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初一的作文(通用11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初一的作文(通用11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清明節初一的作文1
清明節祭祀故人本是中華民俗,但近年來一些地方的市民以街頭燒紙方式來祭祀,已成為社會一大公害。有關人士建議,應當采取措施,剎住這一帶有迷信色彩、百害而無一利的陳規陋習。
濃煙漫漫、火光能熊,無數身影圍在火堆前,每到清明節期間,街頭燒紙成了路人常可看到的現象,與旁邊嶄新的高樓、街燈極不協調。據沈陽市消防部門統計,清明節期間因燒紙引起的火災事故急劇上升,去年清明節全市接警數量是平常的'2倍多,街頭上沒燃完的紙灰引發周邊建筑物起火,釀成嚴重經濟損失。近3年來沈陽因此而發生的火災600多起,清明節成為消防官兵僅次于除夕夜的又一個忙碌緊張之夜。
來自沈陽市環保部門的監測表明,街頭燒紙直接影響環境質量和市民健康。紙張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煙塵、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多環芳烴等,街頭燒紙時煙不容易擴散,造成局部空氣污染物濃度過高,刺激和損害人的氣管、肺等。
去年清明節晚上,沈陽市內空氣中二氧化硫的平均濃度比平時大幅提高。
沈陽市個體勞動者協會會長陳寶東說,破除街頭燒紙這一有百害而無一利的習俗,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要在全社會倡文明新風,開展文明祭祀活動,加強宣傳,引導百姓告別這一陋習,同時也要在源頭上加強控制,沈陽市個體勞動者協會最近發動全體會員不賣燒紙,雖然少掙了點錢,卻對樹立社會良好風尚起到重要作用。
清明節初一的作文2
清明節的三天假期里爸爸、媽媽還有姥姥準備去瓜洲探古尋幽,去看看那里的古渡,當然也不能落下我這個小驢友。
來到了瓜洲,一排排陳舊的房屋映入了我們的眼簾。我們是坐出租車去的,當時是晚上,路旁幾盞路燈散發出微弱的光芒,街道兩側廖若星辰的幾間商鋪,沒有大城市那樣的喧鬧,一切都是那么安靜。為了好找住宿和吃飯的地方,爸爸讓司機把車開到最繁華的街上,司機說:這就是最繁華的地方了。我們還沒反應過來,司機又說了一句這里就算好的了,有的`地方連路燈都沒有呢。啊?我吃驚地張大了嘴。這與我想象中的差別太大了,媽媽看出了我的疑惑,對我說:瓜洲以前是很繁榮的,是車輛、行人過江的必經之路,后來由于一座大橋(潤揚大橋)的建成,使瓜洲逐漸冷清起來,淪落到今天這種地步。
第二天一早,我們來到了瓜洲船閘旁,我們站在船閘上方的橋上,當時我沒有注意到它是什么,只顧著看橋下水里的漩渦,走吧,漩渦有什么好看的?!我極不情愿的跟在媽媽后面慢悠悠地走著。突然我聽到了轟轟的聲音。聲音不大,不仔細聽還真聽不到,媽媽!我大叫一聲,媽媽沒有回過頭來,唉,我只好先把姥姥吸引過來了,我跑到姥姥身邊,用力把姥姥拉了過去,這回媽媽才走過來。
咦?水閘怎么開了?我和姥姥趕緊跑到橋那邊看,啊!我叫了一聲有船要過來了!我們興奮極了,興致勃勃地看著,船慢慢駛來,我驚奇的發現船上竟然有只雞,雞看著滾滾的河水,被嚇傻了。船停在一邊,可水閘怎么還不關上呢?我發現原來還有一艘船要進船閘,接著又是一艘船。水閘慢慢關上,可是前方的船閘為什么還不開呢?爸爸告訴我:你看閘里水面比較高,現在要放水,等水面和前方的水面平齊時,船閘再開。 "原來是這樣啊!我點了點頭。我們站在橋上等著,水一點一點減少,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船閘開了,船排著隊朝著前方駛去……隨后我們去了古渡公園,還有為紀念杜十娘而建的沉箱亭。
這次來瓜洲我有不少收獲,知道了船閘的奧秘,還知道了更多有關瓜洲的詩。
清明節初一的作文3
清明節這天,天氣依然晴朗,可人們思念親人的心情是一樣的如雨紛紛。
我隨外婆來到鄉下給太婆婆掃墓,我的婆婆是個有知識的人,她沒有像別人一樣買紙錢,而是帶著鮮花和對太婆婆的無盡思念來到墓前。
鄉間的'小徑充滿著泥土氣息,一望無際的油菜花金黃金黃,惹來無數的蝴蝶翩翩飛舞。我們帶著思念漫步在田埂上,享受著徐徐吹來的春風,感到渾身有說不出的舒暢。一陣微風吹過,油菜花擺動著身體在向我們點頭微笑,仿佛歡迎我們的到來。
婆婆讓我站在一邊靜靜地待著,不要出聲。往年,婆婆都是自己獨自來,她不喜歡人多,她說,她要把自己內心深處的思念和無數的話語向她媽媽傾訴。我深深地被感染者,聽著婆婆的訴說,我才知道,原來太婆婆是在三十七歲時就獨身一人帶大我婆婆姐妹五人的,我太公公去世得早,含辛茹苦的太婆婆是多么偉大,就是這樣的經歷才使得婆婆有這樣的情感!
這一刻,我也被感動了,我跪在墓前用心給太婆婆行禮。這更增加了我對自己婆婆的尊敬和真誠的愛。
清明時是踏青時,也是人們對逝去親人的追思,我有一種真切感受,那就是在親人活著的時候,一定要盡自己最大努力孝敬長輩,愛護姐妹兄弟,和睦相處,相親相愛,互相扶持那才叫親人。
婆婆對我說:“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遠無法彌補。”我牢記在心。
人的一生中有多少值得珍惜的美好事物,漫漫人生中。我們應該學會對別人寬容的微笑,懂得如何去珍惜友愛·陽光·雨露!
清明節初一的作文4
清明節來了,這個古老的節日有一個古老的習俗——掃墓。今年的春游活動,學校組織我們來到了南充市烈士陵園進行掃墓,并向革命烈士獻花,寄托我們的哀思。
經過一個半小時的步行,穿過六條街道、三個十字路口之后,我們這隊疲憊不堪的同學來到了西山半山腰處的南充烈士陵園。
烈士陵園門口人山人海,我校六年級的全體師生都來參加這次掃墓活動。雖然這里十分擁擠,但是在最高處的烈士陵園里卻只有一排排高大的樹木如同忠于職守的衛兵一樣守衛著這一座座烈士墓碑,顯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來。
我們沒有像以往一樣滿山亂跑,尖叫打鬧,而是帶著莊嚴的心情來到烈士墓前,緬懷曾經為了祖國、為了人民英勇奮戰、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革命先烈。
掃墓儀式在演講員莊嚴的演講中開始了,但我的眼睛只盯著前方臺階盡頭高高聳立著的烈士墓碑,耳中只有風拂青松的呼呼聲,沒有聽進多少演講員的演講,只想著墓碑下沉睡的先烈。在一場場轟轟烈烈的保家衛國的戰爭中,先烈們硬是用血肉之軀為祖國開辟了一條新通道,硬是用落后的裝備和不屈的精神為祖國贏得了一個光明的未來!做完這一切,他們便只留下甚至沒有留下一個名字,便沉睡在了現在這座墓碑下。近一個世紀來,
只有這山上的青松伴著風不停地吐露哀思,奏響哀樂,與先烈英靈一起回憶那一幕幕感人的場景。
一隊隊同學走上臺階,將花靜靜地放在墓碑上,每個人都是不茍言笑、莊嚴肅穆。我將前一天晚上自制的一束白色紙花,輕輕地放在墓碑前,它雖然簡陋,但它帶著我對革命先烈的真誠敬意。我把它放在墓碑前,它顯得如此與眾不同,如此別具匠心……
我們又來到了不遠處的烈士紀念館。我們每人都得到了一本紀念冊,封面上印著幾個金色的大字——“永遠的豐碑”,這正是革命先烈的`最好寫照啊!他們的功績是永恒的豐碑;他們的名字是永恒的豐碑;他們的革命精神更是永遠的、不倒的、偉大的豐碑啊!
血紅的印記,帶著戰爭的味道、英雄的氣息,留在博物館中的那件軍服上;矯健的英姿,帶著英勇的氣息,帶著勝利的味道,留在了照片上,留在了豐碑上,也留在了我們的心中!
清明節初一的作文5
又到清明節了,也是一個緬懷的日子。人們都趕著去拜祭自己的朋友。說到這,就想起了我國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的由來是什么呢?清明節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之說。“清明節”的得名還源于我國農歷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后。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清明節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到了清明節的那一天,爸爸媽媽就會帶我去拜祭那些烈士。也是為了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我們一定要懷著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烈士陵,緬懷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寧而英勇犧牲的戰士,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到了烈士墓前,我行了個禮,雙手把白花獻給了烈士,拜祭他們之后,就在這一刻,我想了許多許多,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血紅的鮮血換來的。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的今天,于是,今天的我們就更要努力學習、奮發向上,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我們更要珍惜這寶貴的青春。
這次掃墓活動讓我很好的接受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清明節初一的作文6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便聽說了很多革命烈士陳贊賢的故事。他是早期中國工人運動的領袖,然而我從來沒有去過陳贊賢的紀念亭過。清明節前一天我終于有機會去祭拜這位偉大的人物。
在班主任的帶領下我們排好隊和其他的班級匯合。我們每個人都沒有忘記胸前佩戴一條鮮艷的紅領巾。我們的腳步越來越快而心情卻越發變得沉重。我們走進紀念亭陳贊賢的故事一個又一個浮現在我們的腦海里。兩側的松柏像是也在表達對陳贊賢的敬重所以那般青翠挺拔的挺立在道路兩旁。
我們班排著隊來到烈士紀念亭,我們開始了主題隊會:首先由班主任講話,然后由班干部代表發言,大隊輔導員深情地講述了陳贊賢烈士的英勇悲壯事跡,還教育我們怎么如何做一個誠實的人,勇敢的人。是啊,在那黑暗的舊社會里,先烈們冒著生與死的`考驗,不顧個人安危,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祖國欣欣向榮的今天,他們為國捐軀的崇高精神可歌可泣,將永遠銘記在我的心里。
最后為陳贊賢烈士默哀。在那三分鐘里,我想了許許多多: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們為我們創造出來的,是他們拋頭顱、撒熱血換來的。于是,我暗自下定決心:要珍惜這金色的童年,要繼承先烈遺志,為了實現我們光榮的使命,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我必須努力學習,學好建設祖國的本領,為建設祖國的明天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
清明節初一的作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詩寫得多好啊,這是唐人杜牧寫的一首關于清明的詩!讓我們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清明節前一天,學校組織去掃墓,在我們仁川有一個烈士陵園,這一天全校都要去掃墓。這一天,老師發給了我們紙和繩子,讓我們自己做花。
我們班有些草包他們花也做不來,都叫我們女生做,我們女生也覺得自己很能干,都要搶著給他們做,其實并不簡單,他們心里的鬼主意還挺多,我們女生給他們做好了花,他們謝也不謝的就走了,有些男的還把花戴在胸前,跟我們女生說:“我們家死人了,來拜拜他們啊”是不是很滑稽啊!!
后來,我們把花放在抽屜里就過寢室睡覺了。
第二天,學校把掃墓流程安排出來了,上午上課,下午掃墓回來就放學了,同學們說,快點到下午啊,他們好期待啊,我并不覺得這有什么好期待的,又不是什么大事,真是的,第三節課下課了,大家又迫不及待了。
4月3日下午,全校師生抬著花圈。每一位師生都手拿看成白花,來到烈士墓前,我們聆聽了烈士壯烈的'戰爭故事,綞一個班有一個代表,在墓前表了決心,都將繼承烈士遺志,將祖國建設得更好!最后,每一個人將自己親手制作的小花和學校花圈抬上了烈士臺。
當主持人宣布掃墓活動到此結束的時候,我心里微微一振。
一年中清明節只有一個,而這個清明節總是給我帶來一絲絲的憂傷!!
清明節初一的作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轉眼間又一個清明節到了,在清明節——這個神圣的日子里,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烈士陵園,憑吊烈士的英魂,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
曾幾何時,在漫長的革命斗爭歲月中,為著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他們把鮮血灑在家鄉與異鄉的土地上。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也不知道。但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那就是為了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為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為我們后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們是祖國的驕傲,是祖國的光榮。
小時候,媽媽、老師常說,我們胸前的紅領巾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那時候,我們還不太了解其中的含義。現在,我們長大了,也漸漸懂了,正是烈士們用鮮血與生命換來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換來了今天的與平與安寧。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那硝煙滾滾、戰火紛飛的年代雖然離我們已經很遠了,也許無法體會那時的艱辛,但我們已經明白了“幸福”的來之不易。紅領巾不但是國旗的.一角,它還是先輩們的血汗。面對紅領巾,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就應該繼承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踏著革命烈士的足跡,努力學習,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到底。
同學們,讓我們借清明之際來歌頌他們,緬懷他們吧!
清明節初一的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我們全家人一起去祭祀祖先,去掃墓。
由于人車少,原計劃開車上山去的,后來只好改變計劃用步行去。長路漫漫,山路崎嶇。不過,我們不怕,而且還說說笑笑,空氣中回蕩著我們的歡聲笑語。我們在崎嶇狹窄的小路上奔跑著、嬉鬧著。笑聲久久的在空氣中回蕩。。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終于到達目的.地,我們拔野草,掃枯枝爛葉,一會兒,墓碑已經是一片凈土了。
我們伸了伸直腰,放眼望去,發現前面不遠處有一片楊桃林,爸爸和伯伯倆都自告奮勇要去摘,我怕下農藥,便一而再再而三的組織他們可都沒有用,最后,他們摘了滿滿一袋楊桃,用水洗了洗,就歡天喜地地吃了起來,受過學校領導的高等教育,所有的孩子都沒有吃,清明節。隨后我們又去了另一個目的地掃墓,路上,大人們還摘了許多楊桃,哎,大人們真是太貪心了。
最后,我捉了一只小蟲,與他聊了一會天之后又放飛了,它的家是這座山,他是屬于這山、這樹、這水、這天、這美麗的大自然。。我沒有那個權力去捉他,也不忍心使它痛苦、失去自由,更沒有權利去折磨他......
清明節初一的作文10
傳統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傳統清明節開始于周代,每年冬至后108天是傳統清明節。傳統清明節在每年公歷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傳統清明節又叫寒食節。
關于傳統清明節還有一個感人的由來。傳說晉文公重耳在逃亡中,一天餓昏了,他的隨從介子推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烤著給晉文公重耳吃。晉文公重耳執政后,重賞那些有功之臣,卻忘了賞介子推。有人提醒說也應賞介子推。晉文公重耳帶著大臣去賞介子推,誰知介子推已經帶著老母親躲在綿山上,有人提出燒山,因為介子推那么孝順,一定會帶著母親出來的.。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晉文公重耳和隨從上山去看,只看老母親和介子推在一棵大柳樹上燒死了。晉文公重耳非常傷心,下令從此以后不動煙火,只吃冷食。所以這一天叫寒食節,又叫傳統清明節。
關于傳統清明節有許許多多的習俗,有祭祖,掃墓,踏青,植樹。傳統清明節這天爸爸,媽媽還去紀念逝去的先人,去給逝去的先人掃墓。傳統清明節這天我們還要植樹,俗語說的號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前后,種瓜點都。傳統清明節后天氣漸漸暖和,農民伯伯也開始抓地了。
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應該在傳統清明節這天去緬懷那些革命先烈讓他們在地下安息。
清明節初一的作文11
清明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一同去為外公掃墓。外公在三年前就去世了。每當其他同學提起外公對自己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到了外婆家,我們一起折起了紙花,也把一個個思念折進了紙里。下午,太陽當頭照,我、爸爸、媽媽、大姨和姨夫還有哥哥頂著烈日到郊外的陵園給外公掃墓。
陵園里一派翠綠的景象,來到外公的墳墓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高高的墓碑,上面刻有外公的名諱,里面裝著外公的骨灰。爸爸、媽媽開始清理墓碑上的灰塵,給上面幫上一條吉祥帶,插上一束美麗的黃菊花。聽媽媽說,菊花代表對去世親人的思念。這時,墳墓像變魔術似的變成了一座大花椅子。
我們把香點著,雙手舉起香排成一行向外公祭拜。隨后,我們燒起了紙錢,那紅紅的火苗好像是外公在我們表示祝福。
突然,我鼻子一酸,眼淚順著臉頰向下流淌著,媽媽對我說:"孩子,你別哭!你外公雖然不在了,但他知道自己的.外孫女很健康、很乖巧,他一定會很欣慰的。只要你認真學習,取得好成績,就是對外公最好的思念。"我懂事地點點頭。隨后,媽媽拉著我的手和大家一起往山下走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外公,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清明節初一的作文】相關文章:
清明節見聞初一作文03-18
清明節初一作文(精選31篇)04-09
關于以清明節初一話題作文06-03
初一寫清明節掃墓的作文10-31
初一清明節作文(通用22篇)04-11
初一清明節英語作文(精選56篇)04-12
清明節初一英語作文(精選19篇)04-13
關于清明節踏青初一作文(精選39篇)11-11
初一清明節掃墓作文(精選26篇)04-08
清明節的初一作文550字(精選13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