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春節作文

時間:2022-02-22 18:39:43 山西 我要投稿

有關山西的春節作文(通用6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山西的春節作文(通用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山西的春節作文(通用6篇)

  山西的春節作文 篇1

  二十三灶王爺上天,二十四掃房土,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白面發,二十九貼倒有,三十大家歡樂吃扁食。"

  生活中有節日,節目中有民俗;風俗使節日代代傳承,節日使生活五彩斑斕。舊時,太原地區月月有節日,而最隆重、最熱鬧,風情最濃厚的要數過年了。

  舊歷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間稱過年,為區別于公歷元旦,后來又稱過大年。舊日,臘八節過后,太原人就忙著準備過年了,氣氛一日濃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為大掃除之日,俗稱"胡打掃日"。從這天以后,年事準備工作達到高潮。過去太原有一段謠諺:"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趕做活,二十七去趕集,二十八糊貼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餃子。"(貼扎,指各種對聯、年畫、窗花、門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將室外打掃一遍,即開始整點新衣帽,包餃子,準備迎神的香、燈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稱"鏖歲"。雞鳴之時,開始焚香、燃燈、擺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兒童向長輩叩頭拜年,長輩則賜以壓歲錢,以取吉利。按照傳統習慣,太陽出來之前就要吃罷早餐。早飯之后,出門拜年,親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點頭,互道吉祥話語,無非"恭賀新禧"、"恭禧發財"、"一年如意"之類。

  商戶人家在過年期間對財神的祭祀最為虔誠。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為祭祀財神之日。民國以后僅在過年時于錢垛、錢柜或專設神位神龕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雞、鴨、豬、羊。祭罷財神,方赴有買賣往來的各商戶家中拜年。

  舊日過年,時間拖得很長,一直持續到二十五日天倉節之后。初五日俗稱破五,民間俗言"破五不出門",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舉行開市,居民方始探親。初七俗稱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氣朗則利人口繁衍。初八黃昏后祭星神,于院內點燈七盞,象征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順遂吉利。初十俗稱"十不動日",相傳是日老鼠娶親。十三到十六為元宵佳節,幾日之內,夜間燈火輝煌,社火秧歌,熱鬧非常,俗稱"燈節"。二十俗稱"小添倉",二十五為"老添倉",東西米市設立倉官神位,眾往致祭,燃放火花。過了天倉節,新春期間的熱鬧方告結束。

  郊縣農家過年較之都市別有風情。晉陽一帶,除夕要壘旺火、捆旺草,門上插柏葉。旺火用炭塊壘成塔狀,子夜鐘聲響過,點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征日子過得"旺火"。年初一,有吃煮南瓜的風俗。謂"吃翻身瓜"。在年終時,用小米煮熟,盛在碗內,用以祭祀祖先,俗稱"隔年撈飯"。初五灑掃庭院,清理垃圾,俗稱"掃窮上"。

  在古交山區,春節期間的活動最為豐富。于除夕夜張掛祖先神幛,族內各戶均要送供品一份,當年內生男孩之家要供雞一只,生女孩之家要供酒一壺。初三上午,全族相聚共祭祖先,晚輩給長輩叩頭,俗稱"盤輩數",然后歡聚一堂,食用供品。下午,送神幛于村口,面向祖塋,焚香叩頭,鳴放爆竹,俗謂"送神"。"隔年撈飯"之俗與晉陽多有不同,年終日用小米半碗煮熟,撈在碗內,上擺核桃一枚,供于皂君神位,一直到過了二月初二,方倒出曬干,攪在糞內,俗言可以蟲災。正月初五為"送窮日"。于初四下午清掃室內庭院,五日拂曉將臟士送到村外,燒香三柱,鳴放爆竹,表示送走窮氣。這一日的飯食為蒸莜面或蒸饅頭,俗謂"餾窮氣"。正月初十清晨,在院內供獻莜麥面制成的谷穗狀食品,焚香敬紙,燃放爆竹,禱告天地,祈求五谷豐登。一些地方則須先稱好五谷各一份,以紙包好,同時供于院內。供后復稱,如某種糧食份量增加,俗謂是年收成最好。這一風俗事象,俗稱"接籽頭"或"搶籽頭"。到正月十五,除進行燈節活動外,還有送瘟神的習俗。各村在五道廟或十字路供瘟神牌位,壘塔塔火,供以油面和饅頭。活動開始,敲鑼打鼓,抬一筐籮逐戶收集一把五谷糧食,從衣服上撕一條布或棉絮和按每戶人數剪的紙人,置于瘟神牌位前。下午,將牌位及收集的物品送到村外,燒香放鞭炮,以火燃燒,意謂送走瘟神,人畜平安,百病不生。正月二十五添倉節時,俗用谷面或軟米面捏成倉官爺、谷囤、糧倉及各種家畜家禽形狀的燈若干盞,內包煮熟的紅棗豆子,燈芯用細谷梗裹棉花制成。入夜,燈內注油,將糧倉燈放在存糧處,牛燈放在牛圈窗臺,雞燈放在炕頭,狗燈放在門上邊,貓燈放在墻角等,一一點燃。倉官爺燈高五寸許,頭戴紅纓帽,左手執簸箕,右手拿斗,騎著馬,馬身上馱若干口袋。將倉官爺燈放置碗內,飄浮在水甕內。放時要念:"倉官爺爺飲馬來,銀錢糧食(或麻子、黑豆)馱著來,麻子炸了油,黑豆喂了牛。"以此乞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清徐縣一帶的習俗,于年節之前準備祭品"棗山"(用面加棗蒸熟)。灶神之前供糯米粉制作的供品,長方形,分十二格(有閏月加一格),每格栽棗一枚,俗曰"谷根"。另一種供品用小米飯一盆,上加一枚柿餅和棗,俗稱"隔年撈飯"。溫飽之家還供以全牲之羊、豬頭以及水果、核桃、柿餅、油面(用起面炸成)、黏之類。元日迎神與他處不同。按時憲書所載明的喜神方位,用柏葉、石炭撿到長竿上,矗立于屋上,同時用紅紙貼于新帚放到屋上。供神的屋前用紅紙條加十字于石炭上,兩塊石炭之間夾以百束香,點燃,俗稱"嫩香",表示敬迎一切吉神。元宵節的文藝活動從正月十四日開始,各村踩高蹺、跑旱船、推花車、舞龍燈、壘塔塔火、打秋千、游九曲,一些大村集鎮還有背棍、鐵棍、桌棍、抬閣,扮演各種戲曲人物故事上街表演,制作精巧,裝飾華美,舞技優美動人。

  不僅都市鄉村,各廟宇在過年時亦熱鬧非凡。晉祠各廟于五更大門洞開,張燈結彩、燒積薪、迎神,設餅餌棗梨祭祀。

  舊日過年,太原一地尚有許多風俗故事,表現出那時人們的忙亂、繁瑣、迷信心態。

  山西的春節作文 篇2

  大年三十那天,到處張燈結彩,家家戶戶門口都貼滿了春聯,老的、小的都穿上了新裝,整個城市都充滿了節日的氣息。在這個喜慶的日子里,大家都趕著去拜年、送禮,我們家也不例外,早早地去了外婆家。

  外婆家的東西真齊全,不包括禮品,單單煙花就有小山似的一般高。我一眼便瞧見了那細長的“煙花棒”,嚷著要爸爸幫我放。當打火機接觸棒頭的那一瞬間,小小的.火苗頓時變大了,一團七彩的的火焰,像離弦的箭般冒了出來。它們閃著艷麗的光芒,像一朵小花,盛開并飄散著金色的粉末。我喜上眉梢,情不自禁地舞動起來,漸漸的,我已忘記自己身在何處,只想一直停留在那一刻,把精彩的畫面永遠記在心里。

  晚上,全家人喜氣洋洋地做菜,除夕之夜,最不能缺少的是餃子和鮮魚,它們都代表了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年年有余。當美味佳肴擺滿一桌子時,就可以大飽口福了,每一道菜都讓人過目不忘,都充滿著團圓的氣息。

  “噼噼啪啪”放煙花了!大家早已放下手中的碗筷,去看煙花了。快看,一團七彩的煙火直沖云霄,在天空中綻放,煙花閃爍著耀眼的金光,向四周擴散開來,那流光溢彩四散開來的點點金光,把夜空裝點得燦爛奪目。

  那升空綻放的煙花如一個個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著彩帶的流星,把除夕之夜變得無比美麗。

  大年三十除夕夜,歡歡喜喜過春節。祝所有的人春節快樂!

  山西的春節作文 篇3

  因為疫情,今年是我記事以來第一次跟爸爸媽媽在上海過春節。沒有回到山西老家,不免有些冷清,比起在上海過年,我還是想念山西的春節。

  山西過年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到農歷正月十六結束,持續近一個月之久,期間唯臘月二十三、大年初一與元宵節這幾天最引人注目。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這天要大掃除,祭灶王爺。天剛蒙蒙亮,人們便把家具、餐具都搬到院子中,并摘下去年的掛歷,用掃帚、拖把將屋里屋外仔仔細細打掃一遍,名曰“掃塵”。還要點香擺盤,接“灶王爺”到家,寓意今年人壽年豐,天天有飽飯吃,可見以前人們的生活是何等的艱辛,想想自己生在現代如此美好的生活,不禁一陣“慶幸”。后面幾天,各家準備過年的餐食材料,包含“蒸年饃”、油炸麻花、棗糕等。人們將饃饃捏成各種動物和水果的造型,配上不同的面團顏色,一個個動物饃饃便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出現在你眼前。有些饃饃更是大得驚人,一個成年人張開雙臂才能抱住,吃起來也是口感質樸,嚼勁十足。

  到了除夕和正月初一,這是真正的“新桃換舊符”之時,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時日。除夕這天,大人們早早開始忙碌,孩子們也早早起來“幫忙”,爸爸貼對聯,掛燈籠,很少下廚的爺爺這天也走進廚房,準備大菜,奶奶和媽媽開始包餃子,我跟姐姐也在旁邊像模像樣地包著,桌上一塊面團一盆豬肉白菜的餃子餡,切有三四顆栗仁,腰果積在桌子上。我有些疑惑,便問奶奶,她說以前都是包銅大錢,后來是些錢幣,現在大家為了衛生就改用了栗仁、腰果之類的小食品了。

  那日的晚上,便是熱熱鬧鬧的除夕夜,家里年夜飯上了八九道菜,全是姑姑的拿手好戲,緊接著奶奶揣著一碗餃子出來了,只見那青花瓷碗中盛著一只只餃子,形似元寶又似扁舟,層層疊疊,面皮卷曲、略薄,上面凝結著一個個微小的水珠,在飯廳的燈火下,反射出點點金光。透過這面皮似有似無的淡淡的米白,里面的豬肉、玉米、白菜甚至湯汁都隱約露出成色,看起來晶瑩剔透,似頑皮的精靈,在清湯中上下沉浮,在濃濃的熱氣中時隱時現,不禁令人饞涎欲滴。

  菜已上齊,全家人圍桌而坐,正當我要把第一個餃子送到嘴中時,卻見奶奶的臉上漾著微笑,眼角已瞇成一條縫。伴隨著騰騰的熱氣,奶奶說,“看今天誰能吃上包著栗仁和腰果的餃子。這餃子是寓意發財的食品,往里面包上栗仁和腰果,誰能吃上來年必定財源滾滾、吉祥如意。”聽了這話,我卻突然對碗里的餃子產生了一種敬畏感,看大家也不急著吃菜,我也不像平常那樣狼吞虎咽,把餃子扒入嘴中,而是變成了“文明人”,每只餃子都是看了又看、瞧了又瞧,看好后一口也只咬掉一半,先細細咀嚼一番,然后再用舌頭掃一下口腔,確定沒有后才悻悻咽下。就這樣一個又一個地吃著卻依然沒吃到什么硬物,不禁有些失望。不過細品下一個時,不禁喜形于色,又有些不知所措我吃上了一枚腰果。過了不多時,姐姐突然說,“啊,我也吃到了!”伴隨著歡叫,她把那只咬了一半的餃子展示給我們看,滿眼回蕩著興奮的光芒,奶奶與姑姑也露出了笑顏。吃完飯后,雖然一只只餃子已被我咽下,但是,湯汁的鮮美依然在嘴中流連,一家人的歡聲笑語仍舊在心中回蕩。

  吃了年夜飯,一家人便圍坐在一起,抓上把瓜子,說說笑笑,伴隨著電視里的零點鐘聲,迎接新年的到來。

  年初一清晨天還沒亮,便是鞭炮齊鳴、響徹云霄。早飯后,家家戶戶成群結隊去拜年:晚輩拜長輩,子女拜父母,孫子拜爺爺奶奶等。下午老人和大人都會去看“眉戶戲”,戲臺上演員化著濃妝唱著大戲,戲臺邊樂師敲著鼓響著鑼奏著樂,戲臺下會唱的便跟著那樂聲哼上幾句,另外一些人就在旁邊閑談、歡笑。孩子們也放開了,爭著搶著去蕩秋千。這秋千少說也得有三四丈高,下面拴著一塊木板,一個大點的孩子坐上去,大人使勁一推,孩子便隨著笑聲蕩了起來,實則暗含“節節高升”之意。

  正月十四、十五和十六,是著名的“花燈節”,即元宵節。這幾天晚上,各家各戶燈火闌珊,似要爭奇斗艷,孩子們都會提著自制或購買的小提燈,燈上畫著各種鬼神或動物,在街上歡笑、游蕩,遠遠望去,紅綠交錯,燈點游蕩。而正月十六晚上,孩子們要將那小提燈故意點燃,名曰“轟燈”,這時火與紅紗交織在一起,祝愿今年“紅紅火火”。

  印象不知不覺間淡去了,似被那份紅火點燃了,我伸手想抓住它,但卻只剩下一絲赭盡的碎影,褪去了張燈結彩,留下一份屬于山西春節的回憶。

  山西的春節作文 篇4

  人們把春節定于農歷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

  山西的春節,在臘月就開始了。臘八一到,家家熬臘八粥,接著買皇歷,麻粘兒,是山西民間特產,用芝麻與糖做成的,孩子們最愛吃。

  過了臘月二十,進入節前最忙的階段,山西諺語:“二十三,打發灶君上青天;二十四,寫呀么寫對子,二十五,擦摸打掃笤卒;二十六,黑的白的蒸啊兩不鹿;二十七,關住門門洗了局;二十八,胡拾掇;二十九,提啊壇壇打酒酒;角兒(角兒就是餃子)捏啊三不鹿。”

  小年到了,山西人傳統要祭灶,祭灶多在黃昏之時舉行,先把灶餅、芝麻糖等物品供奉在灶王爺像前,然后在像前點三柱香,一家老小要給灶王爺磕頭,再把芝麻糖到火上燒成稀,糊住灶王爺的嘴,再把草料扔到廚房頂上喂“天馬”。然后把灶王爺像揭下來,一邊焚燒,一邊祈禱。之后,燃放鞭炮為灶王爺開路。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起來,吃起來酥脆香甜。

  大年三十到了。炒冷葷,蒸扣碗,拌餡包餃子,都是要干的事情。男人們貼對子,門神,女人們擺供品,燈瓜瓜,也就是桌燈,大年的燈是通宵的,不能熄。

  晚上,各處都是放鞭炮與花炮的,大人們放“大禮花”,一道金光沖上了天空,竟然變出了一顆顆紅寶石,紅寶石邊上還壤著黃色,美麗極了,緊接的道道金光變成了五顏六色的花朵,有的像玫瑰花,有的像菊花,接著炮仿佛如流星一樣過來,孩子們一般放竄天猴,一下就飛上天的那種,還有小蜜蜂……接著又熬年守歲。

  子時一到,鐘聲一響,第一件事情就是開門上香,據說這是旺香開門,誰家早點,誰家就預示一年興旺,第二件事情則是上廟上香,越早越好,商號一般是掌柜的去,衣帽整齊。

  大年忌諱多,語言上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如餃子破了得說“綻了”。

  初一不管男女老少都要給長輩磕頭拜年,互贈禮品,還要祭祖拜神。

  傳統正月初五不出門,所謂破五。正月初七稱為人節。

  一直到正月十五,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家家戶戶吃元宵,元宵是一種甜而不膩、膾炙人口的民間小吃。尤其是孩子們,特別愛吃。

  最重要的是還要掛花燈啊!從十四到十六,每晚都開,處處張燈結彩,五顏六色,花燈樣式很多,數不勝數。有動物的,有猜謎的,有宮燈,如意燈,飛機式的燈,料絲燈,玻璃燈,走馬燈……形形色色,異彩紛呈。

  孩子們與大人們都要放煙花,毫不遜大年三十的炮火。

  從十四到十六,連續三天各縣、各村都要組織大大小小各種樣式的匯演,有民間藝術,晉劇,有古老樂曲,有代表喜慶的演出,有代表幸福的演出,還有古老傳說的。

  一直到正月十七,春節結束了,但還留著濃濃的年味……

  山西的春節作文 篇5

  大年初三,爸爸、媽媽開車帶我去山西省游玩。第一站,我們來到了大同市的云崗石窟,當石窟上的石像近在眼前時,看著石像上留下的歲月的痕跡,我覺得它是那么雄偉高大!

  第二站,我們去了懸空古寺,看著懸掛在山邊的寺廟,讓我為古代人們的聰明才智大為感嘆!

  第三站,我們去了應縣木塔,看到了古老的木塔,竟然全部是由木頭建造而成的,沒有一根釘子,真是神奇。在那我知道了古代魯班的傳說,知道了中國古老的建筑工程。

  第四站,我們去了太原的平遙古城,在古城外我們坐游覽車圍著古城墻一路進到古城中心,古城墻上的磚都已經被侵蝕了,可是古城內的街道卻很熱鬧,道路兩邊都是小店,有小吃、有客棧等等。我們還吃了不少當地有名的小吃,其中“平遙牛肉”和“沙棘果汁”是我最喜歡吃的。

  這次山西之旅,我很開心,在玩的同時我還知道了很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山西的春節作文 篇6

  明天就是農歷新年了,我非常高興,想著能吃到美味的飯菜,香噴噴的點心,還能得到很多壓歲錢,我越想越高興,當晚,我興奮得一夜都沒睡,腦子里想的全是飯菜,點心、壓歲錢,還有那漂亮的新衣服,可愛的玩具……

  農歷新年的早上,我第一個從床上跳起來,抖擻抖擻精神,活動活動筋骨,然后高高興興去叫爸媽,爸爸見我起得這么早,也不甘落后,從床上翻身便爬了起來了,媽媽和姐姐也陸續地起床了,洗完臉刷完牙,一心想到的就是吃個痛快!一想到吃,我就來勁,忙向爸媽建議做這做那,媽媽是我家的主廚,因此做什么由她這位裁判來決定,媽媽說:“很久沒吃過餃子了,包些餃子吃吧。”我們都非常贊同。

  決定做什么以后,我們便分工進行了,爸爸做肉餡,媽媽揉面,我和姐姐燒水。我們干起來都十分有勁,不到半個小時,肉餡弄好了,餃子也弄好了,水也快燒開了。媽媽便熟練地包起餃子來,我和姐姐也學著包起來,我好不容易包了三個,累死了,還真難學啊!媽媽說:“我就天生會做啊,不吃點苦,努力學,怎么能學得好呢?”我聽了有點慚愧,便吸取教訓,重新揚起風帆,認認真真地包了起來,這下做得更快了一些。這就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什么都應該刻苦。

  過了大概二十多分鐘,揉的面已經全部做成了餃子,我和姐姐燒的水也已經在鍋里翻江倒海了。媽媽便把餃子放進鍋里,煮了起來。媽媽在中途還加了一些佐料,使餃子更加好吃,約摸過了十多分鐘吧,媽媽便把餃子撈起來,分成了四碗,在每碗中還放了一些湯。我媽剛弄好湯,我便搶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個痛快!由于吃得太快,舌頭都火辣辣的。

  我們個個都吃得滿嘴是油,便歡天喜地去看精彩電視節目了。

  啊,真是一個快樂的農歷新年啊!

【有關山西的春節作文(通用6篇)】相關文章:

山西的春節作文集合3篇02-20

山西暴雨作文(通用6篇)02-14

有關介紹春節的作文(通用11篇)12-24

跟春節有關的作文(通用8篇)12-24

有關春節期間的作文(通用12篇)12-24

有關春節的作文范文(通用44篇)01-06

有關春節寒假的作文(通用28篇)01-11

有關春節變化的作文(通用15篇)02-11

有關春節的對聯作文(通用11篇)01-11

我的家鄉山西作文(通用9篇)02-1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理论中字在线观看 | 亚欧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2020 | 资源站色在线观看精品 |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午夜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