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民俗作文匯總十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民俗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民俗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在浦城,這是個很小的縣城,但僅管如此,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著中華的傳統民俗,這表示著大家對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從春節開始說起吧!除夕之夜,家家3點多就開始吃年夜飯,“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顏色是金黃色的,象征著家家年年都繁榮,兒女能夠孝敬長輩。吃完晚飯后,我們是從不出門的,聽奶奶說:“若出了門會把大家的好運給帶走的。”雖然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依然能夠玩的有聲有色。大人們在家中打牌打個通宵,孩子們放煙火放得起勁!這表示大家的好運年年,財運年年……
除夕過后,換來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歡迎哦!早晨起來,洗漱完畢后就先喝一杯“桂花蜜”,這是我們孩子的最愛,味道甜甜的,香香的……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飯后就給長輩們拜年,長輩們就要包壓歲錢,孩子們得到壓歲錢后可開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亂花錢的,這又代表著大人們在這一年里很難很難掙到錢,運氣也不太好……
給長輩們拜完年后,女孩在家幫父母干活,男孩就跟隨大人們去各自的親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過的十分開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廟里去燒香,給菩薩請安,讓菩薩保佑子孫滿堂,兒女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過了初六,大家就一切都恢復正常了,大人們工作的就繼續工作,孩子們該去復習功課,迎接新學期的到來了,這個春節是令人難忘的。
民俗作文 篇2
巴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一部分。“炎黃”的始跡在黃河流域,而從夏禹始,先民的傳聞則已開始南漸。禹的出生地相傳有三處,都在長江流域,即四川、江西九江和安徽。據大量史籍所載,禹就是生于四川境內的汶山郡廣柔縣石紐鄉,娶江州涂山。古江州就是今日之重慶。秦滅巴國設巴郡后,巴人更是長足步入了漢化的過程。 三千多年來,重慶處處留下中國傳統文化的印痕。渝鄂交界處,有屈原,王昭君的故里;涪陵周易園,是程朱理學的發祥地;大足石刻,匯集了中國唐、宋時期石窟藝術的大量珍品;合川釣魚城,保存著南京軍民抗擊蒙哥軍隊入侵的古戰場遺址,
。歷代詩人如李白、杜甫、劉禹錫、蘇軾、陸游、郭沫若等,都在這里寫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巴渝人千百年來形成的春節拜年,十五觀燈、清明祭祖、中秋賞月以及懸酒幌、趕廟會、坐花轎、放風箏等民風民俗,涵蓋婚喪嫁娶、文娛游戲、鬼神觀念、崇拜禁忌、歲時節令,工商交易等各個范疇,與中國其他地區比較,無不大同小異。重慶豐富多彩的地方戲劇、曲藝、繪畫,手工藝品及群眾節令活動等,也頗能反映巴渝風俗民情。
民俗作文 篇3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唱起這首歌,便想起快樂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傳說,這一天我國古代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而死。為了紀念他,所以端午節也叫“詩人節”。據說,那是的老百姓十分愛戴屈原,為了不讓河里的魚蝦把屈原的遺體吃掉,就把裹的粽子投入河中。這也就是粽子的由來了。
每逢端午,人們把房子都要打掃的一塵不染,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者防止毒蟲滋生。又是還把雄黃酒帶在身上,這樣外出遇到蛇就不怕了。
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練習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還要插“無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的花環、配飾,美麗芬芳,婦女們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有些神秘。作為每個炎黃子孫,我們都應該繼承傳統,愛護傳統節日,因為只是一種文化,需要我們來保護它!
我愛重陽節!溫馨的一天!
民俗作文 篇4
大家一定知道,每個國家在迎接新年時都有自己的傳統民俗,而中國作為禮儀之邦、文明古國,在這方面的內容更為豐富。下面,就讓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過年時最常見的幾種習俗吧!
在過年時,人們往往都會在自家的門上貼上寫著吉利詞句的春聯,在窗上貼上鮮紅的窗花和倒寫的福字,以此來辭舊迎新。其實它們的來歷還都從一個古老的神話說起呢!傳說在過年時,有一種怪物會出來為禍人間,但它懼怕紅色,于是人們就想出了貼對聯、剪窗花等紅色裝飾來驅趕年怪、確保平安。同時,人們希望來年更幸福,于是就把好聽的話語寫在對聯上,討個吉利。
在除夕夜里,大家一定會聚在一起吃一年一度的團圓飯。這頓飯最受人們重視,平時不管大家相隔多遠,也會盡量趕回來和家人團聚。年夜飯不僅最為豐富,也是一大家子人歡聚在一起的時候,一邊吃飯、一邊談話,互敬互愛、其樂融融。
當然,大家最熟悉的習俗就是拜年了。春節期間,大家都忙著走親訪友、彼此送上一份濃濃的新年祝福。當晚輩恭敬誠懇地給長輩作揖拜年時,往往能領到一份裝著壓歲錢的紅包,那代表這長輩對晚輩的希望。
雖然上面只介紹了幾種習俗,但過年的傳統還有很多很多。我們的民族文化是多么的富饒啊,這正是我國的特色。中國的過年,不但隆重,而且包含著親人之間濃厚的情意。
民俗作文 篇5
其實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因此春節的習俗也多種多樣。因為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和怕響聲,所以人們便有貼春聯、放鞭炮、敲鑼打鼓等習俗。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
在浙江的春節中,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在農歷臘月二十三日,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家家要祭灶神。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里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后多說好話、吉利話。民間傳說,灶王爺上天專門告人間善惡,一旦那家被告有惡行,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
在農歷臘月二十四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過了十二點就是大了一歲。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飯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并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們的枕頭下
這就是浙江的春節習俗。
民俗作文 篇6
上周六,零距離小記者組織活動,帶我們參觀了江寧區湖熟鎮楊柳村民居群。
楊柳村被稱為南京的小九十九間半,始建于明代萬歷七年,建成于清代乾嘉年間,是南京至今為止保留的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民居群,雖稱九十九間半,但總有137間屋,從東到西的三路分別是承恩堂、禮和堂、樹德堂。
楊柳村距東山鎮大約30分鐘車程,背依馬場山,南臨楊柳湖,全村住戶以朱、劉、時、趙四大家族為主,這片古宅便是人數最多的朱氏歷代子孫所建,占地1.1萬平方米,從前門到后門有幾十米到上百米深,各宅院間隔有防火墻,路面均鋪有青石板,門樓上嵌有緩步凝思等治家修身格言,門邊有雙鳳朝陽、喜鵲登枝等精美石雕。
楊柳村民居群現在被改造成江寧民俗博物館和江寧區非遺展示館。楊柳村民居群東路思承堂內開設了非遺綜合館、湖熟板鴨、周崗紅木、金箔技藝四個專題館,楊柳村古民居群還被打造成首個江寧非遺展示平臺,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江寧民俗用品用具展、知青藏品專題展、六合農民畫邀請展。
經過半天的參觀,我大開了眼界,還增長了許多江寧區的民俗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知識,看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啊。
民俗作文 篇7
坐了一天的火車,終于從杭州到了南昌,開始了我們的江西之旅。先介紹一下我的小伙伴吧,最小的是李炯延,才上二年級;與我年紀差不多的是李箏,只比我小幾個月;還有王笑飛,說到王笑飛,他可是大有來頭,這不,最近考上了杭州外國語學校,媽媽還讓我去請教一下呢;還有一位“大朋友”,叫王騰飛,已經考上了大學,還是重點大學呢!
一到南昌,我們放好行李,吃完中飯,就“飛奔”到了“騰王閣”。才到了一會,我、王笑飛,王騰飛,就沖了上去。你可能很奇怪,我們干嘛要這么急,告訴你吧,我們要比賽誰看得既仔細又快,勝出的人可獲得晚上打撲克的名額。
第一層到了,其實是一個半地下的展廳,里面有許多古代的文物,有官服、官帽、兵器……最有趣的要數那一雙雙繡花鞋了,那可真是小得不得了,連一個嬰兒的腳都穿不進去,我這下,可算是見到了裹腳的威力了。
如果要我用一個字來形容二樓,那就是“小”。不是樓房小,而是物品小,告訴你,二樓全部都是微雕,那微雕可真是精細,一塊指甲般大小的石頭,能刻上長長的一篇文章,得拿顯微鏡看才能看清。
三樓沒有展廳,不過可以到陽臺上去看江景。
四樓是些姓氏文化,值得一提的是五樓,五樓有一個高倍望遠鏡,可以把江邊的風景看得清清楚楚。我一看,江邊真是好風光,八一大橋與南昌大橋橫跨在贛江上,遠處是秋水廣場,與騰王閣遙遙相對,襯出了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再遠處還可以看到一個摩天輪,據說是全亞洲最高的。此時王笑飛突發其想,編了首打油詩:“今天星期六,我去騰王閣,爬了幾層樓,熱得大汗流。”笑得我們前仰后翻。
要是你去騰王閣,六樓是個休息的好去處。要是運氣好,就能欣賞到歌舞表演,非常好看。就算運氣差,也能坐在長椅上聊天吹空調,多好呀!
騰王閣還不錯吧!
民俗作文 篇8
春節,我相信,這個詞語大家都不陌生。來,咱們廢話少說,接下來就讓我講一講咱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吧!
你知道咱們的傳統節日春節都要有那些東西呢?嘿嘿,沒錯,春節咱們要準備:魚、肉、菜、年糕。最重要的是要買鞭炮、對聯和福字。下面,就讓我講講我這一次過年的經歷吧!
早上(當然,不是過年的那天早上),母親帶我出去買鞭炮、對聯和福字去了,大街上早就擺滿了買年貨的攤子。我對母親說:“母親,咱們先期買鞭炮吧!”母親爽快地答應了。
我們走進了一家買鞭炮的店鋪,我相中了幾盒小鞭,我對母親說:“母親,我要這些。”“沒問題。”母親爽快的說母親也買了些掛鞭。
買完鞭炮,母親又帶我走進了賣福字合買對聯的地方買了一些福字、對聯等回到家貼在窗上、門上和墻上。
買完了東西,我們回到了家,把福子和對聯堆在了門上和墻上。
這就是我第一次去和母親每年貨的經歷(以前都在爺爺家玩,沒空去),怎么樣?
民俗作文 篇9
元宵節,是一個溫馨,充滿愛的節日。元宵節在我的家鄉有些特別的習俗,這也要從一個傳說說起……
正月十五是農歷的元月,古人把“夜”稱之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在元宵節,有許多習俗,比如說吃湯圓、賞燈、猜燈謎等許多習俗。
在我的家鄉,元宵節做湯圓是元宵節最讓人興奮的事情了吧!開始,我認為做湯圓太容易了,后來才發現其實還挺難的。讓我來說一下我們是如何做的吧!
我們需要準備一些糯米粉,些許芝麻,一點面粉,適量的.水,還有豬油。首先,把黑芝麻在小石磨里磨成芝麻粉,加少許糖,再把大塊的豬油放入慢慢攪拌均勻。真沒想到,磨了十分鐘,我就感覺手臂酸得就快斷了。接下來,在糯米粉中加入水,揉成一個大大的球,再發酵30分鐘……
哈哈,一切準備就緒,我們要開始最關鍵的包湯圓的環節!這可是最難,并且最重要的一步啊!我們把芝麻餡放入攤平的湯圓皮上,一邊轉一邊將湯圓皮裹起來,最后變成了一個圓子。我連試了三次,都失敗了。我問奶奶怎么辦?奶奶說:“是你包的芝麻餡太大了,而你的皮太小了。只需要控制好比例就沒問題啦!”我恍然大悟。看來奶奶做湯圓的經驗已經爐火純青了。這下子我連續成功做了五個,一個個堪稱完美。最后,我們把做完的湯圓放到鍋子里煮十分鐘。煮熟后,我們一起開心地品嘗起來,真的太美味了啊!
這就我們家鄉的元宵風俗。通過這樣的學習不但讓我學習到了制作手工食品的經驗,也讓我們一家人在元宵佳節,其樂融融,歡聚一堂。
民俗作文 篇10
我的家鄉坐落在一個沿海地區--美麗的湛江。每當正月初十的晚上,小廣場上都會聚集很多人,他們正在舉行的習俗是--請神求平安。
今年寒假,我有幸跟著媽媽回到湛江農村,準備一覽這精彩的習俗。
當天晚上七點多,剛吃過晚飯后,小鎮上的廣播里便傳來了一陣鞭炮聲。于是,我們急忙奔到廣場上,眼前的一幕讓我和小伙伴們驚呆了。只見場外站著許多圍觀的觀眾;在廣場的正前方,站著一大群穿著統一黃色衣服的人,他們手上拿著各種各樣的樂器,有的在打鼓,有的在吹嗩吶,還有的在敲鑼,叮叮當當,演奏成一曲美妙的音樂;再把視線轉到廣場中央,天啊!廣場中間竟然堆放著一根根樹刺!每根都有4厘米長,一根根堆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直徑大約有8米長的圓形。我想,如果人躺上去,豈不是會血肉無存?那這個擺設是用來干什么的呢?
正當我納悶之時,一位身穿白色衣服的主持人拿著麥克風走到廣場的正前方,嘰里呱啦地說著什么。但我卻聽不懂,因為他是用湛江那獨具特色的語言--雷州話來為我們演講的這時,他把手一揚,指向廣場的另一端。原來是家家戶戶都派一個代表,抬著鞭炮向廣場中央緩緩走去。雖然在城市是不允許放鞭炮的,但在農村,它們可是重頭戲。
“噼里啪啦!”在鞭炮聲的迎接下,人們開始喚神了。他們拿起鞭炮,把它拆散,圍在了那一堆刺旁,開始燃放。場外的人立刻躲在一旁,一陣陣絡繹不絕的鞭炮聲噼里啪啦,震耳欲聾。整個廣場立刻被一陣濃濃的煙霧包圍著,到處朦朦朧朧,白茫茫一片。但是,人們還在不停地放鞭炮,一陣連著一陣的鞭炮聲又響了起來……
不知過了多久,響徹云霄的鞭炮聲終于停了下來,開始請神了。只見五六個年輕的小伙子抬著神像用力地搖來晃去,尾隨后面的,是一些赤著膀子的大漢在手舞足蹈,嘴里還在念念有詞地說著什么。而場外的人都懷著激動的心情,有的老大爺在興致勃勃地觀看,有的年輕人想用手機把精彩的一刻拍下來,有的奶奶手里拿著一小撮香在拜神,還有一些膽大一點的叔叔,點燃了一些小鞭炮,擲到圓刺里去。
過了一會兒,只聽媽媽喊:“來了!”我的視線立刻轉移到了廣場中央,只見一位大漢赤著膀子,手舞足蹈地揮舞著。他的眼睛大如銅鈴,鼻翼張開,嘴巴呼出的仿佛不是氣,而是法力。他把手高高地舉起來,好像要把天撼動了;腳用力地踏舞著,仿佛要把地震動起來。過了一會兒,他又躺在了那個堆滿刺的圓堆里,滾了一大圈。我倒吸一口涼氣,害怕地問媽媽,為什么那個大漢被刺扎到卻沒有感到疼痛呢?可媽媽卻說,他已被神附體了,根本不知道在就在干什么。當那位大漢滾過刺堆后人們便紛紛涌上去,爭先恐后地想把那些刺。聽說,把刺放在家里,家人就會平平安安,放在牲口舍里,牲口就會長得肥肥壯壯。
家鄉的習俗真是有趣又神奇!
【【精選】民俗作文匯總十篇】相關文章:
精選節日民俗作文十篇09-19
【精品】民俗作文匯總十篇01-14
節日民俗作文匯總十篇12-15
民風民俗作文匯總十篇12-10
【推薦】民俗作文匯總十篇03-12
【精選】民俗作文匯編十篇01-22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十篇01-20
精選民俗作文合集十篇12-29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合集十篇12-15
【精選】民俗作文400字十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