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通用47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1
全世界有很多節日,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我的家鄉韶關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著屬于我們的傳統節日。在眾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原因不是因為屈原,不是因為什么。就因為我是在端午節那天出生的。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于自家包的,對于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后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裝著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里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2
“龍頭舴艋吳兒競”,這句詩描寫了激烈的賽龍舟場景,而龍舟,只是端午節眾多習俗之一,那么端午節還有什么習俗呢?
包粽子
粽子,可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美食。傳說粽子是屈原投江之后,百姓為了紀念他,不讓他的尸體被魚類啃食,從而制作出來喂給江里的魚類的。而現在,粽子已成了我們的日常食物。制作粽子需把餡先準備好,用糯米將一塊餡料裹起來,用粽葉包上,做成三菱錐的形狀,一個粽子就做好了。接著,把做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不一會兒,一縷縷白氣從鍋里冒了出來,打開一聞,香氣撲面而來,把粽子一個個拿出來,慢慢剝開粽葉,黃黃的糯米便露了出來。咬上一口,糯米咸咸的,餡的味道和糯米的交織在一起,有一種特別的感覺,十分好吃!
賽龍舟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熱鬧場面也令人難忘。江上,一支支龍舟隊伍齊頭并進,每一個劃龍舟的人都彎下腰,快速地劃著槳,也許太過用力,他們神態猙獰,面部扭曲,鼓足了勁地向前劃去。在兩岸,觀眾們都在為劃船的人加油鼓勵,歡呼聲響徹云霄。在龍舟的船尾上架著一口大鼓,一個人拼命地敲打著大鼓,發出“咚咚咚”的.聲音,鼓舞著勇士們齊心使勁!終于,一身紅的龍舟加快了速度,超越了所有的龍舟,奪得了桂冠。
端午,既給人以美味的享受,又給人以視聽之娛悅。朋友,你們的端午又如何呢?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3
每個人家鄉的節日一定都很有民族風情,在我的家鄉,最有民族風情的節是端午節。每到端午節人們就去買粽葉和糯米、花生、紅棗、葡萄干等許許多多的包粽子的材料。
那十分誘人的香味從那每家每戶櫥房的窗戶里面飄出來,光聞聞那撲鼻的香味就讓人口水一直往下流,這時我想到了望梅止渴這個成語了,我心想:“聞到香味就饞的不得了和聽了名字就饞的不得了一樣啊!不是嗎?”一陣陣香味文不停地喊叫著,好像在對我說:“快來呀!快來呀!你們看我多美味,多有感染力,多有誘惑力。保證你吃了第一個還想吃第二個。一口接一口,一個接一個的聽的沒完沒了的無休止的吃著。”在端午節里,最精彩的是什么?你一定不會非常的熟悉,你現在來猜一猜吧!
你們一定非常想知道,那我就告訴你們吧!是——龍舟比賽。每年一到端午節大大小小的湖里都會舉行一次龍舟比賽,那些人們一個個都聚到湖邊,嘴里面說的全是那些和龍舟比賽有關的話題。一個個充滿笑容的臉和那么多趾高氣揚的`隊員融為一體,燦爛的陽光照在他們的臉上。為那些龍舟隊員們增添了一份自信。
隨著一聲號響,一個個面帶笑容的龍舟隊員,不再有那燦爛的笑容,他們一個個的神情變的那么嚴肅,每一個隊員都努力的劃著一刻也不敢放慢,周圍是一片片響亮的加油聲。這就是家鄉的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4
端午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節,每年這個時候很高興,因為有美味的粽子吃!咸肉的、蛋黃的、紅豆餡的······可是不明白為什么在這個時候吃粽子?有人說,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紀念屈原的,也稱為詩人節;也有人說,這個日子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
我們家鄉的端午節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奶奶買了碧綠的'艾葉和菖蒲掛在大門口呢,說是可以辟邪。到端午節我家總是很忙!大人們很早就起來準備裹粽子了,我感覺到很溫馨,又可以吃到媽媽裹的粽子啰!我還記得,在我六歲的那年,大清早,媽媽喊:“孩子,端午節了!起床咯!去洗洗臉,幫媽媽一起裹粽子吧!” “哦”,我應答了一聲。剛洗完臉,就來到廚房找吃的。可倒霉的是,一來到就給媽媽拉著幫忙裹粽子了!一開始我還不愿意的,可是看著這些花花綠綠的材料,覺得很好玩,一會兒拿片裹粽子的竹葉,放點材料:一會兒拿著草繩綁呀綁。終于,在我的努力下,完成了我人生的第一只粽子。雖然樣貌難看了一點,可也是我親手做的。我拿著粽子跑去廚房,叫大人們幫我煮熟它,等熟了,就把它消滅。嘿嘿!
今年的端午節又要到了,我還回味著我親手裹的那粽子的味道,我還要和媽媽一起裹粽子,在我眼里,家鄉那端午節,是永遠值得我懷念的!
家鄉的端午節,我愛您!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5
端午節的粽子最好吃,端午節的艾葉最芳香。
每到五月初五端午節,媽媽的公司就會發一些各式各樣的粽子,有豆沙粽,有蛋黃粽,有板栗粽……可我和爸爸最喜歡的還是奶奶幫我們親手包的肉粽。只見奶奶拿起兩片粽葉,輕輕地縱橫交錯卷起,使粽葉長出一雙“長耳朵”,倒過來像一只三角形的小兔子,再向小兔子的`身體倒滿糯米,中間放上一塊肉,然后用兩只“長耳朵”封上缺口,用五顏六色粽繩把粽子五花大綁,一個漂亮的粽子完成了。最后放在“汗蒸房”蒸上一會兒,等它蒸熟后,我便迫不及待地解開粽繩,輕輕地剝開綠油油的粽葉,露出乳白色的糯米,一股粽香味撲鼻而來。輕輕咬一口,又香又糯的味道涌上心頭,沁人心脾。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那為什么會有這樣習俗呢?因為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楚國人叫屈原,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合抗秦,卻遭到了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了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于農歷五月初五日投汨羅江而死。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異常悲哀,紛紛劃船去打撈屈原的尸體。有些人則往江里扔粽子,說是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了。于是端午節就有了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
這就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6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據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每到這一天,人們到江河上劃龍舟、投粽子,來紀念詩人。
在我的老家,沒有可以賽龍舟的河,所以我從沒有見過賽龍舟,但家鄉的端午節也有很多的風俗。
在我的家鄉,每到端午節的前一天,家家戶戶門口就掛起了長長的樹枝,外婆告訴我那是菖蒲和艾葉,是為了辟邪。也就是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大家就忙著包粽子,綠油油的粽葉上有斑斑點點的白色,聞起來有淡淡的香味,粽葉大大小小,我最喜歡外婆包的粽子,看起來像大大小小的綠色金字塔,漂亮極了。
端午節一大早,沒起床就能聞到香噴噴的`粽子味,那天的早點就是美味的粽子。吃過粽子,外婆就給我和我的表姐表妹在手上系上五彩的絲線,外婆說系上五彩的絲線,保佑我們健健康康長大。
家鄉的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要吃一樣東西,那就是包子。端午節那天,每家都忙著做包子。包子有鮮肉的、腌菜的、豆芽的、豆沙的、火腿的、白菜的……有很多的品種。包子蒸熟了,鄰居就會互相你送給我,我送給你,所以就可以吃上很多不同口味的包子。我覺得家鄉的端午節就是包子的節日。
吃過粽子、包子,人們就到鄉村里去看斗牛、歌舞表演。
家鄉的端午節,真是又好吃又好玩!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7
以臨近端午節前夕,孩子們聽到要過節都高興的發出了歡快的笑聲,幼小的孩子們都等著大人們包粽子,講故事。而我們也將人世塵俗拋擲腦后,投入到節日的歡樂中。
如今已是端午之節,我很想念屈原前輩。屈原是誰你們可能不明白,我來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吧!
楚王時期有一個人叫屈原,那時他懷著才高八斗的智慧,向楚王自薦,可卻一次次的遭到楚王的拒絕和抹殺,最終,楚王因不耐煩將他逐到邊疆,之后,屈原覺得自我才高八斗,竟不被重用,自我一心鐘愛國家可沒人明白,一怒之下投入了汨羅江。那個地方的人覺得他很偉大,為了紀念他,他們不想讓屈原的尸體被江里的魚吃掉,就投了很多粽子,意思是魚吃粽子別吃屈原的尸體,之后稱這一天為端午節。這一天便有了吃粽子的習俗,你們聽了故事必須很感動吧!其實我也感動的`一塌糊涂呢!
可是聽了這個故事,我雖然敬佩他,但我覺得,他不應當就這么結束自我,是個人就會有不足之點,他肯定也會有不足之點,他應當繼續學習和改正他的不足之點,從而改變的更好,而不應當因為一點挫折就當懦夫。如果屈原能明白這點而不去投江的話,他將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英雄。
說道端午,不得不把故事放到一邊了,還是講講我家鄉的習俗吧!
我家鄉的習俗你可能還不明白,每當端午過節,我們家鄉就要蕩秋千,我也不例外。今日,我也蕩了秋千,其實他的寓意是蕩掉所有的怨恨和煩惱。
最終還是要給大家說一聲“祝大家節日歡樂!”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8
媽媽告訴我,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大家包粽子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我最喜歡吃粽子了。搶著和媽媽一起包。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紅棗、蜜棗、花生、葡萄干、栗子等做餡,將自己喜歡的餡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餡放在米里,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媽媽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么地方啊?”哈哈,圓圓的粽子多像一張張可愛的笑臉在給我加油“真不錯!”
煮粽子了,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開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我喜歡吃美味的粽子,喜歡家鄉的端午節,喜歡勞動的快樂!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9
我的家鄉在寶雞,在過端午節時,我們這邊過端午的習俗可多了: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包香包……
我家里的香包不是買的,而是奶奶親手做的。我們先去街上買一些好看的布料,再精挑細選些里面的香料:有干玫瑰,薰衣草,干艾葉……回到家,我坐在一旁一邊吃著粽子,一邊看著奶奶做香包,還不停的催奶奶做快點,快點,再快點;只見奶奶左手一揮,右手一抬,一氣呵成。我一瞧,有正方形的,三角形的,元寶的,還有一些奇形怪狀的',還有讓我一口氣也答不上來是什么形狀的香包,總之,各色各樣,五花八門的。
“做完了!”我一看,驚嘆道:“啊!奶奶你的手好巧呀簡直就是一位能工巧匠”,說著我就一把奪起奶奶手里的一個精致的香包,笑盈盈的說道:“奶奶,這個我戴一會哈!”奶奶滿臉笑容的說:“好,好,馬上下午了,我們一起去看賽龍舟吧!”
說著我們便一起出門了,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公園的河對岸,只見一大群人在喊:“加油,加油!”,我也瞎起哄地大喊:“加油,加油!”岸上鑼鼓喧天,吆喝聲四起,只見一艘艘裝有龍頭龍尾的彩船上的鼓手們揮舞鼓棒,鏍手們敲個不停,拼命讓自己的龍船追上前者,好不熱鬧!
聽媽媽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第一大詩人屈原的,據說他在陰歷五月五日這天投江自沉,賽龍舟是為了憑吊他,粽子是為了祭奠他的。
端午這一天給人們帶來了很多樂趣,已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了。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10
有人說過端午節要賽龍舟、吃粽子、飲菊花酒,但我的家鄉確不是這樣。
每當端午節來臨之際,家鄉小河邊的蘆葦已經長大了,在清清淺淺的小溪里隨風擺動,在那里向小朋友不斷招手,好像在說:“端午節快到了,你們大家來采蘆葦,別忘了來找我。”竹筍頑強地從土地里鉆出來,搖搖身子,來湊熱鬧,順便帶給我們一些竹筍葉,好像在喊叫:“快來羅!多么嫩的葉子呀!過了這個村,沒了這個店!”
農歷五月是一個燦爛的春天,我們這些小孩子都忙得不易樂乎,拿起小籃和大伙蹦蹦跳跳來到河邊,動起手,別看我們小,但打蘆葦葉的速度可不慢。大家像比賽似的,搶著打。不一會兒,我們的籃子里裝得滿滿的`,一眼望去蘆葦像被拔去新衣裳。蘆葦打好了,我們又來到竹林,竹筍已經長成青竹,身上的葉子也落了下來,我們撿在青竹旁邊的落下來的葉子。但我們不會去掰那些新的沒有落下來的竹筍葉。因為下面的竹子還沒長好,拔去之后,下面的竹子會壞掉的。
收獲滿滿的我們高興得回家了。媽媽把蘆葦葉和竹葉煮了一下再撈出來,把糯米泡好,準備好臘肉和紅棗。要開始包了,把三四張蘆葦葉放在一張竹葉中重疊在一起。小孩子也七手八腳動起來,把好好的粽子包的歪歪扭扭的,粽子煮好以后,香味四溢,看著自己包的粽子想笑,但吃起來還是津津有味。我們把自己的粽子拿著四處跑和別人交換著吃。
我們的家鄉的端午節是這么與眾不同,是這么熱鬧。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11
端午節一早,我剛睜開眼,就看到媽媽在門外忙上忙下的。出去一看,原來媽媽在插艾草,餐桌上還擺著用艾草煮成的雞蛋和幾個香噴噴的粽子。這時,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節。看著煮的綠綠的雞蛋和香噴噴的粽子,口水都垂涎三尺了呢。幾分鐘,兩個雞蛋和一個粽子就沒影兒了。
在我的家里頭,每個人都會包粽子。媽媽告訴我:“燁,長大了,要學會包粽子哩!來,我來教你包餃子。”我一聽到這個好消息,一蹦三尺高。“要先去市場買包粽子的材料。”我便穿好衣服上市場了。去市場買粽葉、五花肉、糯米,繩子。媽媽先把糯米、五花肉,繩子洗干凈,然后把五花肉切成小塊,再把粽葉和繩子煮一煮,這樣才能使粽葉和繩子變成柔軟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來。
“先把長長的粽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媽媽對我說。我想想,這不是很簡單嗎?便開始動手了。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媽媽親切地對我說。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可是還是做不好。沒辦法,媽媽無奈的'搖了搖頭,走過來手把手的叫我,一個還算像樣的粽子在我手上誕生了。
我終于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啦!突然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樂!耶,我終于會包粽子啦!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12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節日的習俗豐富多彩: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清明節吃清明團……而到了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吃粽子。
每逢端午節那日,我們要賽龍舟、吃粽子,吃咸鴨蛋、掛艾草……習俗多種多樣,其中,我最喜歡的活動就是吃粽子和賽龍舟了。
關于端午節吃粽子,還有一個故事:在戰國時代楚國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當初他因國破家亡,悲憤不已,抱石投入汨羅江中,人們怕江里的魚蝦,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便包了粽子扔進江里,希望他們吃粽子,而不要吃屈原的'尸體。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在端午節裹粽子、吃粽子。
粽子不僅來歷奇異,而且粽子的種類,也有很多,有咸蛋黃醬肉粽、棗泥粽、紅豆沙粽、綠豆粽……種類繁多,令人垂涎三尺。眼花繚亂的粽子,個個都是我的最愛。
吃完香噴噴的粽子,我們就會趕去西溪濕地看龍舟比賽。彩繪的龍舟,整齊的著裝,如潮的人群,那熱烈的場面實在令人興奮。
龍舟賽開始了,舵手們意氣奮發,隨著鼓手擊打出富有節奏的激越鼓聲,劃船的姿勢整齊有力,小舟如離弦之箭飛速向前,兩岸擠滿了觀眾,吶喊聲如同響雷一般,熱鬧的氣氛頓時漲到了最高潮。我興奮地跳了起來。陶醉在龍舟賽的比拼中…端午節,一個熱鬧的節日,一個蘊涵著豐富民主文化的節日,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13
原來,家住農村,每到農歷五月初五的那一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掛著孩子們從山上摘的艾草,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淡淡的粽子的幽香中。現在,住到城市了,小區門口的艾草還得花錢買。許多人家也不包粽子了。
因為菜市場和超市門口擺滿了各具特色的粽子。有香甜可口的紅棗粽,有松軟的豬肉粽……包裝精美,應有盡有。我最喜歡吃的是紅棗粽,碧綠的粽葉里包著雪白的米團和瑪瑙般的紅棗,顏色鮮艷而美麗,使人一看就生愛慕之心。我喜歡它不僅是因為它顏色美麗,更重要的是它的味道美極了。
剝開粽子新鮮的蘆葉清香撲鼻而來,輕咬一口,清清的`,涼涼的別提有多好吃。我喜歡吃媽媽包的粽子。所以媽媽一大早就買回了粽葉,糯米,豬肉,蜜棗等各種材料,我們全家都興高采烈地圍在一起包粽子。在媽媽的指導下,我也學著動手包粽子。我手拿著一張翠綠的粽葉,卷成一個小小的“漏斗”,然后塞進一把白白的糯米,并用一根細細的線扎起來。由于用力過度,粽葉一下子被我劃破了,糯米從“漏斗”里擠出來,我真有點泄氣。這時,媽媽鼓勵我說:“別灰心,你看,糯米不能放得太多,扎線不能太用力……”媽媽邊說邊給我做示范。我學著媽媽的樣子,終于包出了一個完美的粽子,心里別提有多高興啦。哈!哈!哈!哈!……端午節真熱乎!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14
在每一年的農歷五月五日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插艾葉,包粽子。
臨近端午節,人們開始忙著采摘新鮮的蘆葉,他們在蘆葦叢中邊采蘆葉邊唱歌。清清的河水緩緩地流著,歡快的歌聲在河面上蕩漾。
端午節那天,我們一家一大清早就忙開了。先把曬干的蘆葉煮透,再把蘆葉折成一個漏斗狀,舀一大勺洗干凈的糯米放進去,中間加入一兩顆紅棗或一些花生,最后把“漏斗”的口蓋住,沿著“漏斗”的邊把剩余的蘆葉緊緊地纏繞上去,用線一捆,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樂呵呵地在旁邊幫忙,可蘆葉在我手里就像個調皮的精靈,一點兒也不聽使喚,不是這頭松了就是那里散了。這個時候我就驚嘆于阿姨婆婆們心靈手巧的手藝了:她們會包各種各樣的粽子,有香包粽子、枕頭粽子、小腳粽子……口味五花八門,有香甜的棗粽子、咸鮮的肉粽子、香辣的火腿粽子……田野里,小路上,到處都彌漫著粽子的清香,人們的'臉上放射出興奮的的光芒。他們提著粽子,你送給我,我送給你。把幸福與甜蜜相互傳遞,把勞動的果實與同伴分享。
端午節豐富多彩的活動還有好多,動人心弦的賽龍舟,富有創意的畫彩蛋,喝驅邪防蟲的雄黃酒……人們沉浸在歡樂的節日中。遠方的客人,歡迎你們來做客哦!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15
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因為它可以吃粽子,劃龍舟,端午節還有一個由來,讓我來告訴你吧。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人非常愛自己國家詩人,他就是屈原,因為當時被小人陷害,后來,國家被別的國家占領了,他悲痛不已,抱起一塊石頭跳進來汨羅江里,人們為了不讓江里的魚蝦吃了屈原的`尸體,就包了許多的各種各樣的粽子,扔進江里希望魚兒吃了粽子以后,不要在吃屈原的尸體,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人們把那天定為端午節,以表示紀念。
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我非常喜歡吃粽子,我最喜歡吃的粽子是水晶粽子和蜜棗粽,那滋味,別提多美味,這是奶奶端上了一盆粽子,就有我最喜歡吃的水晶粽子,透明的外殼,里面的餡格外醒目,我已聞到香味,我就已經開始留口水了,我二話不說,一個箭步沖上去,一個回首掏,拿起一個粽子就開吃,呀,真香。
那么好吃的水晶粽子,我也要做幾個,我先把白蕓豆用熱水泡一個晚上,在拿出,去皮,在用冷水泡,在高壓鍋煮30分鐘,盛出后加糖攪拌,在到入油攪拌,再放入各種各樣的果醬。把紫薯和牛奶攪拌,再到入水晶粉和100g的水,在煮30分鐘,到入麥芽糖漿,在加入100g的水,攪拌,在到入水晶水,就是水晶面,在蒸30分鐘。將餡卷成球形包在水晶面里,在用葉子包起來,放進冰箱里放4小時,看,這就是水晶粽子,呀,真香。
我喜歡端午節,我喜歡吃粽子!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16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我們都會迎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相傳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成立的節日,在很多地方會有賽龍舟、吃粽子的習慣。而在我們家鄉,端午節也會有許多奇特和有趣的風俗習慣。清晨,太陽還沒出來的時候,媽媽就把早已準備好的五彩線綁在了我的手腕和腳腕上,等我醒來就會看到驚喜。五彩線有五種顏色,紅、黃、藍、白、黑這五種顏色。天不亮的時候,爸爸都會在霧中把帶著新鮮露水的`艾草插在屋門和街門的瓦沿下,爸爸說,這是老輩的風俗,說是艾草的香味能驅蟲和辟邪。奶奶一大早就會帶上一條干凈的手帕,到田間的麥地里“拉露水”,用打濕了的手帕回來給我擦臉,奶奶說端午節的露水可以明目、提神。
濃霧里,爺爺會用草灰在天井(院子)里畫大大小小的圓圈和梯子,這是爺爺上輩人傳下來的風俗習慣,爺爺說,這些全是大小囤子,預示著今年的糧食會大囤滿、小囤流。霧下得越大,就會有更大的豐收。最喜歡的是奶奶用白面和紅糖做的大“饸葉”,個個又香又甜,非常好吃。“饸葉”還像一個個荷花葉對折起來,上面用牙簽扎了很多小孔,像一朵一朵小花,非常漂亮。
端午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自去年起還被定為國家公休日呢!家鄉的端午節有這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做,真希望今年的端午節早點到來,我又可以過一個有趣的端午節了!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17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端午風俗。我的家鄉在北方的海城,每年的端午節都是我最快樂和最難忘的節日。
過節之前,大人們要準備很多好吃的東西,但最讓我垂涎三尺的就是姥姥包的粽子了。碧綠的葦葉包上潔白的糯米,里面還要放上一顆紅紅的大棗,煮好后的粽子香飄四溢。輕輕地扒開葦葉,那潔白的糯米就像一粒粒晶瑩的珍珠,吃起來香甜可口,真是耐人尋味啊!
除了好吃的以外,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習俗,如:女孩子還要佩戴用小布頭、絲線做成的.五顏六色的小香包,里面塞滿了香草又漂亮又芳香,戴在胸前美極了,有時是奶奶親手做成,有時是媽媽帶我到琳瑯滿目的小攤上去買。節日的早晨還要在手腕和腳腕上系上五彩的絲線。各家的房前屋后都要插上艾草和桃枝,屋門上一定要掛上小猴子、小蓖子、小斧頭等小飾物,穿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漂亮極了。幼兒時的我,就知道好吃和好玩,上學后才知道端午節有著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小女孩佩戴的東西和屋門上的艾草、飾物是為了消災辟邪,祈福平安等等,真是充滿了神秘浪漫的色彩
我希望我們通過過端午節,永遠發揚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讓我們傳統的民俗民風永遠的傳承下去。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18
屈原奸人所害,在流放,在途中,聽到了楚懷玉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每年五月初五——端午節。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
在我們家鄉端午節要包粽子,用糯米和紅豆混合在一起,再撒上鹽和白糖融合在一起。有兩種口味,一種是咸口的,另一種是甜口的,先拿出粽葉,將混合好的糯米放在粽葉上,然后包起來,下鍋煮。煮的時候,鍋里的水熱氣騰騰的.,鍋中水不停地抽搐著,發了瘋似地你擁我擠,當水開后,將粽子扔下鍋里,粽子在鍋中泡著熱水澡,看著正在泡熱水澡的粽子,我黏著媽媽,拉住她的圍裙,迫切地問:“好了嗎?好了嗎?我都“餓”死了!”媽媽特別無奈,只好把手機給我還讓我玩一會兒,做好了時會馬上叫我。說著便將我趕走。
我拿起手機走進院子外,將手機放在獨凳上,拿起一根樹枝在泥土里畫畫,我畫著畫著扔下了樹枝又去問媽媽好了嗎?這次終于煮“干凈”了。我拿起一捆來到廚房為它解衣。撥開了衣服,看著它鮮黃的臉蛋我一口咬下去。紅豆立馬脫下了防彈衣。軟綿綿地在嘴巴里綻放出了棉花。
吃完粽子我媽又把粽子皮洗干凈做成了一個我也不知道叫什么的小玩意,這個東西圍繞著祭龍,祈福,攘災的形式展開,寄托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宰的愿望。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19
櫻桃熟了。超市的貨架上和街邊的小攤上到處可見櫻桃的身影,我是多么想親手體驗一下摘櫻桃的樂趣呀!端午節的前一天,班級組織的摘櫻桃活動圓了我的櫻桃夢。
懷著開心與期待,我們坐上了開往葛家鎮的車,窗外下起蒙蒙細雨,似乎它也想加入到我們摘櫻桃的隊伍中。
為了讓我們這些城里的孩子親身感受到農村的巨大變化,這次活動增加了參觀生格莊的行程。村委會的阿姨向我們詳細介紹了生格莊村的變化,通過看板,我看到了生格莊村的往日:泥濘的`土路、雜亂的草堆、臟亂的垃圾堆而生格莊的今天:平整的水泥路、井然有序的雜草屋、不見蹤影的垃圾堆這一切都讓我驚嘆不已,綜合整治的效果顯而易見,兩級政府的投資和生格莊村民的努力,讓我們看到了嶄新的生格莊。
離開生格莊,我們到了終點:櫻桃園。遠遠望去,櫻桃林像綠色的海洋,紅色和黃色的櫻桃鑲嵌在綠色的洋中,有如一幅美麗的圖畫。走進櫻桃園,同學們便向櫻桃樹沖去,開始了采摘之旅。我看見一棵最大的櫻桃樹,摘顆黃的,呀,好澀,連忙吐了出來,在另一棵樹上摘到幾顆紅的,啊,酸酸甜甜真好吃,我開心地摘著、吃著,不一會兒就吃飽了。
雨水把櫻桃沖得干干凈凈,看著潔凈的櫻桃,我想起了家中的姥姥,應該給她帶回去些才對呀,就這樣,我加快了摘櫻桃的步伐。快樂的時光總是很短暫,轉眼間到了下午,我們載著滿載的櫻桃,帶著愉快的心情回到了威海。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20
今日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里,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可都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那次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著端午節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總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作粽子的比賽呢。說干就干,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團,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意,我嘛,想來想去,終于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著做。
粽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粽子,我連忙沖上去:媽媽,在今日的端午節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后拿出了這個粽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著大家說:今日的粽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在這次端午節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媽媽!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日。多么美好的端午節啊!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21
嗨!大家好!端午節快到了,端午節有著二千多年的歷史,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
每年的農歷初五,人們都喜歡包粽子,吃粽子,用這種方法來紀念屈原。我出生在蘇州,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蘇州人是怎么過端午節的吧。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買回箬葉、糯米等物,浸泡后包粽子,并且用它來祭祖。人們把粽子有的包成秤錘形,有的包成三角形、還有的包成枕頭形等等,因此人們就叫它們秤錘粽、三角粽或小腳粽、枕頭粽;人們還常在里面包肉、豆等物,于是就有了鮮肉粽、綠豆粽、豆瓣粽、棗粽、豆沙粽等,純糯米的叫“白水粽”。端午這天,人們還會把艾草扎成”人”形掛在門框上,媽媽還會用艾草煮出來的.水,給小孩子洗頭洗臉洗澡,還會用雄黃在額頭上寫“王”字,戴虎頭帽、穿五毒衣、腳穿虎頭鞋。聽媽媽講:“每年的五月是蛇、壁虎、蟾蜍、蜈蚣、經常出來的日子,所以在額頭上寫“王”字,戴虎頭帽、穿五毒衣、腳穿虎頭鞋都有避邪,希望小孩長壽的意思。”在庭院四周燒蒼術、白芷等中藥,也是避邪的意思;另外媽媽還會買來魚、肉、時令菜,做一桌好吃的,一家人邊吃邊喝雄黃灑。
有時還會到說書場,聽一回白素珍誤喝雄黃灑現蛇形的故事;這就是蘇州人的端午,不知道你們的端午是怎么過的,你們也來說說吧。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22
在戰國時期楚國有個大夫叫屈原,他屢次向楚王進諫,卻不被采納。最終被流放到湖北湖南那一帶去了。時間悄悄過去屈原也跟隨楚國一起到了暮年。終于在農歷五月五號屈原帶著滿懷的悲憤跳入汨羅江中。此地的村民聽說了,就將粽子包好投入汨羅江中,請魚兒不要傷害屈原大人的身體。而屈原大人去世的日子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端午節。
當端午節到來的前一周,我奶奶就會包好一個個香噴噴的粽子,一方面是紀念屈原,一方面則是喂飽肚子里的小饞蟲。
包粽子的方法很簡單,包粽子的手法很簡單,奶奶先準備好糯米、肉、粽葉等材料,將泡好的粽葉逐條平鋪。把粽葉卷成三角桶的形狀,再放入糯米,將糯米的中間加一塊肉。材料全部加完后用紅繩子將粽葉包裹起來,放入大鍋,等到粽子的香氣飄散過來時,美味的粽子就可以吃了。
解開粽子一層一層的綠外套,里面白白胖胖的娃娃露出頭來,一點一點的鉆進肚子里。
看見一個又一個的美味粽子不斷從鍋里涌出來,我也加入了包粽子的隊伍,我開始學奶奶的樣子,先包皮,后放餡。步驟雖然不錯,但效果卻天差地別,奶奶包的'粽子底下是尖的,而我包的粽子地下不是方的就是橢圓的。沒辦法,為了不繼續糟蹋餡料,我只好退出包粽子的隊伍,轉身加入吃粽子的隊伍了,品嘗一個個美味可口的粽子。
到了端午節晚上,我們一家人一邊吃粽子一邊觀看電視里的賽龍舟的節目。整個端午節,過的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直到第二天的到來。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23
早上在吃早餐時,聽到旁邊的人在說賣艾葉的事才知道,又快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是啊,每年端午節我們這里的人家都會在門上掛艾葉、插蒲劍,說是起到驅災辟邪的作用。
記得每年到端午節時,媽媽總是早早出去割一大把艾葉和蒲劍回來。先在門上各掛一把,然后把剩下的艾葉放到一邊,等到晚上煮水給家里的小孩洗澡。說是用艾葉水洗過澡的小孩一年都很少有蟲子咬,也不會有皮膚病了。每到這時候小孩總是開心地在一旁玩,等著吃媽媽包好的粽子。粽子可好吃啦!圓錐形的粽子拿在手上,撥開粽葉露出潔白的粽肉,趕緊一口咬開,里面還有紅棗、紅豆、臘肉等。這時就恨自己的`肚子太小。據說吃粽子是因為要紀念大詩人屈原的。
而這天爸爸呢,總會到街上買一些好菜回來讓我們解解饞,順便也帶些雄黃酒。到了中午一家人坐在一起開心地吃著、喝著并沾些酒點在每個小孩的額頭和耳朵上。大概是保佑平安吧。
吃過午飯,爸爸媽媽就帶我們到大河邊去看賽龍舟,這時岸邊人山人海,彩旗飄揚,鞭炮聲、鑼鼓聲、吶喊聲響成一片。只見河面上有許多只龍舟已經開始比賽了,水花四濺,龍舟疾馳,號子聲、鼓聲、震耳欲聾。岸邊人群也在為各自的龍舟助威加油。當第一條龍舟沖到終點時,人們會歡呼雀躍,蜂擁而上,用一匹紅綢緞掛在龍頭上以求來年平平安安。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24
每到端午節時人們常會提到一句“端午飄香”,飄的是什么香呢?當然是粽子香嘍。
端午節前,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我們家也不例外,這一天媽媽搬來桌子、椅子、擺上材料開始包粽子。我呢則搬來椅子在旁邊看著。只見媽媽熟練地將粽葉卷成漏斗狀,再在里面放上浸泡好的糯米,還可以在糯米里加點臘肉、紅棗、豆沙之類,最后用細線捆好就大功告成了。不一會兒蓋簾上放滿了粽子。媽媽還會包四角形、菱形的包好后放進鍋里用水煮就可以了。
剛出鍋的粽子發出一陣陣誘人的清香味,好似一只無形的手勾住了你的味蕾,讓你忍不住品嘗一番。剝開粽葉,一團雪白的'糯米團便呈現在你眼前好像出水的玉芙蓉。輕輕咬一小口,非常軟糯,香味四溢,回味無窮,讓你忍不住再吃第二個。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忍不住流口水呢?關于粽子還有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呢!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百姓為了不使魚蝦吃他的軀體,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后,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
偉大的屈原——百姓用粽子表達著對他從靈魂到軀體的敬意。因為他,青青的粽葉里漸漸包裹著千家萬戶的歡樂。蘸點白糖,那可真是人間美味!哈哈,我要開吃了。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25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到那天,人們整天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里。每逢端午節那天,人們都包粽子吃。
聽說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叫屈原,他積極輔佐楚王,卻遭到反對,他還被放逐江南,但屈原沒有放棄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寫下詩文以表報國之志。楚國國力日漸衰敗,不久,秦國攻占了楚國。屈原聽到這一噩耗,無限悲憤,毅然跳入汨羅江,以身殉國。人們知道后,怕江里的魚蝦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便包了許多味道鮮美的粽子扔進江里,這樣魚不會吃屈原的尸體了。正好那天是農歷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為紀念屈原,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以示悼念。早上,人們把艾葉輕輕放在水里,然后洗臉,這樣還能防止蚊蟲叮咬。之后還有個習俗,就是把一些艾蒿插在門上,只要一聞,就能聞到一股艾蒿的清香味。你們知道粽子怎么包嗎?我來告訴你吧。先把新鮮的粽葉洗干凈,然后左手托起粽葉,右手輕輕地填上糯米,并加上紅棗、葡萄干,用繩子捆緊,最后把粽子煮上半個小時左右,煮熟了就可以吃了。你咬上一口嘗嘗,肯定令你吃一個還想吃一個。
到了下午,人們該洗個舒服的熱水澡了。按照習俗,人們該把早上剩下的.艾蒿燒上一大盆水,全家都要洗,說是避邪,實際上只是殺菌除濕氣,洗后,不容易生痱子。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我希望今年的端午節我能過得更好。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26
一到端午節,滿眼看到的就是賣粽子的廣告——什么“粽禮相送”與其送什么粽禮,不如買一些粽葉,再買一些糯米和蜂蜜自己蒸,要在干脆些,找個回族粽子攤解決了就是,比“粽禮”好吃多了。
比之毫無新意,一年比一年難吃的粽子,其他習俗就有趣多了。
端午節據說是屈原抱著石頭,躍下汨羅江的日子,附近的漁民聞之很悲痛,就把糯米團子扔入江中,讓魚吃。當然,現在沒人會傻到往河里扔粽子,除了吃粽子外,還要賽龍舟,比賽驚心動魄。
在整齊劃一的口號聲,與龍舟帶起的漣漪中,我仿佛看到龍舟隊員們布滿汗水的臉龐,和渴求勝利的目光,聽到他們粗重的喘息,和其中蘊含的堅持不懈。隊員們齊心協力,使出吃奶的勁兒劃動船將,在一艘艘箭一般在水面穿梭的龍舟間,我仿佛聽到龍舟隊員們急迫的心聲:快,快,快!
端午節不但要賽龍舟,還要折柳插在門邊,在清早的'晨光下,摘下尚余露水的柳枝,這件事聽上去很有詩意,但是想要摘上有露水的——只怕難啊!
還要系紅繩,紅繩一端系著一些可以辟邪或看起來好看的飾物:玉,十二生肖,幾何圖案,動物頭像……
端午節習俗很多,我只說這幾樣吧。
端午節會放一天假,放完后,人們會重新緊張起來,等待下一個愉快假期來臨。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27
中國有很多節日,在眾多的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因為可以吃上香甜可口的粽子,還能看到激動人心的龍舟賽。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戶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中國人的習俗。各種各樣的粽子,形狀多多。有像元寶一樣的,這種粽子代表恭喜發財。有的像動物一樣的粽子,特別好看。粽子還有不同的味道,有甜的、咸的、辣的、牛肉的.、水果的,但我還是愛吃我家包的棗子枸杞粽子,因為我家的粽子是奶奶親手給我包的,有一種特殊的香甜,而且樣子大不一,形狀也不同。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活動-------龍舟賽。寧夏的龍舟賽每年在不同的地方都有,離我家最近的就是北塔湖龍舟賽。在微風蕩漾的湖面上,有七八條龍舟,每條龍舟上有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個人坐在龍舟前面敲鼓。眾人齊喊“一、二 、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比,岸邊圍觀的人們頂著炎熱的太陽,還依然伸著脖子,踮著腳尖目不轉睛的看著賽龍舟。再看湖中的幾條龍舟早已賽的你死我活。每一條龍舟都奮力向前,都想得第一。好多人都紛紛拿出照相機拍下這壯觀的畫面,生怕再也看不到這么令人難忘的場面。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時肚子也想家了咕咕在叫。我只好依依不舍的離開了令人難忘而又激動人心的端午龍舟賽。
龍舟賽明年再見吧!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28
端午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節日,也是一個熱鬧的節日。我家鄉的端午節也一樣。
關于端午節,有一個古老的故事。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偉大的.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死后,人們非常傷心,為了不讓河里的魚蝦去吃屈原的尸體,于是就用蕉葉包住飯團丟進河里喂魚。從此,每當端午節的時候就要吃粽子,看賽龍舟比賽。
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要吃粽子。粽子的類別有很多,而且每種都很好吃。包粽子也很講究。首先,把粽子葉卷成漏斗形然后把糯米和配料放進去,裹成一個圓錐形,用繩子扎起來,蒸熟之后就可以吃了。端午節那天,全家人圍在一起吃粽子,可熱鬧了。端午節時人們還會賽龍舟。隨著鞭炮聲的響起,龍舟手們劃著船槳,龍舟越來越快,龍頭不停地晃動,飛快地向前行駛。仔細看看,龍舟上畫著美麗的花紋,非常精致。龍頭上頂著兩只大龍角,下面是兩只醒目的眼睛,嘴巴叼著一只小花籃。眼看一只龍舟就要超過前面那一只了,離終點已經很近了。前面一方也不服輸,一口氣沖過了終點。全場一片歡呼聲,最緊張的就是我們這些觀眾了,龍舟賽真精彩啊。
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如果有機會,你也來和我們一起度過快樂的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29
每到端午節這天,家鄉便會響起:“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相傳是為了紀念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與南方的習俗不同,最具北方特色的是射箭與打馬球。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都要用雄黃在兒童額頭上面畫“王”字。
在我的家鄉,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每到端午節,我就有口福了,那粽子可是格外好吃,有花生餡的、有芝麻餡的、有棗兒餡的,還有肉餡兒的……等等等等,其中我最喜歡吃肉餡兒的。
端午節前夕,學校門口附近、集市上滿大街都是賣香囊的、賣五彩絲線的,香囊的的形狀各種各樣的:有兔子狀的,有馬狀的,有虎狀的,還有卡通狀的'……,數不勝數。端午節當天清晨,大人們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悄悄地把五彩絲線栓在孩子的脖頸、手腕或腳腕上,傳說是為了避邪,實際上是用于裝扮。
我的家鄉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洗艾水澡。在吃完豐盛的午餐后,雖然大人們已經忙得大汗淋漓,可還是要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艾草,煮一大桶水,全家洗個澡,整個夏天就不會被蚊蟲叮,也不會生痱子。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灌南,歡迎大家來灌南做客。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30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聽到這首童謠,一定會想到端午節。今日,我就來講說說端午節吧。
一般人認為端午節起源于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也有一些人認為是為了紀念自殺后,被吳王投入江中的伍子胥。總之,類似的傳說五花八門,但最權威的說法是紀念屈原說了。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后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著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已經成為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日它仍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就拿我們重慶來說吧,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聽老人說這樣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著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還沒等粽子出籠,饞嘴的我早已踮起腳,準備大吃一場了。
我在網上查了查,知道了我們中國的民族傳統節日還有春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清明節等,并且知道了這些節日的來歷和紀念方式。我為我們悠久的中華文化而自豪!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31
在宛如浩瀚星河般的茫茫歷史中,誕生了許多意義各不相同的傳統節日,有些節日甚至流傳了千百年之久,端午節便是其中之一。“離家三里遠,別是一鄉風”。同一個節日,在各地的風俗也不同,在座的各位想知道我們鐵嶺人是怎樣過端午節的嗎?請各位聽我慢慢道來。
在鐵嶺過端午節,最常見的活動便是吃粽子、掛紙葫蘆、系五彩繩、吃茶葉蛋、插艾蒿。
每當端午將至,一些店鋪和街邊小攤上便會出現粽子的身影,什么紅棗粽子、芝麻火腿粽子、板栗花生粽、紅豆或綠豆粽子……口味特多,琳瑯滿目。
雖然街上賣粽子的店鋪很多,但是依然有一些人家保留著自己家做粽子的習慣。先把糯米放到水里,泡個三四天。時間到后將糯米淘出,然后取出兩片粽葉,將其扭成尖角奮斗狀,填入適當的糯米和食材,再把做好的奮斗蓋子扣上,扎上繩子,丟下鍋里煮半個小時,便完工了。
伴著粽子的'交響曲,還會出現一些掛著許多五彩繩和紙葫蘆的小推車,車上的紙葫蘆顏色各異,五彩繩五花八門,做的一個比一個精致,一個比一個美觀,讓人移不開眼。
茶葉有掃除瘟疫,祈福納吉的作用,所以端午節這天還要吃茶葉蛋;艾蒿也有避邪驅瘟、帶來好運的寓意,所以家家戶戶在端午節當天把艾蒿掛在大門上,以驅邪迎吉。
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這天更是人們之間互相贈送美好祝福的日子,愿習俗之火代代相傳,永不熄滅!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32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等,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
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吃粽子、插艾草、賽龍舟、飲雄黃酒等,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
每年的端午節,我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的粽葉;碧綠碧綠的;散發著淡淡的清香。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媽媽就把粽葉先洗干凈。再放在熱水中燙一下,然后把糯米洗干凈,把蜜棗倒入碗中,準備工作做好了,媽媽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把粽葉折一下,往里面裝糯米,在糯米中放入一顆甜甜的`蜜棗,把粽葉包好,用線把包好的粽子纏緊打結,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媽媽的手可真快呀!一會就包好了幾十個四角形的粽子,整齊的放在鍋里。
接下來就是煮粽子。媽媽往鍋里加了許多的水,然后開始煮,煮了好一會兒,粽子就好了,此時家里彌漫著粽子的香味,終于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
坐在桌前,剝開碧綠的粽葉,一股股清香撲鼻而來,是糯米的清香,是蜜棗的香甜。趁熱咬上一口,一種無法形容的香糯在嘴里蔓延開來。吃到嘴里才發現,原來在糯米里,早就融進了粽葉的清香,蜜棗的甘甜,這種感覺只有端午節才有吧。所以,我向大家提議,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的傳統一代又一代的傳下去。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33
在我的家鄉,每個節日,人們都過得熱熱鬧鬧,但我最喜歡的還是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今年的端午節又快到了,遠離家鄉的我,不禁想起去年在家過端午節的情景。
端午節那天一早我就被奶奶叫醒了,她說要帶我去采神露。我聽了高興地蹦起來,唱唱跳跳地跟著奶奶上了田埂,邊走奶奶邊把秧苗和蔬菜上的露水往我身上趕,還讓我把露水接在手心里去洗臉,說這天的露水都是天上神仙降的神水,沾了可以提神祛病,長命百歲。
回到家,爺爺已經端出了剛出鍋的.粽子。我們家鄉的粽子大都包成圓柱形,里面也不加餡,要吃的時候,用一根線切成一片片,盛在盤子里,顏色綠綠的,蘸上自制黃豆芝麻沙糖粉,好吃極了,饞得我吃了一片又一片。
吃過午飯,我們圍坐在奶奶身邊看她做香袋,只見她用各種顏色的布包縫出各種樣子,留一個小口,再裝進去一種黃色的藥粉,最后縫上一根紅線繩,就可以戴在脖子上了。據說,這種香袋是可以驅蚊防蟲,保平安的呢!我屬羊,奶奶就可以我縫了一只可愛的羊頭,希望我平平安平,健健康康。
在我的家鄉,這天家家掛艾葉菖莆,人人泡五草澡。所以姨媽說,端午節是健康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年的端午節不能回家鄉了,我也會更想家,想家鄉的親人,想家鄉這美麗的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34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相傳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不能實現愛國理想,便抱石投于汨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楚國百姓為了防止魚蝦侵蝕屈原,便投米糧于水中,希望魚蝦只吃米糧。后又傳說,屈原托夢給一位老漁夫,百姓所投的米糧被蛟龍所食。人們用樹葉包飯團,發展成粽子。端午節至今仍保留著塞龍舟,包粽子,吃五黃,掛艾草的習俗。
每年端午節,我們家會包粽子。媽媽會包我愛吃的梅干菜肉棕。我見過媽媽包粽子。首先,媽媽拿出浸泡一樣舒展開的粽葉,那一片粽葉散發著一股淡淡的清香。然后,將兩張粽葉疊在一起,在中間輕輕的一折,很像一個斗笠。接著,放一點糯米,用手撥一撥,把梅干菜和肉放在糯米中間,在上面蓋一層糯米。再把葉子對折,并裹上一片大粽葉,在頭上折一個角。只見媽媽緊緊地捏著手里的粽子,快速地用繩子一圈一圈地扎緊,打結。一個玲瓏小巧的粽子就包好了。
當一個個熱氣騰騰的粽子出鍋時,我迫不及待地打開粽葉,一口咬下去。只聽媽媽喊:“小心燙!”并拍拍我的`頭說:“小吃貨,不要只顧享受美食,我們傳承的不僅是傳統習俗,更要傳承屈大夫寧死不屈的愛國精神。”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35
我家鄉的端午節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的竹葉;碧綠碧綠的;散發著淡淡的清香。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飽滿的紅豆,花生仁,都早已泡好,或是切好的五花肉塊,都早已用作料淹制好。五月初五的這天早上,勤勞的女主人把糯米炒香,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種配料,然后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繩子層層纏繞,很快一個精致的粽子便誕生了。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著粽子香的時候就可以吃了。煮熟了揭開鍋,屋里頓時都彌漫著竹葉和粽子的香氣。
吃完粽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只見碧波蕩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仿佛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著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沖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你們看呀!那些龍舟多么威風呀!
像凱旋歸來的勝利者。撓手們分別穿著紅短衣、藍短衣、黃短衣、白短衣、青短衣……頭上綁了塊白布,上面寫了幾個字——”奮斗!奮斗!努力奮斗!戰勝困難!“他們如同軍隊一樣威風”加油呀!加油呀!“在人們的吶喊助威聲中,伴著急促的鼓點和響徹云霄的響鑼,龍舟好手們斗志昂揚、奮力揮舟,沖向彼岸。好一副龍舟競渡,百舸爭流的景象。
多么令人難忘的節日啊!一個催人奮進的節日。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36
就像往年一樣,無論人們的喜怒哀樂,端午節總是悄悄的來臨,只要你細心觀察,處處都能體會到那么一點點過年的喜慶。
記得小時候,每當端午節快到時,媽媽就會早早地到附近商店買來一大堆的粽子葉。端午節的頭一天,看到媽媽將泡好的一大盆江米和洗得干干凈凈的粽子葉端出來時,我就會迫不急待地湊到跟前“幫忙”。媽媽包出來的粽子外形不同,有的是圓敦敦的四棱形,有的是長長的圓錐形;而且里面的餡也有所不同,有豆沙餡的,有大棗的,真是五花八門。看到從媽媽手里出來的粽子個個活靈活現的',我心想這包粽子太簡單了,哪里還聽得見媽媽的耐心指導,我擼胳膊挽袖子地開始上陣,結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包出來的粽子像篩網,江米從大大小小的縫隙里,嘀嘀嗒嗒地漏了出來,這個時侯我才知道,原來包粽子還是個技術活呢!每當這時,我就會出神地看著媽媽那雙靈巧的手,一個個綠瑩瑩的粽子,好似給予了生命,那么鮮活,那么精靈。看著看著,“媽媽什么時侯煮啊?”這句話像錄音機一樣不停地從我嘴里播放,直到媽媽用一口大鍋將那些精靈煮上為止。總覺得這天的夜里就沒有年三十過得快呢?似乎是我睡不著,天就不亮。第二天一大早,當我還沒有睜開眼睛的時侯,一股香噴噴的味道已竄入我的鼻子,告訴我的大腦,端午節到了!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美餐一頓,然后提著媽媽分好的粽子挨家挨戶的送出去,再把每家留給我的燦爛微笑和祝福帶回了家。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37
家鄉有許多的傳統佳節,如:重陽節,春節,中秋節,清明節等,我最喜歡的佳節就是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要吃那香噴噴的粽子,可是你們知道為什么要吃粽子嗎?
傳說有這樣一個故事:曾經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因為自己的國家破亡,于是便憤恨跳江,人們怕江里的魚兒吃掉屈原,于是便包粽子,將粽子投到江里給魚兒吃。屈原跳江時是農歷的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將這天定為端午節。
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可是你們會包粽子嗎?要先到店里買粽子葉子,再買點糯米,花生,葡萄干等,先把粽子葉清洗干凈,然后把糯米,花生等食物放到粽子葉子上,按照三角形的形狀包起來,最后用繩子一綁就好了,由于我是初學者,總是把它包不緊,哎!管它三七二十一呢,先蒸上再說,蒸了一個小時后,打開一看,雖然皮已經開了,但仍然飄著那清香般的粽子味,再嘗一口,更是無比的美味。
有些人吃過粽子后,還要賽龍舟。雖然我沒有真正看過龍舟比賽,但是依然能想象出那熱鬧的場面。
這就是我們故鄉的端午節!同時我們也應該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上課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尊老愛幼。在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長大才能為祖國做出貢獻。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38
中國的民俗文化猶如天空中閃爍的明星,綻放著璀璨的光芒。我的家鄉——一個古老的小鎮,也散放著獨有的民俗氣息。
“五月初五端午節,粽子飄香龍舟鬧”,剛剛過去不就的端午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印象。
今年和以往不同,由于參與的龍舟隊較多,所以連續三天舉行龍舟競賽。許多外地的'游客都聞訊而來,游客的車都堵了幾公里,一時間,原本寧靜祥和的小鎮突然鬧騰起來。一群人圍在一個小攤前,原來是在體驗包粽子。我也鉆了進去,只見一個老婆婆在教大家包粽子,她古銅色的臉上爬滿了皺紋,滿臉的笑容使皺紋顯得更深,她正用那粗糙的雙手嫻熟地包著,游客們也饒有興趣地學著。盡管包出的粽子千奇百怪,但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包好的粽子在陽光下閃著綠油油的光。雖然還沒煮熟,但空氣中卻仿佛彌漫著陣陣的清香。
隨著鼓聲我來到清水江邊,只見河里的船只整齊的羅列著,船上的隊員個個蓄勢待發,岸上人山人海。遠遠的聽到一聲槍響,頓時,隊員整齊的吆喝聲,岸邊的助威的吶喊聲,響徹云霄。賽手們拼勁全力地撥著船槳,在水面劃出朵朵浪花,人們的也看得樂開了花。輸了的船隊也是滿臉的笑容,在這種節日里,輸贏并不重要。
我愛我的家鄉,愛家鄉的粽子,愛家鄉的龍舟賽,因為它們傳遞著我們心中的愛。作為家鄉的兒女,我們在傳承傳統風俗的同時,也應給它注入新的能量,要讓這些民俗文化真正做到源遠流長。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39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在這樣陣陣的兒歌聲中我們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可多得很呢!包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熏艾葉,喝雄黃酒,在手上腳上綁上五彩繩,聽說是為了辟邪的。
粽子是家家戶戶過節必不可少的吃食。每年外婆在包粽子前,總是先將粽葉泡上很長時間,然后再煮上一天。裹粽子時先取三片泡好的粽葉,給圍成圓錐形,然后放入已經洗好的糯米,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放紅糖、蜜棗、紅豆等,最后用棉線捆起來,一個個玲瓏可愛的粽子就誕生啦!
接下來就該煮粽子了。揭開鍋蓋,香味彌漫了整間屋子,解開棉繩,一個個熱氣騰騰的粽子像是一個個剛睡醒的小姑娘一樣,臉蛋紅撲撲的。再看看那一粒粒飽滿的糯米,就像鉆石一樣散發著它的`光芒,讓人心里像貓抓了一樣,好想嘗嘗它的味道可又怕破壞它那美好的形象。
粽子可是大有來頭呢,以前愛國詩人屈原眼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他不忍自己的祖國被欺凌,便在五月五日投江自盡。人們怕屈原忍饑挨餓,于是每年的五月五日便把米團丟在江里,可是全被魚蝦吃了去,后來人們想到了用粽葉去包住然后投入江中,因此就有了粽子。
為了世世代代紀念屈原,人們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屈原跳江的日子定為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40
今天是端午節,在我的記憶里,端午節就是吃粽子、吃包蛋,好吃好耍。可當我走出家門,才看到端午節的節日氣氛是啥樣。街面上的人們來去匆匆。都是忙著買賣的,沒有了平時閑逛的人群。那買艾蒿和菖蒲的人們沒有誰閑著。騎著三輪車買艾蒿的,車斗里放著大捆的艾條,邊走邊吆喝:“買……艾蒿哦,買……艾蒿哦。”
走走停停,時不時的有人買艾蒿。那騎自行車賣艾蒿的更是不一樣,可夠靈活了,一大捆艾蒿架在自行車的'后架上,就像拖著一個大尾巴,一雙腳不停地蹲,在人流里、大街小巷穿來穿去,吆喝著:“買艾哦!買艾哦!”好像要讓所有的人都買到他的艾蒿一樣。賣菖蒲的則在街邊,把菖蒲一小捆一小捆整齊地擺在地上,堆著好大一堆,旁邊還有一些我叫不出名的草類,只要有人從面前走過就叫賣,還說今天一切植物都是藥,熬水洗澡可去百病。當然除了買艾蒿和菖蒲之外,還有一樣東西——雄黃,也是只有在今天才賣的,都說雄黃有毒,為啥還是有那么多人在買呢?
買東西的人就更多了。好像每個人都不空閑,有手提的、背簍背的、自行車架的、摩托車裝的……但所買的東西都大同小異,不外是蔬菜、肉類、包蛋或鹽蛋、艾蒿、菖蒲這幾樣東西。看著這些人買的東西,我想我媽媽買的是不是還是這些?為什么今天都買這些呢?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41
每年的農歷五月五日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插艾葉,包粽子。
臨近端午節,人們開始忙著采摘新鮮的蘆葉,他們在蘆葦叢中邊采蘆葉邊唱歌。清清的河水緩緩地流著,歡快的歌聲在河面上蕩漾。
端午節那天,我們一家一大清早就忙開了。先把曬干的蘆葉煮透,再把蘆葉折成一個漏斗狀,舀一大勺洗干凈的糯米放進去,中間加入一兩顆紅棗或一些花生,最后把“漏斗”的口蓋住,沿著“漏斗”的.邊把剩余的蘆葉緊緊地纏繞上去,用線一捆,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樂呵呵地在旁邊幫忙,可蘆葉在我手里就像個調皮的精靈,一點兒也不聽使喚,不是這頭松了就是那里散了。這個時候我就驚嘆于阿姨婆婆們心靈手巧的手藝了:她們會包各種各樣的粽子,有香包粽子、枕頭粽子、小腳粽子……口味五花八門,有香甜的棗粽子、咸鮮的肉粽子、香辣的火腿粽子……田野里,小路上,到處都彌漫著粽子的清香,人們的臉上放射出興奮的的光芒。他們提著粽子,你送給我,我送給你。把幸福與甜蜜相互傳遞,把勞動的果實與同伴分享。
端午節豐富多彩的活動還有很多,動人心弦的賽龍舟,富有創意的畫彩蛋,喝驅邪防蟲的雄黃酒……人們沉浸在歡樂的節日中。遠方的客人,歡迎你們來做客哦!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42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到了那一天,家家戶戶的大門上都會掛上新鮮的艾草,然后再煮上一大鍋的粽子,那粽子的香味撲鼻而來,把你的口水一下子就勾了出來。
我問媽媽:“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和掛艾草呢?”媽媽回答說:“這個本來是古代夏季一個祛除瘟疫的`節日,后來相傳這一天愛國詩人屈原因楚國被奸人所毀所以也在這一日投汨羅江自盡,老百姓害怕魚蝦咬他的尸體,就用楝樹葉包飯投入江中,由此發展成了粽子。后來,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他。”媽媽又說到,“不但有這些風俗,在農村還要給小孩子穿上繡了五毒的小肚兜來祛病驅毒。”“不僅如此,在聽說屈原投江自盡之后,當地百姓馬上劃船撈救。可一直找到洞庭湖,都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下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洞庭湖。后來大家為了寄托哀思,蕩舟于江河之上,此后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我聽后恍然大悟,心想:原來端午節還有這么多習俗啊!這些習俗又有那么多他們自己的故事與來歷!
于是,這個節日便漸漸有了豐富的強烈愛國主義色彩,成為了一個蘊含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弘揚和傳承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節日。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43
端午節要到了,看到滿街的粽子,不由得讓我想起了老家的端午。我記得很清楚,是六歲那年,爸爸休假帶我回老家,恰逢端午節。老家的節日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給我留下美好的回憶。
六月份的山東天氣有點熱,但是早晚都很涼快。白天干熱的風里還夾雜著熟透的麥香味兒,時而遠遠傳來幾聲布谷鳥的.叫聲。
一到家就見爺爺奶奶在泡黍子和糯米,鍋里還煮著紅棗,甜甜的味道灌滿了整間房子,遠遠地聞到,就想偷一顆吃。大伙都在忙自己的事兒,根本顧不上照顧我們,我也不想給他們添亂。
我剛到家時還有些靦腆、不習慣,但是沒過多久就和小伙伴們瘋在了一起,跑呀、跳呀、追呀、笑呀,玩的樂不思蜀了。正在興頭上,爺爺交給一個任務,讓哥哥帶我們到河邊采長茅草和寬大的蘆葦葉,我們的任務完成的非常出色,可身上被劃得青一道、紅一道,癢得難忍,心里卻美滋滋的。
中午回家,剛進院門,就聞到一股香味。不一會奶奶就端出肥大尖尖的粽子,撥開棕葉,咬一口香香糯糯黏米,甜味充滿口鼻,香氣浸入心脾。我恨不得連粽葉都吞進了肚里,還喝了一碗半加了紅糖的小米粥,一個咸蛋黃,那感覺真似神仙生活。爺爺告訴我,粽子那淡淡的微甜清香,就是葦葉和茅草的發出的味道,就是我們的功勞。
過節了,看見街上串串的粽子,我便又回味起家鄉那黃橙橙的黍米棗棕,回想起那粘人的味道……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44
粽葉香隨著農歷五月初五龍舟打鼓聲響起,飄入高州千家萬戶中。
說起端午節,我們那里更喜歡叫它龍舟節,但在鄉下地方,也鮮有條件賽龍舟。我記得我們那邊有一首每個孩子都會用家鄉話唱的歌謠:騰騰轉,菊花園,炒米餅,糯米糍,五月初五龍舟節呀,阿媽帶我睇龍船,我唔睇,我去睇雞仔……小孩都是在這樣的歌謠中,迎來一個又一個的龍舟節。
每年在端午節前一天晚上,媽媽就會泡上一盆糯米,為第二天早上包粽子做準備。一般都是姐姐和媽媽一起包,我和弟弟在一旁看。我們的粽子是四角型的,有兩種味道。一種是堿水粽,呈金黃色的,有種淡淡的清香。另一種是咸香粽,主要材料是以綠豆、瘦肉、咸蛋為主,味道醇香濃厚。
除了包粽子,端午節還有吃荔枝,喝艾酒,洗艾水澡的習俗。當天一大早,奶奶已經把刷牙的水準備好了,上面還飄著幾片艾葉;到了正午十二點,奶奶就會到田野山溝的一些地方,找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大大一摞,夾雜些艾葉,放進灶房里煮水給我們洗澡,傳說會洗去一個人身上污穢,讓人精神氣爽。爺爺奶奶還會在端午前一個星期釀艾酒,讓每個人在節日都能喝上一點,每次我都迫不及待的叫著“我要喝,我要喝!”因為味兒是甜甜的.,連我們小孩都很喜歡,總會和大人們爭著喝呢!
說著說著,仿佛又飄來了那過節的快樂和那濃郁的粽香……我愛我家鄉的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45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風俗習慣,而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了,而端午節吃粽子是我最喜歡的環節之一了。
剛上小學的小孩子,上了高中的高中生,有了工作的年輕人,在我的`家鄉里,要是提到了粽子,誰不是嘴里就立刻生出一種軟軟的糯糯的感覺呢?
端午端午節的一大早,媽媽和姥姥就開始忙了起來,用糯米把鴨蛋黃、飯豆、臘肉、白米包上捏成三角形,而我最喜歡的就是白米的了。
到了中午,我問媽媽:“媽,媽,粽子什么時候才可以吃啊?”“要到晚上才可以吃。”“啊~可以快一點嗎?”聽了媽媽這松勁兒的話,我十分的失望,可媽媽并沒有和我說什么,就接著去干活了。
一直等到下午媽媽才上鍋蒸,我十分的饞,也無能為力,只好去看書了,到了晚上,我看了看媽媽,又看了看鍋,心里想著:媽媽怎么還沒有起鍋啊?要到什么時候才可以吃上啊,快一點吧這時,媽媽好似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饞啦?”我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媽媽看我這個樣子,一下子笑了出來,對我說:“快了,快了。”等粽子好了之后,我立馬沖上去正要抓起一個就吃,媽媽卻叫住了我,拿起了兩三個,放到了一個柜子上,才對我說:“可以吃了。”我便二話不說,抓起一個撒了一把糖就吃了起來。嗯,甜甜的,糯糯的,軟軟的,真好吃。
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你喜歡嗎?喜歡的話,歡迎來到我的家鄉里來做客。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46
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這“端午節”有個來歷,傳說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因為反對妥協,主張聯齊抗秦,受到楚國權臣的打擊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頃襄王的貶謫和放逐。屈原離開郢都以后,沿長江東下,踽踽獨行,顏色憔悴,披著長發,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他不知道為什么世界會是這樣黑白混淆,忠奸顛倒,美丑不分。他禁不住內心的憤怒,一面大聲呵斥吟誦,一面提起筆來,洋洋灑灑在石壁上寫下一篇奇絕千古的《天問》。他深知自已無法同現實調和,最后自投于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
當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愛戴屈原,生怕他的'尸體被魚吃掉,就投下一種用棕葉包米的東西—粽子喂魚,好讓魚不去吃屈原。以后,每年都以此方法來紀念屈原。
今天正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聞到濃濃的粽子清香,于是趕緊洗瀨,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粽子。我想:為什么象屈原這樣的忠臣要被放逐,還要遭到壞人的打擊和陷害,那些奸臣為什么不會考慮國家會不會被人家吞并掉,總有一天,國家肯定要栽在他們的手里,還有那個笨大王,怎么也不知道屈原是個忠臣呢,真是笨。雖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點不影響我吃粽子的好胃口。
我以后要學習屈原,一定要做一個能為祖國做貢獻的人。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 47
在都市里過端午節,終歸沒有鄉村熱鬧,只是吃點應節的食物罷了。在我的家鄉過端午節,可不光是吃粽子,它還有不少的講究。端午節也算是個大節日哩。
在端午節的前幾天,人們便結伴到野地里,采擷最好的艾草,回到家編成艾辮子。在節日的頭天夜晚,用火點著在院里燃燒,據說它可以驅邪辟妖。是不是真有這么大的'法術不得而知。反正在這天夜晚,家家都是青煙繚繞,村子里處處有艾草香。家家戶戶的門框上,這天也都掛幾枝艾草,有的還用紅布條拴上,這有什么說法,我從未聽大人們講過,可能也是驅兇化吉吧。
母親很重視這個節日,她總是天不亮就起來,用一盆清水泡幾枝艾草,讓我們起床后用它洗眼睛,說是一年下來就不會得眼病。然后端來兩盆粽子,讓我們一樣樣地嘗,粽子的餡總有好幾種,這兩盆也是分為涼熱的,誰愿意吃什么樣的都行。平日對孩子管教再嚴的父母,在節日里也要放松些,盡量讓孩子們高興,孩子們也就放開肚子吃。
端午節做荷包,是故鄉的風俗。年輕女人們,找來各色的絲線,在布上繡著花樣,然后縫成小巧的荷包。荷包的樣子有多種,常見的還是心形的,再有就是八角形的,不管是什么花樣的,荷包里邊裝的都是艾草和各種香料。
當然,年輕女人們做的荷包,倘若是送給情人的信物,里邊更要裝上一顆癡情的心。這端午節端午節也蠻浪漫呢。
【我家鄉的端午節小學生作文450字】相關文章:
小學生家鄉的端午節作文06-27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作文01-09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作文01-08
小學生我的家鄉作文04-10
我的家鄉小學生作文03-04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作文(合集)03-07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作文(優秀)07-09
【熱】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作文07-09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熱門)01-09
小學生我的家鄉作文范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