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使至塞上》翻譯及創作背景

時間:2023-10-18 13:48:16 王娟 文學常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王維《使至塞上》翻譯及創作背景

  《使至塞上》是唐代詩人王維奉命赴邊疆慰問將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紀行詩,記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見的塞外風光。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王維《使至塞上》翻譯及創作背景,歡迎閱讀。

  原文

  單車欲問邊⑵,屬國過居延⑶。

  征蓬出漢塞⑷,歸雁入胡天⑸。

  大漠孤煙直⑹,長河落日圓⑺。

  蕭關逢候騎⑻,都護在燕然⑼。

  注釋

  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邊塞。使:出使。

  ⑵單車:一輛車,車輛少,這里形容輕車簡從。問邊:到邊塞去看望,指慰問守衛邊疆的官兵。

  ⑶屬國:有幾種解釋:一指少數民族附屬于漢族朝廷而存其國號者。漢、唐兩朝均有一些屬國。二指官名,秦漢時有一種官職名為典屬國,蘇武歸漢后即授典屬國官職。屬國,即典屬國的簡稱,漢代稱負責外交事物的官員為典屬國,唐人有時以“屬國”代稱出使邊陲的使臣,這里詩人用來指自己使者的身份。居延:地名,漢代稱居延澤,唐代稱居延海,在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北境。又西漢張掖郡有居延縣(參見《漢書·地理志》),故城在今額濟納旗東南。又東漢涼州刺史部有張掖居延屬國,轄境在居延澤一帶。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維路過居延。然而王維此次出使,實際上無需經過居延。因而林庚、馮沅君主編的《中國歷代詩歌選》認為此句是寫唐王朝“邊塞的遼闊,附屬國直到居延以外”。

  ⑷征蓬:隨風遠飛的枯蓬,此處為詩人自喻。

  ⑸歸雁:雁是候鳥,春天北飛,秋天南行,這里是指大雁北飛。胡天:胡人的領地。這里是指唐軍占領的北方。

  ⑹大漠:大沙漠,此處大約是指涼州之北的沙漠。孤煙:趙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邊防報警時燃狼糞,“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風,“裊煙沙而直上”。據后人有到甘肅、新疆實地考察者證實,確有旋風如“孤煙直上”。又:孤煙也可能是唐代邊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鎮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煙一炬,謂之平安火。”

  ⑺長河:即黃河;一說指流經涼州(今甘肅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條內陸河,這條河在唐代叫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⑻蕭關:古關名,又名隴山關,故址在今寧夏固原東南。候騎:負責偵察、通訊的騎兵。王維出使河西并不經過蕭關,此處大概是用何遜詩“候騎出蕭關,追兵赴馬邑”之意,非實寫。候騎:一作“候吏”。

  ⑼都護:唐朝在西北邊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護府,其長官稱都護,每府派大都護一人,副都護二人,負責轄區一切事務。這里指前敵統帥。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國杭愛山。這里代指前線。《后漢書·竇憲傳》:憲率軍大破單于軍,“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此兩句意謂在途中遇到候騎,得知主帥破敵后尚在前線未歸。

  翻譯

  乘單車想去慰問邊關,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

  千里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

  到蕭關遇到偵候騎士,告訴我都護已在燕然。

  創作背景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發兵攻打唐屬國小勃律(在今克什米爾北)。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滌西大破吐蕃軍。唐玄宗命王維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奉使涼州,出塞宣慰,察訪軍情,并任河西節度使判官,實際上是將王維排擠出朝廷。這首詩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賞析

  公元737年,唐玄宗命王維出使邊塞慰問將士,察訪軍情,實際上是把他排擠出朝廷。這首詩作于詩人去邊塞的途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交代了此行的目的:去邊疆慰問。既是“單車”,當然就裝備簡單,兩個字暗含了作者人生的失意。接著作者將自己比作蓬草和大雁,進一步渲染了自己的渺小和環境的蒼涼。不過作者很快就被邊塞的奇特風光吸引住了,看那烽火臺上的狼煙直直地沖向高空,血紅的夕陽把蜿蜒的黃河都染紅了,此情此景,似乎把我們帶入了神奇的夢幻,這壯美的場景也讓作者忘記了個人的惆悵。最后作者終于到達目的地,卻得知長官們都上了前線。在環境惡劣的邊塞,狼煙四起,那些守衛的將土們卻不畏困難,勇敢地沖出陣地,詩句表達了對他們的贊嘆。

  本詩描繪了邊塞壯美的風光,抒發了作者自己的失意之情,贊揚了邊疆將士不怕艱苦的愛國精神。另外,“大漠孤煙直,艮河落日圓”中的“直”和“圓”兩個字,看似平淡無奇,卻逼真地描畫出了邊塞獨有的壯美景觀,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贊嘆。

  【作者簡介】

  王維(701-761),字摩詰,太原祁縣(今山西祁縣)人,后徒家蒲州(今山西永濟西)人,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曾官至尚書右丞。

  練習

  1.“蓬草”在古代詩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詩中的“征蓬”表達了詩人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聯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業的心情。這個典故隱含在哪兩個字中?

  _________________

  3.頸聯的“直”和“圓”兩字歷來為人稱道,說說這兩個字為什么用得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頸聯是寫景名句,依據這首詩,描述一下王維看到的景色以及當時的心情。(60左右字內)

  參考答案:

  1.“蓬草”隨風飛轉,古代文學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蹤。王維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覺,他為自己受排擠離開朝廷感到十分憂憤。

  2.“燕然”二字。

  3.“直”和“圓”準確地描寫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深切的感受。“直”字荒涼孤獨中透著挺拔雄偉,“圓”字蒼茫壯闊中顯現柔和溫暖。

  4.(略)

【王維《使至塞上》翻譯及創作背景】相關文章:

使至塞上擴寫02-03

使至塞上改寫600字11-11

隱形的翅膀歌詞及創作背景01-30

李白《靜夜思》創作背景02-23

使至塞上擴寫初中作文450字11-26

使至塞上改寫作文400字11-26

使至塞上改寫作文(精選20篇)10-10

高鼎《村居》譯文及創作背景09-07

古詩《使至塞上》改寫作文(精選15篇)09-07

《使至塞上》改寫作文(通用24篇)09-0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三级a∨在线 | 亚洲精品综合国产精品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韩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 日韩专码一区二区 |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