和尚,照例臘月初八來老廣場施粥。年味漸漸濃了起來。
到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家家戶戶門前原來帶些灰塵,掉了色了的春聯也煥然一新了,現在家家戶戶都上了紅,紅燈籠什么的。大街上早就忙開了。放上了新春的交響曲,大街上的人明顯比原來增加了幾倍,小販們重新排上了攤位,街邊什么都有,伴著升天的蒸氣,撲鼻而來的是茶葉蛋,炸豆腐的氣味。
我們小孩盼盼盼,終于盼來了除夕,這一天原本熱鬧的大街突然冷清起來,人們把熱鬧轉移到了家中。在這天下午一兩點的時候,桌子椅子都已經擺好了,小菜也已經上了,只見廚房里放著各式各樣的食材,一場廚房交響曲也就開始了。不一會大盤小罐堆滿了桌子。‘吃年夜飯咯’奶奶一聲招呼,全家就圍著桌子其樂融融的坐下開吃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還要屬那條魚,新鮮的特別美味。
春節最重要的就是守歲,12點鐘的鐘聲一敲,我們就已經從農歷狗年跨到了豬年。
好了,春節年味的梗概差不多就到這兒了,咋樣,特別吧!
【民風民俗作文】相關文章:
(經典)民風民俗的作文03-13
(精選)民風民俗的作文03-18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07-03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07-14
民風民俗作文(精選)07-16
民風民俗作文06-12
[經典]民風民俗作文07-24
(經典)民風民俗作文07-19
民風民俗作文[精選]07-16
民風民俗作文(經典)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