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與詩同行作文四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與詩同行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與詩同行作文 篇1
中國古詩文的寶庫可真是博大精深,星光燦爛.古詩文更是我國文化的精髓。古詩文有一種精辟的美,一種其他文體無法取代的美。
面對那些小說,故事,我更喜歡古詩文.喜歡它合轍押韻,朗朗上口;我喜歡它詞句精練,通俗易懂.我喜歡它意境優美,含有哲理.古詩使人心胸豁然開朗,思想為之升華.甚至連外國人都贊嘆和欣賞.
我最早的啟蒙老師是媽媽,在她的指導下,我從小就對古詩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剛上學時就會背一二百首古詩文了。上三年級時,我在媽媽的指導下利用課余時間如饑似渴地閱背誦。由于背的多,我的記憶力也逐漸提高了。僅僅一年內,我就會背四百多道詩詞文賦了。在誦讀過程中,我認識了豪放的李白;認識了憂國憂民的杜甫;認識了滿腔熱血卻含冤屈死的岳飛……
通過誦讀古詩文, 給我了很大發。孟郊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知道了子女對母親的深情;愚公移山的故事,讓我知道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賣油翁的故事,生動形象地告訴了我熟能生巧的道理。
古詩文不僅是我的良師,更是我的益友。它時時在提醒我、教育我。記得有一次,我與同學為了一件小事鬧翻了,心里十分生氣。這時,我想到了孔子的“九思”一—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岔思難,見得思義。比起古人,我為一件小事與同學爭吵,破壞了我與同學之間多年的友誼,實在膚淺,真是不應該!最后,我主動道歉,“化干戈為玉帛”,與那位同學又和好如初了。
古詩文的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使我深深的陶醉其中。 每讀一首好詩,都使我感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羌管弄晴,菱歌泛意,嬉嬉釣叟蓮娃”這是對美麗的錦繡河山的贊美:“談笑有鴻懦,往來無白丁”這是對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的詠嘆:“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這又是多么深沉激越的報國情懷!
床前明月、水上芙蓉,生活中的一點景致足以引發古人無窮的浮思;大江東去、破浪,古詩文當中記載了多少成敗得失、警世之理!知不覺中,古文已經在我的心中占據了一個猶如“親朋密友”的重要位置。學習古詩文不僅是一項任務,更是一種樂趣。古人的才情讓我們許多后人都望塵莫及,欣賞古詩文,就是享受生活,品味人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古詩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驕傲!我愛古詩文,朋友們,來吧,讓我們一起“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希望更多的人會與古詩文為伴,與我國古代文化為伍,繼承發揚我們的傳統文化。
與詩同行作文 篇2
因為你,我明白了什么是采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的閑情;因為你,我明白了白了少年,空悲切的唏噓;因為你,我明白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豁達。你就是教導我的那個老師詩文。
邁著輕盈的腳步,我走進了春天的世界感受到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喜悅。好鳥相鳴,嚶嚶成韻,盡情享受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的勃勃生機。走進春的大自然,總會有天然去雕飾的樸素。啊,詩文,你讓我感悟到了那春神的魅力,教會我如何去感受春的喜悅與生機。
稻田里的蛙聲此起彼伏,讓我感受到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愉悅。望著窗外那皎潔的月亮和幾顆那靜靜懸掛在夜空中的閃閃發亮的星星,佇立在這寧靜的夏夜,輕羅小扇撲流螢,看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麗,我的心也隨夏日一起跳動。是你,詩文,教會我去體會夏日童話的神秘色彩。
秋風瑟瑟,你看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了嗎?仰望著那十五的圓月,也許你會知道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坐在秋千上,感受那習習秋風,思緒萬千,浮想聯翩。是你,詩文,教會我去憐惜那秋的蕭瑟。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是一種喜悅和驚嘆,萬物都被蓋上一層白色的衣裳,一切那樣祥和與寧靜。是你,詩文,讓我知道冬的自省,學會反省自己。
當我失意時,你教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當我貪玩時,你教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詩文,老師,你如那夜晚明亮的燈塔,照亮我前行的航向;你如那沙漠中的綠洲,給予我生的希望;你如那明媚的陽光,溫暖我那冰冷的心,讓我展翅高飛!
與詩同行作文 篇3
著名詩人屠岸認為一個民族如果詩歌的聲音,就會缺乏精神上的豐富的優雅,就不會有百花盛開,生機勃勃。而我很慶幸,我生長在中國這樣一個詩的國家,詩的民族。人間自有詩意,我與詩歌同行。
我從小牙牙學語,便體會到了詩歌的魅力;后來,開始學會了去欣賞,傳承它的魅力;現在,辟卻世俗興事,我留連詩歌的淺吟輕唱,也嘆息它的門可羅雀。
詩歌,不是仙女、圣女,而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凡女,自有真意。
“客從東方來”——初識詩詞。“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最初學的語言,便是這般輕盈的小詩,朗朗上口,不先聲奪人,而是蓄意晚發。“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一副靜畫,短短二十字,用靈動的語言訴說了它的清朗。“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寥寥數語,自然風象油然而生……童椎的話語,吟誦著這千年而來的'文字,雖是孩童,但也能體會到它的風雅。
詩歌是彼岸之客,遠自千年而來,贈予我最初的啟蒙,給我最初的文化享受,這魅力自是于心底“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初識,迷于其魅力。
“將進酒,杯莫停”——與詩為友。一窗秋雨,嘆道《秋窗風雨夕》;一朗明月,誦罷《月夜》;一句佳話,莫道《出其東門》。后來,詩詞便是我生活的摯友。生活中,我體味到了那些平仄間的情感,想去傳承它的文意。
一地的芳華,“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我傳承到了詩歌的意境;“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我學到了古代人民的疾苦;“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是古代文人的可悲。
誰說古代典籍已成天書,傳統詩詞與新時代價值之間雖有隔膜,但這只是時空的差別,每一個人,只要用心去體會,傳承,詩歌樂于與友。詩歌對我,便是如此。再識,結友。
“我生君已老”——嘆詩今朝,葉嘉瑩擔憂:“守道一座寶山卻不自識,甚至還會為了貪圖享樂做出違法之事,這是現代年輕人的悲哀”。
今日,我與詩行,為其“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而嘆息。一闋詞,只在舊書中為自己的命運哭泣,越來越多的人忘記了她們。
詩歌淺吟輕唱只在流光中,歲月蹉跎,年華不興,這個時代,離她越來越遠。
我詩意的幻想,都成了浮萍,任由風打,讀詩只成了觀望。
這個時代久久不能靜下來聽詩,嘆息詩歌的沒落,嘆息它的消沉。今朝,嘆息!
“一片詩心待明月”,“明月何時照我還?”我與詩歌同行。
天下知人間,自有詩意在。
與詩同行作文 篇4
我國古詩詞源遠流長。各朝各代都有自己最盛行的文體和許多著名的詩人和詞人。他們的作品有異,風格也各不相同:或喜、或悲、或高昂、或低沉。而我,便與古詩詞一起尋夢。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要說最熟悉的莫過于李白的《靜夜思》了,這首詩委婉地寫出了作者對家的思念之情;到之后“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首由王維寫的詩《送元二使安西》涌入我的眼簾,字里行間,詩人似乎把我帶入分別之景,而又從字里行間,我讀到了作者對朋友即將遠去的無助與悲哀,而今,一股凄涼從李煜的《相見歡》中透露出來。“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李煜被上天賦予文采,但上天也賦予了悲傷給他——他是一位君主。或許他是皇帝中最有文采的,也是文人中最有權力的,但一個人被夾在兩個領域里面,一定會受到傷害。他是君主——亡國之君;他是文人——不幸文人。他的所有痛苦不能被發泄,于是他就只有用寫作的方式來排泄自己的痛苦。
小時候,我因詩的韻律而學習詩,認為讀詩是一種高尚優雅的事情,但我只領會了詩之本,并沒有領會詩之意,所以我只是詩之芽。
之后,我因詩的意思、故事而學習詩,認為詩歌是人類最美好記憶的載體,但我只領會了詩之意,并沒有領會詩之情,所以我只領會了詩之葉。
現在,我因詩的情感、意愿而學習詩,認為詩歌是詩人表達自己的方法,我只領會了詩之情,并沒有領會詩之夢,所以我只開出了詩之花。
未來,我將和古詩詞一起找尋我的夢想,呈現詩之果。
【【精品】與詩同行作文四篇】相關文章:
【精品】與詩同行作文3篇08-16
【精品】與詩同行作文4篇08-06
【精品】與詩同行作文三篇06-24
與詩同行作文【熱】03-29
與詩同行作文【薦】02-26
【精】與詩同行作文02-25
【薦】與詩同行作文02-25
與詩同行作文(8篇)10-13
與詩同行作文(10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