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歲月以文明

時間:2024-01-25 08:16:14 文明 我要投稿

給歲月以文明

  當人類需要語言去交流,需要文字去記錄,需要體系去維護時,文明便會出現。文明會漸漸扎根于血脈之中的,慢慢成了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基因。所以時代在改變,文明也在亦步亦趨地跟隨。

給歲月以文明

  三體中有這樣一句話:“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文明所具有的無休止性,不可斷性,使得即使是科技爆炸,信息交流不斷更迭交替的21世紀,任何人也阻止不了它高昂著頭顱向前進發的腳步。

  文明絕對不需要固步自封,否則它只會變成史料中的古巴比倫,古印度一般只封存于歲月之中,留給世人感嘆其曾經的輝煌。文明應是隨時不斷發展與改變的,中華五千年的文化繁衍至今,絕不是僅僅只靠著它的華夏兒女們的堅守,還是依賴于它的萬象變化。它能夠容納其他民族的文明精華,與自己相結合,從而成就更加繁榮的合體。古時有之,今朝亦然。中國文化早已在鴉片戰爭中的第一炮的響起就開始了與國外的文化交融,至此中華文化第一次有了實質上革命性的改變。并且這種融合與變化延續至今,也將一直持續下去。由此也產生了一系列關于傳統與現代兩種派別不斷的沖突與摩擦。

  誠然如《烏合之眾》中所言:“沒有傳統,就沒有文明。”但后半句的“沒有對傳統的緩慢淘汰,就沒有進步。”同樣不可忽視。因此在我看來,傳統文化應是現代文化的基石,不宜抬捧過高,也不應嗤之以鼻。相反,應跟換其作為地基的新材料,使它能夠更好適應不斷變化的現代文化。而那些過度抬高傳統文化價值或是貶低諷刺傳統文化的人,往往都是忽略了傳統文化與文化間的從屬關系,忘了其也本身早已“改頭換面”的事實。

  傳統文化是脫離不了文化的軀殼獨立存在的,那么作為從屬關系的一部分,傳統文化同樣具有淘汰性與變化性。在時代躍遷中,傳統文化作為民族本身文化發展與衍生,也是在不斷推陳出新到今日。而現代文化呢,則是人類共同文明的一種發展,更具大眾性與科學性。正因如此,現代文化常常缺少了民族或是國家的獨特性,缺了點“人情味”。這時,只有傳統與現代的配合才能顯得相得益彰。所以沒有所謂傳統與現代文化的沖突。

  要想傳統與現代有機融合,我們就必須意識到文明本質上的特性。不能過分強求于留住某種文化,而是應將文化變得能夠適應于當前的時代。做到“給歲月以文明”。傳統應該保留的部分是那些可以靈活機變的,比如,人們對于孝的理解,在普世價值觀中不斷衍生,先下的孝不在是愚孝于父母。從而達到在現代文化中富含傳統文化底蘊的目的。

  “當一個文明穩定下來,盡管它的生產效率得到了提高,也可能創造出了很多燦爛輝煌的文明成果,但由于它太固定,也就失去了活力,最終會被其他動態文明取代。”墨守成規的文明,時代留不住它。歲月與文明只有一起動態發展才能,達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歲月因為文明而輝煌,而文明因為歲月而更加璀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結合也需做到如此,沒有沖突,才能在歲月創造中美好。

【給歲月以文明】相關文章:

給歲月以文明作文02-26

【薦】給歲月以文明作文(通用55篇)07-05

與歲月同行07-05

歲月的禮物02-18

作文苦難歲月08-21

歲月的童話作文02-03

珍惜幸福歲月02-01

珍惜歲月的范文02-01

苦難歲月作文08-07

青春歲月08-0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 | 一级a做片免久久费观看 |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大片 | 青青青在线视频自拍 | 天天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