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濟橋五年級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通濟橋五年級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通濟橋五年級作文1
在金華的婺江上,有一座石橋,叫金華大橋,又叫通濟橋,離現在已經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了。
通濟橋歷史悠久,它建成于元代元統二年(公元1334年),當時是十一個孔,是一座木梁橋,上覆橋屋50間,還有三殿兩亭。后來通濟橋經過了27次整修,到了清代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改為十三孔石拱橋,到了1942年,五、六、七三孔被炸,1958、1996、20xx年加寬,就成了我們現在的通濟橋。
通濟橋長380米,寬24·5米,是雙向六車道,東邊的橋墩是用石塊堆砌而成,是立體三角形。西邊是用水泥澆筑而成,比老橋窄,又比老橋大。橋洞高15米,寬10米,發大水時,有著很好的抗沖擊能力。通濟橋真是雄偉堅固啊!
通濟橋不但雄偉堅固,而且非常精美。通濟橋的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一只鴛鴦在水中戲水、玩耍;有的刻著一條龍,在空中飛舞;還有的刻著一只鳳凰,在樹叢中飛來飛去。白天,通濟橋上的`汽車成隊奔馳著,行人接踵如流;入夜,霓虹燈在橋下閃爍著,燈光橋影,橋面上的汽車順流不息,既像銀河從天而降,又像一條條火龍在飛馳。
通濟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結晶,是我們金華的寶貴歷史遺產。
通濟橋五年級作文2
這星期,爸爸帶著我去游覽了余姚最古老的三孔石拱橋——通濟橋。
通濟橋又名老江橋。古代的時候,這座橋是由木頭建的。這座木橋叫德惠橋,又叫虹橋。在宋清朝代間,又建成了石橋,叫三孔拱橋。清雍正九年間,又重建,取名為通濟橋,為姚城南北交通要道。
通濟橋橋長44米,有5米左右寬。這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只有三個拱形的橋洞,中間大,兩邊小。中間的橋墩,足足有15.6米高呢!通濟橋上有46個階梯,每個階梯都有一米左右寬。兩側還有10對石蓮花臺,蓮花臺的下面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小花,有的刻著菊花,還有的刻著浪花。
通濟橋中央,有兩對石獅子,脖子里系著一個鈴鐺,歪著頭向人們張望著,真是形態逼真。橋兩側有對聯,東邊的對聯是:萬年獨砥大江流,千里遙吞滄海月。西邊的對聯是:姚城煙雨臥長虹,一曲蕙蘭飛彩益。橋兩面,長出了許多灌木,枝繁葉茂,凝翠流碧,顯得春意盎然。
聽說,通濟橋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呢!從前,余姚有個謝閣老,慈溪有個趙閣老。有一天,謝閣老對趙閣老說:“你們慈溪最大的官也要在我們余姚人的胯下鉆。”趙閣老聽了,氣得火冒三丈,就打算去皇帝那兒去告狀,他故意找借口說:“余姚的那條通濟橋又矮又小,擋住了官船的去路。再說了,如果船過不去,那這座小橋造著還有什么用?”皇帝聽了趙閣老的一番話,覺得有點道理,就冊封他去拆橋。謝閣老聽說趙閣老要來拆橋,就用十里賬篷把通濟橋偽裝起來,又故意敲鑼打鼓的,歡迎趙閣老來余姚拆橋。他坐在大船上,陪著趙閣老喝酒。趙閣老迷迷糊糊的,就忘了拆橋的事情。等他醒悟過來時,船已經到了竹山橋了。這樣,通濟橋就保住了。
通濟橋還有一絕——舜江樓。它是用來壓橋用的。聽說,舜江樓拆了橋就倒了。舜江樓有兩層,在清光緒十一年重建。屋頂上刻著“金龍堅固”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在屋頂上,有雙龍戲珠,屋檐上,也有飛龍。所有屋檐上的龍都頭對屋頂上的珠子,真像活得一樣。
通濟橋真是我們余姚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是我們余姚寶貴的歷史遺產。
【通濟橋五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廣濟橋作文06-29
廣濟橋作文6篇08-26
由弘濟橋倒塌想到的01-11
通月橋作文12-24
神奇的弘濟橋作文-四年級-記敘文01-07
五年級寫橋的作文08-11
“橋”作文01-11
以橋為題作文-橋12-22
廊橋之風雨橋_寫橋1000字作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