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明的作文三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明的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明的作文 篇1
人的文明是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
我經常乘坐飛機出行,機票是經濟艙。每次登機,我都看見經濟艙乘客排著長隊;進入機艙之后,通道上經常擁堵,因為走到座位的乘客要站立著將大的行李擱置到行李架上,需要一定時間。此時,站立的乘客必然擋住后面登機乘客的道。這不僅占用別人的時間,也可能彼此發生糾紛。這時的機艙內比較混亂。
最近去夏威夷旅游,看見檀香山機場經濟艙的登機方式合情合理:機場按登機卡的排號座序,被叫到號的乘客才能登機。他們從最后一排的乘客叫起,依次往前。這樣一來,最后一排的乘客優先登機入艙,他們放好行李安靜落座。后面的乘客按照座位順序再入艙。期間無論哪一排的乘客入艙,留給乘客面前的通道一律都暢通無阻……這個登機過程有點像商務艙。
這樣登機還產生另一個好處,乘客擱置在行李架上的物品也是有序的`,而不是“見縫插針”地塞進附近行李架。這樣一來,乘客下飛機取行李時十分方便,更不會忙中取錯。我問過前年去過檀香山旅游的朋友,那時經濟艙是否這樣登機?他回答:不是的,那時登機與其他機場一樣。
有句叫做“先小人后君子”的老話,這用在措施設計上頗為需要。設計者務必像“小人”一樣換位思考,甚至斤斤計較,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動機效果的統一。人的文明是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有關措施的設計,直接關系到文明的質量與抵達的進程。
文明的作文 篇2
“韌性”一詞,往往是用來形容物體的。物體受到外力彎折而不斷,堅實卻又柔軟,這便可稱為有韌性。這種獨特的“韌性”,更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經艱難險阻未曾斷流的內因。
回顧中華民族一路走來的歷程,其中最大的危機莫過于清朝末年西方列強對中華文明的一次次破壞了。列強不間斷的文化輸出以及對文物的毀壞,沖擊著中華傳統文化,但最終成就了對中華文化的另一種形式的塑造。它給了文化破舊立新的契機,讓文化于這種攻擊中實現了轉型與自我救贖,它從某種程度上又成全了我們的文化。
而今,似乎又有比百年前更強悍的“敵對勢力”出現,它考驗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韌性,這次不是列強,而是科技。
在21世紀,科技發展無疑是各國十分看重的,我們在科技之路上你追我趕,但由于傳統文化與科技存在著某種層面的對立關系,我們當然不能為此而放棄科技發展,更不能讓第一生產力落后于世界。因此,這便是傳統文化的大危機時刻了。
面對這一大危機,我們文明的韌性又能否支撐我們化險為夷呢?
答案是肯定的。
進入公眾視線的“國潮”,無疑是文明韌性的一大體現,面對這危機四伏的境況,中華文明必不會坐以待斃,國潮商品將文化元素與現代生活完美融合,創造了富有文化氣息的“中國之潮流”。中華文化憑借它的韌性,以新潮的模樣再次來到我們近前。在危機時刻,我們的文化總能在逆境中成就文化本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國潮之路才剛剛開始,中華文明的韌性遠不止于此。在未來科技的發展中,傳統文化勢必遭受更大的危機,在科技迅猛發展的夾縫中尋求生存之道并非長久之計,對于文化的未來,如何激發出文明自身的韌性,才是我們更需要在當下思考的問題。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激發文明的韌性需建立在我們對本民族文化深度了解與體認的基礎之上,“博觀”之后,揚長避短,取其精華,才能向全世界進行大規模,有影響力的文化輸出。
作為中華文明的傳承人,新一代的我們更要肩負重任,砥礪前行,挖掘韌性的內驅力,將中華文明發揚光大。
文明的作文 篇3
我每一次走在路上的時候,總會看到許多垃圾;每一次看見別人隨手扔下的垃圾,我的心就會像被針扎一下那么痛。因為,世界不文明,人類正在污染環境,讓地球變成垃圾箱。
如果,每一個人少扔一個垃圾的話,僅是一年少扔一個垃圾,那么一年就會少約61億個垃圾。有人說過,人類是享用者也是生產者。我們生產什么——垃圾,大自然給了我們多少東西,我們卻只還給她了垃圾,她卻還默默的給我們東西。
我想,從我做起,從現在開始,撿起身邊的每一個垃圾,世界會變得更美好。少一個垃圾,多一份文明,我希望生活在一個沒有垃圾的國家里,沒有爭吵,沒有戰爭。只有美麗的森林和田野,生活會更美妙。
【文明的作文】相關文章:
文明成就文明作文07-28
文明作文:尋找文明08-13
追求文明作文_寫文明的作文01-08
有關文明的作文:文明美德11-12
關于文明的作文:文明感言04-16
文明作文之講文明05-03
文明出行,文明做人作文05-08
文明作文600字-文明12-22
文明與不文明作文03-10
用文明喚醒文明作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