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民俗作文經典(10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民俗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民俗作文 篇1
古人云:“彼美漢東國,川藏明月輝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年又復一年,春節即將來至,這平靜的生活即將熱鬧起來。
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媽媽就早已買好新鮮的蔬菜,將他們切好。等待著新春的到來。今年與往年不同,不一樣的地方,不一樣的東西,更重要的是不一樣的習俗。
舉杯歡碰,大家喜笑顏開,那早已爬上奶奶頭上的皺紋,瞬間消失。可是我還是有一種想要睡覺的感覺。
夜貓子——團年
大年三十正是團年的日子,媽媽像一只貓咪一樣,凌晨3、4點就爬起來,來到廚房。這真是誠心不讓人睡個安穩覺。廚房噼噼啪啪的聲音,吵著我心煩意亂。哎……都怪這該死的習俗,這該死的團年,嗚嗚……
催促聲——團年
告別廚房的雜聲,接下來的聲音真讓人毛骨悚然。“楠楠,起床了。”爸爸用那溫柔的聲音似棉花般,讓人昏昏欲睡。“奧,知道了。”禁不住爸爸的聲音,只好忽悠一下,反正還早呢!嘻嘻(*^__^*) 嘻嘻……“陳家楠,起床。”不知過了幾分鐘,爸爸又來了,這次可不是似棉花般而是似將軍命令般,反正爸爸好說話,不會把我怎么樣,再睡會。我自我安慰著,又順口說了一句“知道了”。這一次的作為引來了爸爸情緒的.大波動。“陳家楠,我在最后警告你一次,馬上給我起床,否則我馬上拿棍子來請你!”呀呀,爸爸嚇死命令了,這聲音如獅吼般,以防萬一,孫子兵法,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馬上”,天哪,我還想睡覺……都怪這該死的團年。
團年,一般在大年三十的凌晨的4、5點,怪不得,常州是晚上團年。沒想到這里竟然是凌晨。與父母吃完年夜飯,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讓我淚流滿面——守歲
看似簡單,談何容易——守歲
以前從沒有在常州守過歲,這應該是平生的第一次。以前看《步步驚心》時,見過若曦守過歲,她那副模樣就可以看出,這守歲談何容易。不過只要有東西吸引我的注意力,我想應該差不多吧。可是,這一切似乎想的很容易。“不行了,不行了。”才過了幾個小時,我就坐不住了,只好鉆進我那朝思暮想的被窩了。
入鄉隨俗,既然來到了湖北,就要遵守這里的習俗和習慣。
春節民俗作文 篇2
春節快到了,我了解了一些關于春節的習俗,現在,讓我來講給大家聽吧!
掃塵
二十四,掃房日。臘月二十四,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人家這樣做是為了要把所有不高興的事統統掃出門,祈求新的一年好運常伴!
貼春聯
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春聯的種類比較多,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在門的中心部位;“框對”貼在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頭的橫木上……
倒貼“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的是福氣、福運,代表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一些人喜歡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但是小朋友們在玩爆竹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喲!
拜年
大年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便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春節習俗,就請自己去查資料學習吧!
春節民俗作文 篇3
每年春節,我都回老家過年,和爺爺奶奶、兄弟姐妹一起,一家人別多熱鬧了。村子里到處洋溢著喜悅的氣氣,能讓人體驗到最具民俗味的新春佳節。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民俗有哪些呢?聽我給你好好侃侃!
祭祖
大年三十,奶奶端來好多美食,有豬頭、燒雞、烤魚,玉米、花生、水果……看得我都嘴饞了。我問奶奶這是要干什么,奶奶說:“祭祖啊!等祭拜完了,你們就可以吃了。”我好奇地問:“為什么要把食物放在這兒呢?”“祖上也餓了呀!”奶奶笑著說,“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祖上都要嘗一嘗。”原來是這樣。
祭祀開始了。奶奶先點了幾支香,拜了一拜,然后又放了一串鞭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震得我耳朵都快聾了。祭祀儀式結束后,奶奶說:“小饞貓們可以開始吃了。”早就不停咽著口水的我們一邊笑著一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吃餃子
總算到了大年三十的傍晚,一家人圍在桌子邊包餃子,有揉面的,有搟)皮的,有包餡的。餃子餡是用豆腐和粉條做成的,因為“腐”與“福”諧音,表示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愿。奶奶還準備了一些干凈的硬幣,包在餃子里,如果誰能吃到硬幣,就預示明年會有好運氣。
于是,不管是精神抖擻,還是哈欠連天,年夜飯的餃子每個人都吃得很認真,因為里面包著錢啊!能不能吃到全憑運氣,所以我們都小心翼翼地吃,尤其是小弟弟,每次都盛一大碗餃子,吃之前還用筷子輕輕戳一戳,試試里面是否有錢。他要是半天都沒吃到,就會噘起小嘴;吃到一個帶錢的',就會高興得手舞足蹈。
拜新年
大年初一的早上,大家都不想起床。可是只要一聽爸爸說要出門拜年,我們便會一個個鯉魚打挺,趕緊穿上新衣,戴好新帽,跟著爸爸出門挨家拜年。我們小孩子給老人磕個頭問個好,手里就會多出十塊、二十塊的壓歲錢,或者是一把糖什么的。我最喜歡拜年,人與人之間一下拉近了距離,分享彼此的喜悅。
春節的民俗讓我們每年都能享受與親朋好友團聚的歡樂時光。
春節民俗作文 篇4
壽縣春節習俗頗多,進入臘月,也屬農閑,家家戶戶都要腌制咸雞鵝,一面備節日待客之需,一面也把豐收的喜悅和對來年的祝福腌進濃濃的臘味。
改革開放前經濟尚不寬裕時,群眾詼諧地說“不吃二兩豬毛不算年”,要知道由于腌制手法有異,家家戶戶臘菜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吃完臘八飯,就把年來辦”,上街趕集的群眾更多起來,過后十來天就要“掃塵”,“要想發,掃十八。要想有,掃十九”,家中里里外外打掃一新,規整利落,人們心里也更加敞亮起來,大多數人家整個春節的準備工作到此至少已經完成一半。
臘月廿三過小年,俗稱“祭灶”,隱北地區也有廿四過小年的,長年在外的人們多在此前回家團圓。這一天要祭灶王爺,吃白面、麥芽糖制成的祭灶糖,大塊厚過月餅,小塊狀如彈珠,寄意請灶王爺回天庭向玉帝多說好話,以求家庭來年殷實。有趣的是,在壽縣農村,春節一定要把未過門的媳婦接到家里過節,而且要給她買一身新衣服,這樣才有禮有面子,否則親家是要惱的——什么意思,是不是不想做這門親事了!在熱鬧的籌備中,人們終于迎來了年三十,中午過后,家家早貼春聯,早鳴鞭炮,早吃團圓飯,爆竹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子夜再度燃放煙花爆竹辭舊迎新。
年初一大早,大人、小孩身穿新衣,家家戶戶燒香點燭,吃餃子,晚輩給近親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這時常有乞丐來家門旁貼財神,可不是一兩個小錢就能打發了的。初二多到同事家拜年、走走親戚, “往年酒”活動也就拉開了序幕,你來我往,一般要持續到正月里甚至二月份。初三送年,農村都在初三早飯前,燒香、點燭,拜祖祭神后,將封檐錢紙、松枝取下,送到室外場地上,燃火盡燒,鳴爆,以示送年。商家和集鎮居民,多在初三傍晚送年。送了年也不要緊,有的是熱鬧——
“正月里面都是年”,到相隔幾十里的親戚家走走拜個年并不晚,熟人見面時還要說“過年好、恭喜發財”。
春節民俗作文 篇5
每年春節,我們都回老家過年,與爺爺奶奶一起,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熱熱鬧鬧地放鞭炮,到處洋溢著喜悅的氣氛,感受著農村最為傳統、最具民俗味的新春佳節。
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數春節祭祖上了。這天,奶奶不知道為什么端來了好多好多美食,有豬頭、玉米、花生、海帶、水果、雞肉、烤魚,看得我都眼饞了。我問奶奶這是干什么?奶奶說:“祭祖上啊!等祭拜好了,你們就可以吃美食了。”
我奇怪地問:“那為什么要把食品放在這兒呢?”
“祖上也餓了呀!”奶奶笑起來,“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祖上都要嘗一嘗。”我這下終于明白了。
開始祭祀了。奶奶先點了幾束香,拜了一拜,然后又放了一串鞭炮,只聽噼啪噼啪噼啪……震得我耳朵都要聾了。過了半個時辰,奶奶說:“祭祀好了。”我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這些東西可真好吃啊!
除了祭祀活動,我覺得感恩大自然這一民俗也很有意義。正月初三,天氣晴朗,萬里無云,沒有霧霾,也沒有污染。一大早,我就跟著爸爸和姐姐一起去拜訪村中的古木。
古木長在村東邊的山坳里,我們走了很長的路,又爬了很陡的坡,才到了古木的腳下。爸爸說這棵古木名叫桉樹,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屬于重點保護名木。我很驚訝,因為這棵古木居然比爺爺的年紀還大。
正看著,我突然發現樹下有幾支蠟燭,就問爸爸:“為什么在這里點蠟燭呢?”爸爸說:“這是一種民間習俗,人們通過點亮蠟燭感恩大自然,并希望古木保佑大家快樂平安!”
啊!原來是這樣!過年習俗,還真是有趣呀!
春節民俗作文 篇6
春節就是農歷新年,是華人最重要地傳統節日。
春節降臨,萬象更新,象征著一年地開始;標志著人生地另一個起點。
春節之所以是一個極為重要地節日,是因為通過這個節日地慶祝儀式,能加強家庭聯系與親情。諸如吃團圓飯、向親友拜年送禮等等,這些習俗都在提醒人們,家庭在社會中地中心地位。世界各地凡有華人聚居地地方,無不隆重而熱烈地慶祝這個節日。春節地慶祝活動,從農歷正月初一開始到農歷正月十五,一連15天。
古代帝王繼位,為了顯示“天子”地權威,往往自立歷法,因此歷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漢武帝繼位,決定重修歷法,使之統一。今日我們所采用地歷法是漢武帝以后,經過多個朝代修定地。
歷代皇室慶祝“春節”地場面往往反映出那個朝代地強盛、穩定與繁榮,國家越富強,慶祝儀式就越隆重。
為了接待親戚朋友上門拜年,家家戶戶都在節日前把住家里里外外,打掃得干干凈凈。一些家庭還在門上貼上春聯,寫上吉祥聯語,祈求好運,年年豐收。
春聯在我國華人社會已逐漸簡化了。今天我們還可以看到人們把象征吉利地“春”“福”等單字當作裝飾品掛在門上或墻上,有者還特意把這些單字倒貼,那是因為“倒”與“到”諧音,表示“春到”、“福到”地意思。如:爆竹聲聲三羊開泰羊群來,鞭炮陣陣萬馬齊喑馬兒過。
春節民俗作文 篇7
大年初一就是我感到最快樂的一天。我不僅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而且還可以收到許多壓歲錢和新年禮物呢!
一大早,我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吵醒了。我一睜開眼,就往枕頭下面摸,哇!我摸到了兩個紅包。原來就是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給我的`壓歲錢。我打開一看,啊,里面有這么多壓歲錢呀!我高興極了,大聲喊道:“祝爸爸媽媽工作順利,永遠幸福;爺爺奶奶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全家人都高興地笑了。
吃完早飯,我就和爸爸一起去他的朋友家拜年了。我們來到了大伯伯大媽媽家,他們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大伯伯在一旁和爸爸說話,而我就和大媽媽在一起看看電視,嗑嗑瓜子,好不快活。忽然,大媽媽起身走進書房里去了,我正感到納悶。不一會兒,大媽媽出來了,原來大媽媽是去拿送給我的新年禮物和壓歲錢了呢!我打開禮物一看,原來就是一只正在跳舞的芭比娃娃。她長著一頭柔美的秀發,身穿一件潔白的粉色紗裙,真的是漂亮極了!我非常高興,連聲說:“謝謝大媽媽。”……
離開了大伯伯大媽媽家,我又準備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婆家拜年了。當然我又可以收到很多壓歲錢嘍!
有了這么多的壓歲錢,今年我又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元宵燈會義賣”活動,我要用自己收到的壓歲錢為學校里生病的同學獻上一份愛心。
春節民俗作文 篇8
我家鄉在河南虞城縣,我我家鄉的春節非常有趣。如果你想知道多有趣的話,那就跟我來吧!
春節的時候,各家的窗戶上都貼上了窗花,大門上也貼著各種各樣的對聯和門神。看著門神那炯炯有神的.雙眼,別說是妖怪,就連“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也不敢和它對視。這時,我的家人們也在辦年貨,看見大家在汗流浹背地干,我也去幫忙,我的任務是陪奶奶一起買菜。
年三十的中午,我們全家一起吃餃子,我忽然想起我的第一顆牙齒就是被包在餃子里的硬幣給咯掉的,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我正在想著,笑著,只聽“咯噔”一聲,錢從奶奶嘴里掉了出來。看來今年我是當不了福星啦,福星是奶奶呀!作文
我我家鄉的年有趣吧,如果你也想和我一起過年的話,那就請到我家鄉來吧!
春節民俗作文 篇9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獲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仿佛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春節到了,家家戶戶喜氣洋洋,團團圓圓。春節有許多習俗,比如: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等等。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它們吧!
貼門神這是幾乎家家戶戶過年都要做的,關于貼門神還有一段有趣的神話傳說:相傳在古時候,有位龍王總想偷吃玉帝的貢品,玉帝發現后狠狠地懲罰了它,可龍王依然屢教不改,于是,玉帝讓兩位身強力壯的天神看守大門,不讓龍王再來搗亂。可是兩位天神和我們一樣要睡覺休息。于是玉帝想了一個好辦法,把兩位天神的畫像貼在門上,從此貼門神的習俗就這樣代代流傳。
在我國的北方有一種習俗,就是吃餃子,餃子的諧音即“交子”,表達了人們對更歲交子,對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種渴望。而南方人則喜歡在大年的早晨吃湯圓,意味著我們在新的一年里圓圓滿滿,團團圓圓。人們還喜歡把一種叫“薺菜”的蔬菜和湯圓一塊吃,“薺菜”有被稱作“聚財”意喻在新的一年招財進寶,心想事成。
春節里,我們更少不了要放鞭炮來活躍一下春節時歡歡喜喜的氣氛了。放鞭炮在民間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的時侯,有一只叫“年”的怪獸,每到春節的時候就出來嚇唬人,于是人們就想了個辦法,用竹筒點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發出很大的聲響,嚇走了年獸,放鞭炮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它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它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它們吧!
春節民俗作文 篇10
在“開正”的時候,家人都要吃點紅糖線面湯。糖,意為甜蜜;線面,意為長壽,即祈求全家幸福長壽。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門遇雨;不往戶外倒垃圾,忌“財氣外泄”。此外還有不不討債,不打罵孩子等禁忌。
怎么樣?云霄的春節既講究又別有一番風趣吧!除此之外,大家還可以在網絡、書籍上多多了解一些異地的習俗,多豐富自己的見識!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歷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發,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著貼,我固然知道為什么要倒著貼,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么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于“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春節民俗作文】相關文章:
過年民俗作文-民俗12-23
春節的民俗作文01-27
民俗春節作文10-18
民俗春節的作文11-02
春節的民俗作文11-05
春節民風民俗作文3篇-民俗12-23
民俗作文春節作文12-28
民風民俗“春節”作文01-28
民風民俗春節的作文01-26
春節習俗民俗作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