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與生活作文精品【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與生活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數學與生活作文1
周末,我與媽媽一起買了我最愛的速溶奶茶。回到家后,我便迫不及待地想DIY一番,做個小小奶茶師。媽媽很鼓勵我自己動手,她笑著問我:“寶寶,每包奶茶都是同樣的分量,但每個人泡出來的味道卻是不一樣的。有的香甜,有的清淡,我很期待你調制出一杯香濃可口的熱奶茶。”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拍拍小胸脯讓媽媽放心地等待奇跡出現吧!
說干就干,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我選取了比較法,有比較才有更好么!我拿了兩個水杯,一個是我的,150ML的,還有一個是媽媽的,250ML的。而后,在媽媽的幫助下,我把兩包同樣的.奶茶分別倒入了兩個不同的水杯,并加入了滾滾的熱水,用筷子攪拌。雖然才等待了兩分鐘,但我卻再也按捺不住了,也管不了水還是有點燙燙的,就用小嘴開始品嘗了。小杯的顯然有點點過甜了,而大杯的卻剛剛好,非常香滑。我請媽媽來“鑒定”一下我的勞動果實,媽媽和我的意見是一樣的,雖然小杯有點點甜過頭,但她還是非常肯定了我采用的比較這個方法。通過實踐與比較,最終可以選取出最合適的。媽媽笑著問我:“為什么同樣的奶茶沖泡后的味道是不一樣的呢?”有了實踐,我自信滿滿的說:“是因為它們各自的水是不一樣多的!”媽媽很認可我的答案,補充說:“其實這個是一個濃度的問題,濃度取決于兩樣東西,一個是溶質,一個是溶劑,其中任何一個變化了就會引起濃度的變化。”
哦,原來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在啊!只要注意觀察,就可以發現數學一點都不枯燥,它就藏在我們的生活中,等待著我們小朋友開動腦筋去征服它!
數學與生活作文2
平時,我們學習數學都停留在書本上,好像都是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學習。其實,學習數學的真正目的和樂趣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是許多同學不明白的.哦。那么,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數學知識呢?
你一定去買過菜吧,你一定去買個門票吧……往往我們身邊一些不經意的舉動,卻包含了數學的智慧,有加法、減法、乘法、除法。我們如果弄錯了這些,就會出現經濟受損失、別人恥笑等情況。所以,我們一定要學好數學。
有一次,我和奶奶一起去文具店買文具,我買了3支水筆,1支1元;1個修正帶,1個4元;1本筆記本6元;一副手套14元。營業員在算賬時,少算了1支水筆的價錢,我看見了,可又不知道相差多少錢,所以就算了起來,“3×1+4+6+14”。我突然發現4+6=10,10是個整十數,好加的,3+10+14=27。“阿姨,您少算了1元!”我說道,“你真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阿姨開心地說,旁邊的人聽了也直夸我,奶奶拍拍我的頭說:“你真懂事呀!”
其實,數學就藏在我們的身邊,只要你用一雙靈巧的手和一對智慧的眼睛,就能發現它!
數學與生活作文3
一個周末的下午,我和媽媽去西緣浴室洗澡,當洗完澡時我們在照鏡子媽媽突然對我說:“女兒,我來考你一個數學問題,看看你會不會?”我張口就說:“好的,沒問題。”媽媽說:“你看到鏡子里面有一面時鐘嗎?現在鏡子里面的時鐘是7:15,你能想像一下現在是下午幾時幾分嗎?”
我想了一會兒沒做出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我實在想不出來,只得不好意思地說:“我做不出來。”當我回頭看一下掛在墻上的時鐘,現在是下午4:45。媽媽問我現在能分析一下怎么研究這個問題了嗎?媽媽提醒了我一下,鏡子里的鐘面時針與分針和掛在墻上鐘面時針與分針有什么關系呢?這個時候我立即反應過來了,它們是呈左右軸對稱,這正是我最近學習的內容。
洗完澡回到家后,我要求媽媽再出幾個給我做一下。第一道是鏡子中鐘面時間為3:30,第二道是鏡子中鐘面時間為9:40。我立即動手在紙上采用對稱法的方法做出了這兩道題目的.答案:8:30和2:20。這時候媽媽又問我每次這樣做題是不是有點麻煩,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我想了一會兒,沒有想出來。媽媽這時說:“再提醒一下小朋友,將鏡子里鐘面時間和實際時間加起來你能發現有什么規律嗎?”我趕緊動手算了起來,3:30+8:30=12,9:40+2:20=12,發現鏡子里鐘面時間與實際時間加起來都等于12,此時我興奮的跳了起來。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只要將鏡子里鐘面時間與實際時間加起來等于12。
我說:“原來這么簡單!我怎么沒想到呢?”媽媽笑著說“簡單嘛?這說明你遇到問題要有考慮的思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善于去發現事物,找出它們的規律,那你就會覺得生活中的數學比課堂上講有意思多了。”
通過這件事,我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確實是無處不在,生活中、學習中到處都有。從此,我就更加喜歡數學了!
數學與生活作文4
昨天,我和媽媽上街逛街,給我買新衣服。
我在“森馬”里挑中了一件白色的上衣,怪好看的`,我讓媽媽給我買。正好,森馬處理,買一送一,這件衣服169元,可以再送一件指定的衣服,我有看上了一件159元的黑色運動衣。
媽媽說:“想要可以,你得算出,咱買這兩件衣服,相當于打幾折?”
我想了想:折扣=現價÷原價,現價169元,原價169+159,169÷(169+159)=169÷328=0.51524390(24390循環)≈0.515=51.5%=五一五折
媽媽聽了后,說:“不錯呀!把原來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不錯,這兩件衣服給你買!”
“耶!”
在生活中其實處處藏著數學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
數學與生活作文5
中秋節但的那一天,媽媽給了我55元錢讓我自己去玩,然后我就叫了我的表妹一起去大世界,今天好熱啊!表妹告訴我,前面有一家奶茶店,我趕緊過去買了兩個冰淇淋,果然大熱天的冰淇淋真是解暑!我問了一下表妹這個多少錢,表妹說:“不貴不貴,也才一共八元錢。”哦,那就是說一個冰淇淋才四元錢。這么大才四塊錢,這也太劃算了吧!
過了15分鐘,我們有點餓了頓時我想到了小乖漢堡表妹也說可以,我們來到了小乖漢堡里面看到了許多好吃的,香噴噴的。我們選擇了套餐,可是有40元的,要83元的,還有28元的。我說:“我們買不起83元的,那就在40元和28元里中間選一個吧!表妹說,那就選28元的兒童套餐,我們一共花了多少呢?表妹說。我說:“讓我來算一算,兩個冰淇淋八元,小乖漢堡,我們一共吃了28元,28+8=36元,55-36=19元。我們一共花了36元還剩19元。”
炸雞來了,我看見了有一個漢堡。一份薯條要一杯可樂,還有一份雞米花。可是,怎么只有一杯可樂呢?我們都喜歡喝可樂,這該怎么辦呢?表妹說。過了一會兒,表妹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在這里再買一杯可樂,我說:“還是到大世界里面去買吧!因為這里的可樂五元一杯呢,里面才三塊錢。”原來是這樣啊!那,我們兩個一起去超市里買一瓶吧!不行不行,炸雞就上來了,你在這里等著我去買。我說。
我們吃完炸雞還是剩19元,我們可以干嘛呢?表妹說。我說,我們還可以去大世界里面玩一下那里的.抓娃娃機,一看時間啊不好了!現在已經。5:25分了,媽媽叫我們5:45必須到家。我們是下午2:10出發的,現在已經5:25了,我們一共花了,先用5-2=3,就是三個小時,再用25-10=15,就是15分鐘,所以我們一共花了三個小時15分鐘。
原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一定要認真努力的學。
數學與生活作文6
數學一直被譽為“科學皇后”,它一直擔當著重大責任;建房時要用到數學,買賣時要用到數學,畫圖紙時也要用到數學,從而言之,生活中處處都要用到數學。它樸素無華、方便簡單,為人類探索智慧的腳步一步又一步穩定踏實,為人類的生活一次又一次改進更新。
雖然我數學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談不上平等。但在我眼里,數學就像是一套打滿結的繩索,首先必須耐心地解開一個又一個的死結,這樣終有一天一定能解開所有的結。學習數學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思考。如果把數學比作一把鎖的話,那思考就像是一把開鎖的金鑰匙,為我們打開這數學之鎖。解答數學題時,細心也是十分重要的。計算中只要有一丁點的疏忽,就可能整題錯誤。正如下棋,只要走錯一步,可能導致全盤皆輸。大意失荊州,不要等到做錯了再后悔不已,世上從未有過后悔藥。所以我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培養自己善于思考的好習慣,學習靈活運用,舉一反三,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成績。
有一次,媽媽先考考我和弟弟,看看我和弟弟生活中的小題掌握了沒有,誰更有進步誰就有冰淇淋吃。她問道:“有一只青蛙在井里,它想跳出井去,井深2米,它一次只能跳1米,要幾次青蛙才能跳出井口去呢?”我正想說“兩次”時,弟弟馬上搶答:“當然是兩次啊,嘿嘿,小case!”“誒,不對啊?”我在心里默默的`想了想,才脫口而出:“錯!應該是無數次青蛙也跳不出來,因為青蛙跳了一次后,又掉了下去,所以就挑不出來唄!耶,我有雪糕吃了!!”此時,我感到這是“眉頭一皺,計上心頭”啊!媽媽表揚了我,接著又出了一道題:“一層樓梯22個臺階,爬到四樓你們一共爬了多少個臺階?”“八十八個臺階。”我和弟弟異口同聲。媽媽又問道:“是嗎?”
“嗯,不是嗎?”我又望了望媽媽,又默默的想著。“哦!我知道了,應該是六十六個臺階,因為四層樓只有三個臺階,所以共有六十六個臺階。”“哎喲,不錯不錯,獎勵你們每人一個‘可愛多’!”就這樣,每人都津津有味的吃著美味的雪糕,憑著自己的智慧,得到了獎賞。
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系不大,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正因為學了不能夠充分很好的理解、運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對數學不重視,還覺得數學很深奧。其實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要是我們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數學是多么有趣呀!
數學與生活作文7
春天來了,正是萬物生長的好時節,我的腳也噌噌噌”地長,原來的舊鞋子都小了,媽媽決定到淘寶幫我網購一雙新鞋子。
買鞋子首先要知道穿多大碼的鞋。媽媽讓我把鞋子脫掉,站在一張白紙上,她沿著我腳的邊緣把腳的輪廓畫下來,再用尺子在紙上量出我腳的.長度。呀,25厘米。媽媽,我該穿多大碼的鞋子?”媽媽隨口說道40碼”我不解地問:媽媽,你怎么知道是40碼?怎么算?”媽媽說:你開動腦筋想一想不就知道了嗎?”我回到房間,苦思冥想:腳長25厘米﹦40碼鞋子,怎么算出來的呢?我記起以前買鞋時也量過腳長,23厘米穿36碼的鞋。我拿出草稿紙在上面寫道:腳長25厘米﹦40碼,腳長23厘米﹦36碼。難道是25+15=40,23+13=36?但我再一想,不對呀,這應該有一個固定的公式才對。到底是什么公式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突然我靈光一閃,先把25×2=50,再50-10=40,是不是這樣呢?我驗證一下,23×2=46,46-10=36,耶!完全正確,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激動地高呼我算出來了!鞋的碼數=腳長×2-10,對嗎?”媽媽笑笑說:真聰明,就是這樣。”我心里美滋滋的。
爸爸下班剛回來,我便纏著他說:爸爸,只要你告訴我你穿多大碼鞋,我就能算出你腳有多長。”爸爸說:真的?”千真萬確!”我穿42碼鞋。”爸爸說。我采用倒推的方法(42+10)÷2=26,我脫口而出:26厘米”爸爸高興地直點頭: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緊接著,我又幫爺爺算,幫奶奶算,幫媽媽算,忙得不亦樂乎。
瞧,生活中的數學多有趣,讓我們一起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多留意身邊的小事,去享受數學學習的快樂,去探索數學王國”的奧秘。
數學與生活作文8
從小媽媽就根據我的學習情況輔導我數學,使得我愛學習更愛數學,長大了更感覺數學在生活中用處很廣,也感覺到數學很有趣,。
每當做數學題遇到困難時,我就尋求最好的`解題方法。冷靜思考、分析題目找到解題方法。就像一個勇士打倒了一個又一個敵人,我要占領數學這座高峰。
有一天,我又像往常一樣拿起奧林匹克數學書看了起來。有一題看著很簡單但很有趣。內容是:小明參加猜謎語比賽,共20個題,規定猜對一個得5分,猜錯一個倒扣3分,不猜按猜錯算,小明共得60分,問:他猜對了幾個題?我先假設他全部猜對是20題乘以5分=100分,可是他只得60分,少得40分。題意是猜錯和不猜倒扣3分,意思是5分+3分=8分(一題要扣8分),那么他少得40分,一題就是8分,那么就用40分除以8分=5題,這5題就是他猜錯的,最后一步用20題-5題=15題,也就是他猜對的15題。做完這題我舒了一口氣,總結了一下:做題就要根據題意一點點分析,冷靜思考。我打算以后還要多做題,才能沖刺并占領數學高峰。
數學與生活作文9
數學課上,鄭教員給我們出了一道題:一個長方體,若是高添加2厘米,就變成一個正方體。這時概況積比本來添加56平方厘米。請問,本來長方體的體積是幾多立方厘米?
登時,班里炸開了鍋。
“哈哈,這還不簡單?不就是算添加的5個面,再把原長方體的長算出來不就能夠了嗎?”
“不合錯誤,不合錯誤,只加了4個面,沒有5個!”
“我也這么感覺······”
鄭教員見大師各有各的的設法,便拍了拍手說:“大師恬靜!既然如斯,我們何不畫繪圖?也許能從中找到謎底。”
話音剛落,同窗們就拿起手中的筆正在草底稿上畫起來······
“好,同窗們,畫過圖大師曉得加了幾個面了嗎?”
“4個!”
“對,其實本來長方體的就等于現正在正方體的,我們只需用添加的面積除以添加面的個數,就能獲得一個面的面積。所以,算式是—
“56除以4!”
“嗯,我們曉得求長方體體積最主要的是它的長寬高,而我們就能夠用面積除以高,算出長方體的'長。那大師曉得寬和高怎樣求嗎?其實很簡單,因為長方體的高添加2厘米,就能使它變成正方形,所以只需用長減2就能求出高。然而寬呢?大師細心看題,正在長方體變正方體時,它的寬沒變,所以寬就是跟長一樣的。好了,大師會了嗎?”
“會!56除以4除以2等于7厘米,括號7減2括號乘7乘7等于245立方厘米!”
聽了教員細致的注釋,我終究大白了,那么你會了嗎?
數學與生活作文10
老師常說: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生活中,許多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都可以引起一道既有趣,有引人深思的數學題。我們常做的.數學題目就是在解決一個個生活中的問題。
這不,我在吃漢堡的時候又發現了一道有趣的數學題:3個人吃3個漢堡包,用了3分鐘吃完,請問9個人吃9個漢堡包要用多少分鐘吃完?
平時,媽媽經常帶我和姐姐去吃漢堡包,那時我只知道吃,從未想過吃漢堡包還可以做數學題。剛開始時,我在想,3個人吃3個漢堡包,那么不就是1個人吃1個漢堡包就要1分鐘,那么,9個人吃9個漢堡包就要9分鐘。這樣想著,我興奮極了。趕忙把答案告訴了媽媽,媽媽搖了搖頭:“孩子,好好想想,想想我們和姐姐一起吃漢堡包時的情景,多動動腦子。”我聽了愣住了,剛才的得意勁兒,一下子全都煙消云散了,靜下心來左思右想,突然想到:3個人是同時吃的,1個人吃一個也要3分鐘,那9個人同時吃,1個人吃3分鐘,9個人就也要3分鐘。我沒有立馬告訴媽媽,反反復復想了幾遍,才告訴媽媽。媽媽笑了笑,夸我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
看,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一件小事也可以變成有趣的數學題。
數學與生活作文11
數學知識不是枯燥無味的,只要我們細心觀察,會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是非常有趣的。今天,我和爸爸之間就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是一道關于工資的難題。
中午,爸爸從工廠里回來,哼著小曲,興高采烈的跨進了家門。我迎上去問道:“爸爸,今天有什么事這么高興?”爸爸說:“最近數學學的怎樣?”“沒問題呀,我答道。”“那我就考考你吧,爸爸說。”“知道爸爸為什么這么高興么?今天爸爸漲工資了。”我問道:“那您現在一個月拿多少工資?”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說:“我比你媽媽的工資高,我倆的月工資加起來是2800元,月工資差是100元,你說我一個月拿多少工資?”“一進門爸爸就給我出了一道難題。怎么解決呢?”有了……,我拿出紙動手畫出了線段圖幫助我理解,通過觀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訴爸爸。“首先把媽媽的月工資看作和爸爸同樣多,那么爸爸、媽媽的月工資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列式是(2800+100)÷2=1450元,所以爸爸的工資是1450元。怎么樣,我很聰明吧?當然我應該先說計算方法和過程,再說答案。”爸爸聽了,滿意的直點頭。這時正在做飯的媽媽對我說:“你還有其他的方法么?”“還有其他方法?”我驚奇的說。于是我又靜下心來再次觀察、思考,我發現此題關鍵是找出以誰做標準的問題,標準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種方法:就是以媽媽的工資做標準,假設爸爸和媽媽的工資同樣多,那么倆人的月工資和就是2800-100=2700元,然后分成2份,列式為(2800-100)÷2+100=1450元,這就是爸爸一個月的'工資。“看,這是第二種方法。”
爸爸看了說:“看了你的數學學的還不錯,記著數學不是簡單的計算,生活中有很多用到數學的地方,只要你細心觀察,會發現一旦將數學知識運用的生活中來,會其樂無窮的。”我高興地說:“生活處處皆學問呀,我會細心留心的。”
數學與生活作文12
星期天早上,天氣晴朗,萬里無云。媽媽帶我到游樂場去玩,我特別開心。
我最喜歡去游樂場玩了。更令我開心的是我竟然遇到了我的好朋友來楊梓晨。她竟然說要給我出一道數學題,考考我,我答應了她。我才不怕呢,因為我已經上一年級啦,我們老師也給我們講過很多數學知識。她說要是我答對的話,就給我分享一塊面包,我說好,你出題吧!她說:“你知道1加1等于幾嗎?”我暗自高興,這么簡單的'題想都不用想就知道答案了,我一口說出等于2。她說:“你真棒!”我接著給她出了一個數學題:樹上有5只鳥,飛走了3只還有幾只?結果來楊梓晨不會算,我給她說這個題要這樣算,5-3=2。她說自己輸了,并給我分享了一塊面包。
我們一起吃著美味的面包,開心的在游樂場玩了起來。
數學與生活作文13
數學從生活中來,學習數學要到生活中去。數學學習內容是現實的、富有挑戰性的,我們從小就要養成好學的習慣。
記得暑假的一天晚上,我和媽媽去溧陽的'電影院看電影。我想吃爆米花和飲料,媽媽給了我十元錢,讓我自己去買。平時都是媽媽買的,現在我都不知道怎么買?我來到小店點了一杯飲料和一小桶爆米花,付了10元錢。售貨員阿姨說錢不夠,只夠一杯飲料,小桶爆米花要18元。我想怎么這么貴呢?怎么辦呢?
我又找媽媽拿錢,媽媽這次給了我一張面值五十元的錢,我把錢給售貨員阿姨,我自己算了算,10+18=28(元),50-28=22(元),又驗算了一遍,50-10-18=22(元),售貨員阿姨應該找我22元。果然,售貨員阿姨把食品給了我,又找給我22元。
我把剩下的錢交給了媽媽,津津有味的吃起了爆米花,媽媽問我,阿姨找的錢對不對,我說對啊,我已經算過一遍又驗算過一遍,我把算法講給媽媽聽。媽媽說,對的,你真棒!
我想學好數學并不難,數學問題其實都來自于自己的生活,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我以后一定學會能做的事自己做,從小養成好學的習慣,學會學習,學會生活。
數學與生活作文14
今天是新年,吃完晚飯我們興致勃勃的拿著煙花去公園放,一進公園一層薄薄的屏障擋住了我的實現,一看,原來是霧霾。
公園里十分熱鬧,不是聽到煙花的聲音,我看了看身邊的人大概有100多個人吧!我大致看了看來公園玩的'人占其中的百分之15,而來公園放煙花的卻占百分之85啊!這是多么不均勻的對比啊!再看看煙花與樹木的比,我曾經數過公園的樹好像是100棵,煙花的個數遠遠超出了樹的重量,再加上這公園人數呼出的二氧化碳,每棵樹大概平均要負責的煙花和人數不是我們能想象的出來的呢!難怪舞霾那么嚴重。
假如公園中有100個人和100棵樹,其中100個人中放煙花的占半分之15,而來公園玩的占百分之85,那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煙花放出的煙是有很多的有害化學物質,每一棵樹要是進化這種化學物質就會花的時間占其中的百分之85了,相反就不一樣了,這不但使樹木的工作量減小,而且不會有害健康……
嗨!多么希望世界能有這樣的環境就好了,看著這種天氣我覺得不應該幾天來放。
數學與生活作文15
在日常中,做每件事情都離不開,可見與我們的關系是多么的`密切呀。
寒假里我跟爸媽到表姐家玩,口渴了,只好到附近雜貨店買礦泉水喝。雜貨店有個規定:買3瓶礦泉水可以換一瓶礦泉水,一瓶礦泉水賣價1元錢,見了掏出10元錢給雜貨店老板,說:“老板買10瓶水”,水拿到了,我如饑似渴的喝了起來,一會兒就喝掉了二瓶。還沒等我回過神,已經有好幾個空瓶了。爸爸問我:“蕙蕙,我們用10元錢能換多少瓶礦泉水?”我想:10瓶水喝完,拿9個空瓶子換了3瓶礦泉水,3個空瓶又換了1瓶礦泉水……還剩下兩個空瓶子。我高興地對爸爸說:“爸爸,我算出來了,是14瓶礦泉水,還余下2個空瓶子。”爸爸笑了,說:“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我們可以再向雜貨店老板借一個空瓶子,喝完后再把空瓶還給老板,噢!我們可以喝15瓶礦泉水。”爸爸點頭稱贊。
數學就是要靈活運用,理論聯系實際,只有掌握了數學知識,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于我們。所以我們要學好數學,讓數學成為我們中的好幫手。
【數學與生活作文】相關文章:
數學與生活作文10-18
數學與生活作文03-12
關于數學與生活作文04-17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08-12
(精選)生活中的數學作文09-27
數學與生活作文[優選]10-08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精選)10-09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06-27
(經典)生活中的數學作文09-17
數學與生活作文(15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