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節日作文(錦集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民俗節日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民俗節日作文 篇1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人們個個都笑容滿面,他們沒有憂愁,沒有悲傷,他們的內心只有一股說不盡的歡樂。春節的來臨,就意味著新的一年的開始,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是的,要想在新的一年里有所收獲,就必須在新年之時制定好新一年里的計劃、目標。新的一年,新的世界,將帶給你新的'生活與成就,我們要以一個嶄新的自我去勇敢面對那些機遇與挑戰,闖出屬于自己的新的一片天地,收獲屬于自己的成功。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是的,清明的腳步臨近了。每當我回憶起這句詩,我就想起在地下的“熟睡”了的祖先們,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是讓我們與我們的祖先的一次聚會,在那一天,我們一行成群結伴地邁向山坡上,帶著那一縷縷的懷念到祖先的面前祭拜,希望他們能保佑我們幸福健康,永遠快樂。
端午節,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為的是紀念我們的民族英雄——屈原。屈原為人正直,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但當時的社會環境卻使他難以在社會立足,他遭到了身旁那些奸臣小人的排擠,懷才不遇,一心只想為國家做貢獻,卻無處施展,最終只能懷著悲痛的心情隨江水漂流。兩千多年后,人們還在懷念他,紀念他的忠貞愛國,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作為他的紀念日。
中秋節,代表著團圓,每年的八月十五,每個人都將團聚在一起,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度過一個美好的節日,無論有多遠,他們的心都永遠地、緊緊的在一起;晚上,他們就在那明亮的月光下共同欣賞那圓圓的月亮,許下自己心中最美好的愿望。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而這些傳統節日伴隨著它一路走來,讓它更有明顯的中華民族色彩。
民俗節日作文 篇2
春節的潮汐剛退后不久,元宵的風暴又再次來襲。雖然這一風暴持續不久,但是這“獨特”元宵節依然掀起了很大的波浪。
那天,我來到了萬泉河畔,那里沒有一輛車,我漫無心際的在大馬路上走著,沒有車的大馬路顯得寬了許多,街道上的人時不時與我擦肩而過。不一會兒,來到了音樂噴泉,這里有的敲鑼打鼓,還有人舞龍、扭秧歌,那種秧歌的舞步太奇特了,走四步,退兩步,手中的扇子也隨之搖擺,別有一番韻味,手中的長絲帶隨風飄舞,美不勝收。
舞龍那邊一個個敲鑼打鼓的人盡力揮舞著鼓棒,鼓韻齊鳴,動作齊整劃一,完美無缺。舞龍人精神抖擻,用雙臂揮舞著,周圍觀眾不時地發出喝彩聲。
我繼續漫步在萬泉河畔。忽然,耳邊傳來雷鳴般的轟響,我回眸一看,原來是那邊的舞臺正在演奏搖滾音樂,我擠到人堆里,看著那歌手瘋狂的搖滾著,那歡快的節奏,影響著我的`感觀,讓我有一種心要跳出來的感覺。聽著那音樂,我興奮不已!
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十一點半。我回到家,躺在床上透過窗子抬頭望去,深藍色的天空那樣迷人,空中閃動著一顆顆的小星星。它們越來越多,好像在藍色的地毯上跳舞,又像在眨著眼睛和我說話。
歡樂的元宵節,美麗十足的舞蹈,震撼人心的搖滾音樂,給我們帶來了莫大的快樂,帶來了生活的美好,也給我留下了快樂的童年。
民俗節日作文 篇3
我的家鄉是九江,在過年的時候,可有很多特別的習俗呢!
過年前夕,家家戶戶掛滿了臘肉、臘魚和臘腸,像是在為人們提前宣告了新年的來臨,又像是在爭斗誰更有喜氣。在我家中,人人都在忙上忙下,有的忙去訂年貨,有的還在打掃衛生,還有的正在分配紅包,雖然累得滿頭大汗,但我們臉上的喜悅卻是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除夕來臨,街道上空無一人,家家燈火通明,鞭炮聲絡繹不絕,我家也不例外。家中,大人小孩正團聚在一起,手烘著溫暖的火,正愜意地吃著由“頂級廚師”婆婆親自現做的可口飯菜。可為什么大家并沒有“大飽口福”呢?嘿!這你都不知道?當然是為了大吃幾碗“壓軸菜”——八寶飯啦!八寶飯俗稱我國的年夜飯,是由甜糯米和幾種干果拌成的飯,據說吃了這一年就萬事如意,一家子和和美美的。
飯后,便到了最令人激動的環節了,那就是——發紅包!我和弟弟妹妹忙去向大人獻殷勤,逗得爸爸媽媽直樂,大人們才給了我們“小費”,可“小費”也不是白拿的',還要幫大人們在門上貼上紅紅的對聯,這對聯也是我國過年時的著名傳統習俗之一,紅運來臨的象征。
初一初二的景象與除夕截然不同。街道上人來人往,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有句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咱們九江人也同樣好拜年這口。不管是刮風還是下雨,都要去別人家拜個年,說上幾句祝福,以示祝別人在新的一年里家道興旺。
怎么樣?你想不想也來體驗體驗九江過年時的習俗?
民俗節日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福清。那兒山清水秀,人們生活美滿。而家鄉的習俗和小吃更是讓人大開眼界、贊不絕口:清明節吃光餅、冬至吃番薯丸、春節吃海蠣餅……其中我最喜歡的當屬春節時吃的海蠣餅了。
海蠣餅由面粉、海蠣、胡蘿卜絲、瘦肉、紫菜做成。入鍋炸完之后,外皮金燦奪目、香脆可口。里面的餡料呈金字塔狀,上層的海蠣、瘦肉,柔嫩多汁;下層的胡蘿卜絲、紫菜清爽美味。一口下去葷素搭配、海陸俱全。那味道,神仙走過都要停下嘗一嘗。
春節期間,福清很多人家都會炸海蠣餅,這成了福清特有的習俗。春節期間,你若去福清鄉下,便能聽見那不絕于耳的噼噼啪啪的炸海蠣餅聲和煙花爆竹聲。我們家也不例外。只見外婆將油倒滿了鍋,拿出了一個鐵制帶柄小圓鏟,將面糊均勻地涂抹在上面。然后又將紅寶石一般的胡蘿卜絲放于底下,再將褐色的紫菜放在上面,接著將海蠣和肉放在上面。這海蠣可是整個海蠣餅的點睛之筆,沒了它,海蠣餅定會失掉一半的美味。這海蠣必須用剛剛撈上來的.新鮮海蠣,只有這樣,海蠣餅才會那么鮮、那么香。最后再涂上一層面糊,入鍋用中火炸10分鐘左右便好了。可10分鐘對我來說卻很漫長,我像只饞貓似的不停地在油鍋旁轉悠,等著做第一個吃海蠣餅的人。海蠣餅終于出鍋了,我一口咬下去,香軟的海蠣在口里慢慢融化,再加上香脆的皮,美味至極,一股香氣直沁心田,簡直比山珍海味還好吃呀!
說起海蠣餅,還有一個傳說呢!當年荷蘭軍隊占領臺南,鄭成功從鹿耳門率兵攻入,欲收復失土。鄭軍勢如破竹、大敗荷軍,荷軍一怒之下,把米糧全都藏匿起來。鄭軍在缺糧之余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將海蠣、番薯粉混合加水然后炸成餅吃。這便是海蠣餅的起源。可見我們福清的海餅還是小吃界的“長老”呢!
我愛我的家鄉,愛那可口誘人的海蠣餅。
民俗節日作文 篇5
七月十四至十六是中元節,俗稱鬼節。這是壯人僅次于春節的大節。從七月初七就已經開始有節日的氣氛了。七七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壯族受漢族的.影響,也很同情這對難得相會的夫妻。但壯人還另有說法,認為今天是仙女沐浴的日子,用水來染布、做醋、煮藥,格外好,所以家家戶戶中午有人趕往河邊或山泉挑水。有些地方把初七當女兒節,出嫁的女兒不但不像織女那樣渡過鵲橋尋夫,反而離開夫家回到母親的懷抱。
初七過后,人們便為中元節辦貨,忙著趕圩采購香燭和鬼衣紙。節日到,家家戶戶殺雞宰鴨殺豬,一派節日氣氛。有的地方從初七開始就用鮮筍煮水迎祭祖先。十四日開始大祭,供桌上擺滿了豬肉、整雞、整鴨、米粉、發糕、糍粑、糯飯,一直擺 到十六日。每次用膳這前,得先把供品熱一下,祭過祖,才能進餐,供桌下撂著一個很大的紙包袱,里面塞滿了藍、白、紫色紙剪成的鬼衣和紙錢。每次祭奠都燒一些,燒過之后,用芭蕉葉、海芋或荷葉包好灰燼,等到十六日最后一次燒完,一起包成兩大包,由一位老人頭戴竹帽,用竹棍挑往河邊,放在水面任其沉浮。有的人家還燒紙船、紙馬和紙屋,讓祖先滿載而歸。
【民俗節日作文】相關文章:
節日民俗作文12-07
民俗節日作文12-07
民俗節日作文03-30
節日民俗作文11-28
(精華)節日民俗作文01-21
關于節日民俗作文11-26
節日民俗作文(精華)05-07
節日民俗作文(精選30篇)04-11
節日民俗作文(精選27篇)05-20
節日民俗作文6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