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中秋節(jié)的四年級小學生作文5篇
寫中秋節(jié)的四年級小學生作文1
我度過了許許多多的節(jié):如“六一”兒童節(jié),端午節(jié),春節(jié)……
中秋節(jié)在8月15日,中秋節(jié)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節(jié)期為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jié)”,也叫“仲秋節(jié)”;又因這個節(jié)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jié)”、“ 八月節(jié)”“八月會”;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節(jié)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jié)”、“女兒節(jié)”。因中秋節(jié)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jié)”“月夕”“追月節(jié)”“玩月節(jié)”“拜月 節(jié)”;在唐朝,中秋節(jié)還被稱為“端正月”。關于中秋節(jié)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于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是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jù)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 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 社會的發(fā)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秋節(jié)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據(jù)史料記載,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代,民間就已有為紀念太師聞仲的 “邊薄心厚太師餅”。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現(xiàn)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胡餅”,唐高宗時,李靖出征匈奴,于中秋節(jié)凱旋而歸,當時恰有一個吐蕃商人進獻胡餅,李淵很高興,手 拿胡餅指著當空的皓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月亮)。”隨后分給群臣食之。若此說確實,這可能是中秋節(jié)分食月餅的開始。但“月餅”一詞,最早是見于南宋吳自牧的紅菱餅。月餅是圓的,且被賦 予團圓之意的時代是明,劉侗《帝京景物略》說:“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沈榜在《宛署雜記》中 還記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餅的盛況:坊民皆“造月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至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shù)百錢者。”心靈手巧的制餅工人翻新出奇,月餅上做出各種花樣,彭蘊章 《幽州土風吟》描述說:“月宮符,畫成玉兔窯臺居;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杵駐丹顏。”
我最愛中秋節(jié)了!
寫中秋節(jié)的四年級小學生作文2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
在家鄉(xiāng),弄不清是哪里哪年哪代傳下來的有中秋節(jié)吃粽子的風俗。
小時候,如盼著過年一樣盼著過中秋節(jié),原因是想融入明亮而熱鬧的夜晚和吃那可口的粽子。
每到中秋節(jié)前兩天,家家戶戶都在水缸上架根鐵棒什么的,然后把糯米稻草放到上面燒,燒后的灰則順勢掉落到水缸里,等到灰滿水缸,讓它泡兩天。直到農(nóng)歷八月十四的下午,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淘米 洗棕葉動手包粽子。粽子的包法真是夠講究的了,它要求”包得穩(wěn)、扎得緊、角分明“。看那足有15厘米寬大長長的棕葉,必須是新鮮的,摘回來后只能用清水漂洗,淘洗糯米必須是用泡過稻草灰后濾 干凈而黑亮黑亮的水,否則包出的粽子顏色不黃不中看,吃起來味道也是淡淡的。粽子的四個角哪怕有一個角不分明都要受到一番奚落而返工。粽子的個兒也夠大的,在我們家鄉(xiāng),一斤糯米充其量只能 包出兩到三個粽子。有些特色粽子里面還會摻些不同的肉類、花生米、板栗等什么的,其味吃起來怎么形容好都不過分。
小時候也曾試著學包過粽子,盡管大人們耐心地教,但因為勁小,包出來的粽子都要大人返工,到稍大一些了,卻要離開家修自己的學業(yè)去了,所以包粽子的技藝一直沒有學到手。每年過中秋節(jié),我們 小孩都只能圍著大人叫快點包好。但再快,一家人說說笑笑嘻嘻鬧鬧忙東忙西的也要三、四個小時后才能包好,而粽子真正出鍋,卻要到中秋節(jié)的早晨四點以后。因為要貪第一個吃粽子,許多小孩都幾 乎養(yǎng)成了不吃到粽子不睡覺的習慣。大人也理解這種奢望,但又怕小孩干等著急,于是就都把小孩哄出去玩家家。等到時候差不多了,嘿!風景這邊獨好,大人找小孩的尖叫聲,小孩的應答聲此起彼伏 ,宛如田間里的青蛙奏著歡快的樂曲。
其實,粽子的吃法一樣地也有講究。剛出鍋的粽子盡管香噴可口,但不宜多吃。記得剛上學那一會兒過中秋節(jié),我吵著一口氣吃了四個剛出鍋的熱粽子,經(jīng)驗老到的父親再怎么勸我也沒勸得住。結果連 續(xù)兩天沒有吃東西,胃里還咕嚕咕嚕地鬧了幾天,從此再也不敢貪吃了。
童年的中秋節(jié),不知過了多少個不眠而快樂的夜晚。時過境遷,多少往事都已處在朦朧之中幾乎淡忘,唯有那香噴噴的粽子,還時常浮在眼前。
寫中秋節(jié)的四年級小學生作文3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時間總是流逝飛快,不知不覺中已進入了農(nóng)歷八月,十五那天逐漸走近,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即將到來。
然而,在南方的大地上,在家鄉(xiāng)這片熱土上,卻仍未感受到這種喜慶的氣氛。夏天似乎未過,殊不知中秋已將至。
曾幾何時,我曾和一堆小伙伴,一起拿著紙扎的燈籠,在這個月圓之夜里,一起嬉戲、玩耍,無視黑暗的恐懼,在皎潔的月光陪伴下,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夜晚。玩累了,回到家中,雞鴨鵝什么的 ,一桌子都是豐盛的菜肴,還有吃家鄉(xiāng)當季出產(chǎn)的農(nóng)作物,如菱角、芋頭,早已是家鄉(xiāng)的特有風俗。都說中秋節(jié)是最容易吃胖的,這不,才吃了一會兒,就感到飽了。
這些小小的幸福,都只不過是記憶罷了。
隨著城市的發(fā)展,”石屎森林“早已不是新鮮詞,市民的生活水平和質(zhì)量不斷提高,然而,家鄉(xiāng)的中秋,卻早已變味。大量的耕地被征用,想吃到家鄉(xiāng)這些特色食品幾乎是不可能;猜燈謎幾乎是淪 為了商家推銷自己的商業(yè)行為;小孩子在晚上一起玩燈籠又被大人們”理智“的心態(tài)而不被允許;公司送員工月餅以表祝福,卻被告知月餅也要收稅;串門送禮人之常情,又有多少人是真誠地祝福他人 ……城市的發(fā)展,我們得到許多物質(zhì)生活上的提高,而諸如中秋節(jié)文化這類東西卻經(jīng)不起時間和人為的銷蝕,日漸失去了她的風采。
月是故鄉(xiāng)明。在民風民俗都在流逝的家鄉(xiāng),中秋的月亮無疑是一道最獨特最美麗的一道風景線。親朋好友拿著凳子,同坐在一道屋檐下賞月,讓我們感到無比的親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 缺“,中秋的月亮未必是最大最圓的,但親友的團聚為我們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對于團聚的人來說,與親友賞月是生活中的一次小小幸福;對于離散的人們、游子來說,與親友賞月只是遙不可及的奢 望罷了。家鄉(xiāng)的中秋,它也是一道不可磨滅的印記。
最可惜的是家鄉(xiāng)的中秋,最美的也是家鄉(xiāng)的中秋。在被人嘆為”冷漠城市“的家鄉(xiāng),愿中秋等節(jié)日再次讓人們體會到濃濃的人情味,讓人們懂得珍惜生活中的點滴幸福。
寫中秋節(jié)的四年級小學生作文4
我母親的'家鄉(xiāng)是一個小村莊,也不過是十幾戶人家。母親常帶我去玩,所以這也是我的第二個家鄉(xiāng)。也許是因為人數(shù)不多,村莊里的人大多都認識彼此,所以在這村莊里,許多過節(jié)日的方式都不一樣。
最特別的應是中秋節(jié)了,說是中秋節(jié),還不如說是一場聚會——我們并不會像其他人那樣,一家?guī)卓诘卮粼诩依铮瑖堊莱砸活D團圓飯,而是會整個村莊的人都聚在祠堂吃上一頓,在席間談天說地, 老的談談當年的社會,年輕的就說說現(xiàn)在的經(jīng)濟,年幼的就在一起打鬧。那桌吃上一口,那桌也吃上一口,開心極了。我還記得有一次黃奶奶在酒席上笑哈哈地說著自己兒子——李叔叔第一次受到女生 寫的情書時害羞得樣子,惹得大家哄堂大笑,誰知李叔叔聽到后就叫了起來:“可惡,媽,你怎么連這個也要說啊!”令大家笑得更開懷了……
吃過飯,大家都會從屋子里搬出凳子到村里的球場上坐,開始村里每年中秋的例行表演會。只見村長穿得不太正式地站到了中間,拿著用紙卷成的“麥克風”,笑得有點傻,他這樣子又引出了一陣笑聲 ……“各位聽我說,今年那個‘誰誰誰’偏要說要特別一點,所以我就決定用抽簽的形式讓人出來表演。剛才大家都把名字寫好放在紙箱了吧?我現(xiàn)在要開始抽啦!”只見村長把手伸進小箱子,然后一 抓,就拿出了一張小紙條,一看,說:“哎呀,我抽到我們村的老壽星。”話聲剛落,李奶奶就站了起來,她今年已是90高齡,但走路還很穩(wěn),她站好了,大聲說:“我給大家唱只歌吧。”奶奶唱得可 真是中氣十足!后來又抽了五六位,大家都興奮極了。終于到了最后一位了,村長拿出紙條一看,說:“呵,我抽到了城市來的小伙子啦!”“哥,你的小提琴我拿來了。‘可愛的表妹笑著說。哥哥看 著周遭的人,發(fā)現(xiàn)已無退路,只好硬著頭皮上,匆匆地拉了一曲就走了,也許村里人沒聽過提琴演奏,所以聽得特別認真。哥直說倒霉,其實是我和姐多寫了幾個哥的名字,不抽中才怪呢……
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機會在家鄉(xiāng)過中秋節(jié)了,但那時歡樂的笑聲我應該一輩子也忘不了。
寫中秋節(jié)的四年級小學生作文5
家鄉(xiāng)的中秋,很多風俗和外地一樣。吃月餅、賞月。可是卻充滿了趣味,也充滿了歡樂。
我的家鄉(xiāng)是一個依山傍水的地方,家鄉(xiāng)的每個人更是淳樸善良。每到中秋節(jié)前夕,街上幾乎每家店都在買月餅。圩天的時候,更是熱鬧非凡。整個市場就像一鍋沸騰的水,這邊“媽媽,我要吃水果 味的月餅!”那邊“香香甜甜的月餅,快來買啊!”小販的吆喝聲蓋過了孩子們的叫囔聲、顧客的還價聲。
孩子們選月餅是很仔細的!首先看外包裝,一定挑好看的,因為覺得外表好看,味道一定好,也許事實并非如此;其次,挑形狀好看、字樣清晰的,那些形狀不好看,字樣被擠壞的月餅只能靠邊站 了。
買回家以后,看著香香甜甜酥軟的月餅,真想咬上一大口。可是不能!到了中秋節(jié)那天,早晨七點多,各家點蠟燭,放鞭炮,再供上月餅。老家人信佛,任何東西都要先讓菩薩和灶神先吃,就連每 天早上的飯,都要放一碗咋灶上,叫做“菩薩飯。”
好不容易熬到了中午,終于可以吃月餅了!可是看著手中的月餅,又舍不得吃。一般老家人喜歡買一塊大的月餅,午飯和晚飯過后,再切著吃。
在我的記憶中,外婆每年中秋節(jié)都是買兩三塊大月餅,午飯過后,切開再端上桌。為了吃月餅,我總是飯吃少少的,就連最愛的粉皮和粉干也是如此。端上桌的月餅,切成了大大小小的方塊。而不 懂事的我,總要左右端詳,仔細對比,把最大、最好看的那塊挑走。而外公外婆則笑而不語。
晚飯過后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候了。大家圍桌而坐,賞著周圍的月亮,一邊嚼著酥軟的月餅,一邊玩各種游戲。猜謎語、品詩文、捉迷藏是我們最喜歡的活動。還有講故事、老鷹抓小雞……陣陣歡 笑聲此起彼伏,連天上閃爍的星星也注視著我們。星星、燈光、月亮、樓房、青山、果樹……這一切,匯合成一支無聲的小夜曲……
如今,我已有三年沒在老家過中秋節(jié)了。真的好想在家鄉(xiāng)和伙伴們一起過中秋,一起在月亮下吟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寫中秋節(jié)的四年級小學生作文】相關文章:
寫中秋節(jié)的小學生作文03-19
小學生寫中秋節(jié)作文10-01
小學生寫歡度中秋節(jié)作文07-30
小學生寫中秋節(jié)賞月的作文08-06
寫中秋節(jié)風俗的小學生作文03-19
寫中秋節(jié)的小學生作文5篇08-28
寫中秋節(jié)的小學生作文500字11-24
寫中秋節(jié)小學生作文4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