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底色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生的底色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生的底色作文1
在繪畫語言中,底色就是一幅畫的精神,是畫的基調。但對于人來講是一個人生命初始階段中形成的最深層最根本的基質。
而為我們涂上“底色”的手是什么呢?我們將一個人喻為一張紙或一張畫布,你會發現為我們的紙或畫涂上“底色”的,是我們童年,少年,乃至整個青少年時期所遇到的種種人與事。
英囯經驗主義哲學家洛克曾宣稱:“我們所有思想與觀念都反映我們曾看到過的,聽到過的。”人的初始階段中形成的思想正如我們為什么認為蘋果是蘋果以及會區分蘋果與梨一樣。我們根據以前吃過的蘋果的形狀、顏色以及它所帶來滋味之類,從而形成蘋果這一概念。而“底色”也是根據他(她)遇見的人與事給他的感覺所形成,如同每一次吃蘋果時其形狀、顏色在腦海深處留下的深深印記。
《默讀》中的駱聞舟,從小成長在一個非常寬松且開明的環境里,年幼的時候,享受過毫無保留的寵愛和關注,正是這些才能在他經歷了風霜雨雪,見識過人心險惡,甚至出于職業需要,變得精明又敏銳之后,骨子里依然對整個世界敞開著懷抱。這種生命底色無疑是鮮亮的,而這種底色也支持著當他逮捕犯人時受傷,調查時遭到誤解,甚至遇到重大打擊仍能從陰暗中走出。正如北京大學著名教授錢理群所說:“無論我的生命如何灰暗渺茫,我都不會消沉下去,因為我生命的底色一片鮮亮,它們支持著我的一生。”
眾所周知,生命“底色”是鮮亮的,那么生命之畫每筆都會無比燦爛,如同生命的底色一樣。但如果我的“底色”是陰暗的呢?是不是每筆均與底色一樣暗淡無關?陰暗的底色是否就與鮮亮的筆畫絕緣了呢?
倘若如此,那么說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頤,村上春村《刺殺騎士團團長》中的“哪怕云層再厚再黑,背面也銀光閃閃”,“晨光起于白塔之頂,終將鋪滿陰霾之地。”之類,不都是癡人說夢嗎?倘若如此,《罪與罰》中那個貧窮而又“不平凡的人”的殺人犯為什么會獲得精神的救贖?難道這只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空想社會”?倘若如此,為什么哈姆萊特,喬治·奧威爾會反抗自己所處的時代、階級?倘若真的如此,也許我們人類還在過飲血茹毛的生活吧。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我們都看見過陽光,讓已經見過陽光的人再退回黑暗中是幾乎不可能的,即使過程無比痛苦。“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光明。然而陽光已經使我荒涼,成為更新的荒涼。”《罪與犯》中的殺人犯與自己做斗爭,幾乎瘋顛;哈姆萊特則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喬治奧威爾則一生都盡力與工人嘗試相融洽;這三者無不為了自己想見到一縷陽光,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用生命證明,在陰暗的底色也可以畫出鮮亮的筆畫。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更是最好的注腳。
陰暗的底色也可以畫出鮮亮的筆畫,這該是人類對自我的肯定與救贖罷。
人生的底色作文2
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詩人但丁說:“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當我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時候,我已經上初四了。在這一年里,我收獲了用道德填補智慧缺陷的美麗。
初四前的我,在老師同學眼里就是一個差生。我也以為,破罐子就破摔吧。于是和老師矛盾不斷,見到老師正面走來,我連招呼都不打,就這么擦肩而過,仿佛是老師就是陌生人一樣。在課堂上更是無視老師的存在,自己想干嘛就干嘛。有一次和老師發生矛盾,差點就動手了,幸好有其他老師的及時阻止,沒讓我一條道走到黑。但是我也為了這個事承受了后果——停課一周,記大過一次。
停課期間,我靜下心來,質問自己:老師們對我的.冷眼相待,究竟是因為什么?為什么有的人成績遠遠不如我,老師卻從來不冷眼相待呢?
靜思復靜思,質問復質問,我突然醒悟了:正是我長期的自以為是,目中無人,對老師連起碼的尊敬都沒有,才會這樣啊!我缺失的是做人的道德底線啊。可這不是我要的結果,我的目標還沒達成呢,我還要上大學呢!
回到學校,老師們都不愿正眼看我,積重難返啊。我要學習,我愿意改變。這倒是令我想起了一句話:“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會經歷共同的過程,沿著一條路一直走到終點,然后突然停下,或華麗轉身,或凋零萎謝,開始另一種生活。”我是走到了終點了啊,我要轉身開始另一種新的生活,我要讓所有的人都正視我。我愿意改變,我要修復自己的道德底線。
開始了,艱難的起步。見到老師我學著微笑主動問好了,雖然一開始老師對我的問候滿是疑惑,甚至無動于衷,但是我并沒有因此而停止。我堅持見到老師主動問好,漸漸地老師也對我笑一笑了。在課堂上,我也不再肆意妄為了,即便是聽不懂的課我認認真真記寫老師的每一句話。終于,老師發現我的改變,找我談話了,和顏悅色,鼓勵有加。我高興極了:皇天不負有心人。
為此老師給我換了個同桌,一個學習不錯,品行優異的同桌。
第一次模擬考試,我居然考到了300分,這對我來說,已經是不小的進步了啊,我的進步老師們都看在眼里。就連當時和我發生爭執的老師都在班里表揚我進步很大。這讓我感到了無比的幸福,對于一個差生來說,還有什么能比自己努力得到的成績更讓自己幸福呢?
此后,我發現,更多的老師接納我了,再也沒有老師冷眼看我了,我感受了受人尊重,得人賞識的幸福。畢業時,老師甚至都把我當成了一個優秀的學生看待,一個后來居上的典型。我要說,感謝你,道德的力量!態度的改變讓我有了華麗的轉身。
我終于領悟了但丁的那句話:“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是啊,就算你的成績再好,智商再高,如果你沒有基本的道德品行,就將永遠寸步難行的。相反,如果你有了一個良好的品德,到哪里,都會受到歡迎的。
正如司馬光所說:“德勝于才,謂之君子;才勝于德,謂之小人。”
讓我們把人生的底色“道德”二字高高揚起吧!
人生的底色作文3
組成一個人的,是一個人所有的過去經歷,我們所做的每一個選擇,都和我們的曾經息息相關,日本小說家芥川龍之介說:“刪除我一生中的任何一個瞬間,我都不能成為今天的自己。”未來是可以展望的,也是可以改變的,為了提高我們的自身能力,應努力為自己的人生增加底色。
正值青少年的我們,身處在中學生階段,是我們靈魂發育,成長,直到定型的關鍵時期,是可塑性最大的時期,也是給我們自己的人生,增加底色的重要時期。那么我們應如何做,才能為自己的人生增加底色呢?
為自己的人生增加底色,應增強自身的能動力。我們對未來的經歷和規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人格和人生。設想一個人在青少年時期,碌碌無為,不去自我思考,不去自我規劃,那他之后的人生,想必很大幾率將會是單一的,沒有什么美妙的色彩的。人生也遵循蝴蝶效應,變化的情況對初始的數值是最敏感的。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初始階段,是我們可以去改變的時期,是我們應該去增加人生底色的時期。我們應該自覺和理性的關注自我精神生命的發育成長,為自己尋找臺階,給人生創造機遇。
為自己的人生增加底色,應提高正能量的閱歷。惠特曼詩歌《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中說:“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最初看到,并且以或贊嘆或憐憫或熱愛或恐懼的情感感受到了什么,他就會成為什么。他的所見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我們想要未來的人生多姿多彩,就要現在為人生,上好底色。我們應多多吸收正面的,關注英雄事例,提高我們自身的良知體驗,養成正能量的思考方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博覽群書是在體驗他人的人生精華,也是在吸收正面營養。沉下心來認真閱讀,是給我們人生上好底色的不二之選。
為自己的人生增加底色,應辯證看待我們自身。努力培養完善的人格、優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現在的我們,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觀,我們應用客觀的正確來慎重判斷主觀的意愿,人的天性是好懶的,我們應去做對的事情而不是貪圖自己一時的舒服。提高自控力,就是在給人生,上好底色。“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學會反思自我,聽得進去勸告,是培養自己好的人格品德的必經之路,是為人生增加底色的快速電梯。
為自己的人生增加底色,應全方面打開思路。王開嶺曾在《古典之殤》中發出感慨:“我們應該拿什么給孩子?”的確,如何做才能保證我們自己不受負面影響,也是為人生上好底色的充分必要條件。我們應對自己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避免自己對自己的看法錯誤問題。多思考,但不能亂思考,從自己的現實側方位,按照我們內心的自我,來慎重判斷什么東西是為我們好,什么東西是在害自己的。唯有這樣去做,才能走出人生的關鍵門檻,上好人生的底色,走向多姿多彩的人生。
人生只有一次,唯一,美妙,不可重來。希望未來的我們,在回首過去的時候,能因為現在的某個瞬間,做出正確的選擇;感受到人生的美好;體會到人生底色的多姿多彩。
【人生的底色作文】相關文章:
人生的底色作文07-07
人生底色作文05-22
人生的底色高三作文11-05
人生的底色作文(精選10篇)01-20
人生的底色作文(4篇)08-21
人生底色作文1000字10-28
校園,人生長卷的底色作文08-06
讀書打好人生的底色作文09-08
讀書打好人生底色作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