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名人傳中列夫托爾斯泰的故事
《名人傳》由法國二十世紀的一位杰出的現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所作。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名人傳中列夫托爾斯泰的故事,相信各位讀者會有興趣。
名人傳中列夫托爾斯泰的故事
1·有一次托翁路過碼頭,被一位貴夫人當做搬運工,叫過去扛箱子。他為貴夫人搬運完箱子還得到了5戈比的獎賞。這時碼頭上有人認出了托爾斯泰。他的大胡子和身上那件自己設計的“托爾斯泰衫”,太好辨認了。
于是許多人圍過來向他問好,那位貴夫人見狀無地自容,還想要回那讓她含羞的5戈比,卻被托爾斯泰拒絕了:“這是我的勞動所得,我很看重這個錢,不在乎有多少。”
2·一個談笑風生的場合,有人話趕話地調侃托爾斯泰:你除了會寫小說還能干什么?
當時在場的人都覺得這句玩笑話說得過分了,而且也不是事實。年近花甲的托爾斯泰并沒有對朋友的嘲諷還嘴,不吭一聲地回到家里,就忙起來了。他的“車間”緊挨著他的書房,當中一張大木臺子上擺放著榔頭、鉗子、鋼鋸、銼刀等工具,墻上掛著干活兒時圍的圍裙……他為回應朋友的調侃,親手制作了一雙漂亮而結實的高靿牛皮靴,鄭重地送給了大女婿蘇霍京。
蘇霍京哪舍得將老岳丈這么珍貴的禮物穿在腳上,便將皮靴擺上了書架。當時《托爾斯泰文集》已經出版了12卷,他給這雙皮靴貼上標簽:“第13卷”。此舉在文化圈里立刻傳為佳話。托翁知道后哈哈大笑,并說:“那是我自己最喜歡的一卷。”
托翁乘興又做了一雙半高靿牛皮靴,送給了好友——詩人費特。費特靈機一動,當即付給托爾斯泰6盧布,并開了一張收據:“《戰爭與和平》的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伯爵,按鄙人訂貨,制成皮靴一雙,厚底,矮跟,圓靿。今年1月8日他將此靴送來我家,為此收到鄙人付費6盧布。從翌日起鄙人即開始穿用,足以說明此靴手工之佳。空口無憑,立字為證。1885年1月15日。”后面還有費特的親筆簽名,并加蓋了印章。
手藝是精神的標記,行為體現了一個人的思想面貌。現代年輕人厭惡體力勞動,拒絕學習和掌握一門手藝,不管喜歡不喜歡讀書,讀得好和讀不好書的人,都一窩蜂地往上大學一條道上擠,正應了契訶夫的話:“大學培養各種才能,包括愚蠢在內。”
拓展
名人介紹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4],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學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托爾斯泰出生于貴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學[5],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并開始寫作。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1855年11月到圣彼得堡進入文學界。1857年托爾斯泰出國,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只好呼吁人們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為考察歐洲教育,托爾斯泰再度出國,結識赫爾岑,聽狄更斯演講,會見普魯東。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1873年~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70年代末,托爾斯泰的世界觀發生巨變,寫成《懺悔錄》(1879一1882)。80年代創作:劇本《黑暗的勢力》(1886)、《教育的果實》(1891),中篇小說《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萊采奏鳴曲》(1891)、《哈澤·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說《舞會之后》(1903),特別是1889~189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
托爾斯泰晚年力求過簡樸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從家中出走,11月7日(俄歷)病逝于一個小站,享年82歲。
【名人傳中列夫托爾斯泰的故事】相關文章:
世界名人列夫·托爾斯泰背后的故事11-21
列夫托爾斯泰的三則故事08-23
對列夫托爾斯泰的名言12-27
列夫托爾斯泰至理名言12-27
列夫托爾斯泰窮人續寫03-03
給列夫托爾斯泰一封信10-23
給列夫托爾斯泰的一封信10-13
列夫托爾斯泰窮人續寫(通用18篇)11-20
托爾斯泰的故事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