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書的日子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吃書的日子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出生在一個教師之家,父母都是教師。家中不甚富裕,書卻不少,可謂窮得只剩下書了。舉目四望,家中隨處可見一排排錯落有致的書籍,所以但凡來過我家的同學,都笑稱我家為“書香門第”。
記不清我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癡迷于讀書的。或許開始于幼時母親遞給我的第一本書——《三毛傳》,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大概喜歡一件東西久了,就會上癮,我只想與書談了一場忠貞不渝的馬拉松式戀愛。有人說,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她)的精神發育史——現在我一直夢想著暢游世界,大概就源于閱讀三毛,那個喜歡流浪的女子。
我不知道別的小孩的童年時如何度過的,但陪我度過一個個日子的是書架上的那一本本書。現在猶清晰地記得兒時踮起腳尖,費力地從書架上抽書的情景。每得到一本好書,就急不可耐地想迅速讀完,以至于現在我的閱讀速度相當快。雖然我生活在一個比較閉塞的小鎮,憑借讀書,卻了解了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真可謂是“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家里的'書多而雜。我最愛讀的莫過于名人傳記類的作品。人的生命不可能有兩次,我想從名人們的經歷中獲得教訓與啟迪,從而更好地生活。武則天的一生,真是波瀾壯闊,讓我深知人生的起伏跌宕、愛恨情仇。袁崇煥一生,則有如烈焰一般炫目,而他最令我眼羨的,是那種我行我素、瀟灑不羈的性情。最激人奮進的莫過于曼德拉的經歷,他傳奇的一生向我們揭示了:生命中的偉大光輝,不在于永不墜落,而在于墜落后能再度升起——正是這一點的潛移默化,使我今天有了不輕易服輸的性格。
尸沉汨羅的屈原,抗金前線的岳飛,安樂椅上的馬克思……這些人為了崇高的理想而獻出了畢生的精力。讀他們的傳記,總是能瞬間點燃我內心的激情,希望有一天也能沿著他們的足跡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晚清和民國時期的讀書人,往往嬉笑怒罵、任性而為。辜鴻銘大辮長袍傲然行走在北大校園,邏輯學家金岳霖與雞共餐……這些都不禁令我會心一笑,繼而萌發起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的豪情。
讀書,一定要讀好書。好書是益友,近朱者赤;壞書是損友,近墨者黑。馬克思說:“所有的價值最終都只剩下時間,時間會濾去所有跟風的作品,最終只留下一部或幾部體現時代精神、關注人類和人生的作品。”這樣的作品凝聚著時代的精華,使人睿智。可凡是偉大的作品,初看時必讓人覺得不大輕松,需要你沉下心細細品味。
當今的社會充滿了機會與壓力,機會誘惑人去嘗試,壓力逼迫人去奮斗,心靈的寧靜頗不易得,甚至會被覆蓋上一層厚厚的塵埃。這時,不妨打開《瓦爾登湖》。它的作者梭羅畢業于哈佛大學。畢業沒多久,他卻逃離了熱鬧的都市,來到了優美的瓦爾登湖畔,搭建木屋、開荒種地、閱讀冥想,過著簡樸而原始的隱居生活,以求得心靈的自由。我們不必效仿他的做法,但可以閱讀他的著作,讓那些優美的文字如溪水般緩緩流過心田,帶走喧囂與躁動,以求得暫時的寧靜,讓心獲得暫時的歇憩。
人類幾千年的文明靠書而延續至今。現代的許多成就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得以實現。赫爾曼·黑塞說: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是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為你自己。“吃了”這么多年書,如果有人問,書帶給了我什么,我會這樣回答:其一,帶給了我理性的思維方式——在書上看了那么多他人的思想、經歷,我的心智日益成熟。其二,安心地看書,使我的心靈充實而豐盈;同時,也使我遠離了喧囂與浮躁,從而有了厚積薄發的可能。
【吃書的日子作文】相關文章:
有書的日子的作文06-09
與書同行的日子作文02-05
與書相伴的日子作文05-03
與書作伴的日子作文02-05
有書的日子作文09-06
與書相擁的日子作文06-18
與書走過的日子作文01-13
與書相伴的日子精選作文10-23
與書相伴的日子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