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時間:2024-12-25 14:45:14 詩琳 生活 我要投稿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通用30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通用30篇)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1

  這天,我剛放學回家,肚子餓極了,我看爸爸做烙餅,我實在忍不住了,就問:“還要烙多少時間啊?我都餓死了!”爸爸沒有回答,我急了:“什么時候烙好呀!”爸爸終于開口了:“這個問題你自己想,烙一張餅要2分鐘,可鍋內最多放兩張餅,我總共要烙三張餅,你去算算吧。”這怎么又跟數學扯上關系了,唉,真是數學無處不在。我坐在椅子上慢慢的想。

  我心想:烙這3張餅不就是烙2×3=6個嗎,那么容易的題也考我,我跑進廚房,我說:“要用6分鐘,2分鐘烙一張餅,3張餅就要烙6分鐘。”爸爸卻說:“那你想想最快需要多少分鐘。難道就不能兩張并放一起烙嗎?”

  我聽了垂頭喪氣的坐回椅子上,我又接著想:那如果兩張餅一起烙的`話,烙兩張餅就要兩分鐘,還有一張餅需要再烙兩分鐘,和起來就是2+2=4分鐘,這比原來省了兩分鐘。我又興奮的奔進廚房,我激動的對爸爸說:“一共需要烙4分鐘!”爸爸想了一會兒說:“恩,是少了,但還不是最快辦法。”“還有最快的辦法,怎么可能?”我問。爸爸笑了,說:“你在想想吧。”

  就在我想放棄的時候,眼前突然一亮,對了,可以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鐘后,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鐘,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后放第二張餅的反面……這樣下來一共用了3分鐘,我把結果告訴了爸爸,爸爸聽了拍手稱贊。

  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如果學深了,學透了,自然就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2

  前,我眼中的數學只是不斷學習課本中的知識,不斷的解題、做題,最后取得高分才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可是現在,我越來越感受到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運用數學,把數學運用到生活中才是我們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

  購物是我們休閑娛樂的一種方式,而在節假日中,我們更熱衷于此。在今年的國慶節里,我就和姐姐一起去商場買衣服。南京的各家商場都開展了許多優惠活動,我們去的商場開出的活動是“滿100送88元券”,聽起來是一個很大的優惠。最后,姐姐買了一雙鞋,這雙鞋的原價是789元,一頭忙著試鞋子的姐姐,讓我幫她算算能送幾張卷,于是,我便算了起來:789÷100=7.89,也就是說能送7張券,7×88=616(元)。然后,我們又問了營業員阿姨:“不要券能不能打折?”營業員阿姨只回答了一聲:“不要券,440!”最終,我們沒有要券,用440元買了這雙鞋。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都在想著440元是怎樣算出來的,最后,我終于想出來了:用616÷789≈0.78,再用1÷(1+0.78)≈0.56,最后再用789×0.56≈440(元)。然后,我又想了一下,其實打折和送券都是一種道理,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其實收益是一樣的,打折只是用送券的數額占原價的百分比來算出折扣系數,最后得到打折后的價格;而站在商場的角度來說,送券更能促進消費,對商家更有利。

  看來,學好數學對我們更理智的消費是又幫助的。所以,我們要不斷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再把數學用到生活中。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3

  這一天,我和妹妹一起去商場買衣服。商場里的東西琳瑯滿目,數不勝數。

  “哇!這五顏六色的東西太好看了!”剛走進商場,妹妹就拉著我走進一家布料攤,她一眼就看中了一條50米長的粉色布料,她剛要買,我就攔住了她。“在你買之前,先考你一道數學題。”“哼,盡管放馬過來吧!”妹妹自信滿滿,“做一套衣服,需要用布1.8米,這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你的衣服?”“呵呵,這太簡單了,50÷1.8=27.77……,把27.77四舍五入是28,可以做28套!”我搖了搖頭,“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因為做27套衣服后還剩1.4米布,多余的布不夠做一套衣服,這種取近似數的方法叫做‘去尾法’。”妹妹聽了我的解說后,恍然大悟。

  我們把50米布拿到裁縫店后做了27套衣服,這一天,我和妹妹一起去拿衣服,裁縫店老板把27套衣服給我們檢驗后,妹妹十分滿意,老板正要把衣服裝進袋子里時,我阻止了她,問妹妹:“每個大袋子里最多可以裝4套衣服,這27套衣服至少要用幾個大袋子?”“啊,這種題目對于我來說,小菜一碟。27÷4=6(個)……3(套)采用去尾法,取近似數,要用6個大袋子!”我笑了笑:“這里不能用去尾法,因為6個袋子用完后還剩3套衣服,這3套衣服也需要裝一套,所以還需要一個大袋子,這種取近似數的方法叫‘進一法’。”妹妹拍著腦袋直點頭。

  我補充說,求商的近似數一般有三種方法:

  一、四舍五入法,這是最常見的求近似數的'方法。

  二、進一法,不管尾數最高位上的數是幾,都要向它的前一位進一。

  三、去尾法,即不管尾數最高位上的數是幾,都應舍去,具體使用哪種方法取近似數要看實際需要,一般求需要多少個油瓶、多少個袋子、多少輛汽車、多少條船等,要用進一法,而求能買多少東西,能做多少套衣服,能分給多少個人等,要用去尾法。妹妹聽了我的話說:“我以后一定會分清楚他們的用法,用適當的方法解題,不會胡亂瞎用了。”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4

  8月4日,我想和好朋友毛毛一起去看電影,由于擔心8月4日與上輔導班沖突,就想看看日歷,可是,新家沒有日歷,就讓媽媽翻看手機上的日歷,沒想到旁邊爸爸插話了:“根據你所學的知識,爸爸相信你能算出8月4日是星期幾。”我思考片刻,答:“今天是7月17日,星期天,7月共有31天,31-17=14,14÷7=2,剛好兩星期,8月1日就是星期1,那么8月四號自然就是星期四嘍。”媽媽忙趁熱打鐵都問:“那明年的8月4號會是星期幾呢?”我脫口而出:“當然是星期五啦!”

  “為什么?”

  “因為明年閏年,二月多一天唄。”

  “回答錯誤!手機顯示,明年的.8月4日是星!期!六——”

  這回輪到我犯迷了,明明二月多一天又不是多兩天,這剩下的一天是哪兒來的呢?一家人想了半天也沒想出準確答案,我左思右想,寫了滿滿一張稿紙但就是算不出準確答案,正在我愁眉不展時,突然,媽媽的一句話,改變了我的思路和想法。只見媽媽皺著眉頭,嘴里嘟囔著“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一星期有七天。”啊!我的思路是對了,但一周有七天這事我怎么忘了呢,今年的8月4日到明年的8月4日剛剛好是366天(因為明年是閏年),就讓366除以七,恰好余兩天,不是剛剛好在星期六嗎?我將想法告訴媽媽,媽媽非常是高興,我又開心的算出了我的生日和爸爸媽媽的生日在明年是星期幾,連明年大年初一是星期幾都算出來了呢!

  對呀,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只要你學會發現數學,研究這些生活中的數學,你一定會發現許多數學中的奧妙,刻苦鉆研,認真發現,數學一定提高非常快,讓我們一起去發現生活中數學的奧妙吧!

  爸爸打趣兒道:“晨晨,咱家日歷不用買了,你就當咱家的日歷吧!”暈!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5

  周末,我與媽媽一起買了我最愛的速溶奶茶。回到家后,我便迫不及待地想DIY一番,做個小小奶茶師。媽媽很鼓勵我自己動手,她笑著問我:“寶寶,每包奶茶都是同樣的分量,但每個人泡出來的味道卻是不一樣的。有的香甜,有的清淡,我很期待你調制出一杯香濃可口的熱奶茶。”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拍拍小胸脯讓媽媽放心地等待奇跡出現吧!

  說干就干,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我選取了比較法,有比較才有更好么!我拿了兩個水杯,一個是我的,150ML的,還有一個是媽媽的,250ML的。而后,在媽媽的幫助下,我把兩包同樣的奶茶分別倒入了兩個不同的水杯,并加入了滾滾的熱水,用筷子攪拌。雖然才等待了兩分鐘,但我卻再也按捺不住了,也管不了水還是有點燙燙的,就用小嘴開始品嘗了。小杯的顯然有點點過甜了,而大杯的卻剛剛好,非常香滑。我請媽媽來“鑒定”一下我的勞動果實,媽媽和我的意見是一樣的,雖然小杯有點點甜過頭,但她還是非常肯定了我采用的比較這個方法。通過實踐與比較,最終可以選取出最合適的`。媽媽笑著問我:“為什么同樣的奶茶沖泡后的味道是不一樣的呢?”有了實踐,我自信滿滿的說:“是因為它們各自的水是不一樣多的!”媽媽很認可我的答案,補充說:“其實這個是一個濃度的問題,濃度取決于兩樣東西,一個是溶質,一個是溶劑,其中任何一個變化了就會引起濃度的變化。”

  哦,原來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在啊!只要注意觀察,就可以發現數學一點都不枯燥,它就藏在我們的生活中,等待著我們小朋友開動腦筋去征服它!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6

  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辦公時、買菜時......哪里都能遇上數學問題。

  今天,我就和媽媽去買菜,我們到了菜市場,媽媽對我說:“今天,讓你一個人去買菜好嗎?”我爽快地答應了說:“好的。”于是我就提著菜藍開開心心的去買菜了。我看到今天的豆角很新鮮,于是我對買菜的'阿姨說:“阿姨,我要買一些新鮮的豆角。”賣菜的阿姨說:“小朋友你要多少斤呢?”我說:“我要半斤豆角。”阿姨說:“一斤豆角五塊錢,那么你算一下半斤豆角要多少元呢?”我心里想著:“一斤豆角五塊錢,那么半斤就是一斤的一半,用5÷2=2.5元。我對阿姨說:“是2.5元,對嗎?”阿姨豎起大拇指直夸我厲害,我心里也美滋滋的,數學真好玩!買好了菜,正打算和媽媽會和時,冰激凌車正好從我身邊路過,看了看手里還有10元錢,我就往冰激凌車走了過去。哇!好多口味的冰激凌。我對賣冰激凌的叔叔說:“叔叔,拿一個草莓冰激凌和一個香草冰激凌。”叔叔說:“我們這的冰激凌可都是五個一起賣的呢!兩個一起買,這有點難算!”我說:“叔叔,你告訴我五個冰激凌多少錢,我來算。”叔叔說:“好呀!五個要15元。”我想了想說:“15除于5等于3元。3加3等于6元。”叔叔說:“這么難的都能計算,太厲害了,叔叔樂意把冰激凌賣給你。”

  回到家,聽見爸爸唉聲嘆氣的,我就想幫幫爸爸,原來是他要弄紙張,他有450元錢,每張紙5元,不知道可以買多少張紙?于是我想了想:“450除于5等于90張。”我對爸爸說:“你有450元,可以買90張。”爸爸直夸我厲害,可以幫爸爸解決難題了!

  生活中用數學的地方可真多呀!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我一定要努力學好數學,解決生活中更多的難題。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7

  說起生活中的數學,由于我是自己走路上放學,并且家里住的比較遠,而我又是典型的起床困難癥患者,所以關于“最短路線”我是作過一番研究的。

  首先,要先對每天需要完成的動作做一個時間規劃,比如穿衣服需要5分鐘,刷牙洗臉5分鐘,吃早飯需要20分鐘,走路上學需要30分鐘,把這些時間相加起來后,再看看到教室的的時間是8:00,那么最晚的起床時間是7:00。還要把可能有的突發狀況也計劃進來,比如天氣不好,還有再賴床兩分鐘,唔唔。遲到就是常態了。

  然后,看看哪里可以壓縮時間的,在夏天穿衣服可以減少兩分鐘,早飯也可以加快一點點,這樣的話少用了約五分鐘,正當我竊喜可以再賴會床之時,班主任郭老師又下達了新的'要求:“以后每天要提前10分鐘到教室里早讀,值日生就要更早一些了”。這下我可犯難了,要知道我可是個大懶蟲呀,平時起床就很不情愿了,現在還要早起10分鐘,這可比不吃飯難受多了!恰巧我學習了“最短路線”,就想憑自己多年定南生活的經驗是不是可以穿街過巷抄近路呢?有兩種選擇,一是途經自來水公司到達不動產中心,二是途經一小到達不動產中心;又有兩種選擇:進入人民醫院穿出主街,或者沿主路由十字街到學校,經過實踐比較,途經一小再由十字街到達學校用時更少。唉,這也就節約了五分鐘。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媽媽做的早飯是可以邊走路邊吃的,這樣就用到了同一時間做兩種事以達到節約時間的概念了。

  希望我還可以學到更多提高自己生活質量的數學知識。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8

  早上,吃過早飯,爸爸突然對我說:“涵涵,你不是說數學很枯燥,學了也沒什么用嗎?今天爸爸就帶你去體驗一下數學的樂趣。”“好吧!”我半信半疑地回答到,跟著爸爸出了門。

  剛到車庫,爸爸就開始發問了:“我們的車子這么臟,是不是該洗洗了?”我使勁地點點頭,“你再看看爸爸的頭發長了,我要去理一下我的頭發,然后還要買菜燒中飯,但我們一會要去新華書店買書,不能浪費太多時間,該怎樣安排才好呢?”我瞪大眼睛想了想,這不就是我們宋老師教我們的“合理分配”問題嘛,于是我得意地跟爸爸說:“那請您告訴我洗車、理發和買菜各自需要多長時間。”爸爸告訴我洗車需30分鐘,理發需20分鐘,買菜需10分鐘。

  稍作思考后,我跟爸爸說道:“爸爸,我們可以這樣安排,先把車子開到洗車店去洗車,然后你去隔壁的'理發店理發,再到菜市場去買菜,最后直接去開車去書店,這樣就可以節省時間了,總共只要花30分鐘時間。”爸爸微笑地點頭。

  洗完車后,我們來到了新華書店。我準備買三本作業本、一個鉛筆盒和感興趣的書,在精心挑選之后,我選中的作業本是3元一本,鉛筆盒是20元,選的兩本書分別是25元和15元。結賬的時候,老板說書本一律九折,爸爸說:“你來算一算這里總共多少錢?”我輕輕地問:“爸爸,一律九折是什么意思啊?”爸爸說:“就是每滿10元就減一元。”我點點頭,開始計算了,3*3+20+(25+15)—4=65元,爸爸向我豎起了大拇指。

  通過這兩件事情,我深刻地體會到數學無處不在,我以后一定要學好數學,掌握好數學知識,體會數學的快樂。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9

  在我們五彩斑斕的生活中存在著一門迷一樣的學科——數學。數學在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不好小學數學也會引來不少笑話,下面就讓我們欣賞一下生活中的數學這篇日記吧!就拿我兩年前發生的一件事來說吧!

  那天,我起得早,媽媽讓我幫她到樓下去買些早點,說完我就帶著五元錢下樓了。來到樓下,買了早點,就付了錢。老板說:“這些總共是二元五角,我找你二元五角。”說完,就把錢交給了我,我見了,連忙說:“不對不對!你少給了我一元,應該找我三元五角才對呀!”老板聽了,傻了眼,猶豫了一會兒,對我說:“小朋友,是你算錯了,就是找你二元五角呀!”我一聽,急得爭了起來:“叔叔,是您算錯了,明明就是三元五角嘛!”一旁的.老板娘見了,用一口帶有生氣的方言,對我叫道:“瞧這孩子,年紀不小了,怎么連最基本的算術都不會!”在那兒吃飯的人聽了都“哈哈哈”地笑了起來,我看了看,難過地跑回家,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告訴了爸爸媽媽。爸爸媽媽聽了,也笑得前俯后仰,我生氣地說:“連你們都笑我!”爸爸連忙解釋道:“不是我們愛笑你,這是因為你沒理解,沒去思考數學中的‘元角分’。那我問你兩張五角等于多少。”

  “一元。”“那兩張二元等于多少?”“當然是四元嘍!”最后,我終于在爸爸的解釋中明白了自己的不認真。從此我再也沒犯過同樣的錯誤。這個笑話,我都不會忘記,它給我一個教訓,永遠印在我的腦海里。

  描寫生活中的數學是不是對同學們有幫助呢?希望同學們認真閱讀,祝大家學業有成!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10

  寒假里,我們一家人來到安吉杭州Hello Kitty 樂園游玩。一大早我們就來到售票處排隊買票。大屏幕里播放著當天的票價:節假日成人票290元,兒童票180元。我發現節假日的票價比平時的票價要貴一些;別的景點兒童票是成人票的一半,而這里的兒童票比成人票的半價要貴挺多的。是不是他們和我一樣粗心算錯了?我正想著,媽媽叫我算算,我們一家三口要付多少錢呢?啊!我們只教了100以內的加減法,200多的我可不會加!我把小臉一撇不耐煩的說。媽媽告訴我:可以把290這個三位數去掉0看成29一個二位數來算,最后答案再加個零升位就可以了,你試試。29+29=58,58+18=76,760元。我小心翼翼的'說著我的算式。這時媽媽的也被扣掉了760元。看來我算對了。

  走進樂園,里面的建筑真漂亮啊!有城堡,有噴水池,有舞臺,還有好多好多的游玩設施。我玩了蘋果樹飛船就迫不及待地跑去遠古石船,只見那船上下搖擺還會轉圈,刺激極了。但是排隊的人很多,隊伍在慢慢地往前挪,快到我們了,爸爸媽媽在討論還要多久才能坐上船。我突然想到了一種比較準確的方法來估算:我先觀察了石船,石船上有6排位置,每一排能坐4人,四六二十四,24個位置。再數數我們前面大概有幾個24,就知道我們第幾批能坐上去了。我告訴爸爸媽媽:大概我們第二批就能坐上去了,因為我們前面大概只有30個人了。

  玩好了石船,我還玩了旋轉木馬,魔法單車等等,我都用學過的數學知識估計等待的時間,嘿!嘿!還都比較準確的哦。

  生活中數學問題真是無處不在啊!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11

  我們都知道,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睜大眼睛就能找到它。這不,我和媽媽去參觀舅媽家要裝修的房子,結果,就“看”出了有趣的數學。

  聽媽媽說舅媽家要裝修房子,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參觀,心里忍不住地想:舅媽家的房子是什么樣的?有多大?裝修得漂亮嗎?這些小問號在我腦子里不斷地冒泡泡,還沒冒完,我們就已經走進了舅媽的新家。真是令我大失所望,屋子里面亂糟糟的,墻上的漆也被刮得一干二凈,有兩個工人正在干活,原來,舅媽家的房子才剛剛開始裝修。

  待了一會兒,我們就離開了。回家的路上,我問媽媽,舅媽家的房子是多大的,媽媽說是114平方米的。接著一道數學題就來了:一塊地板磚是80×80厘米的,每平方米地板磚70元,媽媽請我幫忙算一下,舅媽家一共需要鋪多少塊地板磚?一共要花多少錢?

  我算了算,整個房子的面積是114平方米,廚房和衛生間不用鋪,去掉這個面積,需要鋪地板磚的面積大約是80平方米。

  先算出一塊地板磚的面積是:80×80=6400平方厘米

  換算單位:6400平方厘米=0.64平方米

  總面積除以每一塊磚的面積:80÷0.64=125塊

  每一塊磚的價錢:0.64×70=44.8元

  125塊磚乘以單價:125×44.8=5600元

  現在我知道了,舅媽家需要125塊地板磚,一共花掉5600元錢。

  結果算出來了,可是媽媽說,我計算的過程太麻煩了,讓我再看看。這一看,還真看出了簡便算法:需要鋪地板磚的'面積是80平方米,每平方米地板磚70元,直接用70乘以80就可以了。

  數學課上,李老師曾經給我們講過,數學題里經常有陷阱,題里出現的數字不一定都能用得上,有的可能是陷阱,而這次我就是掉進了這樣的陷阱里,雖然結果是對了,可是計算的過程太麻煩了,很容易出錯。

  數學是很一門很精密的學科,需要我們認真讀題,用心分析,仔細計算。課堂上我們認真做題,生活中的數學更要認真對待。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12

  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數學,比如商店鐵拉閘門,就利用了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買菜的幾斤幾兩、日歷上的幾年幾月幾日,還有一些容器體積的計算上都與數學有關。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幾件常見的事吧!

  早上起床,當我們睜開朦朦朧朧的雙眼,

  “你是怎么算的?”我笑了笑說:“我先算3斤大白菜×0.8元=2元4角,再算買3斤送1斤=4斤,然后再算2元4角÷4斤=6角,那8角-6角不就等于2角了嗎!”這些就是生活中的單價×數量=總價。

  我平時都要跟著媽媽乘公共汽車去新華書店,公交車一分鐘行駛一千米,大約二十分鐘就到了。媽媽問我:“我們家離新華書店距離大約有多少千米呀?”我一邊用手指比劃著一邊對媽媽說:“大約二十千米。”這就是生活中的速度×時間=路程。

  “勤動腦+勤動手=成功”這是我通過實際生活所悟出的道理,也是我一般的解題順序。我總要先讀懂題目,掌握其中的關系,列出算式,一步步地解答。有時,還要通過畫圖的方式,來理解題目。 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奇妙的數學,在等著我們去尋找、去發現。評析:平日里我們總要和數學打交道。外出購物,出門乘車,計算重量等等,同學們應該靈活應用已掌握的數學知識,對所需要解決的錢或路程等做出計算。通過上面這位同學的切身體會,應該使我們明白: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它就在每個同學的身邊。學習數學并不是為了解題,只要你勤動手、勤動腦,你也能得到數學這個朋友的大力幫助的。

  這樣既可以有效地避免錯誤發生,又可以鍛煉自己的計算能力,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所說的:數學是我們的`朋友,怎么可以走出課堂就把朋友忘記了呢?多親近這個朋友,也就會得到這個朋友的大力幫助的。

  “雄鷹搏擊長空,海燕唱退驚雷”。新課改改變了我們的學習方式,大大激發了我們的學習興趣。希望我們在新課改的陽光下插上理想的翅膀放飛自己的心靈,在課改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13

  ——生活中的數學故事

  “動物聯歡會開始了!”

  “動物聯歡會開始了!”

  森林舞臺劇院里吵吵囔囔,動物們都亂哄哄的擠做一團,有的爸媽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座位,而那些找不到座位的爸媽們的怒氣也越升越高。

  看,一向文靜的兔子媽媽此時也有些瘋狂,噔噔噔跳著,眼珠子都紅了;戴著眼鏡很斯文的猴子爸爸,眼鏡都被擠掉了,只剩一根線連著眼鏡在胸前擺來擺去;優雅的.貓媽媽還特地穿了一身禮服,結果低低的裙擺被人踩上了幾個黑腳印,不斷地在心里埋怨孩子怎么不說清楚。

  如果你在此時上前一問,就笑了:這些孩子說的都是什么座位啊!

  小兔子:我坐在第三列的第五豎。

  小貓咪:我坐在(3,4)

  小猴子:我坐在第二列,第六行的位置。

  小兔子說的位置肯定不對,豎和列的意思是一樣的,她到底坐在那個位置?小貓咪也不對——她說的位置已經有人坐了。而小猴子呢?他描述的座位正有一位刺猬大媽在上頭坐著呢!

  先別笑!其實他們只是把列,行的意思,還有數字描述的順序搞錯了。先說說小兔子的:她說她在第三列的第五豎,列和豎都是表示豎著同一個意思——列,而她卻把豎和行的意思搞混了,應該說她的座位在第三列第五行。列是豎著的,行才是一排的。

  再來看看小貓咪犯的錯誤——(3,4),而她的真實座位是在(4,3)——第四列,第三行。小貓咪把數字表示的順序理解錯了:第一個數字表示列,第二個數字表示行。

  而“小猴子”的呢?他認為兩列并成一列,就自作聰明的認為就是一列,所以他說他坐在第二列,第六行。無論是兩列并在一起,還是不并在一起,它們都是兩個列,而不是變成一列。要是變成一列,座位就沒辦法說了,所以“小猴子”他的座位是在第四列,第六行。

  貓頭鷹博士聽說了這件事,為這些小迷糊們編了一個口訣:

  找準位置很重要,豎排為列橫排行。

  數字表示用括號,先是列來后為行。

  前后順序別搞混,否則鬧出大玩笑。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14

  今天,因為我數學考到了96分,媽媽為了激勵我,特意給了我10塊錢,并說:“可以去超市隨便買東西。”

  我一聽,一蹦三尺高,“但是”媽媽一本正經地說:“有一個條件,就是買的東西要剛好10塊錢,如果多了要自己付,如果少了下次就沒有這個獎勵了。”我拿了10塊錢,心想:這個很簡單啊,然后高高興興的去超市買東西了。

  走進超市,看見貨架上擺放著整整齊齊、琳瑯滿目的商品,我立刻傻眼了,生吃涼粉,那里面可以加甜醬,看起來還不錯,可是一看價格,太貴了不能買。然后,我突然想起來,可以買一個東西,那里面有吃的,還贈送飛船,我可以玩兒,也可以增加動手能力,然后我飛快的找到了卡通樂暑條,一看價格是4.8元,這個可以買。這時我想,10-4.8等于5.2元,剩下的錢我還可以買東西。

  可是我想,那里根本沒有我喜歡的玩具,買書又不夠,我只能繼續挑零食了,可是挑了好久,都不合適,這時,我特別想吃辣條,所以我就拿了兩包辣條,可是,這個時候媽媽說不可以買辣條,我只好眼巴巴地放回去了。我突然看到了小麻花,那不是老師用來獎勵同學們的`小麻花嗎?那一次我沒吃到,一直對這個小麻花耿耿于懷,今天終于看到你了,我迫不及待地抓了一把,一稱,結果是5.1元,我很想放回去,可是媽媽說:“稱好了的東西不能放回去了,如果大家都這樣,那超市不就亂套了嗎?”。我一聽,覺得媽媽說的有道理,但是一想到,以后這個獎勵就沒有了,我悶悶不樂的走向收銀臺,阿姨微笑著對我說:“小朋友,你的東西是9.9元,要是拿一個袋子剛好10元”。終于,剛剛好10塊錢,不但買到了吃的,而且下次考得好,媽媽還會獎勵我,我就高高興興地回家了。通過這次超市買東西,我不僅學會了怎樣買東西,還學到了很多知識。

  原來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以后我要認認真真的學好數學,讓數學成為我們學習生活中的好幫手!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15

  一天,我正在選擇訂閱雜志,看到了《家教周報》這本書,一共是20元,這是一年的訂閱費用,每個星期發刊一份。

  這時,我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個大問號:如果這樣,那每個星期是多少元呢?

  我先算了算一共有多少個星期,列式是:12*4=48(個)。然后再用20除以48就行了,可問題是,20除以48這種被除數比除數小的算式,老師沒有教過呀!那20除以48的得數到底是多少呢?

  后來,我去問了媽媽,媽媽告訴我,它是除不盡的,不行的話,就去問問計算器吧!

  當得數出來時,我大吃一驚!計算器竟說是0.4166666。剛開始,我把它讀成零點四百一十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萬,當我讀完時,我自己也覺得非常不通順,后來,媽媽笑著說:“你可千萬別這樣讀,會讓人笑掉牙的!你應該讀成零點四一六六六六六,另外,如果去掉那個零點,就應讀成四百一十六點六六六六萬元,或者是四百一十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元。”聽完媽媽的話后,我恍然大悟。

  生活少不了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生活處處都是數學,你說呢?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16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要用到數學,生活中的數學。不信?今天發生的事就證明了這一點。

  下午,媽媽給我二十元錢叫我到超市去買一瓶醬油和一瓶蜂蜜。到超市后,我首先挑選了一瓶“豆亨”牌醬油,需要4.40元。接著,我去買蜂蜜,錢夠的只有兩種,第一種有8.60元,還有一種只要8.40元。我想:“第一種的.六角和醬油的四角可以湊成一元,比較好計算,而且,第一種比第二種貴兩角,說明質量也是第一種好。”

  于是,我拿起第一種蜂蜜和醬油,到收銀臺付了錢,拿著找回的7元錢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晚上,小伙伴們請我去滑冰,我爽快地答應了。我想:“今天我要帶巧克力去,大家一起平均分了吃。”帶幾顆好呢?我想了想,就帶十二顆。如果來二個,12÷2=6,可以平均分;如果來三個人,12÷3=4,可以平均分……照這樣計算,來1、2、3、4、6、12個小朋友都能平均分。于是,我拿起十二顆巧克力出門滑冰去了。果然,來了三個人,我給每人分了四顆巧克力,正好分完。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數學知識,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17

  今天作文課中,老師給我們出了幾道生活中的數學題目,第一題:四減一等于幾?我們異口同聲地說:“等于三!”我想:老師怎么會出這么簡單的題目呢?只見老師嚴肅地拿出一張紙,折了一個小角,變成了五個角,老師又沿著對角線折了一下,又變成了三個角,我恍然大悟,想:看來我們被老師戲弄了。第二題:什么情況下二十四加二十四等于二呢?這次,我們沒有馬上回答,都在絞盡腦汁地想。老師看著我們露出不解的樣子,笑哈哈地告訴我們:“二十四 不是一天嘛,那兩個二十四小時不就是兩天了呀!”我們這才茅塞頓開,原來數學還可以這樣出題呀!老師讓我們開動腦筋,也出幾道題考考大家。

  有一個同學就馬上提出了一個問題:“四減三等于幾?”現在的數學不能按照正常的思路思考,大家想了很多種方案都不對。解鈴還須系鈴人,那個提出問題的同學以實際行動公布了答案。他拿出一張紙,折了三個角!哦,原來是七呀!接下來,每個同學都出了好幾道題,大家通過不同的思考方法得出了很多種答案,玩得不亦樂乎!

  生活中原來有這么多的.數學問題和信息啊,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它們!數學真是妙不可言啊!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18

  談起數學,那可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它的實用價值生活中都是隨時可見的,下面就讓我來舉例介紹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首先從我們平時最覺的寫字方面,就要用到字,老師經常要求做到“三個一”里面就含有數字,所謂的“三個一“就是一尺、一拳、一寸,具體講,一尺就是眼睛距離所寫字之間為一尺,一拳就是胸部距離課桌為一拳,一寸就是手握筆的位置距離筆尖為一寸;這里充分體現了尺寸在寫字中的具體運用。還有當我們去超市購物的時候,我們要事先帶好自己所想買的物品的大約總價錢,然后再到超市里來做更準確的比較最后在決定購買哪些東西,以及結賬。都在運用數字知識,假如我們事先沒有預算,身上沒有帶上足夠的錢,那在結賬時,那該多么尷尬呀。從這一命題中也同樣可以看出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還有,家家戶戶蓋房子,要測算平方、計算所用的'材料,這些都得靠數學知識來解決。其實在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數學知識。

  正因為數學的應用非常廣泛,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知識,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培養數學興趣,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這樣我們才能運用良好的數學知識,為生活服務。讓我們一起行動,學好數學。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19

  兒童節那天,姑姑送我一箱零食,里面都是我愛吃的。

  晚上,我打開零食箱子找糖吃,媽媽一個箭步上來阻止道:“不許吃糖,糖果有害牙齒健康。”我對媽媽央求道:“媽媽,我保證只吃一顆。”媽媽有點動搖了,接著說:“我考你一道題,如果答對了就獎勵吃一顆糖。”我欣然答應,接受媽媽的挑戰。

  媽媽開始出題:一個箱子里有蘋果、橘子、牛奶三種口味的水果糖,其中有4顆蘋果味、7顆橘子味、9顆牛奶味,那么至少要摸出多少顆,才能保證其中有6顆糖果口味相同?

  我聽完這些信息,仔細想了想,自信地告訴媽媽:“這個題可以用“倒霉蛋原則”解決也稱“最不利原則”,求解方法是“最不利的情況+1”,其中最不利的情況就是無法滿足題目要求且取的最多的情況,比最不利的情況再好一點(一般情況為再加“1”)即可保證滿足題目的要求。根據題意,考慮最不利的情況是拿了4顆蘋果味,5顆橘子味,5顆牛奶味,此時再拿1顆就可以保證其中有6顆口味相同的`糖果。因此至少要拿(蘋果味4+橘子味5+牛奶味5)+1=15(顆)糖果。”

  媽媽聽了我的思路,滿意地點點頭,對我豎起了大拇指,媽媽笑了,我也笑了。數學真有趣,數學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精彩。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20

  學習了小數除法后,老師給我們出了這樣一道題:做一套西服需用35分米布,現有布168分米,可以做多少套西服?我心想,這太簡單了,便飛快地寫出答案:168÷35=4.8≈5(套)。

  可作業發下來后,我發現這道題竟然錯了。我感到莫名其妙,難道是老師判錯了?直到上課老師講這道題時,我才找到原因。老師說:“單純地從算式得數得數算式看,這道題等于5沒有錯,但你們想到沒有,做完4套服裝后,剩下28分米不能再做一套服裝,所以這道題不管余幾,都只能做4套服裝。這種方法叫‘去尾法’,我們在解決問題時應聯系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接著老師話鋒一轉,說:“下面我們再來做一道題:五(1)班組織春游,全班有26人,8人坐一條船,一共需要幾條船?”“5條船!”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老師笑著說:“看來這次大家都動腦筋了,這就是‘進一法’。”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明白了學習知識不能生搬硬套,需要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21

  星期天的中午,老爸見我無所事事,便給我出了一道數學生活實踐題,題目為:“我家的書房和陽臺是連在一起的,總面積是18平方米,如果用30厘米×30厘米的方磚來鋪地面的話,需要多少塊這樣的方磚?如果一塊這樣的方磚價格是8元,那么鋪設書房和陽臺一共需要花費多少元?

  一聽老爸說完題目,我便有了思路:先算出一塊方磚的`面積大小,再把總面積18平方米化成平方厘米,然后把由18平方米化成的平方厘米再除以一塊方磚的面積,求出來的就是一共需要多少塊方磚的塊數。最把求出來的塊數乘以每塊方磚的價格便算出了一共需要花費多少元。算式如下:30×30=900(平方厘米)18平方米=180000(平方厘米)180000÷900=200(塊)200×8=1600(元)

  算完后我把答案告訴老爸,老爸說答案對不對你自己去陽臺和書房的地面數一下,地磚塊數是否和你計算出來的一致。我飛快跑去,認真的數了一遍,果然,和我剛才計算出來的塊數是一樣的。老爸夸獎了我,我真高興,這就是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數學真有趣!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22

  一直說,數學與生活緊密相連,有時,我還真是體會不到,今天,我看到這樣的題目:

  有一天,麥斯準備在放假的時間里回老家探親,而它的老家在福建,可現在卻身處鎮江,它將要坐火車回去。

  火車有兩班:

  一班是從鎮江到南京中途經過安徽省、江西省后到福建。

  另一班是直接從鎮江中途經過上海、浙江省、江西省后到福建。

  火車票價格:

  從鎮江到南京的票價是20元,花時半小時。從南京到福建的火車票價是114元,花時18小時。

  由于車型和路線的不同,直接從鎮江到福建的.火車票價是256元,花時19小時。

  麥斯便開始計算起來。最后它決定坐從鎮江到南京再到福建的那班火車。

  經過它的計算從鎮江到南京再到福建那班共需134元,花時18.5小時。而直接從鎮江到福建的那班共需256元,花時19小時.坐從鎮江到南京再到福建的那般火車既省時間、又省錢。

  小狗麥斯買了火車票。放假后回家探親去了。

  數學是多么重要,我們一定要學好數學,生活中大部分事情都需要數學來解決。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23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許許多多的數學小小問題,所以我們要認真學習好數學。如:乘法、除法、加法、減法、平均數、統計、周長、面積等等,這此知識都學會了,它就會為我們服務,方便我們的生活。解決生活中問題的同時,又能使用我們的數學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真是一舉兩得。

  有一次,我過日,家里來了三位客人,加上我們一家四口,共有七個人。媽媽買了一個大蛋糕,作為小壽星的我當然是切蛋糕的“持刀人”嘍!這時,爸爸說“你能用三刀就把這個蛋糕分成七份嗎?”我一聽,趕忙拿來紙和筆,我要先在紙上畫好了再切,免得把漂亮的蛋糕搞爛了。我畫呀畫呀,怎么畫也只有六塊,怎么辦呀?這時,大家湊過都來幫我出主意,可是,還是三刀切不了七塊。正當我打算放棄的時候,我想到我們的數學老師,她在教我們認識直線時講過上,直線可以相交。對了!我想到了!我用筆在紙上畫了三下,就大聲說:“我成功了!快拿碟子來裝蛋糕吃吧!”

  當然我們吃就用三刀分成七份的`蛋糕時,大家都覺得這蛋糕格外的香甜。你也來學學我切蛋糕的奇妙刀法吧!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24

  今天,上完兩個半小時的奧數班,我頭都大了,有一種不想再和數學打交道的念頭。教了十幾年數學的媽媽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學數學就等于學生活,比如生活中的加法,就是生活的一種智慧哦!”當時我聽完就懵了,后來看到一個小故事,才明白媽媽說的話。

  從前美國有位不得志的畫家,名叫律伯曼。他非常粗心大意,畫畫的時候總是找不到橡皮,可剛找到橡皮,鉛筆又不見了,他一直被這件小事所困擾。有一天,他靈機一動,找到一張小鐵皮,再切下一塊小橡皮,把小橡皮用鐵皮固定到鉛筆上,這樣就解決了問題。他將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賣給了雷奧鉛筆公司,雷奧公司因此大賺了一筆,而他也得到了五十五萬美元的`專利費。鉛筆加橡皮,我想這就是生活中的加法。

  看到這,我在家環顧了一周,也發現了許多生活中的加法。比如爸爸在情人節送給媽媽的肥皂花,這種花不但芳香美麗,還可以當肥皂用,真沒想到爸爸還有這一手。再比如水杯上的繩子,方便攜帶又不怕被水燙到。在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事物,真是一箭雙雕,一物多用啊!

  這就是生活中的加法,就是讓一件件事物結合起來,使它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媽媽說的沒錯,這就是生活中的智慧。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25

  說起書數學人們定會想起枯燥的數學,呆板的符號,我曾經也是這么認為的,不過今天,我發現數學也很有趣了。

  今天,我去信箱拿信,發現信上面的郵政編碼都是214028,這時為什么呢?我上網查了查,原來21也就是前兩個郵編是代表哪一個地區,而21則是代表江蘇省蘇南地區,4是代表哪個郵區,在這兒,4就是代表無錫市郵局,0是指哪個郵局,在這里,0就是等無錫本市郵局,這里一個數字就代表一個市、鎮、村。而這后面的兩個數就是表示哪個郵局。了解了這么多,也就是說郵遞員要先把一些郵件分發到某個地區,再由這個地區上的郵局分到一個郵區,再由這個郵地局分給投遞局,最后,投遞局把信件送到收信人的手中,所以郵遞員的.工作也很困難啊!

  還有一次,我無意中發現了父母的身份證上面前6個數和我的一樣,而后面全不一樣,這是為什么呢?終于,我發現了前6個數字其實就是地區代碼而后面的幾位數就是出生的年月日0是代表站位,而最后幾位數則是防止重復的編碼,

  看來數學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數學啊。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26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媽媽的話引領我去觀察、去發現。

  時值深秋,我們回到了鄉下。跨進家門,我就奔向爺爺。只見他在使勁地釘木板。我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有什么用呢?

  爺爺笑呵呵地看著我說:“小訸,爺爺考考你。我需要長120厘米的木板,可是只有這兩根約80厘米的木板。沒辦法,只能把兩根木板釘在一起成一塊木板,中間重疊部分是16厘米,這兩塊木板需要長多少厘米?為了美觀,兩根木板需一樣長。那我就知道需要鋸調多少厘米了。”

  “這可是生活實際問題,我得慎重對待。”我飛快地拿起筆畫起了圖來。剛開始,我有點無計可施。仔細一想,兩根木板重疊了16厘米,這其實是個平移問題,把一根木板往外平移16厘米就是它們的總長。我按照這種方法計算,把16厘米直接加上120厘米得出總和再除以2,每根木板長68厘米。

  這時,我如吃了算盤子——心中有數,欣喜若狂地告訴爺爺,“每根木板長68厘米,其余的鋸調。”一旁的`媽媽連連夸我棒,爺爺更是樂開了花,幫他解決了一個實際問題。

  看來,生活中的確處處有數學。那天,我就用平移的知識解決了一個數學問題。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27

  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只要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索,就一定會發現其中的樂趣。

  春節即將就要到來,爸爸媽媽需要準備很多禮品,于是,我們一家人準備去逛超市。來到超市,琳瑯滿目的零食擺在我的面前,我恨不得將它們全都買下來。

  就在這時,媽媽說:“一人只準買100元的零食,只能少不能多,如果誰超出100元,誰下次一樣零食都不能買。”我和弟弟聽后都感到100元實在是太少了,根本就不能滿足我們兩個人的欲望。可是沒有辦法,突然我的.腦袋里出現了這樣的一道數學題:求出下面兩個圖形的面積和。我在腦海里過了一遍整個的計算過程,發現可以先將我和弟弟的100元相加,這樣我們一共就可以買200元的零食了,等到家后平均分。我講這個錦囊妙計告訴了弟弟,弟弟聽后覺得這個計策不錯,于是我們用這200元買了好多零食。

  結賬時,媽媽好奇的問我們倆:“你們怎么買那么多零食,也沒有超額?”“不告訴你。”我們倆笑著說。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處處有樂趣。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28

  在日常中,做每件事情都離不開,可見與我們的關系是多么的密切呀。

  寒假里我跟爸媽到表姐家玩,口渴了,只好到附近雜貨店買礦泉水喝。雜貨店有個規定:買3瓶礦泉水可以換一瓶礦泉水,一瓶礦泉水賣價1元錢,見了掏出10元錢給雜貨店老板,說:“老板買10瓶水”,水拿到了,我如饑似渴的喝了起來,一會兒就喝掉了二瓶。還沒等我回過神,已經有好幾個空瓶了。爸爸問我:“蕙蕙,我們用10元錢能換多少瓶礦泉水?”我想:10瓶水喝完,拿9個空瓶子換了3瓶礦泉水,3個空瓶又換了1瓶礦泉水……還剩下兩個空瓶子。我高興地對爸爸說:“爸爸,我算出來了,是14瓶礦泉水,還余下2個空瓶子。”爸爸笑了,說:“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我們可以再向雜貨店老板借一個空瓶子,喝完后再把空瓶還給老板,噢!我們可以喝15瓶礦泉水。”爸爸點頭稱贊。

  數學就是要靈活運用,理論聯系實際,只有掌握了數學知識,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于我們。所以我們要學好數學,讓數學成為我們中的.好幫手。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29

  今天我和奶奶一起到菜場去買菜。我們騎了五分鐘左右的路程,就來到了菜場門口。剛走進菜場的大門口,一股魚腥味就撲鼻而來,我不禁皺起了眉頭。

  來到魚攤前,四五只面盤一字排開,有鯽魚、烏魚、鰱魚,還有黃鱔,每只盆里都只有四五條魚在游動。奶奶在詢問價錢:“老板,今天的鯽魚多少一斤?”“大的20元,小的12元,都是正宗河江里捕的。”魚攤的老板中氣十足地回答道。“能不能便宜點,這大大小小加在一起也不過十來條,我都拿走,你給我便宜點。”奶奶在討價還價。“都拿去,大小不論16元。”價錢商定后,魚老板用手熟練地把鯽魚裝進了塑料袋里,放在電子稱上一稱,顯示器的左邊顯示出重量730克,中間是商定的價格32元每公斤,右邊顯示器顯示出了魚的`金額為23.36元。“23元,老板”,“成交,你爽快我也爽快”魚老板笑嘻嘻地說。

  “現在的東西真當貴呵,介小的鯽魚都要20多元鈔票才有得吃,要是在以前5塊鈔票好買佬佬大的哉。”奶奶邊走邊嘀咕著。接著我們又在蔬菜攤前買了玉米和四季豆,分別花4.5元和3元。這次買菜總共花了30.50元,才三樣東西,現在的物價真是高啊。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30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數學是無處不在的,它貫穿我們人生的全部過程。

  比如,媽媽上街買水果,買蔬菜,還有貼瓷磚……等等,都要用到數學。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數學,等我們去發現,去探索。

  記得一天上午,我和媽媽去水果店買水果。來到水果店,水果店里的東西琳瑯滿目有香蕉﹑橘子﹑橙子﹑榴蓮……真是五花八門。

  媽媽說:“如果我買橙子15千克,差4元;如果買橘子20千克,則多20元。兩種水果每千克的`價格相差2元1角,兩種水果的單價分的單價別是多少?”

  我回答道:“橙子的單價比橘子的單價高21角。所以15千克橙子比15千克橘子貴315角,如果把15千克橙子全換成15千克橘子,錢會多出275角。又已知買橘子20千克,多200角。如果買橘子15千克,多275角。可以求出橘子的單價:(275-200)÷(20-15)=15(角),橙子的單價是15+21=36(角),所以橙子、橘子的單價分別是3元6角,1元5角。”

  “分析的不錯,我們回家吧!”

  數學是生活中的金鑰匙,是通往成功之門的橋梁,是王冠上的鉆石,永遠閃耀著最耀眼的光芒。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相關文章:

[經典]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0-18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06-27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08-12

(經典)生活中的數學作文09-17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精選)10-09

(精選)生活中的數學作文09-27

【精】生活中的數學作文02-02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精】02-02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熱】02-06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薦】02-0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五月天在线精品电影 | 中文字幕无线观看中文字幕 |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 五月婷婷丁香视频在线 |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