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思考作文匯總8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思考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思考作文 篇1
一 、作文現狀分析
(一)學生作文現狀分析
1.學生怕作文,厭作文
新課程改革以來,小學作文教學研究成果頗豐,教學流派紛呈,但“作文難,怕作文”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師生,通過我平時和學生的交流發現,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寫作文是一件很煩心的事情,不好寫,寫不好,提到作文便頭皮發麻,可見畏難情緒之甚。
2.外延阻塞,泉源短缺
部分學生平時沒有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對周遭事物熟視無睹,也不愿參加課內課外的各種活動,生活單調,孤陋寡聞,頭腦空空,言之無物,作文成為無源之水,在寫作時,總有一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生硬感,為了應付檢查,只好胡
編亂造,或者空喊幾句口號敷衍了事;也有部分學生反映很多時候覺得心里有話說,但往往是“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即使勉強倒出來往往也是硬擠強湊平淡干癟毫無新意可言的。
3.擅走捷徑,惰性嚴重
有的學生作文動機不純,懶得動腦,一味貪易,于是乎走上了不勞而獲的“捷徑”,從“作文選”上抄襲一篇冒充自己的作文或是東挪一段,西移一句拼湊而成。而由于當今作文書種類繁多,老師識不了“廬山真面目”而給予好評,從而使學生自以為找到了作文制勝法寶而沾沾自喜,惰性愈演愈烈,真正提高寫作能力也就無從談起。
4.閱讀不廣,知識面窄
有的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沒有圖書室,即使有,圖書庫存量也少或是根本就沒有對學生開放,加之報刊雜志又少,學生除了課本就很少有其他課外書籍可供閱讀,造成學生知識面窄,積累甚微。這樣寫作時,也就只能昏昏而不能昭昭了。
(二) 教師作文教學現狀分析
1.教學方法單調陳舊,灌多導少
在小學作文教學特別是農村學校中,那種“教師講作文理論--學生寫--教師改”的教學模式比較普遍,鮮有新的花樣,且習慣孤立作文教學,缺乏必要的系統性,不善于把每個單元的課文分析與單元作文訓練重點聯系起來,教學過程支離破碎,從而導致學生對枯燥的作文理論產生厭煩情緒,使之起不了應有的指導作用。還有些老師甚至將文章頭怎么開、中間寫什么、尾怎么結都和盤灌輸給學生,他們用自己僵化的思想固定的模式約束了學生天真爛漫的想象,學生只得機械式地按老師煞費苦心的構想寫下來,結果可想而知,大都“依葫蘆畫瓢”,因此,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不到發揮,“自能作文”和“構思、動筆”能力得不到鍛煉,從而也就無法寫出生動活潑的東西來,這樣無形中也就壓抑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
2.思想保守正統,要求脫離學生實際
教師以自己的認知丈量學生,無形中牽引著學生的作文游離于自己成長的路徑,作文非得宣揚高尚作風頌贊無私精神才好,如什么五講四美,遵紀守法,保家衛國,舍己為人等等,否則文章立意便不新不高,顯然這樣的要求超出了學生的生活環境和經歷,超出了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寫出的文章成人味太重、學生味太少,缺少真情實感和鮮活的生命力。
3.作文講評進入誤區,獎少責多
學生完成一篇文章,無論篇幅長短,質量高低,都是他們的勞動成果,哪怕是很不像樣的,在其潛意識里也總是極珍視的,并渴望能得到老師的認可和好評,而教師由于自己的特殊地位、學識水平、文學修養、生活經驗遠高于學生,所以總是高高在上地評價學生,片面地認為學生水平低,對學生作文很少表揚,尤其是對差生的作文,批判得一文不值,甚至挖苦諷刺,這極大的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產生一種逆反心理和一蹶不振的自卑感。
二、采取對策
以上便是部分阻礙學生作文進步的內外因素,也是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和體會到的,針對上述現象,我建議我們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可嘗試采取以下對策,以試消除學生作文時的內外障礙,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提高作文水平。
(一)從閱讀和生活中豐富“泉源”
一方面,從平時的大量閱讀教學中,抓住字詞句篇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特別應加強結合閱讀教材的“小練筆”訓練,以課文為依托,通過各種形式讓學生進行片斷訓練,隨堂隨寫,學生在學以致用中,品嘗到寫作的樂趣;另一方面,平時多鼓勵支持學生參加各種有益的校內外活動,教給觀察方法,培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能力。葉圣陶先生在談到,文章寫得好不好當然決定于構思、動筆修改的一連串功夫時指出:“但是再往根上想,就知道那一連串的功夫之前還有許多功夫所起的決定作用更大。那許多功夫都是在平時做的……”顯然,“那許多功夫都是在平時做的”,指的主要就是學生的生活和閱讀要充實豐富,經歷越多,積累越多,就越能成為作文“至關重要的基礎”,誠如葉老又一關于作文的經典語錄“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此話形象地指出了文章和生活的密切聯系,生活乃作文的基礎,生活的外延有多大,作文的外延就有多大。
(二)突破固定模式局限,優化作文教學結構
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優先關注差生,注意啟發引導學生參與,精心設計讓學生有視、聽、思、議、問、說的機會,指導學生講真話,說實話,寫平常人、平常事,不要畫地為牢,囿于固定模式和框架,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多給學生發揮自我,展現個性的機會,真正讓作文成為學生們的精神獨創,“我手寫我心”,讓作文脫下虛幻的華麗外衣“返璞歸真”,這樣就避免了學生作文中形式單一,內容雷同的毛病。
(三)轉變觀念,變應試作文為素質作文
作文教學應該著眼于訓練學生掌握生活、工作中必需的書面表達的能力,以適應日后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從教學目的上,要從根本上劃清提高素質與應付考試、追求高分的界限,嚴格破除猜題、背題背作文、抄襲搬套等應試思想做法,將作文教學提高到從培養人的素質的高度來考慮。
(四)多練多寫,開展多種形式的“動筆”活動
作文需多練,古今中外早有良訓,貝多芬語“我的格言是:沒有一天不動筆”,葉老更直截了當地說:“要緊的當然是多練,就是勤于動筆,每逢動筆絕不馬虎。”而我們現在的語文教材,每學期安排作文只不過7—8次,這未免少了些,如果想僅靠幾個作文來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是很不現實的.,因此,我們應多在平時下功夫,多給學生創造動筆的機會,比如讓學生堅持寫日記、周記,并養成習慣,我縣正開展的“個十百千萬”工程,要求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寫千篇日記,便是對此法的一個很好例證同時也不失為一項很好的舉措;再者,辦手抄報、班刊、校刊;摘錄好詞佳句展覽;習作競賽等等方式。
(五)豐富作文批改方式,提高反饋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詳改全班幾十篇作文,教師即使全力以赴也可能要積壓較長的時間。學生得過一二周才可得到教師這個唯一“讀者”的意見:一個分數,一個“閱”字或一些空洞的評語。對教師的批改結果,多數學生只看個分數就把作文本塞入書桌,起不到應有的作用,除了教師,學生再難得到其他方面的意見,更難獲得讀者和作者意義上的溝通。因此,我建議要改變傳統的作文只由教師批改的單一做法,開展老師面改、學生自改、同桌互改、結對互改、分組評改、師生共議共改等活動,這樣就可以極大地縮短批改時間,及時反饋信息給學生,這也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有效途徑,同學之間互評作文,必然就要認真閱讀甚至研究別人的文章,這是一種交流、學習、思考的過程,也是一種提高的過程,學人之長,補己之短,還能及時發現同學作文中的某些不足或毛病,培養學生的糾錯能力。當然,這樣的做法需要得到學校和上級領導的支持和理解才行,否則,領導檢查,發現作文本上大多數是學生寫的批語,老師的總批、眉批不多,圈的、劃的太少,也不細看,便誤認為是教師偷懶,對學生放任自流,不負責任的表現,誤解的后果便是極大地挫傷教師革新的積極性。
(六)轉變作文講評方式,鼓勵誘導為主
我認為,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關鍵不在于學生掌握了多少寫作秘訣,而在于學生是否(能否)擁有一種亢奮持久的興趣和飽滿的寫作熱情。因為,學生只有擁有了這種寫作興趣和熱情,才能促使學生在不斷的寫作實踐中尋求成功的滿足和快感,也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最終才可能獲得切實的寫作能力。相反這種寫作興趣和熱情一旦遭到挫傷,學生寫作積極性就會消失,所以我們教師應盡最大努力去呵護學生的積極性,不讓其夭折,這其中的多鼓勵少批評的講評原則便是一種很好的保護方式,因為它巧妙地“迎合”了學生積極的內在“期盼心理”,如果教師一味地指責“這不好”、“那不行”,其結果必然會弄得學生無所適從,扼殺學生的寫作自信。當然對于寫得不好的文章,要指出毛病所在,并拿來作為分析的實例,但盡量不要指名道姓,更不能挖苦諷刺,要用親切委婉的口氣幫助他們認識寫得不好的原因并商討改進措施。
雖然作文教學方式多樣,沒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還是要把握其基本的教學原則,并結合工作實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斷探索新的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我相信在有效的教與學的綜合作用下,學生的作文現狀一定會得到改觀,作文水平一定可以得到提升。
思考作文 篇2
風悄悄地來了……
吹醒著沉睡中的樹葉,它醒了,耳邊不時傳過“嗖嗖”的風聲,令人不禁又裹緊了衣服,它伸了個懶腰,雖然被風吹的搖晃不止,它也無怨無言,我抬頭呆呆地望著那片看上去已油盡燈枯的樹葉,它都要離開了,為什么還這么有精神?難道它不怕死嗎?怎么可能,世間哪有不怕死的生物,只要有生命,誰也不想離開,也許是人世間的某個人某件物眷戀著它。
樹葉被風吹的更劇烈,也許不要浪費一絲絲的力氣,它就會隨風而下,那么它的生命就得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了嗎?哦,難道它沒有什么好留戀的.嗎?美景?快樂?生活?
我依然呆呆地望著它,真希望那時能時間停止,一切都停止了運動,讓那片樹葉永遠地掛在樹杈上,即使已奄奄一息,哪怕呆上一分鐘一秒鐘也就足夠了……
唉,上帝沒有一絲憐憫之心,狠心地刮起了風,在那剎那間,樹葉飄飄而落,我以為它會依依不舍的離開,沒想到它來個急速下降,難道它這么快就像離開自己的大樹媽媽?人生的灰暗,讓人受不了,連大自然的生命也不放過。
我沉默了,只好坐在大樹底下思索著,不經意間地拿起掉落在地的某片樹葉,它飽經風霜,身上的某些部分已經被銷蝕了,好可憐哦,我的同情心又開始泛濫了,樹葉的生命太過于短暫了,也許……轉念一想,樹葉的完結,為土壤增添了沃土,為第二年的生命延長序曲,它不為自己,連死亡也可以欣然面對,只為別人,說偉大,又過于夸張,說渺小,又過于輕視,也許讓更多的人打開心靈的窗戶去發現。
我露出了淡淡的微笑,這不是人生的灰暗,是人生的另一面光輝,說不上的開心,用言語無法表達,心中如蜜糖般甜蜜。
思考作文 篇3
青春揮灑的高中時代是我們生命中最為燦爛的一筆。這充滿了生機活力的日子里,我們揮灑著汗水,拼搏著夢想,盡展笑顏。
我有理想,有奮發向上、剛健有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當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艱難的時候,我們決不能接受空白的人生,不能落得個“窮則獨善其身。”我欽佩孟子舍我其誰的萬丈豪情,當有“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堅毅。我們雖無法達到“仁者愛人”“仁者無不愛”的博愛境界,但我們卻也可以盡自己所能為生命注入光彩。我要將自己的脊梁化作沙漠中堅挺的胡楊,三百年不死,死了三百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朽。在青春的路途中,剛毅奮進將是我們不懈追求的目標。拼搏是青春的宗旨。有的人征服了高峰,又舉目遙望更險峻的山岸;探得瑰寶,又躍躍于另一次奇異之旅。這種人身上所帶著的執著,是我們可以去效仿的,我們要在青春的生命中征服生命中的羈石。
然而,在青春的.旅途中,僅僅只是拼搏堅毅也無法組成我們完整的青春。奮斗的途中,也該停下自己的腳步欣賞途中的風景。我們生活在城市的繁碌與匆忙中,在萬千的呵護期許之下尋找一條心靈的出路。家與學校的兩點本就可以構成我們生活的全部,然而我們還需要一處心靈的棲息之地,終日奔波于生命的拼搏,我們也需停下步伐去讓心靈釋放疲累。即使我們不能擁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種閑適。我們也可以輕倚小樓,品一杯香茗,攜一卷古詩詞,在微風中細細去品味生活。我們可以獨坐一方清池,也可以信步于微雨的巷道之中。讓我們留給心靈一塊棲息之地。在堅毅拼搏的同時細細品味人生,樂享生活。讓我們擁抱生活,獲得一顆靜謐恬淡的心。
在青春的旅途中,我們所奮斗的夢想;我們所散發的活力;還有我們曾流下的淚水都見證了我們無比絢爛獨一無二的青春印記。讓我們為生命奮斗,為青春拼搏。同時,別忘了讓心靈有一片寧靜的棲息之地。讓我們在青春的途中且息且行,成就別樣的絢爛青春。在青春的思考中,輕輕上揚嘴角,樂享青春。
思考作文 篇4
這是一個很平常的傍晚,吃完晚飯,我讓爺爺陪我到神農城游玩,爺爺滿口答應,推出來一輛鋼圈都擦得“閃閃發光”的自行車。我很納悶,問爺爺什么時候買了新單車,爺爺得意地對我說:“這個單車實際上和你媽媽的年齡差不多,比你大多了,我可是花了兩個月工資買的,所以特別地愛惜。”說時遲,那時快,我一把就爬到后座上了,爺爺帶著我,哼著小曲,吹著晚風,來到了神農湖邊,找了個人行道邊的停車位,打上車撐就牽著我徑直朝湖邊走去。
我還一步三回頭的看著爺爺的單車,問道:“您怎么不上鎖啊”?爺爺又笑了,問我:“你看路邊人行道停著那么多嶄新的共享單車,有丟失的嗎?在株洲,治安好得很,我這輛老古董是沒人偷的。”作為一個雙警家庭的孩子,我也會心地沖著爺爺笑了笑。
晚上散步的人很多,爺爺雖然年紀大了,可是步速很快,我要一路小跑才能跟上,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倒映著高樓和垂柳,美不勝收。不知不覺中,我和爺爺已經繞湖走了兩大圈,我們打算去便利店買水,只見爺爺掏出手機,對著柜臺的二維碼“掃一掃”,輸入密碼后,只見“嘀”的一聲,店主音響傳來“微信收款4元”。沒想到爺爺還挺“潮”啊!
回家的路上,我聽爺爺講曾經的往事。爺爺說:“小時候,因為剛剛解放不久,家里很窮,吃飯要算計著家里的人口,不能多吃;上學前要打柴用于生火,放學后要采蓮子補貼家用;住的.房子如遇外面下大雨,家里就會下小雨;聯絡靠寫信,采購要憑票;參加工作后,購買的最值錢的物品就是這輛單車,所以格外的愛惜,生怕被偷,放在家里還上鎖。”聽著爺爺如數家珍,我只有不停地點頭。
躺在床上,回想起爺爺的故事,覺得自己真的太幸福了,可突然間,我又憂心忡忡,思考著明天的我,該如何去做呢?“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立則國立。”鍛煉好身體,學習好文化,豐富好思想,練就好本領,已是我刻不容緩的應該去做的事情了。
思考作文 篇5
聽完前面的話,你可不要以為我的意思是不紀念烈士呀,烈士舍小家為大家,艱苦備嘗,其精神多么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紀念烈士和先輩,是為了明曉先輩們做人做事的`精神,不忘過去的苦難和屈辱,也更是為了不能再落后,不能再卑微,能展望未來,能昂首世界!每年的紀念我們都應是發自內心的,可以采用每人、各單位、各學校不一樣的方式
思考作文 篇6
放假時,小我三歲的表妹來家里玩,拿著她的新手機,成天放不下手。一日見她在寫作業,寫著寫著又摸到手機看了起來。我見狀問:“你作業寫完了?”妹妹搖頭,我說:“那還不趕緊寫?”妹妹理直氣壯:“我不正查呢么!一會兒就好!”
我了然,便不再多說。
如今互聯網當道,智能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這幾年在中小學生中,一到寒暑假,作業堆成“山”時,這類軟件的使用率飛漲。什么呢?就是拍下題目,上傳后馬上出現答案的這一系列軟件。同學們美其名曰“借鑒”,實則為——抄。
這些軟件的橫空出世無疑給廣大學生帶來了各種意義上的“便利”。開發者的出發點也許是想讓學生在面對難題時得以解決,也在得出答案的同時,給出了精細的解題教程,但卻無法杜絕“抄”這個問題,緊隨其后同學們面臨的一個更嚴重且不自知的問題——失去思考。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用最精煉的話告誡了我們思考的重要性。
思考,是成功的基石。“發明大王”愛迪生,縱使再鍥而不舍地做實驗,無論他是幾次炸了他的實驗室,他若不思考他的錯誤,不思考他實驗的一切,又有什么用呢?居里夫人對于放射性元素“鐳”的發現,即使她堅持了多少年,即使她受了再多的困難,她若沒有去思考,她能站在諾貝爾的頒獎臺,享受那榮耀,成為不朽的名人嗎?
答案當然是不容置疑的。
唯有思考!
思考,亦是生活的樂趣。“不下決心培養思考習慣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樂趣。”愛迪生說。跟無趣的人聊天索然無味,生活中處處是樂趣,他們若不思考,便覺得生活失去樂趣,處處是苦難,但真正痛苦的是他們失去了思考,也就失去了享受樂趣的權利。
思考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神圣、嚴肅而又艱辛的使命,我們應心存感激,并來探索這神秘無窮的宇宙。因為唯有思考,我們才能成為有價值的人;唯有思考,我們才能在生活磨練下感受無盡樂趣;唯有思考,我們的精神世界才能充實而豐富!
所以,開始思考吧!不論是大事小事,思考一切的一切!在人生的長河中,讓我們乘坐一舟名為“思考”的船,去乘風破浪!
思考作文 篇7
在生活中常常有許多事情值得你去觀察。在暑假里,我在航模訓練的過程中,既收獲了獎牌,還收獲了許多有關生活的科學知識。
在暑假訓練的最后幾天,航模隊的有些成員們要做最后的測試:放航。放航是要做到讓船模從這一頭到另一頭行駛成“一”字,越直越好。但從中的“一”字可含著很大的學問呢!
螺旋槳是推進船模動力的主要方式,提高船模的速度和穩定性;提高速度,必須在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改動,可以將螺旋槳刮薄,減輕重量,從而利于馬達旋轉速度提高;提高穩定性的方法也有很多,如舵面改為流線型,可以防止船體在運動中造成偏移,放航時,往兩邊的`船頭船尾上增加重量,使船的兩邊重量相等,得到更平穩的航行。
在第一次航行時,只聽水里傳來一陣陣刺耳的摩擦聲,令人感到震耳發聵。初次航行之后,老師找來了一瓶呈液體狀的東西涂抹在電機上,過了一會兒,老師將船體放入水中,進行了第二次的試行,這次的試航,聲音對比上一次,明顯小了不少,我定眼一看那只瓶子,原來發現老師滴的是潤滑油。可潤滑油為什么能讓聲音變小呢?這不禁讓我產生了疑問。
原來潤滑油是可以用在各種類型機械上,以減少摩擦保護機械及加工件的液體潤滑劑,主要起潤滑,冷卻,防銹,清潔,密封和緩沖等作用。
原來這就是讓電機聲音變小的根本原因啊,生活中科學無處不在,只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或許就會有很大的收獲!
思考作文 篇8
1,個人認為一本好的IELTS寫作書對提高寫作很有幫助。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這個道理。推薦新東方的IELTS寫作,里面大作文都是非常不錯的范文,多讀并且與自己所寫文章進行比較,進而改善。不是很推薦大量寫作,那不過是在練習寫作速度而已,對要想拿到7分乃至8分的幫助不大。我當時每周只寫一篇文章,但是因為每次寫完后都能認真總結,并將理解應用到下次作文中,所以后4篇文章的寫作質量上每一次的飛躍都曾令自己也驚訝。
2,要能夠區別formal寫作和informal寫作的差別在哪里。大家都只到這主要體現在2方面,語法和詞匯。譬如語法中被動語態被認為是formal寫作里非常重要一種表達方式,那么用it is considered that 要明顯比people all believe that更使語言提高檔次。而詞匯的formal使用也很重要,比如用complete不用finish,用occur不用happen等等。
3,文章要顯示出嚴密的邏輯性,這不僅包括所謂banlance自己的觀點,也只要把話說到位,就是言之必盡。banlance自己的觀點就是在文中要從事物的兩方面來說,至于是平衡還是有側重的來說要根據文章題目的要求來進行闡述。而具體到段落里就是在承認一方面的'同時又要說明另一方面會帶來什么效果,說白了就是不能讓人盡量少留給予對方反駁的機會。這點很多同學都在英文寫作中作不到,在大家的想法中能闡明自己的觀點已經不易了,疏不知這正是文章能否拿到7分的關鍵。話要說盡也就是這個道理,要讓自己說的每一句話都能明確的證明自己的主題,而不僅僅是只和主題相關。
4,詞匯和語法結構的復雜多變。曾經我們稱贊冰心用詞的多變,數千言沒有重復的詞匯,英語其實也是如此。比如basic,radical,fundamental,如果翻譯成中文意思其實差不多,但其實還是有不同,那么一篇文章中如果同時準確的用到了這三個詞匯,那么給考官的感覺肯定是不同凡響的。而語法結構的復雜不只是體現在句子長上,重要的體現出多變。比如為了加長句子我們可能總是說people who care。其實換成people caring 。不過少了一個詞,但卻是展示了另一種高層次的語法。(口語里比較多見,但不是說informal)其實字數我從來不認為是一種達到7分的障隘。
就寫這些吧,都是一些心得,說的比較空泛。我是不背例句啊什么的,所以我考完后朋友讓我重新把自己文章寫出來時我只能說是按照題目和思路完全重新寫了一篇。我覺得IELTS寫作考的是到底對英語掌握到什么程度,沒有一定的詞匯量,語法基礎和清晰的寫作思路是不可能拿到7或者8分的,即使有再好的技巧。所以奉勸各位還是腳踏實地多加強自己對句子和詞匯的掌握,而不要浪費到不停的寫文章上。
【思考作文】相關文章:
思考,懂得思考作文11-24
滴水的思考|滴水的思考作文08-11
高二學會思考作文-思考12-22
關于思考的作文:學會思考01-28
思考的溫度作文1000字-思考12-22
初三作文:不是思考的思考01-29
關于思考的作文:黑暗的思考01-26
關于思考的作文:換位思考01-26
關于思考的作文:環境的思考01-26
思考作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