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聽課記錄寫作方法
聽課記錄是聽課者為評估或聽取他人上課所作的記錄。這種己錄區別于學生的課堂筆記。一般來說,學生聽課筆記主要是詳細、清楚記錄講課內容。而評估者聽課除了記錄講課者講課的內外,還要記錄聽課時產生的對講課的評價等。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聽課記錄寫作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聽課記錄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照相型
這種記錄方式主要是記錄講課者的活動,注重直觀感受。聽課者如出于借鑒、仿效他人的教學,常用這種方式。細分起來,這種記錄方式又包含了三個層次:最初,記錄知識內容多,保留著學生做課堂筆記的痕跡;接著,注意記錄教師的教法;最后,還注意觀察學生的情緒和反映。這三個層次的側重點不一樣,但這類聽課記錄還是以學為主要目的。
2、能動型
隨著自身教學經驗的豐富和聽課次數的增加,腦子里多了一些參照系數,于是就從“看熱鬧"進入到“看門道”的階段。這時候的聽課記錄,能辨得出好在哪里,差在何處。這是一種由表及里的記錄,是一種感性把握上升到理性分析和評判的記錄
3、評課型
評課型分為兩種,一種是日常的常規性的,一種是重點評課。常規性的聽課記錄是按學校規定教師之間互相聽課的記錄,一般都有印制好了的聽課記錄卡供填寫,主要項目包括:教學內容和形式(包括教材、章節、課題和課型),教學過程及要點,體會和建議等。這種記錄方式內容精煉,不必面面俱到。重點評
屎式的聽課記錄,主要是體現聽課者對講課的全面評價,通常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基本功等方面入手,列出若干條指標,分項記分作定量評估。如“教學方法"方面,指標通常為:是否運用啟發式?雙邊活動、教學過程是否合理?是否重視基礎知識和能力訓練?能否完成教學計劃?等等。
教師聽課記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
一是教學過程,也就是教學實錄,主要包括聽課時間、科目、班級、課題以及具體的'課時等,當然也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環境以及教學使用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學效果以及學生活動情況也要隨時進行記錄,結合每次聽課的教學內容有目的加以確認。
二是教學評點,對本節課教學優勢與不足進行綜合分析并評估,提出合理的解決對策,一般主要包括教學思路、重點、難點、目標、結構、方法、手段、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以及教學思想等。
做好聽課記錄的重點:
1.結合聽課要求與相關目的,有所重點的將有關內容記錄下來。尤其對于師生發言要注意認真傾聽,做好聽課方面的觀察。
2.聽課過程中要分清楚,聽話的主要目的在于聽,將注意力集中在聽以及思考方面,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好聽課記錄。
怎樣寫聽課記錄
聽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吸取他人精華,縮小與他人的差距,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從而提高教書育人的質量。那么,如何才能寫好聽課筆記呢?我認為:
一是聽課之前的準備工作
聽課之前一定要熟悉對方所講的內容,先設計自己的教法,聽課時帶著“藍圖”進教室,才能在“他教”與“我教”之間構建對比的態勢,有利于在觀摩中找出異同。如果是所聽與專題有關的公開課,聽課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與專題有關的理論,便于在聽專題性的研討課、觀摩課時,透過“熱鬧”看“門道”。如李吉林開創了“情境教學”,方法獨特,自成體系,合影偶爾聽一課,就很難領會真諦,倘若先讀他的專著,便于工作可由點及面,通過課堂上的具體“情景”取到“真經”。
二是記框架結構
任何一位教師,為了把一節課上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做到條理清晰,都會安排好課的結構。課的結構是指課的組成部分的順序和時間的分配。課型的不同,課的結構也不同。例如:在實現教學目標時,是采用何種方式最大限度地引起學生的好奇,激發學生的動機;是如何把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思維的興奮點結合起來,與學生已知的經驗結合起來,與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生的生活、課外學習結合起來,提出的問題具有思維價值;是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學生的價值觀,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是如何創設情景導入新課程的等,把教學過程的導語、提問、過渡、結語記載下來,以便自己從中體會,有所領悟與收獲。
三是記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教學設計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它是根據教學要求,用精要而醒目的文字和圖形,提綱挈領的把教學內容概括化、系統化、圖表化的一種形式,板書是反映教學水平的鏡子,是課堂教學的眼睛,它凝聚授課人的心血,板書設計具有訓練學生的隨意注意的主動性,它具有開啟學生的思路,理清課文結構,掌握作者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加深直觀印象,增強記憶的效果,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從而學會學習,自覺的去掌握知識。在記板書時,必需要注意板書的先后順序,便于自己思考,體會使用這種方法的妙處。
【聽課記錄寫作方法】相關文章:
聽課記錄寫作方法12-08
寫作方法04-05
的寫作方法01-26
記敘文結尾的寫作方法寫作方法03-25
作文寫作方法11-27
反思的寫作方法12-19
寫景的寫作方法06-07
對聯的寫作方法10-12
實用寫作方法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