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缺中的完美作文(薦)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殘缺中的完美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殘缺中的完美作文1
東坡有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自古即是,盈滿即殘,缺盡又圓。人生又何嘗不像這月亮,在殘缺與完美中來回轉換。在我看來,從沒有絕對的完美與殘缺,或許它們本就是一體,不分彼此。我們所追求的,不過是殘缺中的完美。
追求完美,不斷完善自己,達到更高的境界。
完美,是人們亙古不變的追求。無論是古時的“九五”,還是現在的“十全十美”,都透露出人們對完美的向往。詩人賈島推敲的故事更體現了人們精益求精的精神。但是我認為,完美并不是最終目標,追求完美是為了能達到更高的境界。當我們不斷完善自己時,我們腳下的.臺階也就越來越高,我們就能夠發現更高的境界并擁有更高的目標。要知道,人外有人,沒有人能達到真正的最高峰,絕對完美如同星星一樣遙不可及,我們只能在不斷向上攀登的過程中發現更高并重新確立目標,朝著更高的目標努力,我們會變的相對完美。所以追求完美只是我們向更高前進的墊腳石,在這動力下,我們也會越走越高。
追求殘缺,不斷發現自己,向更好前進。
殘缺,似乎不是一個好詞。沒有誰愿意有殘缺,但是誰都不可避免的有殘缺。既然不可避免,那我們為什么不努力減少自己的殘缺呢?所以,追求殘缺的過程,不如說是不斷發現自己并加以改正的過程。隨著我們不斷追求殘缺,我們也就向著更好不斷前進。我認為,找到殘缺就如同找到了完美。殘缺就像是完美的影子,當你逐漸向殘缺越來越小的方向前進時,也許就能觸碰到完美。因此,不要畏懼殘缺,不要躲避殘缺,勇于面對,敢于追求,在追求中不斷完善品質與內心,漸漸地,你會發現自己會向著完美不斷靠攏。
放寬心態,努力提升自己,發現殘缺中的完美。
上帝為我們關上一扇門,卻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生活不會一直完美,有得有失。當事情并不如意時,不要灰心。須知世界上的事并不是隨著自己意愿而存在和發展的。所以,滿足于殘缺中的完美也是一種心態。我們要做的,是放寬心態,發現自己的不滿并努力提升自己,不必擔心什么,也不必計較什么,上天是公平的,它對每個人都會眷顧,這才是公平完整的人生。
完美,蘊含于殘缺之中。發現殘缺中的完美并不斷追求,才是我們人生必進的道路。
殘缺中的完美作文2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提起李煜,后人恐怕贊譽的不多。因為他是個亡國之君,而導致他亡國的直接原因就是他貪圖享受。所以,這樣的昏君頂多也只能做一個歷史的反面教材。而我卻認為,李煜的一生具有傳奇色彩。“寧當有暇之玉,不為似玉之石。”當他一夜之間從一呼百應的皇上淪為階下囚時,他頓時放出渺茫光輝。這時,我們才能說真正的李煜誕生了!
這時的李煜詞風與前判若兩人,他不用飾繪,純用白描,直抒胸臆,直率自然,風韻天成。使人覺得他的詞有“清風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之感。更讓人感到欣慰的是:他詞作的內容寫宮廷生活升華為抒寫故國之思,亡國之痛。在詞的意境上有了很大的升華。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自亡國以來,李煜一直過著后悔自責的生活,終日以淚洗面,就在這時,千古絕唱《虞美人》誕生了。因“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詞句,宋太祖勃然大怒,節束了這位亡國之君的人生。
李煜用他的獨特風格使自己的作品流傳千古。所以,現在人們提起李煜,大多是詞人李煜,而不是皇帝李煜。一個皇帝最終被當成詞人傳頌,李煜到底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在他“雕欄玉砌應由在,只是朱顏改”的悔恨中,我們是不是聽到了“失敗”二字?或者,在某種角度來說,我們是不是應該感謝他的“失敗”?感謝“失敗”給我們帶來的一筆巨大精神財富。
有人說,李煜是失敗的,直到最后他還是以亡國之君出場的,但大家不妨設想一下,如果李煜沒有亡國,最終以一個皇帝的身份平靜的死去,那他也不過是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的數百個皇帝里添一個亡靈罷了。如果是那樣,我們就少了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就少了一為愁緒“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感情極為豐富的中國詞壇上的一顆耀眼的星星了。當然我們也讀不到了《相間歡》《虞美人》這樣千古傳誦的'好詞作了。所以,我一直認為李煜是成功的,因為他體現了自己真正的價值。
我們只知道,詞人李煜是成功的,比那個身著龍袍的皇帝李煜更讓人永記于心。亡國之事只不過是他人生經歷中的一點瑕疵罷了,如果沒有這樣的殘缺,又哪里會有《虞美人》等這樣讓人產生強烈共鳴的優美的詞作呢?
【殘缺中的完美作文】相關文章:
殘缺中的完美作文03-17
殘缺中的完美作文3篇11-03
完美與殘缺作文02-03
完美與殘缺作文02-19
殘缺中的完美作文(通用20篇)01-05
(推薦)完美與殘缺作文03-15
殘缺的完美作文02-22
完美與殘缺作文6篇04-07
完美與殘缺作文(6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