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數學與生活作文(通用20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與生活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1
老師在課堂上經常說到學好數學的重要性,說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學好數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好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對于老師的說法,我怎么也理解不過來,也不相信數學會有那么大的魔力。但秋游中的一件事改變了我的想法,使我對老師的話深信不疑。
事情是這樣的:星期一早上,我們全校師生高高興興地登上大客前往玄武湖公園秋游。一路上同學們說說笑笑,憧憬著玄武湖清新的空氣、優美的湖景,還有我們向往的兒童樂園。很快車子就停在了玄武湖公園里,我們下車在老師引領下游玩起來。美麗的玄武湖,南京城耀眼的明珠!我們盡情地徜徉其中,不知不覺來到了劃船處,同學們都想和玄武湖來一次親密接觸,紛紛要求老師和我們一起去劃船,泛波玄武湖。老師看了一下價目表對我們說:"誰能算算我們全班師生一起劃船半小時最少需多少錢?怎樣租船最合算?"同學們都走到價目表前,要一展自己的數學才能,我也看著價目表默默思考起來:
劃船處有大小兩種船可供游人租用:大船可坐6人,每半小時15元,小船可坐4人,每半小時12元。我班37名同學加老師共38人,怎樣租船花錢最少呢?首先要知道一共有多少種租船方法(不能有空位),再求出每種租法需要的錢數,就能知道最少需要多少錢了。一共有多少種沒有空位的租法呢?我的大腦快速轉動著。最近數學課上學習的一一列舉的解題策略浮現在我的腦海,我立即運用這種方法思考起來:假如租一條6人船,就需要8條4人船;租2條6人船,需要6條4人船,多出兩個空位;假如租3條6人船……經過這樣的有序思考,我很快無重復無遺漏地找到了3種租船方法:1條6人船、8條4人船;3條6人船、5條4人船;5條6人船、2條4人船。接著我又分別算出3種租法所需要的錢數:1×15+8×12=111(元);3×15+5×12=105(元);5×15+2×12=99(元)。這樣我找到了最終的結果:租5條6人船、2條4人船,需花99元錢。這時其他幾個同學也找到了答案,我們立即將答案告訴老師,老師詢問我們的思考過程后,滿意地點了點頭,帶著我們去劃船。玄武湖上立刻蕩漾起我們的歡聲笑語。
是啊,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反過來服務于生活。從現在起我要好好學習數學,用好數學。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美食節又到了,我拉著爸爸媽媽的手,隨著歡樂的人群,來到了美食廣場。節日的廣場是人的海洋,美食的天地。
可以坐著吃的地方已經沒有了,只能一邊買一邊吃,一邊吃一邊買。一串魚丸兩塊錢,媽媽給了我十塊錢,我買了三串,找回了4元。接著我要吃雞腿,媽媽又拿了100塊錢,站在旁邊看著我,我胸有成竹地跟湖北的女人買了三只,我想,三乘以五,等于十五,那么,用100減去15,就等于85了,我跟媽媽說,是不是要找回85塊錢呢?媽媽笑咪咪地看著我,“為什么呢?”我解釋了一下,接著,她果然找回了85塊錢給我。我心里樂滋滋地,原來學數學的作用這么大,處處用得著數學呢。吃完了美食,我們又去購物,媽媽一眼相中了一種暖色的被單,各買了大、小一床。大的38元,小的28元,媽媽給了100塊。媽媽說:“這下,要找回多少呢?”我歪著頭,掰著手指,算了算,低聲說:“找回34塊!薄皨寢屨f:“為什么說的這樣低聲呢?”“因為我不知有沒有算對!薄白孕攀浅晒Φ牡谝徊剑⒆印
要想學好數學,除了興趣,還要有信……”我瞥見她給了媽媽35塊,正要說多了一塊,媽媽已經給了她1塊了。我皺起眉頭,但仔細想,就想明白了。這,就是生活中的數學。數學,跟生活息息相關。今后,我一定要更加認真地學好數學。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3
摘要:道德,從直觀看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范,它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道德生活中的數學原理作文。但從道德形成的內在機理看,它又是一種人類理性選擇的結果,包括道德在內的諸多制度規范的形成都凝聚著最優化、最經濟等深刻的數學原理。
關鍵詞:道德、數學、生活、制度
今年國慶節第二天,爸爸媽媽帶我到紅山動物園去游玩。為了豐富游玩的內容,增加游玩的樂趣,我買了一大把香蕉準備用來喂耍猴子。來到猴山后,我發現好的位置都被別人占據了,我要喂猴子,只能將香蕉扔到猴子喝水的區域,而猴子要想取到香蕉,必須要踏過一塊木板,而踩上這木板,上面懸掛的桶里就有水沖下(估計是給猴子飲水或洗澡用的)。管不了那么多了,我迫不及待地扔下一截香蕉,只見一只猴子跳上木板搶到了香蕉,但這一跳,觸動了木板的開關,頃刻間一大桶水沖下,淋濕了其他的猴子;接著我又扔下另一截香蕉,又有一猴子搶到了香蕉,但同樣又淋濕了其他的猴子,我覺得這很好玩,于是又重復這一把戲,但當我第十次扔下香蕉后,只見猴子都站在原地不再搶了,我納悶起來,難道是猴子吃飽了?但也不像呀,他們都一個個眼睜睜地盯著地上的香蕉,此時一只小一點的猴子仍準備偷偷去搶香蕉,但它的舉動被別的猴子似乎發現了,其他的猴子都爭相去揍這只小猴子,最終大伙都沒再去搶香蕉。我弄不明白,撓著頭想為什么會出現這一情形呢?“看來剩下的香蕉,只能我們自己享用了”,站在一旁的爸爸風趣地說。我悻悻地離開了猴山,爸爸卻問我悟到了些什么,我一時答不上來。爸爸說,這是一個“道德”問題,其中蘊含著數學原理。
“道德”?“數學”?這分明是風馬牛不相接嗎,怎么會與道德、數學扯在一起呢?我趕忙向爸爸求解。爸爸娓娓道來:“在爭搶香蕉過程中,雖然一個猴子搶到了香蕉,但是其他猴子卻淋到了水,搶到香蕉的猴子是不確定的,但絕大多數猴子淋到水卻是必然的,這就是說,只有少數猴子是得益的,絕大多數猴子是受損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損人利己’,大多數猴子當然就不會答應了,因此誰再去搶香蕉,其他的猴子就會揍他,懾于大家的威力,也就沒有猴子敢搶香蕉了,這就在猴子中產生了‘道德’”!耙簿褪钦f‘損人利己’,是不‘道德’的事,也是不能而為的事,如果這些猴子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一群人,大家約定俗成,相互遵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道德規范了”。啊呀,原來是這樣!
我似乎有所感悟,但這與數學又有什么關系呢?“當然有關系啦!這里面蘊藏著數學上成本與收益的比較關系,一個猴子收益,其他猴子吃虧,這在交易活動中叫‘不經濟’,在數學上叫‘不優化’,此類行為的邊際效益很低,這種行為長期存在對他人就不公平、對社會也就不穩定,對構建和諧社會很不利”。爸爸鄭重地說,這方面的例子,在實際生活中還不少。例如:“有的竊賊在公共汽車上偷東西,車上其他乘客看到了,卻不吭聲,沒有被偷的人想,反正偷的不是我的東西,我說出來,別的乘客不一定會幫我,我反而會遭到竊賊的傷害,我又何必揭穿他呢?這就是光天化日之下偷竊行為為什么能夠得逞的原因”。這一現象告訴我們,如果每個人都從“利己”不道德的角度想問題,就整個社會而言,就是不經濟、不平衡、不和諧,我們所處的環境就會越來越糟糕,不知道什么時候,下一個受害者就輪到我們了?梢,不道德行為最終損害的還是我們自己!而大家普遍遵守道德就是對自己最有效的保護!
“孩子,現實社會中,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數學問題無處不在”。但這好像不是常見的數學問題,我仍疑惑地說。爸爸思索著說,“隨著人們實踐的不斷深入,數學已發展出許多門類,有的是通過數字來說明道理,有的則是通過方法論證來揭示事理。剛才,我們所說的就是數學學科中的一個分支——博弈論,它是一門以最優化實現為目標的應用數學,運用它不僅可以解決自然科學中的難題,對解決日常生活中復雜的社會問題也非常有效。諸如:田忌賽馬、環境污染、見義勇為等社會問題都可以用博弈論得到科學解決和合理解釋”。“我們平時學習數學,就是要善于用數學的方法和思想,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設計出更合理的制度體系,形成更科學的社會規范,讓我們生活得更生動、更精彩、更美好”,事實證明,那些經久不衰的道德規范,都是符合數學最優化原理的”,爸爸如是這般地說。
在爸爸的啟迪下,我漸漸感悟到:道德,從直觀看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范,它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道德,從內涵機理看,又是一種人類理性的選擇結果,其凝聚著深刻的數學思想——從最優化的視角,社會需要建立科學的道德體系,以規范公民行為,維護公共利益,實現社會利益最大化;從最經濟的角度,生活需要道德,以遏制損人利己、見利忘義等不法行為,最大限度保護我們自己;從構建和諧社會的實踐看,我們不僅需要道德,更需要將最低的道德規范和道德義務固化上升為法律法規,以提升對不道德行為的剛性懲戒,塑造遵守道德的良好社會環境,讓更多的人自覺遵守道德、維護道德,共同建設美好的家園。此時此刻,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數學的博大精深和深刻奧妙了。它不僅應用于自然科學,而且廣泛滲透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給我們深深的啟迪,當前有些不法之徒制售“地溝油”、“病死豬”,損害的是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是最不道德的行為,必須堅決予以打擊。但反過來講,如果他們對數學知識能多一點了解,就會變得更智慧、更理性,更自覺地遵守道德與法律,那么社會上的違法犯罪自然就減少了。
可見,普及數學知識也是預防和減少違法行為,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有效舉措。因此,一定程度上講,學數學就是明人生,懂數學就是懂生活。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旨在討論數學問題,但沒有用數字說話,這可能與通常運用數字計算或數學論證得到某一結論的寫作套路大相徑庭,但正是基于對數學思想的興趣,才觸發了我選擇這樣的路徑,努力用數學原理來剖析制度規范,用數學方法來詮釋社會生活,我想這應該也是“生活與數學”論文的題中之義吧。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4
我們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因為,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在生活中都能得到數學的原型,我們學生粥時的身邊蘊藏著許多熟悉的數學知識,比如說,上街買東西時要用到加減法,裝潢新房屋時,總是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是從生活中產生的,那些可都是數學的“活“教材呀!
以前,同學們學數學知識都是生搬硬套,直接把那些知識從書本上搬到腦子里,很少會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墒乾F在跟以前可大不相同,同學們都學會了把數學運用到生活中。例如,我有一次到同學家去玩,可同學獨自一人在家,大清早的,我們都餓了,于是,同學跑進廚房,自己開始做早飯了。一開始,那個同學先把米淘好放進鍋里,然后開始煮粥。再利用煮粥的時間來烙三張餅,他先把第一張和第二張餅放進鍋內;一分鐘后,他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過來;再烙一分鐘,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他取出來,把第二張餅的反面放進鍋里,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只需要三分鐘,三張餅就烙好了,煮粥的剩余時間他就可以做些別的菜了。如果,他在煮不去做別的事,那他不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嗎?那他不虧大了呀!所以說,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數學中的奧秘,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吧!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5
數學王國知識多多,我們在學習數學時應該認真仔細,善于思考。
我遇過這樣一題:環繞著公園的池塘邊栽著柳樹和海棠。每相鄰兩棵柳樹之間有2棵海棠,一共有240棵海棠。柳樹一共有多棵?
我開始這樣想:柳樹之間有2棵海棠,共有240棵海棠。列式應該是:240÷2=120棵。可是媽媽卻說還要加上1才對,我似懂非懂,就依了她。第二天老師發下來的作業上卻改了是錯的,答案是不需要加上1。于是我和媽媽一起重新思考這個問題,原來“環繞著”的意思也就是說形成的圖形是封閉圖形,是不用加1的。假如把池塘邊看成是一條直的路,那么結果就要加1了。媽媽說,怎樣把這兩種情況結合起來看呢,我們冥思苦想。突然,我靈機一動,想到了一種方法,我說,一條線段有兩個端點,把一條路看成一條線段,結合上面那條題目,結果就要加上1,如果把這條線段彎成封閉圖形,也就是說小路變成池塘邊的形狀了,那么兩端的端點合成一個點了,那么另一個端點上的樹就多余了,所以就不需要加上1了。媽媽豎起大拇指直夸我聰明。
通過這題的思考,我明白了:做題一定要懂得方法,要認真審題,仔細推敲,全面懂得題目意思,才能保證做題準確無誤。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6
暑假時,我、彬彬妹妹和許慎哥哥一起去高原旅游。
彬彬妹妹的密碼箱打不開了。彬彬爸爸決定試開密碼箱的密碼。
這一定很有趣!我們三個一聽說,就過去湊熱鬧,想看看彬彬爸爸是怎樣像柯南一樣試開密碼箱的密碼。
彬彬爸爸見到我們,出了一道題:“密碼有三位,每位是0~9中的任意數,最多有幾種可能?”我想也沒想,說:“每位十種可能,三位就是30種可能!薄霸傧胂?”彬彬爸爸說。
“哎呦!腦子要爆了!”彬彬說著,撓了撓頭。彬彬爸爸說:“想想:最小000,最大999......”“哦!知道了!知道了!是999種”我說!安粚Γ有000,是1000種!甭牨虮虬职帜敲匆徽f,我不禁撓了撓頭。
“可是叔叔,如果密碼是999,你從000開始試,要試1000下嗎?”許慎哥哥問。
“你這個問題問得好,這是一種新的知識——概率。從最有可能的密碼開始試起。彬彬媽媽說密碼是彬彬的生日,一定是她設置時不小心弄錯一個數,我們從彬彬生日旁邊的幾個數開始試起就行了!
用這種方式試,果然沒幾下就試出來了。
數學在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呀!我們可以用數學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小問題。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7
一天,媽媽神秘兮兮地在桌子上擺了3只杯子,然后讓我觀察它們,我不知道媽媽的意圖,但還是照做了。
我細細比較了一番后,然后我說:“媽媽,這3只杯子大小一樣,里面裝的水也一樣多!
媽媽搖了搖頭,她讓我閉上眼睛,過了一會兒,再讓我睜開眼睛。
我發現3只杯子的下面部分被遮擋住了,而杯子中水的高度卻不一樣。媽媽故作神秘地對我說:“我在杯子中分別放了玻璃球、油桃和魔方。你若能猜中每個杯子中放了什么東西,魔方就歸你了!
哈哈,原來媽媽準備送我一個夢寐以求的魔方,卻又故意出一個題來考我。
望著這三只杯子,我思考起來:三樣東西的體積相比較,玻璃球最小,油桃次之,魔方的最大。將它們放進水量相同的3只杯子里,水量上升得最少的自然是玻璃球,反之,上升最多的則是魔方……
當我將自己的思考結果向媽媽匯報后,媽媽揭曉了答案。哈哈,我的猜測完全正確,魔方終于歸我了。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8
國慶節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和弟弟一起開車去浙江玩。在西湖邊上,爸爸去停車,媽媽帶我和弟弟先下了車。
西湖的人真是多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媽媽一邊推著弟弟一邊擔心的對我說:“爸爸一會怎么找我們呢”?過了一會,爸爸打電話過來問我們在哪里?墒俏覀冞吷隙际侨,很難說清楚具體的位置。爸爸就讓我們等他一會,他沿著路來找我們。
等了幾分鐘,爸爸又來電話了,我趕緊接通。爸爸說:“我在你們的8點鐘方向。但是人太多了,你們別動啊,我一會就到”。果然一會兒,爸爸就從我們左后方過來了。
回家的路上,我很好奇的問爸爸:“8點鐘方向是什么意思呢”?爸爸停下腳步,笑著對我說:“這是軍事上用來表示方位的一個詞”,他拿起一個樹枝,以我為圓心畫了一個圓,問我:“假如你現在面對著12點的位置,那么想一想你的背后、左手和右手各應該是幾點鐘的位置呢”?我想了一會,回答說:“背后應該是6點,左手是9點,右手是3點鐘”。爸爸高興的笑了,問我:“這種表示方位的方法是不是很方便呢,你現在應該知道8點鐘在你的什么方向了吧”?
哇,原來我們學過的表盤和時間的知識這么有用,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呢。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9
國慶長假期間,我們一家人來到了華聯商廈。首先,我們先去給爸爸買衣服,爸爸挑了一件他特別喜歡的衣服。正好國慶期間特價打八折。爸爸問我,一件衣服的價錢是150元,打八折相當于衣服的價錢乘以0.8,你知道一件衣服多少錢嗎?我想:150乘0.8,不如將于150除10等于15,0.8乘10等于8,再相乘,15乘8等于120元,結果得120元,我高興得對爸爸說:“是120元!”爸爸問:“為什么呢?”我便把問題解答的過程告訴了爸爸,爸爸說:“對,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將0.8乘10,150乘8等于1200,再點上一位小數點就成了120。”
買完衣服,我們就來到了地上超市,爸爸對我說:“商店奶制品正在做促銷活動,買二贈一,如果買兩箱,相當于打幾折呢?”我說:“讓我算一算。”我想半天也想不出來,只好問爸爸,爸爸是這樣解答的:“買二贈一就是花兩箱牛奶的錢買三箱的牛奶。一箱50元就相當于花100元的錢買了150元的牛奶,那拿100除以150就相當打的折數,100除以150等于0.6,結果在6.5到7折之間,你明白了嗎?”我說:“噢,原來是這樣的,我現在明白了!”
在回家的途中,我也發出了許多生活中的數學,例如:樓層的高度,廓的面積,太陽能的容水量,國旗的精確度等等一些問題和發現!
這就是我在生活中的數學發現,我相信,還有更多的數學問題在前方等待著我們!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10
在日常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離不開數學,可見數學與我們的關系是多么的密切呀。
比如,媽媽上街買水果,買蔬菜,還有去文印社復稿件……等等,都要用到數學。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數學,等我們去發現,去探索。
暑假里我跟爸媽到表姐家玩,路上口渴了,爸爸只好到附近雜貨店買礦泉水喝。雜貨店有個規定:買3瓶礦泉水可以換一瓶礦泉水,一瓶礦泉水賣價1元錢,爸爸見了掏出10元錢給雜貨店老板,說:“老板買10瓶水”,水拿到了,我如饑似渴的喝了起來,一會兒就喝掉了二瓶。還沒等我回過神,已經有好幾個空瓶了。爸爸問我:“靈靈,我們用10元錢能換多少瓶礦泉水?”我想:10瓶水喝完,拿9個空瓶子換了3瓶礦泉水,3個空瓶又換了1瓶礦泉水……還剩下兩個空瓶子。我高興地對爸爸說:“爸爸,我算出來了,是14瓶礦泉水,還余下2個空瓶子!卑职中α,說:“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我們可以再向雜貨店老板借一個空瓶子,喝完后再把空瓶還給老板,噢!我們可以喝15瓶礦泉水。”爸爸點頭稱贊。
數學就是要靈活運用,理論聯系實際,只有掌握了數學知識,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于我們。所以我們要學好數學,讓數學成為我們學習生活中的好幫手。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11
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涉及到很多數學問題,只要我們勤于思考,善于發現總結,就可以解決身邊的許多問題。
一天,媽媽給我了9個硬幣,說:“這兒有9枚硬幣,其中有一枚是假的,能不能夠將假硬幣找出來?”我說:“這還不簡單!”,我接受了任務。
我左瞧瞧,右看看,好像沒什么不同嘛。我又用東西敲一敲,聲音好像也一樣!怎么辦呢?我想了想,哦!用天平,真硬幣和假硬幣的重量肯定不一樣!媽媽笑了笑,給我了一個沒有砝碼的天平,說:“嗯,假硬幣的質量輕一些,但我只有沒有砝碼的天平,你想辦法把假硬幣找出來吧。”
我先把硬幣分成了3份,然后天平的兩邊各放一份。天平沒有反映,我想假硬幣肯定不在這2份里面。但我不放心,從天平上拿下了左邊的一份,把剩下的第三份放了上去,一開始時沒什么反映,但左邊的這端慢慢的翹起來了,哦,假硬幣果然在左邊的這3枚硬幣里。我又拿出了左邊硬幣中的2枚稱,好像一樣重呀!“我知道了,假硬幣肯定是那一枚!”我叫了起來。“對,你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出生活中的數學題,真不錯!”媽媽說。
其實,我只是用簡單的數學知識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只需稱兩次,就從9枚硬幣里找出了其中一枚假硬幣。
所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不但要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要留心觀察生活中的數學。如果你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你就會發現數學——原來是那么有趣。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12
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我眼中,數學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而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游戲。在我的數學啟蒙老師鄭征的靈活教導下,我感到學習數學是一件特別快樂的事情。
其實在生活中,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都與數學息息相關。例如:你去文具店買6本練習本,每本5角錢,一共要用多少錢?42位師生去游樂場游玩,門票每人5元,帶300元夠不夠?家里要裝修估算要用多少塊兒瓷磚?
我在學習了米、分米、厘米以及如何進行測量之后,就學會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比如:測量身高。我給自己量的身高是146厘米,也可用學過的小數的知識表示為1.46米。我還給爸爸、媽媽量身高,分別量出的數據為175厘米(或1.75米)和165厘米(或1.65米)。我還通過測量我的一步長度,學會了用步子大致估算戶外某個運動場的面積。長=一步長度(0.4米)×步數,寬=一步長度(0.4米)×步數,運動場的面積=長×寬?吹郊依锏恼叫蔚匕宕u,我也用尺子量出了它的邊長是80厘米。我很快算出一塊地板磚的面積就是80厘米×80厘米=6400平方厘米,而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所以6400平方厘米=0.64平方米。我的臥室一共鋪了16塊,那面積就可表示為0.64平方米×16=10.24平方米。
通過實際動手測量、計算,加深了我對米、厘米以及小數和面積的理解,鞏固了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過對自己身高的測量,感受到了自己成長的快樂。
我喜歡數學這門學科,因為它與我們的生活聯系得太緊密了。我知道只有學好數學,才能更好地讓數學真正地為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服務。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數學王國的奇妙和樂趣吧!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13
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等著我們去尋找。
一天早晨,爸爸讓我出去買10元湯包。我便來到湯包店,向店主說要買10元湯包。一會兒,店主向我走來,他拿了三個蒸籠,用夾子熟練地夾出了兩籠半湯包給我。我想了想,兩籠半湯包就是2.5籠湯包,共10元,就用10÷2.5=4(元),那就是說一籠湯包是4元了;我又數了數,一共有20個湯包,那一籠有多少個湯包呢?用20÷2.5=8(個),就是一籠有8個湯包;氐郊,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一起吃,這時,我忽然又想,一籠湯包有8個,共4元,那一個湯包多少元呢?就是用一籠湯包的價錢除以一籠湯包的個數,即4÷8=0.5(元),我得到了一個湯包0.5元這個答案。想完,我便開心地吃了起來?矗覀兊纳钪刑幪幎加袛祵W,數學是無處不在的,大家快去尋找吧!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14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也與數學息息相關”。數學,經常在我們身邊發生,生活中的人們也是離不開數學的,它為我們的生活付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數學,比如:去買東西的時候,結賬的時候,統計電費,水費的時候……數不勝數。
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買餅干。超市里的餅干花樣可多了,有:芝麻餅干9.30元一斤,香奶餅干11.50元一斤,巧克力餅干15.80元一斤……但也分散稱和包裝。媽媽問:“女兒,你想買什么餅干啊”?我看著琳瑯滿目的餅干說:“買香奶餅干”。媽媽又問:“你是買散稱還是包裝”?我想了想:包裝的有一斤13元,散稱的一斤11.50元,13元>11.50元,所以散稱比包裝便宜。我把結果告訴了媽媽,媽媽高興的點了點頭。
生活是離不開數學的。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是數學,它為我們的生活付出了巨大的貢獻啊。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15
在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數學,數學與我們息息相關。
今天,我和媽媽去超市買了一副羽毛球拍68元,一盒牙膏5元5角,包子買了3個,2元7角。媽媽說:“一斤雞蛋4元2角,我們買了2斤,那是多少錢?”我用2元乘以4,等于8元,再用2角乘以2,等于4角。我說:“應該是8元4角。”媽媽點點頭,給營業員10元,營業員找了媽媽錢。這就是我們學的元、角、分和加減法的數學知識。
我的爸爸是做太陽能生意的,他每天都要計算一些賬目。比如他進貨,每臺太陽能1000元,配件200元。他賣給別人的價格是1400元,里面還有其他費用,最后爸爸很辛苦了,才賺了幾十塊錢。這些用了我們數學上的統計和加減法知識。
生活創造了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如果沒有數學就會雜亂無章和盲目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學好數學,運用好數學。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16
數學不僅存在于書籍、論文、理論中,而且存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
那天,我和父親去買電視。我在商店里閑逛時,爸爸和售貨員正在聊天。突然,我看到一臺外形獨特、色彩鮮艷的29英寸電視機。我非常喜歡它。我問姑媽關于電視的事,得知電視標為29英寸意味著機器屏幕的對角線長度是29英寸,也就是說,74厘米“這臺電視機有多長寬,我又問了一遍。我姨媽告訴我,它們分別是58厘米和46厘米。但我怎么認為它沒有那么大呢?
當我到家的時候,我還想著剛才的電視。我想確認商家是否誠實或標簽是否正確。我們如何核實呢?74,58,46,這不正是一個直角三角形嗎?因為它是一個直角三角形,它必須符合畢達哥拉斯定理,即長度2+寬度2=斜角2。
這更容易理解。然而,所有直角三角形都符合畢達哥拉斯定理嗎?會有例外嗎?我查閱了數據,了解到: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符合畢達哥拉斯定理,而那些符合畢達哥拉斯定理的必須是直角三角形。
在這個條件下,電視屏幕是一個規則的矩形,我可以用畢達哥拉斯定理來驗證它。582=3364462=2116742=5476和“3364+2116”5476不符合畢達哥拉斯定理。一定是出了什么問題。我又去商店了。經過詳細了解,當天的客戶太多了。我姨媽驚慌失措,給了我錯誤的長度和寬度數據。我姑媽還稱贊我是一個喜歡思考的孩子。
我很欣賞姑媽的欣賞,并理解了兩個原則:第一,我們應該大膽地質疑我們不理解的東西,并實踐它們。第二,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只要你仔細觀察,仔細體驗,你就能得到很多知識。生活中的數學作文一天,我和媽媽去購物。我媽媽去超市買東西,讓我在我付錢的地方等她。
我無事可做,所以我看著售貨員的阿姨收款?粗,我突然發現售貨員的阿姨收到的錢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和50元。我覺得很奇怪:為什么人民幣沒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和60元?我急忙去問媽媽。我母親鼓勵我說:“我的孩子們;深思熟慮。我媽媽相信你能找到原因我安頓下來仔細地記住了。過了一會兒,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我;我明白了,因為只要有1元、2元和5元,我就可以自由兌換3元、4元、6元、7元、8元和9元,只要有10元、20元和50元,我也可以兌換30元、40元和60元。
我母親點點頭,他問我另一個問題:“我可以兌換30元、40元和60元!比绻皇敲赓M組合,1元錢不夠嗎?為什么是2元或5元我說,“為什么;用一元換一個大數字很不方便“現在我媽媽滿意地笑了,稱贊我的觀察和思考。我比吃我最喜歡的冰淇淋更舒服。
在這里,我還想告訴其他孩子:事實上,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問題。只要你多注意觀察,多思考,你會發現許多意想不到的發現。如果你不相信,試試看!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17
我們生活中到處處有數學,他們正等著我們去發現它,思考它和體會它。
還記得有一次,我去常客隆買了幾瓶可口可樂,回到家里我正準備打開一瓶可樂,無意中看到可樂瓶的包裝上寫著:買一升贈送250毫升,看了這句話,我想廠家不可能做虧本生意吧?絕不可能,于是我請求爺爺幫我做一個試驗,我要看看廠家有沒有撒謊。要是多不出250毫升,那就說明廠家在欺騙消費者,以后我就不買這個可樂了?赡檬裁礈y量準確呢?我家有一個量杯,爸爸做實驗用的,剛好可以拿來用一下,于是我就拿它來測量。爺爺開始教我:一升等于1000毫升,再加上贈送的250毫升,一共是1250毫升,我家的量杯容量是250毫升的,那么1250÷250=10(杯)。經爺爺這么一提醒,我恍然大悟,因為只要一瓶可口可樂能倒滿10杯的話,那么說明廠家很誠信。于是,我拿起可樂往杯子里倒,1杯、2杯、3杯……10杯。哈哈,竟然10杯還超過一點。。≡瓉磉@瓶可樂是足量有余的。忽然我又發現瓶身上寫著凈含量:1250(+)5毫升,我問了爺爺。原來,這個意思是最多有1255毫升,最少有1245毫升,而標準就是1250毫升,我聽了一下子就明白了,數學的學問真是處處都是啊。
我不禁贊嘆起來:我以后一定會多買這個牌子的可樂喝,爺爺也笑著告訴我:“怎么樣,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吧”我使勁地點點頭。
從這次試驗中,我明白了,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很多數學知識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18
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涉及到許多數學問題。只要勤于思考,善于發現和總結,就能解決身邊的很多問題。
有一天,媽媽給了我九個硬幣,說:“這里有九個硬幣,其中一個是假的。你能找出假硬幣嗎?”我說:“這不簡單!”我接受了任務。
我左看右看,好像沒什么區別。我又用什么東西敲了敲,聲音好像都一樣!我該怎么辦?我想了想,哦!有了天平,真幣和假幣的重量肯定不一樣!我媽笑了笑,給了我一個沒有重量的天平。她說:“嗯,假硬幣比較輕,但我只有一個沒有重量的天平。你得找出假硬幣!
我先把硬幣分成三份,然后在天平的兩邊各放一份。余額沒有反映出來。我覺得假幣肯定不在這兩份里。但是我不放心。我從天平上拿了左邊的那個,把第三個放上去。開始沒有反應,左邊的慢慢翹起來。哦,假硬幣在左邊的三個硬幣中。我拿出左邊的兩個硬幣,好像一樣重!“我知道,假幣一定是那個!”我哭了出來!笆堑,你可以用你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真的很好!”媽媽說。
其實我只是用簡單的數學知識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只用了兩次稱重,從九枚硬幣中查出一枚假幣。
所以,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不僅要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要關注生活中的數學。如果你把數學學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你會發現數學——是那么有趣。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19
我是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我的數學一直都很一般,有時候也很不穩定。二年級的上半學期學習結束了,在放寒假的時候,我的媽媽讓我做數學試卷,不許我出門玩,我在家里思考了很多關于數學類的問題。從加法來說,它讓我知道了兩數相加的和,兩樣東西加在一起一共多少錢。還有我學到的元,角,分。妹妹買的餅干4.5元,我買了牛奶2.5元,媽媽一共需要付出7元,我懂得了元,角,分。還有老師教的認識了圖形的形狀,讓我明白了不同的形狀有不同的角,還有數學試卷上的看事物,坐在不同的角度看的事物不同。我還學會了乘法和除法,學習乘法和除法前提一定要先背熟乘法口訣,這是必須要的。所以我乘法口訣背的還是挺熟的。熟悉了乘法讓我能更快的算出兩個相同加數的和。
比如,過年的時候收親戚們給的紅包,兩個大公公各給了我和妹妹一人一個紅包,姨奶奶也給了我和妹妹一人一個紅包,每個紅包里都是兩百元;丶液髬寢屪屛铱纯春兔妹玫脑谝黄鹨还捕嗌馘X?我選擇用乘法來算,簡單快捷。一共有6個紅包,每個紅包里都是兩百元,2乘以6等于12。媽媽還對說我:“還行!書沒有白念!蔽衣┏隽诉沒有長好的大門牙,開心的笑起來了。學習數學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以后有小作者寫了寒假學習的感受,通過長輩給紅包一件事,學會計算6個紅包一共多少錢,一共有6個紅包,每個紅包里都是兩百元,2乘以6等于12,共1200元。寒假學習讓她明白:學習數學對人們生活有很大幫助。以后有更多的知識等著我們去學習呢。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20
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是數學,處處都與數學有關。只要我們肯觀察,就會發現數學非常奇妙。
星期一傍晚,我正在溫習數學和奧數。我突然想起妹妹的生日,在那里喃喃自語:“妹妹的年齡好象是6歲,又好象是5歲,到底是幾歲呀?”我便決定去問媽媽。我走進媽媽的房間,好奇的問:“媽媽妹妹今年幾歲呀?”媽媽頑皮地說:“聰明的寶貝,讓我來考考你吧!”我要強的大聲叫道:“考就考!誰怕誰?”媽媽開始一本正經的準備說了:“我給你一些條件,算出妹妹的年齡。你的外公比你的舅舅大26歲,你的舅媽比妹妹大26歲。妹妹一家今年一共126歲,而5年前妹妹一家一共107歲。親愛的小寶貝快來算一算吧!”
不一會兒,我就將妹妹的年齡算出來了!我學著數學老師的樣子,對媽媽說:“看著我的眼睛,妹妹呢她是4歲”媽媽又反問到:“寶貝你能算出外公,舅舅和舅媽的年齡嗎?”“哈哈哈,早知道你會留一手,我是何等的聰明,不過我沒留那么一手!蔽倚χf。之后,媽媽暴笑了半天。過了一會兒,我又算出了答案說:“妹妹的爸爸是33歲,舅媽是30歲,外公是59歲!眿寢尶湮沂莻聰明的孩子。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算出來了嗎?在數學中,算年齡的一類問題叫做<<年齡問題>>。剛才我所算出來的思路是:一家四口,一個人5年應長大5歲四個人5年一共20歲,因此現在和5年前應相差20歲。而一家四口現在的和126歲減5年前的和107歲卻是19歲,說明5年前有一個人還不在這個家,只有可能是妹妹。所以妹妹的年齡是5-1=4歲,舅媽的年齡自然就是4+26=30歲。舅媽的年齡加上妹妹的年齡與現在的總年齡126歲相減。就能算出舅舅和外公的年齡和,外公比舅舅大26歲,減去26歲,外公和舅舅的年齡就相等了。在除以2就算出舅舅的年齡,66除以2等于33歲,就是舅舅的年齡。外公的年齡就等于33+26歲,就等于59歲。其實,就這么簡單。
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因此我們要多多觀察,多多學習,多多思考。
【數學與生活作文】相關文章:
生活與數學作文05-10
數學與生活作文07-25
數學與生活02-08
生活里的數學作文10-02
生活中的數學的作文06-15
生活中數學作文08-19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06-18
數學生活作文03-31
我的數學與生活作文05-14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精選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