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刷母親節的作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朋友圈刷母親節的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朋友圈刷母親節的作文1
每當一年一度的母親節來臨,微信朋友圈便不可避免地熱鬧起來,不論是否遠離母親,人們紛紛在這一天為辛勤操勞半生只為撫育孩子成長的母親獻上最溫馨、最親切的問候與祝福。這一行為不僅讓因春意闌珊而悵然若失的人們昂揚起來,更是獲得了廣大網民的點贊支持。
然而,有支持就一定有反對。就在滿屏的“母親節快樂”中,又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僅僅這樣做真的足夠了嗎?這樣真的能夠祝福到母親嗎?
我認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先從這個節日設立的目的來說。在中國,這個節日是為“敬重母親,弘揚母愛”而設立的,從這一點上看,母親節本意是讓子女陪伴在母親身邊,多盡盡孝道。但人們只知道有很多子女在朋友圈中送上自己對母親的祝福,而他們是否與母親相伴、是否表達了自己的感恩之心倒是無從知曉。那么,這與設立這個節日的初衷恐怕有出入吧?
我們再從獻上祝福的子女這方面來說。按設立母親節的目的,子女應當在這一天多陪陪母親,甚至于僅和她一起做一些事——哪怕只是一些家長里短,我相信母親也會終日樂呵呵的。可若子女只在朋友圈中獻上祝福,這為人子是否做得太敷衍了?恐怕還有作秀的嫌疑吧?我實在難以想象那位母親收到這句祝福后會有何感想,而子女又是否對得起自己的良知呢?
既然說到了母親,我們最后就從被祝福的母親這一角度來說。到了我們父母這一年齡段,他們對電子產品的熱情會大大降低,也就是說,他們中的大多數并不玩微信,更不用提他們是否接收到了子女的祝福。再者,就算有母親玩,難道這種祝福方式比當面的祝福更有力嗎?隔著兩層厚厚的屏幕傳達的祝福中蘊含的祝福和感恩恐怕早已大打折扣了吧?身為渴望安享天倫之樂的母親,就算她們理解孩子而憋在心里不說,多多少少也會對此感到失望吧?
總之,在我看來,子女平常忙學習、忙工作、忙生活,很難分出過多的時間環繞于母親膝前盡孝,平白耽誤了許多日子。那么,子女為何不趁著一年一度的母親節這一大好時機,以最直接、最有效的行動來回報母親自我們孩提時代便開始的殷殷教導、來表達自己的一顆美好的感恩之心呢?
為子女的需謹記:不是感恩節,亦當常感恩!若是等到一切都來不及,再怎么驚慌失措、捶胸頓足、痛哭流涕也悔之晚矣!
朋友圈刷母親節的作文2
又是一年母親節,朋友圈里被各種祝福照片刷屏,很多人為此點贊,不過也有很多人表示質疑。當今信息社會,很多父母并不玩兒手機,發朋友圈只是給自己的一點兒心理需求……眾說紛紜。母親節本是歌頌母愛的日子,在當今這種做法是否一定程度上是對表達母愛的歪曲。
中華傳統孝文化盛行的便是“常回家看看”,但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手機盛行,微信qq進入人們生活,旅行,拍張自拍,發到朋友圈空間里,成為生活常態。同時手機也造成了現代人見面吃飯只“低頭”的現象隨處可見。但這也是便利生活的一種方式,對于母親節“曬”一事也應該辯證看待。
母親節曬幸福是一種表達希望大家認可自己的幸福的方式。朋友圈給母親的祝福,做兒女的或許只是想得到大家認可,自己的母親能夠得到另一種形式的祝愿。家庭的幸福有時候發出來給大家一起評判也不失為一種孝順。信息化的世界里,在朋友圈里發祝福以一種不是傳統的方式給母親另外一種驚喜和祝愿,作為同屬于朋友的我們應該對這種方式多些體諒。
母親節曬幸福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也是一種傳統孝文化的缺失。中國傳統孝文化主張“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常回家看看”說得正是這個理。當今很多子女新工作原因在外地工作,母親節時候就在朋友圈里發些祝福語,以此來給自己一個心靈的慰籍。不能回家便在網上祝福,很多時候并不是一種好方法,就和有些網友的評價一樣,很多父母并不玩兒微信,他們并不需要一些看不見的語言,最好的孝順是常回家看看他們,陪在他們身邊,說說話,多關心關心他們,孩子都是父母手心掌心里的寶兒,能回家看看他們表示節日里最好的禮物。
母親節朋友圈里的節日祝福,需要網友們多體諒,畢竟很多時候不是不想回,游子們也有遠在他鄉的無奈。當看到朋友圈里被祝福刷屏時更多我們需要一種寬容去諒解他們,他們有著他們的無奈,一味的指責并不會有什么成效,反而會另雙方都會有些尷尬。這時候我們更需要更點一個贊,對他們家庭的幸福表示支持,或許這樣無意的行為能為你們雙方的友誼增值不少。
正如孔子所說“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母親節是表達孝順的日子,在當今信息化的世界,我們更應該在這種日子里多與父母相處,家是心靈的港灣,回家多陪陪你的父母,和他們一起照一張母親節合照,才是最好的.表達愛的方式。游子呤里母親們怕的正是游子“意恐遲遲歸”。正所謂家是最好家,“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愿你在母親節時常回家看看。
朋友圈刷母親節的作文3
即便眼前朋友圈里的祝福,母親不一定能夠看到,但如果這一顆顆感恩的心帶動傳遞的是整個社會對母愛的珍視,那么,這樣的“秀”就該好好鼓勵。
熱熱鬧鬧的母親節,讓微信朋友圈成了“秀”感恩的陣地:微信公號里稱頌母愛的心靈雞湯廣泛傳播,不少人曬出母親的照片,配上感恩的話語,傳遞祝福。對此,有網友調侃說,“什么地方兒女最孝順?朋友圈。”“母親在家里,不在朋友圈里。”
這樣的調侃并非無厘頭。一個誰都不能否認的事實是,即便現在微信早已普及,但對上了年紀的父母來說,并不見得人人都能對此駕輕就熟。站在這樣的角度看,朋友圈的感恩與祝福就是“秀”給朋友看的。與回家看看,
或者陪著媽媽吃頓飯,或者聊聊天之類的實際行動相比,這樣的“秀”又有什么意義?
從行動派的角度來論,這樣的觀點似乎無懈可擊。可細細思量,如果就此將朋友圈里的母親節視作是一場“秀”,又難免失之偏頗。誰能說,除了“秀”在朋友圈里的母親節,現實生活里就沒有實際的行動呢?
更何況,對一些遠游在外的游子來說,過母親節,不能回家,不能陪在母親身邊,難道就是不懂得珍視母愛嗎?
珍惜、回報母愛,該有怎樣的實際行動?曾記否,有社會學家曾倡議在母親節這一天,大聲對母親說出“我愛你”這三個字。囿于國人傳統含蓄的表達方式,這樣的倡議并不見得有多好的實際效果,甚至還出現過子女好不容易鼓足勇氣表達心聲,母親卻以為發生了什么意外的尷尬。當遠離在外的游子分身乏術,沒法回家陪伴母親,當面對面的情感表達難以說出口,朋友圈無疑是個理想的平臺。用文字暢達心聲,借助信息傳遞祝福,又何必指責其中的虛偽或者做作?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秀”其實還有實際的意義。時光倒退十年,又有幾個人知道這個舶來的母親節?母親節越來越火熱,網絡的傳播功不可沒。就此來說,即便眼前朋友圈里的祝福,母親不一定能夠看到,但如果這一顆顆感恩的心帶動傳遞的是整個社會對母愛的珍視,那么,這樣的“秀”就該好好鼓勵。
朋友圈刷母親節的作文4
近年來,母親節成為網友們最為活躍的日子。無論微信、QQ、微博,都滿溢著對母親的祝福和贊美,似乎總要曬一曬,才能證明自己的孝心。母親節曬感恩“打卡”也成了網民們約定俗成的形式。
然而,打卡之后,你真的投入到感恩“工作”中去了嗎?
不少人在社交網絡上發表祝福后,也只是坐在沙發上抱著手機,等待著一次又一次的被贊消息,看著一條又一條稱贊孝心的評論,瞥到母親經過就漫不經心的說一句“母親節快樂”,卻不愿意從手機中抬起頭,看看母親忙碌勞累著打理家務的身影,更不用說放下手機,幫助母親減輕家務的負擔。更有甚者,一邊在網絡上感恩母親的叮嚀囑咐,一邊又在生活中反感母親的嘮叨多嘴;一邊在網絡上稱贊母親的華發銀絲,一邊又在嫌棄母親的皺紋密布。網絡上空泛的祝福顯得何其諷刺。
眾人皆知,母親需要的從來不是一句不走心的祝福,更不是一個只活在外人眼中的孝子。她們想要的,是理解,是陪伴,是子女的一句關心,也是子女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在她們眼中,就算我們爬得再高,跌得再慘,也永遠都是她們愛憐呵護的稚子,跋涉天涯亦還是行在她們背脊上的旅人。在她們以青春年華陪伴、照顧我們長大,自己得到的只是日復一日的衰老和年華已逝的感傷之時,我們也該用最真摯的感情和最用心的陪伴去回報他們。
《孝經》有言:“且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也”,為人子女,侍奉父母本就是我們應該承擔起的責任和義務。不去空談長大后為父母營造多么好的物質生活,而先從身邊的點滴做起,盡己所能的在生活中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給父母出門前的一句關心,為父母奉上一杯消除疲憊的熱茶,給他們做一頓簡單的晚餐,將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小事同他們分享……都能使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感恩之心,讓他們知道他們用心培養的孩子一直銘記著他們的恩情。
不是只在母親節感恩給別人看,而是把心中的感恩融入到行動中,以實際行動實實在在地感恩母親,把每天都過成母親節。從睡夢中睜眼,在心中“打卡”,又是感恩的一天,又是一天母親節。
母親節,你“打卡”了嗎?
朋友圈刷母親節的作文5
如今,母親節當日于微信朋友圈發送節日祝福或曬照片,似乎成為了流行。但我卻認為這種風氣是不可取的。
當我們把滿心的熱忱不再是呈于母親的眼前,而是展示在熒屏上的時候,母親無法感受到子女對她的愛,而子女卻從無數的點贊聲中感受到了他們對母親的愛,這還是母親節嗎?叫子女節算了,這種僅滿足子女心中要求的母親節,是應該的嗎?
一種形式般的祝福。作為子女,我們通過微信朋友圈廣而告之我們對母親愛得有多么深沉,自我滿足于現狀,對母親真正愛的祝福成為空談,口頭上的空喊,毫無實際行動,這樣單純的節日祝福,表達的只是一種虛偽的愛。
母親何以為母親,因為母親是世界上最最平凡也最最偉大的一類人。她們無私的給予著她們能夠給孩子的一切,她不在乎她是否勞累苦楚,她唯愿她的子女幸福而平安,然而我們并不能,理所應當的承受著這些愛,我們的回報是什么?打一通電話,道一聲問候,仔細看一看她們如今的模樣,于微信、朋友圈發送單純的節日祝福,不過是加劇了她們的孤單罷了,為什么還要鼓勵這種行為繼續傷害她們呢?
我們決不能也不能夠把“母親節”給過成了“子女節”!母愛如細流,涓涓而潤萬物;母愛如陽光,一縷足以驅散黑暗!母愛不朽,子女對母親的孝也應同樣永恒。生活的點滴構成生命的永恒。
國家之所以安康與家庭的和諧脫不開關系,而家庭的和諧與孝緊密相連。自古以來,孝——便是我國宣揚的美德。陪伴是表達孝的最佳途徑,在母親節陪伴比祝福更有意義!于微信、朋友圈發送節日祝福,無疑是破壞了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俗話說,“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趁著時間還在,一切未晚,伴于母親身邊,感受別樣的溫馨。“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我們絕不需要。
朋友圈刷母親節的作文6
在節日里,發個朋友圈,曬幾張照片已成為現代人必做的事情之一,其一是因為這是時代進步的產物,其二是因為這同時成為了人們合理宣泄情感的有效方式。
母親節作為一個節日,它是具有紀念意義的,而我們的目的就是感恩和祝福我們的母親,但又因為各個地區的文化習俗不同,度過母親節的方式也有所差異,這是毋庸置疑的。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很多人每天的工作和生活都是一層不變,他們可能在一年中除了春節就過不了幾個節日了,迫于工作的壓力和生活的窘迫他們甚至會忘記這些具有紀念意義的節日,而朋友圈剛好滿足了他們的需求,以至于不讓他們疏于對這個節日的紀念。
社會在進步,我們的生活習慣也在悄然改變著,所以,母親節發朋友圈這種事情也就不足為奇了,至于網上所說的“不過滿足了個人的心理需要”,這個觀點我并不否認,但是正因為他們在朋友圈中發了祝福,曬了照片,表達了他們對母親的感恩,他們以這種方式度過了節日,才能真切的體會到活著的實感,如果他們沒日沒夜的投身于工作競爭當中,就算最后脫穎而出,也只會淡漠了親情!
還有網上所說的“趁發微信的功夫,還不如回家為媽媽捶捶背、洗洗腳來的實在”這的確是最好的方式陪伴母親度過母親節,現在很多子女都并非在自己的家鄉工作,而是選擇外出謀生,因而與父母相距甚遠,無法回到家中陪伴母親,如此而來,微信或許成為了傳達祝福的不二之選,縱使網上所說的“很多父母不玩微信的”,但也無礙,如今通訊工具發達且多樣,除去微信這種社交軟件,還有移動電話這個工具,甚至父母不使用移動電話,也可以在父母家中安裝固定電話。還有其他一些方式,例如:可以為母親買上禮物,寫一張帶有祝福語的卡片,郵寄到母親家中。這也不失為一種極好的方法。總之,傳達自己祝福的方式是不唯一的,但母親節一年卻只有一次。
就如“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一般,她最大愿望或許僅僅只是聽聽你的聲音,或者看看你近來的樣子,她們無時無刻都在牽掛著你,而你打去的電話,你發去的微信,你送去的禮物,便是對她們最大的慰藉了!
母親節的祝福不管是怎樣的,但關鍵還是在自己身上,有一句詩寫的好“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不管送去的祝福價格是否昂貴,只需飽含著你對母親的感激之情便足矣!
【朋友圈刷母親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刷鞋小學作文03-08
刷過的故事英語作文03-26
幫父母做家務作文-刷碗08-05
我學會了刷碗作文5篇05-21
我學會了刷碗作文3篇01-16
刷碗作文二年級03-08
第一次刷碗作文(7篇)03-11
社會道德的論據素材:刷臉取廁紙05-08
母親節的“肯德基”母親節作文03-28
第一次刷碗作文通用7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