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征文

時間:2022-01-27 15:01:48 文明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征文

  生態文明是中國轉型發展大勢所趨,也是人民過上更美好生活的民心所向,以下是小編收集的關于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征文,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征文

  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征文1

  一個國家的美可以從很多方面看出來,比如環境衛生。只有一個好的環境,這個國家才堪稱最美,只有一個好的環境才能使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與眾不同。

  環境與人類是共存的,人類自誕生起,一切衣食往行及生產,生活,無不依賴于我們所生存的這個星球,地球上的.大氣、森林,海洋、河流、土壤、草原、野生動植物等,組成了錯綜復雜而關系密切的自然生態系統,這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環境,長期以來,人類把文明的進程一直滯留在對自然的征服掠奪上,似乎從未想到對哺育人類的地球給予保護和回報,在取得輝煌的文明成果的同時,人類對自然的掠奪卻使得我們所生存的這個星球滿目瘡疤,人口的增長和生產活動的增多,也對環境造成沖擊,給環境帶來壓力。

  眾所周知,人類是以自然環境為生存,延續的物質基礎。但是,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自然環境卻遭受到愈來愈嚴重的破壞。大氣污染,水污染,陸地污染……以至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塊凈土。

  或許你會想,想在重要的是發展科技,科技發達了之后在去環保也不遲,那你到時候可要后悔了。如果我們現在過分陶醉于對抗大自然的勝利,認為我們取得了什么了不起的成就,那我們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酸雨,有毒廢棄物,野生生物滅絕,以及大氣、水污染等,這是我們當前面臨的一連串全球環境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該做些什么呢?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但我們現在還只是學生,不可能為全人類的環境作出特別大的貢獻,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環境做起,從保護學校的環境做起,例如:遵守有關禁止亂扔各種廢棄物的規定,把廢棄物扔到指定的地點或容器中,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飲料杯、飯盒、塑料袋,用紙盒等代替,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垃圾,減輕垃圾處理工作的壓力,愛護花草樹木,少贈送賀年卡,保持校園清潔等。

  以上這些雖是小事,但是,只要大家動手,一起努力,從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著手,調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就能為保護地球做出一份貢獻。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做保護地球的小主人。

  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征文2

  鱗次櫛比的商貿大樓,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線,休閑舒適的商業街……好看、好吃、好玩,真是一個美麗中國!”睡夢中的我流著口水,“啊,天為什么開始變黑,花草開始枯萎,河水開始干涸,鳥蟲開始滅絕,空氣里彌漫著嗆人的味道,我呼吸變得……”我從噩夢之中驚醒,我不要!不要!我夢中的美麗中國不該如此!“天藍、地綠、山青、水凈”,未來中國多么美好!這才是我的綠色中國夢,更是全中國人的夢想。

  《美麗中國——勇做生態文明建設者》一書讓我驚嘆,我們的中國是如此美麗,經濟也越來越發達,就像我的家鄉新橋,近幾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個名不見傳的`小鎮,發展成開放時尚、文明雅致、均衡協調的花園城鎮。但是正如書中所說“山清水秀但貧窮落后,不是美麗中國;強大富裕而環境污染,同樣也不是美麗中國。”地球母親受傷了,中國的傷情也正在加重:水資源污染、食物鏈被破壞、生態環境遭破壞,大氣受污染、土地荒漠化,生產、生活垃圾污染……而美麗的新橋也抹上了一層灰色,原本那條貫穿整個新橋的“母親河”蔡港河早已不再清澈,往日的魚蝦已不見了蹤影,越來越混濁的河水讓人不忍目睹,我不禁痛心,不禁驚呼:保護地球,愛護自然,這是我們人類唯一和正確的選擇。

  社會在呼吁,人類已覺醒,國家在行動。徐秀娟、楊善洲、姚明、王君婧等這樣一批批最美的綠色衛士給我帶來了榜樣的力量。作為一名小學生雖能力有限,但是我很想像他們一樣,勇做生態文明建設者,規范日常行為,養成良好習慣,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學會垃圾分類,廢電池回收,不用一次性碗筷,節約水電……滴水成川,積土成山,只要人人肩負責任,捍衛地球,相信總有那么一天,天空會變得蔚藍,河水會變得清澈,森林會變得茂密,空氣會變得清新,美麗中國一定會更加美麗。

  “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多么美好的中國夢,我愿做一名最美的綠色使者,實現最美的綠色中國夢。

  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征文3

  “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鏗鏘有力的莊嚴宣示,在會場內外引起了熱議,成為一個輿論焦點。

  人們還記得,5年前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態文明建設,5年后的今天,十八大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起,列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并用專章論述。生態文明地位的“升格”,體現了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更加重視,對生態發展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刻,也順應了時代的要求、民意的呼喚。

  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到“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的`指引,再到“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的路徑,十八大所理解和規劃的生態文明,早已超越了單純的節能減排、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等問題,而是上升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升社會文明水平的現代化發展高度,并且體現為工作部署、發展目標、制度設計,涌動著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生態文明浪潮。

  這樣的歷史性跨越,來自于現實的嚴峻挑戰,人民的強烈期盼。過去的十年,我國工業化突飛猛進,城鎮化率突破50%,曾經“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鄉土中國,在推土機、生產線和辦公樓的強力推移下,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記憶。然而,當一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崛起于東方大地的時候,也日益面臨著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困擾;當國人的錢包日益鼓起來以后,也越來越深切地體會到,物質豐富并不是生活質量的全部,清新空氣、干凈的水、宜居環境、放心食品也是幸福的必備元素。而從近年來PM2.5監測在社會關注下出臺,到項目在一些地方引起的民意波動,更可以發現,人們的環境焦慮、生態期盼也隨著經濟指數的攀升而日益凸顯。

  生態文明是中國轉型發展大勢所趨,也是人民過上更美好生活的民心所向,因此,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的目標,提出“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的愿景,才會引起如此強烈而廣泛的共鳴,開啟新一輪生態文明建設的熱潮。

  從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到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從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到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展望未來的生態文明建設,我國將更加尊重自然規律,更加依靠發展方式轉變,更加突出制度保障,更加重視全民參與。一個有著“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文化傳統,又對現代工業文明有著深刻省思的民族,將在現代化之路上激發出強大的生態文明力量。

  一棵樹好栽,而一片森林則不易培育。生態文明重在建設,難在堅持。讓我們攜起手來,匯聚每一個人的努力,把生態意識體現在日常生活到發展建設的每一個環節,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保護環境,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托起一個山明水秀、天朗氣清的美麗中國。

【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征文】相關文章:

生態文明美麗中國作文08-07

生態文明美麗中國作文02-16

生態文明,美麗中國1000字作文08-09

關于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初中作文08-09

生態文明美麗中國作文500字01-27

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初一作文01-27

生態文明美麗的中國作文600字08-16

關于生態文明,美麗中國800字作文08-09

初中700字作文 生態文明美麗中國01-2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AV高清手机在线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 午夜大片免费观看日本毛 |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欧美色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