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清明節作文

時間:2021-03-29 10:50:13 清明節 我要投稿

感恩清明節作文1000字(通用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感恩清明節作文1000字(通用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感恩清明節作文1000字(通用10篇)

  感恩清明節作文1

  冬天已離我們遠去,迎來了一個萬物復蘇的春天。春天的風景明朗絢麗,生機盎然。我們走在上學的路上,朝遠處望去,千里大地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郁郁蔥蔥的樹林綠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里的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呈現出一片白色,讓人覺得格外清醒,猶如夢幻仙境,讓我們倍受感染,我吟誦起古人的詩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在這美好的春天,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已經到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杜牧的一首清明特有的景象。春天又是新的開始,草長鶯飛,萬物復蘇,空氣里彌散著夏的氣息。清明一年復一年,飽含了中國人古樸的風俗,飽含了生者至以死者的一份想念,飽含了人們對老一輩人的無限希望和祝福。每逢這個時節,游子們心里就會涌起對家鄉的眷戀和對親人的思念,有的何嘗不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他們千里迢迢趕回家去,何嘗不是希望能在家鄉多待上幾天,和家人永不分離。清明節也正是游子回家探親的時候。

  生與死,迷與悟,雨紛紛,欲斷魂,是誰,把生死牽連,讓活著的人,想起逝去的魂?清明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聲笑語,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之所以要掃墓,是因為要緬懷先烈,祭奠先人。其習俗由來已久。

  開展清明紀念活動,可以使我們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我們的精神境界,更好的面對未來。有些事情,有些日子,是我們永遠也不該忘記的。回憶是力量之源?永遠不要忘記周年紀念日。開展紀念活動,如同點燃一支火炬。

  清明節的這一天,媽媽準備好祭品,我們一家拿著祭品去祭奠遠在天國的前輩,清明節的蒙蒙細雨如煙似云,輕輕地飄灑著,這真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啊!

  來到山腳下,雨兒早已濕潤了泥土,風中帶著山上草兒——花兒的氣息一下子彌漫了整座山。我走在前面,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拿著一些用品一起上山了。山路十分難走,鋪滿了落葉和一些已枯萎的植物,旁邊的雜草也有我一半高了。我小心翼翼地走著,生怕絆倒了。這讓我見識到爬山這么難。

  終于到了目的地,我已累得氣喘吁吁。“安琪,把這里的落葉掃干凈。”媽媽說道。這么臟,讓我掃。唉,沒辦法,誰叫我要急著來。只能拿起掃帚掃了。雨仍然下著,一滴滴打在我的臉上,冰冰的、涼涼的。不時刮來一陣風,落葉開始調皮起來,在空中跳起舞來。我好不容易掃成一堆的落葉又鋪成了一條毯。“討厭的風,我恨你。”我再也忍受不住了。放下掃帚坐在一邊發呆,還嘟囔著“我不干了”。媽媽看見我這樣笑的合不攏嘴,沒有辦法,只好自己來掃。

  一切終于準備就緒,開始拜太公、太婆了。我站在墳前,學著老一輩人的樣子“雙手合并,并說‘太公、太婆,今天做清明,有客人自己帶來,吃后鈔票自己拿去’。然后再拜幾拜。”

  燒紙錢了,奶奶總是把紙錢分成三份,再點燃紙錢燒給太公、太婆。

  放鞭炮了,我總是躲得遠遠的,怕打到我自己。可媽媽卻說:“不要怕,沒事的。”我還是不相信,自己顧自己的。

  掃墓結束了,我們匆匆下了山——因為雨越下越大了。

  清明節,一個悲哀的日子——連老天也流淚了。

  感恩清明節作文2

  在春雨紛紛的季節里,引來了清明節。大家都知道清明節是紀念死去的祖先的節日,在這一天,除非有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情,不然都要回家掃墓,燒紙。可是,你們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而且,關于寒衣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后,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愿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后,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尸體哭拜一陣,然后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里好象有什么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這就是清明節和寒衣節的由來。

  感恩清明節作文3

  唐朝的大詩人杜牧寫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是啊,在清明時節里,祭奠逝去的先人,連老天都流淚了,更別說我們這些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了,當然也不用說我也是這樣的。

  清明節的那天,按照這里的風俗,大約在下午2:00左右,我和親人要去了企石鎮的墓地來祭拜祖先,以示表達我們對祖先的懷念。盡管是一件嚴肅的事,但對我來說,出去走一走也比整日悶在家里看書強,所以,我還是滿心憧憬下午的祭拜祖先這件事。

  時間好不容易到了下午,我和家人去到了企石鎮的墓地。踏上臺階,只見一排排的青松翠柏肅立在那里,沒有一絲的風,藍天白云也似乎靜止不動了,而墓前的花啊,草啊也似靜靜地看著我們,難道它們和我們心靈相通,也在一起沉重地悼念逝去的親人。我很想問問大人,但看大人們一個個嚴肅的樣子,我只好作罷。

  我注意觀看了,大人們祭拜祖先一共有4個過程。哪四個過程呢?

  首先,到了墓地后,大人們(12歲至50歲左右)就開始忙開了,他們不怎么說話,但配合卻好像是事先商量過似的,那么的默契,有的在用鋤頭把土挖開,再細細地搞成一塊橢圓型的樣子,然后將帶草的一塊泥土鋪上去,像一塊浮在水上的一朵荷花;有的把那些泥塊搬到墓地上面,好讓那雜亂的石頭變得整齊;有的則將墓前的雜草一棵棵地拔去,不讓墓前留下半點的荒蕪。我試著去搬那些泥土,真重啊!大約有三四斤重吧,我只把泥土抬了起來幾秒就已經跟本沒力氣了。這樣做其實就是為了讓墓地上重新種上新的小草,把墓地整理變得更干凈、更美觀。于是我便去幫大人們拔草了。不過你別看那些小草,不用一點力氣想把它拔出來是不可能的事。我用盡全身的力氣去拔,手一下子就感覺很疼,再看看我的手,留下了滿是青青的草汁。啊,還有一個水泡呢。難怪我疼得要命。沒過多久,墓前顯得干干凈凈了。

  過程2:在這個過程當中,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要一起來完成這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插香,擺祭品。只見大人們從菜籃子里抽出香來,到點燃的蠟燭前將香點燃,一會兒,一股濃烈的檀香味便彌漫在四周,好聞的很。然后手持著香,走到墓前,雙手合一,頭低下,嘴里在念念有詞。好一會兒,念完了,將香插到墓前,再回到剛才的位置,對著墓拜了四拜,就結束了。他們挨著順序,一個一個地拜。終于輪到我了,我也學著他們的樣子,點燃,念念有詞。我念的是,求祖先讓我把成績提上去,求祖先讓我們的家人更幸福快樂。然后,也把香插到墓地兩側和上門,同時把祭品擺到墓地的面前。

  第三步就是燒紙,沒錯,就是燒紙錢。大人們從籃子取出大捆大捆的紙,拿到墓邊的一角堆放好,只見一個叔叔用打火機將一張紙點燃,然后再用這張燃著的紙去點其它的紙,很快地,紙燃起來了,而且越燒越旺。在這個過程,那些拿紙的人都用手去點一下紙,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也學著樣子,從籃子里去取紙,這約是黃的,和我們練書法的紙有點一樣,只不過沒有格子罷了。我用手指點了一下紙,叔叔在旁邊輕聲地說:“這是數錢給祖先的。”哦,原來是這么回事。我趕緊在燒紙錢那里數了數有多少錢,情不自禁地說:“啊,好多錢啊,足足的有10000000元,給你”。我后來才知道自己的不對,不禮貌。記得叔叔跟我說過在燒紙錢時,不要大聲喧嘩,要在紙錢上用指紋按按紙錢,在紙錢上留有你的指紋,這樣,祖先就會保佑你。我趕緊閉上嘴。

  最后一個過程比較簡單,就是放鞭炮。一時間,整個墓地鞭炮聲大作,我們趕緊捂著耳朵,遠遠地看著鞭炮的爆炸。風來了,那炸完的鞭炮紙隨風飛舞,像一只只彩蝶,非常好看。那鞭炮的味道也四處彌漫開了,祭拜也就結束了。

  我們挑著祭品往山下走,再回過頭去望望那些墓地,墓更干凈了,樹更直了,花也更艷了。再隨著那飄向天空的縷縷輕煙,我驚奇地發現,天也更藍了,連太陽都更燦爛了。我知道,這里有我的心理因素,就像老師所說的,境由心生。但我還是挺高興的,因為我經歷了一個難忘的清明節。

  感恩清明節作文4

  感恩生命清明節抒懷冰消雪化,萬物復蘇,天地間沒有了狂暴,沒有了熱烈,有的是草木吐綠、細雨紛紛、斷魂的行人、飛舞著的冥錢……凄楚中透著哀傷。又是一年清明節如期而至了。

  清明時節人們的心中充滿著愁緒,愁緒是對那些已故亡靈的哀傷,我坐在窗邊,閉上眼睛,感受著清明的韻味,清明的文化,視線變得模糊了。

  在模糊中,我仿佛看到了二千多年前的晉文公逃難的路上,饑寒交迫,大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煮湯給他吃,晉文公成就大業后,卻忘記了舍身救君的忠臣,當別人提醒之后,晉文公羞愧難當,他決定獎賞介子推時,介子推同老母親已隱居山林。綿綿群山里,晉文公找不到介子推母子的身影。為了能找回介子推,晉文公命人放火焚燒綿山。介子推與老母偎依在大樹旁,熊熊烈火盡情飛舞,在烈焰中,介子推如同最后一抹云彩消散了……

  不知不覺中,一滴淚珠落到我的唇邊。在清明節里我感傷古人的忠義。千百年來,清明節一直是人們對已故親友的追憶,對已過的愛的緬懷。當我們在墓前拜祭祖先時,除了哀傷思念之外,我想我們更要著眼現在,孝敬我們的父母、長輩。“孝“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精髓所在,回眸歷史:王祥臥冰求鯉,文帝親嘗湯藥……每個故事都記載著一段至孝之情。俯瞰今朝,馬鵬飛細心照料奶奶,田世國捐腎救母,一幕幕感人事跡又奏響了現代人“孝”的樂章。長輩用愛與光陰呵護我們成長,他們無私付出,無怨無悔,而我們又何曾回報親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要把這種遺憾留在清明節之季,要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慰籍父母、長輩們的操勞,要讓大孝之花開滿神州大地,讓傳統文化在炎黃子孫心底根植。

  清明節——生命——死亡,面對著亙古不變的話題,誰能不慨嘆生命的寶貴?可近幾年,頻繁的自然災害:如四川汶川地震、甘肅泥石流、日本海嘯地震……數以萬計的生命,頃刻間化為無有。面對如此災難,我們悲痛,我們哀傷,我們祈祝他們的靈魂得到安息。有些東西可以重來,而生命真的是不能重來。我們活著的人要更加熱愛自己的生命,善度此生。生命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當我們在追思中,看到那些隱藏在細小中的關懷、那些不起眼的呵護、那些記憶深遠的愛與付出,那些生命給予我們能夠經歷的一切,包括失意。

  我們永遠要感恩那些逝去的生命,衷心希望世界能沒有戰爭,讓生命不在廝殺中死去,讓每個鮮活的生命活的更加精彩,更有質量。記住:生命在萬物之上,生命無價。窗外,細雨依舊紛紛,天空也淡然失色,我揮筆和時空呼應,在清明的沉思中我發現:原來生命如此神圣!

  感恩清明節作文5

  4月4日是今年的清明節。清明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和二十四節氣之一,有祭祖掃墓的習俗。清明節始于周代,由于和寒食節子接近,清明與寒食就合二為一了。又由于在寒食民間需要禁火掃墓,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也就成為清明節的一個習俗,人們會在清明這天外出踏青、郊游,進行掃墓祭祖等各項戶外活動。

  在盡情享受太陽的溫暖、生活的安逸的同時,我們不能忘了現今安定生活的奠基者――安息在烈士陵園的先烈們。

  記得以前幾次春游,我們佩戴紅領巾,胸別小白花,緩步走上杭州市革命烈士陵園的臺階,在一分鐘默哀后將一朵朵小白花放在烈士紀念碑的周圍,也將我們的敬畏與懷念敬獻給遠在天國的革命先烈。

  在那動蕩紛亂的年代,革命戰士們并非為了永垂青史,而是為了廣大人民的解放、自由與幸福而蹈死不顧;人們紀念他們并非因為生命的逝去而是因為他們堅定的愛國主義精神。

  春秋時期道家老子的“死而不亡者壽”,北島的“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臧克家的“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都是先烈們的寫照,這些都告訴我們:人是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而活。

  我們現在要好好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安定,銘記革命先烈的英勇之氣,學習并傳承他們的思想和精神。

  作為接受“三氣”教育的人,我們要從思想上認識理解革命先烈的精神,從內心深處感悟他們積極崇高的思想,培養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操,樹立堅定的信念,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和挫折,都能勇敢面對而不逃避和推卸責任,做一個勇敢正氣的十四中人;我們要做到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言行舉止文明有禮、謙和有度,學習先烈們的“舍小我為大家”的奉獻精神,樂于助人,做一個陽光大氣的十四中人;我們要學習“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堅毅與團結,認真對待學習和生活,培養自己吃苦耐勞的品質,做事盡己所能、審時度勢、機智果斷、不吝付出,做一個聰慧靈氣的十四中人。

  同學們,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革命烈士的敬仰與懷念;讓我們做更好的自己,做正氣、大氣、靈氣的學子,踐行革命烈士的理想,將革命精神傳承下去!

  感恩清明節作文6

  清明節是真正的感恩節。

  有人說,只有外國有感恩節,其實不然,中國的感恩節比外國的感恩節要早幾千年,那就是清明節,一個讓人感動不已的感恩節!

  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一個妃子想讓自己的兒子當上國君。就把太子殺了。太子的弟弟重耳知道后,害怕殺自己就和大臣們逃亡了。幾天后,大臣們都覺得太苦了,就自謀生路了。只剩下介子推幾個人跟在重耳身邊。有一天,重耳餓昏了過去。介子推就“割股充饑”把重耳救活了。

  逃亡了十七年后,重耳當上了晉文公。把所有對他有恩的人都聘為大臣。晉文公就派人去找介子推。可是,找了兩次都沒來。晉文公沒辦法,只好親自去請介子推。晉文公“三顧茅廬”也沒有請來。一打聽,介子推已去了綿山。可是,不管怎么說介子推都不出來。一位大臣出了一個主意:把山的三個面都點火,留一個面讓介子推出來。可是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燒死了。人們發現介子推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手里拿著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做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負清明。

  晉文公很后悔,親自悼念介子推,還把介子推逝去那天定為寒食節。人們不許點火,也不許做飯。唐朝詩人韓翃在《寒食》一詩中說道:“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桞斜,日暮漢宮傳臘燭,輕煙飛入五侯家。”第二年寒食節這天,晉文公又來這里祭拜,看見那棵死了的柳樹長出了緑葉,就把祭祀活動從寒食節改在清明節這一天。為了紀念介子推的忠心,還把綿山改為介山。

  到了后來,人們把這兩個節日合在一起,就是現在的清明節。兩千多年來,這一天我們這個文明古國,禮儀之幫,從紀念介子推到紀念所有的親人、恩人,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人們從不忘記。從晉文公感恩介子推到全國億萬群眾感恩所有親人恩人,這個轟轟烈烈的日子也反映了我國人民“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胸懷。前年,國務院還把清明節定為法定假日。當然也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感恩日哪個國家能與之相比!這還算不上感恩節嗎?

  感恩清明節作文7

  又是一場雨紛紛。密密細雨斜織著,織就那朦朧的涼意。路上的行人踩著急促的步伐,忙著祭奠先人……

  我端坐在窗前,看著形形色色的人,心中不禁感慨萬千。

  突然憶起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那不屈的氣節猶如清谷中的叮叮泉水撞擊人的心靈,給人以靈魂上的洗滌。面對敵人的威脅,他昂首;面對敵人的利誘,他傲然;面對敵人的酷刑,他不懼。他擁有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的堅韌。仰望他,就是一種幸福。從記憶的深處,他緩步走來,每一個腳印都踏在了人的心坎,撥動著人的心弦。他的那聲“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更是他這一生完美的句點。

  清幽出谷,怎叫人忘卻那份熾熱愛國情?

  雙手撐著下巴,望向遠處,那邊裊裊升起的炊煙,讓我憶起了那個戰火不斷的年代——抗日時期。忘記,仿佛是在打磨自己的靈魂,任每一顆鋒利的沙粒擦過,一點點地,火星四濺地,抹去那些殘破的往事。而他,黃繼光,用雙手托起炸藥包的高大形象,凍結了時間,讓我們永遠銘記住那一瞬間。正是他們用鮮血換來今日的太平,怎叫人不感恩?一如高亢雄渾的重音樂,敲打著人的每一處穴位。

  鏗鏘有力,動人心弦,叫人如何忘記他的英勇?

  濕了眼眶,模糊了視線,轉身拭淚泡杯奶茶。熱氣騰騰,一股暖流涌來,就像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小平爺爺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一樣,為我們迎來一個新時代。鄧爺爺給人的感覺,如奶茶絲滑而味久。只稍一次,就讓人終生難忘。

  就像浮華的詞藻,雖使文章瑰麗,卻華而不實。我們祭奠先人烈士,不在乎外物上的奢華,在乎的是那份心,那份對先人的.尊敬,勿忘將他們的精神永遠流傳下去的決心。

  清明雨下,懷一顆感恩的心,挽一縷離傷的苦,唱一曲相思之曲……

  感恩清明節作文8

  清明節是懷念先輩的日子,清明節讓我想起了很多事,想起了那慈祥的曾祖母

  去年的深秋,我獨自坐在院子里,迎面吹來的風已經沒有那么愜意了,微微帶著一絲寒意。我看著那夜空,想我眨著眼睛的星星似乎要和我交談,我忍不住把內心的話都傾訴了出來。

  在小的時候,爸媽出去工作,我便整天圍著曾祖母轉呀,跳呀,笑呀。有時,我吃飯掉了一粒米,曾祖母就會對我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珍惜每一粒糧食!”,她就撿起來,放到嘴里,慢慢的咀嚼著,臉上還掛著笑容,顯得十分開心。那時的我看這曾祖母的一舉一動很不理解,心想,吃飯也不用這么開心呀,飯再香,也香不過那些雞鴨魚肉呀!曾祖母說:“我們小時候可沒有那么多好吃的東西,有米吃就是神仙過的日子,那有什么大魚大肉呀!”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便出去找我的玩伴了。

  中秋節那天,我回去看望曾祖母,只見她躺在病床上,臉色蒼白眼睛里沒有了昔日的神采。我輕輕地叫了一聲:“曾祖母。”曾祖母露出了微笑,手有氣無力的招向我,我走到床邊,摸著她的手,只覺的好瘦好粗糙,我的雙眼禁不住濕潤起來那一夜,我在翻來覆去睡不著,想著她對我的好,想著她教育的話,眼淚不禁流下來了

  去年中秋節剛過幾天,曾祖母就去世了。那一天,我并沒有去送她。聽爺爺說,曾祖母去的很安詳,臉上還帶著笑容,大概是想讓我別太傷心。

  今年的清明節,曾祖母我來看你了,曾祖母我好想你。

  在這清明節讓我想起了許多悲傷的回憶。

  感恩清明節作文9

  今天是清明節,這是一個祭拜我們去世親人的日子,也是踏青的好時節。

  同學們都知道清明節要掃墓,可你知道該帶些什么嗎?哈哈,猜不出來了吧,還是我來告訴你們吧。現代清明節掃墓時要帶鮮花,酒和水果,或者死者生前喜歡吃的食物。古時候在祭拜完之后,要把帶去的食物分著吃掉,這叫“吃福根”,“吃福根”可以給人們帶來好福氣。清明節也叫寒食節,古代,在這一天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飯,所以人們要多運動,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因此清明節也是一個大力提倡體育鍛煉的節日,比如說蕩秋千,還可以放風箏,風箏有各式各樣的,有大雁的,有蜻蜓的,有鯊魚的……真是漂亮極了!

  古人說:“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里的紙鳶,說的就是風箏。

  清明節除了掃墓還可以去踏青,可以去河邊看花,有雪白的梨花,像一朵朵迎風綻放的雪花;有白里透紅的杏花,杏花還沒有開放的時候,是粉紅的,開放了以后,好像有一朵白云鉆了進去,就變成了粉白色的了;金黃的迎春花和油菜花則倒映在河里,一群群的小魚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著,它們游到東,游到西,游過來游過去,就像一個個可愛的小精靈,隔著水光好奇地看著你,而你也恰好在出神地看著它們,好像是多年沒見的老朋友似的,有趣極了。

  清明節也是種瓜,種豆和植樹的好時間,有一句諺語說的好:“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當你種下一棵小樹,讓它伴隨著你一起茁壯成長,該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種下一片綠蔭,收獲得可是無窮的樂趣啊。同學們,你不想試一試嗎?

  啊!清明節的習俗真是豐富多采呀!

  感恩清明節作文10

  今天清明節,我們一大家人都去祭奠已故的親人。那天陽光明媚,空氣清新,多少給那個傷感的日子增添了一些生機。看到格外好的天氣,我們小孩子想到可以在山野上采花,看美麗春色,和幾個小表姐玩耍,心里有壓抑不住的高興。

  一大早,大人們都忙著購買祭祀品,我們幾個小孩拿著爸媽給的零花錢,悄悄溜進超市購買自己喜愛的零食。大約走了二十分鐘車程,我們來到了目的地。

  半山腰一處山水相依的小平地上,坐落著一排排墳墓,想必這就是那些長眠于地下的親人吧。高大的墳冢上長滿了雜草,布滿塵埃的石碑上模糊不清的刻字,向人們訴說著歷史的年輪。大人們分頭除草添土,點蠟上香,我們幾個小孩早就想著周圍那些花花草草了,全然不顧大人們的活動,迫不及待地呼喊著就要離開,一旁當指揮長的外公說話了:“誰都不允許離開,祭祀活動馬上開始了。”隨著震耳的鞭炮聲,正式祭祀開始了,外公帶領大家在墳墓前磕頭作揖,逐一介紹地下的親人,并說出參加祭祀活動的每個人的名字,念了一些祭祀語,整個活動進行了大約半個小時才結束。

  大家都不說話,一臉的沉重,可能是思念去世的親人吧!

  我悄悄地拉過媽媽問:“媽媽,這些親人為什么要葬在半山腰呢?”媽媽解釋說:“是為了方便他們每天能夠看到自己的家園呀!”

  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細看了每座墳冢和房屋的位置,都朝向南方,都能看到自家房屋,都離房屋不遠,這也可能是后人與先人的之間的一種依戀和不舍吧!

  朝夕相處,不離不棄,生生不息。我似乎明白了剛才外公的嚴肅語氣,他是借祭祀活動教育我們下一代世世代代不相忘,緬懷先人,傳承文明。

【感恩清明節作文1000字(通用10篇)】相關文章:

清明節感恩作文500字03-10

初中清明節緬懷感恩主題作文04-01

清明節作文(通用30篇)03-21

清明節作文(通用13篇)04-23

清明節作文通用14篇04-20

清明節作文(通用14篇)04-20

高中清明節作文(通用35篇)04-06

清明節優秀作文(通用18篇)03-21

清明節優秀作文(通用15篇)04-08

關于清明節作文(通用15篇)04-0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最新肉丝袜福利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120秒 |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电影 | 中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日韩经典欧美高清一区二区U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