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連續觀察日記匯總7篇
一天將要結束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么能落下。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連續觀察日記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連續觀察日記 篇1
9月22日 星期日 天氣:晴
從今天起,我開始觀察黃豆,這是老師布置的一個特殊的任務,我迫不及待地抓起黃豆,經過我一番仔細挑選,有幾顆黃豆光榮地被放進了我裝滿水的盆里。我剛放進去,又趕緊拿出來,還好,它們還沒濕。我開始觀察了,豆寶寶干的時候,又硬又小,圓圓的,它們是深黃色的,看起來灰土土的沒有光澤。我把它們放入水中,蓋上了紗布,開始等它們變化了。過了一會兒,我打開紗布一看,豆好像快速變老了,表面上有一層層的皺紋,好奇怪!“豆子啊,快快長大吧!”我多么希望豆能快點長大呀!
9月24日 星期二 天氣:大風
今天放學時,我三步并作兩步地飛奔回家后,立刻打開紗布。我尖叫起來:“啊!黃豆長出小芽啦,都有三厘米長了!”彎彎的豆芽像個小逗號。黃豆變大了,變淺了,還有一點綠,讓小豆變得有光澤了。它們的衣服好像不合身了,已經被撐破了。看著它們大口大口地吸著水好像肚皮都要被撐裂了,我笑了出來。
9月28日 星期六 天氣:晴
今天在學校里等啊,盼啊,終于盼到了放學,我立刻跑回家去,速度如離弦之箭一般,“豆芽會不會有很大變化呢?”這樣想著,我打開了家門,取下了蓋在盆上的紗布。我的天,黃豆換上了一身綠衣裳,那顏色綠得耀眼,它的芽長出根了,根上又生根,每個根像小胡須,軟軟的。黃豆的肚子破了,我可以看到里面還有小小的一根芽。
經過幾天的努力,我如愿以償的看到了長大后的豆芽,讓我們猜猜,豆芽還會再長嗎?巨型豆芽,我等著你哦!
連續觀察日記 篇2
3月24日 星期五 晴轉多云
我們學校小路的兩旁種著幾排玉蘭樹。春風來了,吹得玉蘭樹搖來晃去,好像在做柔軟的體操。那小骨朵兒就像雪人的小鼻子,尖尖的,好可愛呀!看著真高興!
3月30日 星期三 小雨
今天玉蘭花那小小的花骨朵已經長成了像小燈籠似的花苞,玉蘭花在春雨中挺立著,多像一個個威武的戰士呀!它在春雨中沐浴,吸吮著大地母親的乳汁。我相信,過不了幾天這含苞欲放的花苞將會完全綻放。
4月3日 星期一 晴
果然,今天玉蘭花真的綻開了笑臉,它笑的是那樣甜,那樣美。展開的玉蘭花散發出陣陣清香,惹得一群群“小工人”爭先恐后地前來采花蜜。我真是既高興又激動。
4月8日 星期四 陰
今天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玉蘭花的花瓣奄奄一息了。一陣風吹來,許多花瓣紛紛落下,我非常傷心,我多么希望它開放的再長久些。
4月12日 星期二 晴轉多云
今天真是喜出望外,那玉蘭樹已經長出了綠油油的小嫩葉。我邀了幾個同學去給它澆水,我相信玉蘭花在我們的精心培育下一定能健康茁壯地成長。讓我們的校園每個角落都洋溢著春天的氣息!
連續觀察日記 篇3
20xx年3月12日星期一天氣:陰
今天,我做了一個有趣實驗,就是把一些綠豆放在一個裝了水杯子里,并觀察它發芽過程。我剛把它們放下去時候,它們就像是一個個調皮孩子,在杯子里跑來跑去,有些跑累了,便躺在杯子底呼呼大睡,而有些好像還沒玩夠,浮在水上面,把腦袋探來探去,于是我把那些不睡覺撈了起來,把它丟掉。
20xx年3月14日星期三天氣:晴
兩天沒去看它們了,不知道它們怎么樣了。我發現綠豆逐漸變胖了,比以前大了很多。神不知,鬼不覺,它們撐破了綠綠衣裳,露出了白白肚皮,可是有綠豆還是沒變化,衣服緊緊地穿在身上,生怕涼著。
20xx年3月16日星期五天氣:陰雨
今天是泡綠豆第六天了,我迫不及待地去看綠豆,我大吃一驚,綠豆已經吐出了白白嫩芽,大約有一厘米長。脫了皮綠豆白嫩嫩,真招人喜愛。
20xx年3月18日星期日天氣:晴
又過了兩天,綠豆已經全部脫了衣裳,吐出了芽,有像大象鼻子,有像天鵝脖子,還有像沒睡夠小孩,耷拉著腦袋。
連續觀察日記 篇4
農歷十月初一 星期三 晴
晚上七時三十分的時候,我和爸爸一起到樓房前觀察月相。我手里還拿著一個本和一支筆,要把我看到的情況寫下來。 當我們走到樓房前面的時候,我抬頭一看,天空中有很多很多的星星,說明今天晚上是晴天。我們又四處看了一下,就是沒有月亮。 我聽說,初一的月亮是新月,就是說明有月亮的意思。
農歷十月初二 星期四 晴
今天,我們又到樓房前觀察了月相。 晚上七點三十分時,我走到樓房前,仰望天空,只看見了深藍色的天空。我垂頭喪氣地回到了家。 我又回家看了一下日歷,今天是農歷十月初二,也是新月姐姐的初次露面。
農歷十月初三 星期五 陰
今天晚上我到了樓房前觀察月相。我估計今天晚上該出月亮了,所以我拿了紙和筆,出去觀察月相。 一會兒,我就走到了樓房前, 抬頭一看,月亮呢?星星呢?怎么都跑了?我又垂頭喪氣的回到了家。
農歷十月初四 星期六 睛
今天晚上,我七點三十分又去了樓前觀察月相,準備記錄。到了樓房前,我抬頭一看,月亮出來了,她像小船一樣,彎彎的,像娥眉一樣是向右凸的,它現在在西南方向呢。
農歷十月初五 星期日 晴
今天七點三十分我又到樓前觀察月相。我拿出筆和紙準備記錄。 到了樓前,我仰望星空同,又看到了許多星星,接著又看到了月亮,她和昨天不太一樣,彎彎的,是娥眉月,還是向右凸的。在西南方向偏南了點,月亮變化好快。
農歷十月初六 星期一 睛
今天晚上七點三十分,我又去了樓前觀察月相。 到了樓前,我抬頭一看,月亮又胖了一點,是向右凸的,方向也變成了向南。
農歷十月初七 星期二 睛
今天晚上七點三十分的時候,我又到了我們樓前觀察月相。 到了樓前,我看到了月亮,它又“胖”了,方向還是向右凸,而且方向變成了偏東的方向。
農歷十月初八 星期三 睛
今天晚上七點三十分,我準時到了樓前觀察月相。 走著走著,我就到了目的地。我抬頭仰望天空,發現了月亮姐姐。今天的她又發福了,但依然是向右凸,她的位置也更加靠近了東南方向。月亮姐姐已經有一半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上弦月。
農歷十月初九 星期四 陰
七點三十分,我準時起程。雖然起著大風,但我還是依然去觀察月相。 伴著呼呼的大風和樹葉顫抖的聲言,我又到達了樓房前。我抬頭一看,什么也沒有。因為陰云把月亮蓋住了。我哆哆嗦嗦地跑了回去。 真可惜呀!今天又沒看到月亮姐姐。
農歷十月初十 星期五 睛
今天七點三十分我到樓前觀察月亮,發現仍然是凸形月,在東南方向偏東的方向。
農歷十月十一 星期六 陰
七點三十分的時候,天空中沒有月亮。
農歷十月十二 星期日 陰
七點三十分的時候,天空中沒有月亮。
農歷十月十三 星期一 晴
今天,我七點三十分的時候,觀察了月相。 我到了目的地,抬頭一看,月亮的樣子已經圓了,而且已經走到了靠近東的地方。月亮已經變成滿月了。 月亮姐姐太圓了!
連續觀察日記 篇5
一、教材和學情分析
本單元以“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仔細觀察,把動物的特點寫具體的,又是怎樣真實地表達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的”為專題,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間都富含細膩的語言和豐富的想象力,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生動的世界。因此,本次習作應從現象入手,指導學生進行實際觀察,并能進行較長期的觀察活動,并通過指導提高科學觀察的效率。
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較高水平的觀察力,他們能夠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本次習作能啟發學生用自己的器官去感知生活,用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筆記錄生活,從而激發智慧與思維的火花。
二、教學目標
1、能寫出多篇觀察日記,并能夠記錄詳細,了解豆芽的變化規律。
2、發展鍛煉觀察能力、認知能力、寫作能力。
3、養成實事求是觀察記錄的習慣,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培養學生對事物、對生活的興趣和對自然界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引入:
昨天我們已經預習了日記——《螳螂的啟示》,誰能說說:它和我們所寫的日記有哪些不同之處呢?(同一個寫作內容,卻由幾則日記共同組成)
這樣在一段時間內,圍繞同一個寫作內容,把觀察到的事物發生的變化通過幾則日記描寫出來,叫作連續觀察日記。
二、寫出第一篇觀察日記:
1、同學們,現在小黃豆就在你的手中,請你也把自己發現的記錄下來吧。(學生寫觀察日記)
2、再讀《螳螂的啟示》,找出能體現作者觀察細致的語句,對比自己的日記,說說你的體會。
3、請同學們再審視自己的作文,加以修改,盡量做到觀察細致入微。再同學之間互相交換作文,提出修改意見,教師參與其中,并加以指導。
三、小結:
同學們,在剛才的過程中,你們都表現出色。是否這樣,就達到了寫觀察日記的'要求呢?我們下節課再來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引入:
同學們,經過了一周,你們的小豆芽一定又有了新的變化,今天我們就再次與它們相約,一起來分享你的觀察日記。
二、學會多種感官觀察與表達:
1、上節課我們知道了,寫觀察日記一定要像哨兵一樣細心。其實,只做到這一點還遠遠不夠。觀察還要全面,調動多種感官,從多個角度和層面來描寫。
看:眼睛看到什么﹖
聽:耳朵聽到什么﹖
觸:手可以摸到什么?
嗅:鼻子可以聞到什么?
味:舌頭是否可以嘗到什么?
另外,大家還要在全方位感知的同時輔以自己的感受:大腦里想到什么﹖心中感受到了什么?
2、小組交流觀察日記。
3、作品展示,交流收獲。
A、生上臺,展示PPT,圖文并茂,聲情并茂朗讀習作。
B、全班交流:XX同學的觀察日記,你最欣賞什么?
C、生發言,師相機點撥。
D、說說通過這次寫觀察日記,你有什么收獲?
總結寫作技巧。
4、師總結:能夠做到細致入微,并能從多方面對觀察對象加以感知,并記錄下來,再輔以自己的體會,就可以形成一篇優秀的觀察日記了。
三、布置作業
修改自己的觀察日記,運用我們已學到的觀察方法,繼續觀察,寫出一組優秀的觀察日記。
教學反思:
一位哲人說過:“這個世界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節作文教學我努力地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去發現、去感悟。整個教學體現如下特點:
一、以“范例”為線,引導學生初步觀察對比
本次習作是“學些連續觀察日記”,我緊緊抓住了“觀察”這一核心,精心設計教學流程。新課伊始,便直入主題,讓學生結合已有的日記書寫模式,“對比觀察”文本范例《螳螂的啟示》,從而讓學生初步感知什么是“連續觀察日記”,為后續的寫作做好鋪墊。
二、以“訓練”為核,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
觀察能力是寫作的基本功。如何讓學生“會觀察”,“能觀察得全面具體”,特別是把觀察到的能有選擇、有趣味、生動地寫下來,絕非一日之功!我在教學中借鑒了 “全方位感知訓練”,讓學生充分運用口、耳、眼、鼻、手這五種感官,分別從味覺、聽覺、視覺、嗅覺、觸覺這五個角度去觀察小黃豆的變化,使學生有章可循,有路可依,他們在老師的訓練、指引下,學會了觀察的方法,使自己的觀察更趨于全面性、完整性,有了充分的感知、全面的觀察,寫作已不再是難事。
三、以學生習作為媒,引導學生總結寫作技巧。
通過學生習作PPT的展示,生動地再現了他觀察、記錄、完成習作的過程。同時從習作的字里行間,感受觀察的細致,合理的聯想更令人感動。為其他同學做了個很好的示范,此時,寫作技巧再加以總結,學生下一步的習作修改便有章可循了。
連續觀察日記 篇6
9月22日星期三睛
今天放學回家后,我按照徐老師的要求,挑了30顆既飽滿又均勻的綠豆,放進水里,觀察它們的發芽過程。我很好奇,每過幾分鐘就去看一次,但是啥變化也沒有。到第四次去看的時候,已經過了一個小時了,我便按照老師指導的方法把水倒掉,找了只漂亮的花盆,用鑰匙在泥里戳了30個洞,把綠豆一粒一粒地放進它們的“小屋”,然后蓋上土,算是大功告成了。接下去會有什么變化呢?我更好奇了,耐心等待著。
9月24日星期五晴
早晨醒來,我無意中看了一眼窗臺上的綠豆,驚喜地發現它們居然發芽了,跟媽媽預計的起碼得三四天不太一樣。我數了一下,有7棵嫩芽。那一個個綠白相間的小腦袋從土里努力地鉆了出來,一定費了好大的勁吧。小芽的莖是白色的,芽是嫩米黃色的,大小跟鉛筆頭上的橡皮差不多,頭上還戴了頂“帽子”,顏色是綠色的;媽媽說,那是綠豆的外殼。它們有的舒服地躺在泥土上,宛如在睡覺;有的低著頭,似乎很慚愧的樣子;還有的則彎卷著細細的腰身,仿佛在下大腰……真是千姿百態。
9月26日星期日晴
今天,媽媽特意把綠豆芽帶到奶奶家來讓我看。我一看,大吃一驚:“這是我種的綠豆芽嗎?你換過了吧?”媽媽笑了笑,說:“傻女兒,這當然是你種的綠豆芽呀!”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比畫了又比畫,發現最高的竟接近10厘米,最矮的卻只有0。5厘米,跟前天剛發芽時最高只有1厘米相比,真是判若兩盆。它們有的十分舒展地把嫩葉伸開,仿佛在海邊沙灘上曬太陽。還有的莖稍低著,葉子朝一邊,沒有完全重疊,遠看那姿態還真有點像鵝:莖像鵝的脖子,綠豆殼像鵝的腦袋,那葉子像鵝的嘴。
9月30日星期四晴
好多天沒去給綠豆芽澆水了,今天放學回家,跑到陽臺上一看,哇,又長高了許多;仔細一看,在兩棵豆芽之間又長出了兩棵植物,高l厘米左右,其中一棵大一點的,有三片葉子,另一棵小一點的,只有兩片葉子,遠看還真像母子倆。這是什么植物呢?難道兩根綠豆芽能結婚、生小寶寶嗎?為什么它們長得跟綠豆芽又不一樣呢?別的同學那邊也會長出這種奇怪的植物嗎?我的問題越來越多,疑團越來越大,就等著以后繼續探索和發現吧!
連續觀察日記 篇7
夏夜,在皎潔的月光下,我坐在田野里,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耳邊傳來陣陣音樂聲,蟋蟀在月光下拉響了隨身攜帶的小提琴,如同一位田園中的提琴家。
我扭過頭,發現到處都響起了音樂,仿佛是一個大型音樂合奏團,我就像那樂園的指揮手,指揮這場美妙的演奏會。
順著這些蟋蟀看,我幾乎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這些音樂家的住所,但是沒有任何一個住所連著另一個,都是分開的,看得出蟋蟀們都是獨行俠。
在我頭頂上有鳥兒在飛翔,在地上,圍繞我的,是昆蟲那美妙的音樂,它們那美妙的音樂使我陶醉,仿佛自己也是一只蟋蟀,加入這動聽的演奏會中,與同伴放聲高歌,向天空表達自己的快樂……
蟋蟀讓我感到了生命的活力,它們從來不訴苦,不悲觀,一向是很樂觀很積極向上的。它們對于自己的住所和小提琴,都相當的滿意與欣慰。
它們生命是微小的,但它們卻用自己永不言棄的音樂訴說著生命的快樂。
【連續觀察日記】相關文章:
連續觀察的日記12-02
連續觀察日記04-25
連續觀察日記06-21
連續觀察日記動物的日記03-26
連續觀察動物日記06-11
蠶連續觀察日記06-06
對錦鯉的連續觀察日記07-30
【精】連續觀察日記07-31
植物連續觀察日記07-05
連續觀察日記【熱】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