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作文

時間:2021-05-24 09:08:23 心理 我要投稿

【實用】心理的作文合集7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理的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心理的作文合集7篇

心理的作文 篇1

  考試前,爸爸媽媽跟我說如果這次我考好了帶我出去旅游,但是這次我還是考失敗了。

  今天是散學禮。同學們都焦急地等待老師分發自己的成績冊。有的人想:我一定考得很好,父母一定會夸獎我;有的人卻很自卑,考得馬馬虎虎,回家不知如何面對父母。我卻很驕傲地想:考試這些雞零狗碎的事怎么會難倒我呢?

  當、當、當的鈴聲響了,同學們的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了教室門前。老師還沒來,同學們有些不耐煩了。有人說老師來了,大家的心都蹦蹦地跳,隨著老師穩重的腳步聲到來,我的心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老師走上了講臺開始發成績冊,老師讀到了我的名字時,我得意洋洋地走上去領成績冊。回到座位,我還沒有翻開成績冊,只是在想向父母提什么要求或獎勵……翻開那輕巧的成績冊時,卻讓我大吃一驚,語文89.5分,數學86分,英語,英語太可怕了,才76分!成績冊不再像剛才那般輕巧,漸漸變得沉重起來,剛才那些想法,一掃而空,而想到的卻是如何面對父母。在回家的路上,我的頭像泰山壓頂那般沉重,被壓得低低的。

  回到家門口,聽到父母在談論我的成績時,我十分慚愧,站在門前默默地哭起來。

  當父母發現我時,我一直站在門前哭,不知道該逃避現實還是勇敢面對。不知道為什么那句“失敗是成功之母”在腦海里徘徊,我想這句話已經不適合了,因為我已經失敗了很多次了。但想到許多偉人都經歷了許多失敗才能成功時,我勇敢地走進了家。回到家,父母知道了我的成績后,不但沒有責罵我或批評我,而且還鼓勵我下次努力,又幫我找出失敗原因,想想有什么辦法來改正,吸取這次失敗的經驗等許多問題。當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聚時,當和別人談起學業成績時,當和對你有所重望長輩們談心時,那股慚愧之心油然而生,讓我感到無比的羞恥,我想這就是失敗的代價。

  這是考試失敗了我真的很難過,我真希望時間快點過去,讓新的學期快點地到來,給我一個戴罪立功,將功補過的機會。

  我要把失敗的原因找出來,希望下次考試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心理的作文 篇2

  在星期五我們上了一節有趣的心理活動課。

  下午我們做完眼保健操后,徐老師做精了我們的教室,她用那優雅的聲音為我們吟唱了“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童謠,讓我們贊美她,這就引入我們今天的話題“神奇的贊美”。

  老師先告訴了我們要學會贊美別人,可是有些贊美是不好的。

  到了我們給別人贊賞的時候了,可是別人都得到了贊賞,多則3張, 少則1張,可我一張也沒收到,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但我在最后還是得到了贊賞。還是很開心的。

  一堂課很快就過去了,我知道了很多,也很開心!

心理的作文 篇3

  在學習和生活中,我玩過許多有趣的小游戲,但今天下午殷老師帶我們做的小游戲卻讓我歡喜倍加。

  第一個游戲是殷老師讓我們放松一點,伸出雙手,十指張開,自然交叉合并,我們都很奇怪,但還是照著做好了,接下來殷老師神秘地問我們:”你們是右手大拇指在上,還是左手大拇指在上呢?”頓時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說笑開了,教室里像炸開了鍋似的,我一看,自己的右手大拇指壓著左手大拇指呢!“接下來我要宣布答案啦,”殷老師微笑著說道,“左手大拇指放在上方的話,心理會很敏感,在他發火的時候,千萬別跟他說讓他更火的事情哦……”原來,我們的肢體和大腦的半球是交叉對應的,你交叉雙手的時候,左手拇指在上,推測出你是“右腦型”,右腦偏重形象思維,表示側重感性,就是所謂的心理敏感。右手拇指在上,就是“左腦型”,左腦型偏重邏輯思維,所謂理性。一看我的握手方式, “看來我還是偏重邏輯思維的理性人呢!”哈哈。

  緊接著第二個游戲開始了,只見殷老師指著下巴說:“請指著你的鼻子!钡行┩瑢W卻指著自己的下巴,我們都笑翻了天。殷老師告訴我們,過于相信自己的眼睛,心就容易被帶偏,原來我們的眼睛也會“欺騙”我們的心呀,真讓我大為驚詫,大開眼界。

  最后一個游戲,殷老師在桌子上放了兩塊巧克力,她忽閃著眼睛,“調皮”地對我們說:“你們想現在吃一塊呢,還是20分鐘后吃兩塊呢?”大多數同學搶著說20分鐘后吃兩塊,但有小部分同學選擇前者。殷老師笑著公布答案說“選擇吃一塊巧克力的同學,他們還相當于四歲的小朋友哦!”這時的教室里,不約而同地爆發出我們的拍手聲和哄堂大笑聲。

  這真是一次有趣的游戲啊! 因為在笑聲中我們知道了很多的知識,我好期待下次的精彩游戲快快到來!

心理的作文 篇4

  習作,重在一個“習”字,它強調小學生的作文就如同繪畫的寫生一樣,是一種練習,而截然有別于“創作”,要求不宜過高。崔巒老師說得好:“習作課,低年級叫寫話,中高年級叫寫作。低年級重在樂于表達,愿意寫話;中年級重在自由表達,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不拘形式地寫下來;高年級重在個性的表達、在內容上有自己的觀察、發現,有自己的認識、情感,在語言上說真話,說自己的話!边@樣說來,小學生作文著眼點不僅僅是作文本身,而主要是學生作文的態度。很贊同柴向陽老師關于作文新概念的一段話:“小學生可以寫不好作文,但決不能怕作文……在小學階段,教師如能通過教學,讓學生愛上寫作,就已經是很大的成功!苯虒W中,我們就不能光盯著結果,只管“我要的是葫蘆”,而應該想方設法激發起學生寫話、習作的興趣,所要做的應是“盡可能地減少束縛,盡可能地給學生更多的表達的自由,多引導,多激勵,少限制,少指責”。

  “兒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愚蠢的事情。”其實,這種愚蠢的結果已引起人們擔憂:“大量的小學生由于不會寫作文而失去對寫作的興趣,他們面對題目不知所云,下筆艱澀,言不由衷。有的甚至從小就具備了兩副人格:作文人格和真實人格。他們真正成為‘被裝在套子里的人’!苯處煂W生的評價諸如:“想像不合理”、“表述不準確”,導致挫傷學生作文的積極性,而使學生覺得作文太難了,就是此矛盾的產物。熟諳學生的作文心理,才有助于減輕這種差異造成的錯位現象對學生產生的心理壓力。

  1、興趣選擇心理: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身邊事物的觀察體驗,常常是在自己的興趣愛好的心理驅動下進行的,而且他們觀察的視角也是一種“孩子”的視角。兒童對觀察的注意,首先是因為對象引起了他們的興趣,正是興趣誘發并支配了兒童的觀察行為。上課中,一只馬蜂飛進教室,老師并沒有阻止孩子們對馬蜂這個不速之客的好奇、注意和驅逐,而是利用了這只馬蜂,引導學生把觀察到的寫下來,使學生寫出了《課堂上的小搗蛋》、《馬蜂的精彩表演》等精彩的習作。

  2、求新求變心理:

  小學生喜歡新鮮和富于變化的事物,因而在作文練習中,他們喜歡有趣的題目,他們樂意嘗試感興趣的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假如我是___》這樣的題目,尤為讓學生喜歡。我請五年級的學生依這個題目寫作,從補充完整的題目看,他們所關注的角度也是不同的。《假如我是一條毛毛蟲》、《假如我是黃山上的一條山溪》、《假如我是比較瘦的人》、《假如我是一位稱職的母親》、《假如我是風》等,都帶有鮮明的個性色彩,也反映了兒童不同的生活體驗和對生活的獨特理解。寫《假如我是一位稱職的母親》的,是一個棄兒;寫《假如我是比較瘦的人》的,是一位胖胖的男生。而寫《假如我是一條毛毛蟲》的小女孩,竟然寫道:“我是一條毛毛蟲,毛茸茸的身體,好長好長的毛,皮膚是淡綠色的,多帥……母親把我寄養在這片綠葉上,真不知她去哪里了。沒關系,反正還有我的伙伴,和他們一起玩吧!”顯然,毛毛蟲的生活給了她多么美妙的體驗。

  3、體驗情感化

  “小學生對現實生活的體驗,明顯帶有兒童的特點和情感意志的傾向,他們往往從自己的情感和意志需要的角度,以自己的好惡去認識并解釋對象,使體驗變成一種自我情感和意志的表現形式。”那么,反映到作文中的,就不一定是生活的原型,就很難“合理”。倘若老師不理解兒童這種心理,會認為寫得不真實,就會使兒童茫然不知所措,因為這就是他們眼里的真實。如一個二年級的孩子寫逛公園的事,她把手中的豆粒喂給梅花鹿吃,就感到:“梅花鹿很愛吃,它的眼睛追著我的手,啊,可能它從來沒有吃過這樣又香又咸的豆子,它一定喜歡我了。走的時候,它還戀戀不舍地送我走出好遠!边@就是很有說服力的例子。在成人眼里,這只梅花鹿只不過是愛吃豆子罷了,至于追隨小作者,恐怕也是因為豆粒,可在兒童眼里,她一廂情愿的想法卻變成了兩廂情愿。因而,就寫真來說,應該讓學生寫他們眼里的“真”;就學生想像而言,則不能用“合理”來束縛學生,因為“在兒童的詞典里,沒有‘不可能’這個詞,他們正是按著自己的意愿,用想像創造了一個充滿神奇和幻想的世界!

  4、尊感的需要

  學生渴望成功,渴望被周圍人認可。在學校里,他們往往在意自己在老師和同學心中的位置!爸挥惺沽α康母冻龈鷥和淖宰鸶忻懿豢煞值臅r候,他的勞動才能成為快樂的、誘人的、自愿的需要。”小學生作文是并不輕松的勞動,必須使兒童感到自己是個勞動者,使他為自己的勞動成果而感到自豪,作文的成功使學生體驗到了自尊感,而這自尊感的滿足又使他們喜歡上作文。所以,教師不能無視學生的自尊,忽視習作者的心靈體驗

心理的作文 篇5

  作文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學生必須借助觀察才能積累作文素材;必須進行積極思維,才能使文章的中 心明確、結構合理、立意新穎;必須展開大膽想象,才能使文章內容豐富,具有創造性、獨特性,并使語言更 生動形象。所以,作文教學的過程,也是使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想象力得到綜合訓練、心理能力不斷地得到提高和發展的過程。

  一、轉變學生作文的心理狀態

  從作文心理來說,作文有主動與被動之分。一般來說,主動作文,是學生出于自覺的要求,有材料可寫, 有感而發,這好寫,也容易寫得好些;而被動作文,是學生沒有寫作的要求,感到無材料可寫,這就不好寫, 也不容易寫好。有的學生說:“作文難,提起作文心就煩。”還有的學生說:“我最討厭作文,我希望今后的 各種考試都沒作文這個項目就好了!边@些都是被動作文心理的反映。

  為什么不少小學生不喜歡作文呢?可以概括為“沒有東西寫”或感到“不知道怎么寫”。因此小學語文教 學中,要解決兩個問題:“寫什么?”“怎么寫?”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作文教學過程,是要變學生被動寫 作心理為主動寫作心理的過程。使學生從沒有什么可寫到滿懷激情地記錄自己所見所聞、所經歷的而又感興趣 的有意義的人和事。

  從客觀方面來說,作文是用書面語言來表達思想的,與口頭語言有很大不同。口頭語言是在面對面的交際 活動中進行的,可以借助于手勢、語調、表情、動作等來補充其思維的不足,因此,允許簡縮,邏輯順序也不 要求那么嚴格。而寫文章是從小學生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從接受成人語言(口頭和文字)開始,按邏輯要求, 經過自己的思考、加工后,轉化為自己的書面語言的復雜過程。對小學生而言,作文比口頭語言的要求高、難 度大。從主觀方面來說,低年級學生內部言語的發展還不充分,知識經驗也很缺乏,掌握詞匯還不多,思維的. 形象性還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還不善于對事物進行抽象概括。這就決定了他們還不能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命題作 文,而只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一些口頭造句、書面造句、看圖說話、看圖寫話等的寫作基礎訓練。因此,教 師要掌握他們的年齡心理特點,十分重視對兒童口頭敘述的訓練,為他們將來進行命題作文作必要的準備。

  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心理水平有了較高的發展,相應地,寫作活動也進入了命題作文的階段,但是這階 段寫作的各種水平還是不高的,需要在口頭言語的基礎上,經過專門的、科學的訓練才能逐漸發展起來。因而 ,很多小學生在寫作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困難,害怕作文,產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礙。

  要變被動寫作為主動寫作心理。首先要解決教師的命題。小學生的作文是先有題目后寫文章。理想的新穎 的題目要從學生中來。來自小學生的生活、思想、興趣、愛好、心理活動內容都是命題的依據。對小學生來說 ,要讓他們寫自己親身經歷過的、親眼見到、親耳聽到的。就是說,讓他們通過作文把自己的經歷過的有意義 的生活、思想,圍繞著一個中心,按著一定的順序用文字表達、重現出來。

  在一個學校里發生這樣的一件事,一位姓羅的學生,身患了淋巴惡性腫痛,急需一筆較大的醫療費,學校 發起了向這位同學獻愛心的捐款活動。教師即以這個捐款活動為題,布置學生寫一篇“捐款動員以后”。這次 學生的作文寫得很好,有的學生用日記形式,寫下了自己的真心話,表達了對同學的一份真摯的感情,而有的 學生則是從記敘的方式,敘述捐款事件中,表現同學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愛心。這樣的命題,是讓學 生取材于身邊的人和事,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使學生能“因事而發”,學生感到有事可寫,也寫得動人。

  二、奠定寫作基礎,豐富寫作的心理內容

  從學生的作文實踐來看,他們感到最大的困難之一是無話可寫,而且,最常見的毛病是內容空洞,寫不具 體。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學生缺乏觀察力,不善于觀察生活中的“小事”。其實 ,小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如果細心觀察應該是他們寫作取之不盡、用之不 竭的源泉。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的深化,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沖破學校課堂狹小的天地,在社會大課堂中去感受 時代的脈搏,接受新鮮事物,從中豐富生活,從生活中獲取直接的知識。而我們平時的作文教學,較多是考慮 怎樣寫的指導,很少或忽視如何把小學生的視野引向身邊的生活、引向大自然、引向社會,從生活中得到感受 。葉圣陶先生曾經語重心長地指出:“作文教學偏于形式……是一種弊病。偏于形式,自然把作文看成一種特 殊的事,跟實際生活并不怎么切合,于是學生自然要嘆無內容之苦。”因此,只有引導學生深入觀察才能豐富 學生作文的心理內容。

  觀察是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比較持久的知覺過程。觀察是作文的基本功。學生只有對生活中的事物細 心觀察,如對象的形體、色調、質感、美感等都十分了解,動筆才有內容可寫。因此,語文教師要像“有心人 ”,一方面要注意在語文分析中提出明確的要求,要求學生領會優秀作品的寫作,學習別人是怎樣以觀察各種 人物、各種事物為基礎,從而寫成內容豐富的文章的。小學生的作文訓練,不同于一般作家的創作活動,它是 在教師指導下的語文課內容的模仿、借鑒范文學習寫作。因此,作文教學時必須以課本內容為依據來進行作文 訓練。這樣,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對周圍的一切細心觀察,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心理學的實驗研究發現,少年 兒童的觀察力發展的一般趨勢是:由無意性、情緒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發展;再由有意性、目的性向自覺 性、穩定性、精確性和概括性發展,并逐步形成較全面深刻的細致的良好觀察力。教師應了解學生觀察力發展 的規律,有意識地通過多媒體教學途徑來培養和鍛煉學生良好的觀察力。

  學生觀察的要領是什么呢?

  一是提高觀察的目的性。在采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命題作文教學前,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 盡量把與命題相應的目的任務提得明確些、具體些。二是要細致準確。觀察時不能只著眼于大概輪廓而忽略了 細小的地方。比如笑,有哈哈大笑、微笑、歡笑、冷笑、譏笑、苦笑等等。觀察自然景物也一樣。比如下雨, 在一般人的眼里,不過有大雨、中雨、小雨之分。有位小學生經過細心觀察,這樣描寫雨前的景物變化:“鉛 塊似的烏云聚攏在頭上頂”,閃電像“一條條皮鞭劃過長空”。而描寫雨中的情景是:近看,雨點的形狀如“ 小葡萄”,打在地上濺起“水花”、遠看是一層“輕紗般的水霧!崩^而“水霧”又變成“雨簾”,馬路兩旁 出現了“小溪”。這位小學生之所以寫得自然逼真,就是因為他能仔細觀察。三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與方法。觀 察是一種特殊的知覺,只有循著一定的順序和方法才不致掛一漏萬。一般可以先整體后局部。從空間特性來說 ,可以象電視掃描式從上至下,從前到后,從外到內。注意形態、數量、質地、色彩的變化,從而使學生把握 對象的外形和實質,這樣學生寫作有內容且生動而有條理。四是做好觀察記錄。作文是要有寫作素材的。素材 就是在作文中要寫的尚未經過加工的材料,平時學生若不注意素材的積累,動筆時就會覺得沒東西可寫。只有 注意營造起一個“材料倉庫”,寫作時才能“言之有物”,而觀察正是積累素材的第一步。尤其是留心捕捉那 些最重要的現象、細節,而細節正可以將觀察對象的特點、個性再現出來,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積累寫作 素材,從而奠定寫作基礎。

  三、發展各種認識能力,提高作文整體水平

  學生作文內容的來源有兩個:一個是通過觀察從現實生活中提供的直接素材;一個是課本、書報、圖畫、 音樂、影視提供的間接生活素材。這兩方面的“材料”,通過學生的感知、記憶、想象、思維等一系列心理活 動,成為他們的心理積蓄,使表達變成為可能。為此,從心理學觀點看教師的作文指導,不只是作文方法的指 導,它本身還包括豐富學生的心理內容的意義,尤其是發展他們的各種認識能力,在感知的基礎上,拓展學生 思維和想象力,在作文訓練中有意識地加以培養,那么就使學生更快有效地提高作文整體水平。

  作文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學生作文,從審題立意,到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直到最后的推敲修改,每 一環節都離不開思維這一心理活動,學生思維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作文質量的高低。但小學生在作文中往往未 能很好地展開思維,因為在小學高年級時,思維才處于從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小學生思 維能力較弱,他們觀察了某些事物,有的卻不了解其意義,找不到事物之間的內部邏輯關系,因而作文時往往 難以確定文章的中心主題。根據學生形象思想的發展先于抽象思維這一年齡特點,要充分發揮形象思維的作用 ,逐步進行思維概括性的訓練。

  如逐步培養提煉中心思想的能力。

  培養學生提煉中心的能力:第一,教師注意在平時的閱讀教學時,讓學生明白,寫人的文章,中心思想是 贊頌人物的思想品行;論事的文章,中心思想是從事件中告訴人們深刻的道理。第二,訓練學生在審題中抓住 中心。一般作文命題,有的中心主題是在題面,或在寫作提示的要求中已點明,而有的則要充分調動學生思維 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反復分析課文,提高捕捉中心主題的能力。第三,在生活中提煉主題。學生作文的主題, 應該是學生對身邊發生的事不斷觀察,反復思考,逐步加深認識,提煉出來的。

  開拓思維的訓練。開拓學生思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導學生聯想和想象。聯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 的心理過程。如《從一條小路想到的》《××的啟示》等類題目,就需要豐富的聯想。開拓思維的訓練,還可 以引導學生相互啟發,發揮集體的擴散思維的優勢。可以預早布置作文題,學生自己準備素材和編提綱。在作 文課時,讓學生討論,如寫什么?怎樣安排順序?中心是什么?這些訓練是十分有益的。

  有的作文題,就不是簡單的生活再現,而讓學生對過去感知過的事物進行再創造,從而產生新的形象。如 《我的理想》《我和嫦娥游太空》《十年以后》《將來的教室》等這類作文,就需要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學 生作文的心理過程需要想象力的參加。小學生想象的基本特征是有意想象在發展,再造想象起著重要的作用。 低年級小學生在作文時,很大程度上是描寫或記述人物的外貌或事件的過程,而到了中、高年級,在有效的培 養訓練下,詞的作用越來越促使他們的想象力的發展,經過構思而概括出事物的形象,其概括性和邏輯性有了 明顯的提高。想象過程和其它心理過程一樣,是客觀現實的反映,小學生的想象力也是在良好的教學影響下發 展起來的。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要豐富學生的感知表象。因為想象是在 事物的影響下,在言語的調節下,在兒童大腦中已有的表象經過改造和結合而產生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所以, 想象的水平是依學生頭腦中所具有的感知表象的教學和質量的情況為轉移的。學生頭腦中表象越貧乏,其想象 越狹窄、膚淺;表象越豐富,其想象越開闊、深刻,因而教師要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二要善于用生動的語言 描述來豐富學生的語言,為想象創造表達的條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是啟發學生想象的重要因素,教 師如果語言生動、帶有感情,描述會使學生進入想象的境界,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歷其境,濡染其情。教 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訓練,在教學中可以以一概念或詞語為題,讓學生用形象來表現,如“慈祥”、“ 細心”這樣的詞要求學生以語言描述人物的神態來表現,也可以反過來進行。

  國外十分重視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日本學者認為:想象與創造有關,發展想象力是為發展創造力打下基 礎,因此,他們把豐富想象力的閱讀、寫作指導為語文教學的基本方向。

  根據大綱要求,小學的閱讀教學中,主要讓學生對課文的場面、人物、情景、背景和作者展開想象。想象 的具體內容是:由標題想象到課文的內容;由插圖、圖表想象故事的情節;由人物的語言、表情和動作想象到 人物的性格心理和行動的展開;由整篇文章想象到作者的意圖和文章的主題,由此引入作文中。

  四、重視作文中的情感因素,消除恐懼心理

  文章是表達思想、表現感情的。劉勰說過,“情動而言行,理發而文見”。思想和感情既有聯系,又有區 別。思想作為人的認識活動及其結果,既構成文章的內容,又指導著寫作的方向,沒有好的思想,自然寫不好 文章,但是,光有好的思想而沒有表達這種思想的興趣與強烈感情,同樣寫不出好文章。人的感情不僅是構成 文章內容的一個方面,而且,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還有執行調節人動機的動力作用。興趣是一切學習的源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對作文的恐懼心理總是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 是沒有興趣,沒有領略到作文的樂趣,因被動寫作而沒有情感的投入。

  語文教師在指導小學生寫作時,要打破恐懼感。但這不是靠大談作文的意義,重要性之類抽象大道理所能 奏效的。較好的辦法是“寓教于樂”,而且要善于激起他們非說不可的感情。有一位五年級小學生,功課甚差 ,對作文更感頭痛。有一次同學將他藏在課桌里的“金鈴子”,交給了老師。老師見這學生對小動物很喜愛, 便把“金鈴子”發還給他,并引導他仔細觀察,后要求他寫一篇小作文《可愛的“金鈴子”》。這位學生寫起 “金鈴子”,忽然靈感頓來:“金鈴鈴,金鈴鈴……那是誰在彈琴和唱歌?……你看,那小小的圓腦袋上伸著 兩根觸須,掃

  來掃去,多威風!身體那樣小,卻長著四只腳,還有兩條長長的后腿,屁股后面拖著‘雙槍’… …”(見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實例》)?梢娬Z文教師要捕捉時機善于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讓學生頭腦中儲存有的感性材料轉化成某種感情色彩的記憶映象復活,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寫作訓練, 即寓寫于樂中,使命題作文引起學生的熟悉感親切情,這樣學生才能寫出好文章。

  學生作文,多喜抒情。尤其是記敘文,通過文章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感而發、且能動人以情的文章 才是好文章。怎樣才能使文章感人呢?很重要的是寫出真情實感。小學生在《我童年的小屋》里寫道:“搬進 三室一廳的單元樓已一年多了,但我卻依然留戀著那間只有15平方米的小屋,小屋擺滿了家具,顯得擁擠不 堪;小屋只有兩扇朝西開的窗戶,顯得昏昏暗暗;每到雨季,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在那里我度過了九 個春秋,小屋留下了我童年的快樂”。

  這篇小文章感動之處在于“實感”出“真情”。文章一開頭就把讀者帶進了童年的小屋中去,和新樓房相 比,小屋是擁擠的、黑暗的、潮濕的,但是那里卻留下作者寶貴的童年歡樂和留戀之情。

  人的情感盡管是一種主觀經驗,但它畢竟是客觀現實與人的需要之間關系在人腦中的反映。而且,情感的 內容及其深度,又往往取決它所反映的各種現實的廣度。因此,語文教師在接觸學生的過程中,要準確地把握 學生的感情脈搏,并引導他們用適當的詞匯具體而形象地揭示出客體是怎樣引起他們的某些情感體驗的。在課 堂教學中,一般說來,學生的情緒、情感狀態取決于教師的情緒、情感狀態。在作文教學的全過程都伴隨教師 強烈的情緒、情感。因此,教師在上課前要醞釀良好的心境;命題要有師生情感的共鳴;指導要有柔情;批改 要有韌情;講評要有熱情;要激發學生寫作的激情。只有教育學生熱愛生活,才能仔細觀察生活,他們才能寫 出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心理的作文 篇6

  我今天真傷心,又是割到手了,又是哭了倆次,還說去摘橘子,可我,連這心情都沒有!

  今天,我去摘橘子了!凌晨6點,我在床上打滾,來發泄出自內心的興奮。一睡就是一小時,已到了7點了,我變身八爪魚,又是洗臉,又是找衣服,又是把書包里的東西倒出來,才興奮地去了。

  無語啊,剛出門公交車就走了,我追啊追,追到車的后面,還差一步就到了,誰知車子“跑”了!我才急急忙忙地跑步去了聚的地方。

  到了那,只見那像一盤散沙,跑的跑,跳的跳,用這來比喻恰當不過了!YES!要出發了!我好不容易才擠上了車,坐到了一個靠窗戶的位置。一路上,看到了許多沙子,許多荒山,上面有人在改變它們的面貌,希望明年后的今天,這里是一片片小樹林……我在期待著,期待著荒山變樹林;我在期待著,期待著車子開快些;我在期待著,期待著快點到那個橘子林……

  終于到了,剛下車看到的令我不可思議,還是一片土,就是土上長了一些橘子樹嘛,這是個不好的開始。劉老師要我們組隊,我是和黃厚翔他們一組,還以為班干部在一起會好許多呢,接著,我們開始吵了。

  摘了幾個橘子后,我找到了一張桌子,于是,這便是我們的休息地。他們接二連三地來了,我本來是坐在何京鴻邊上的,可一眨眼的工夫,黃厚翔就搶了我的位置,何京鴻可以為我證明的,可他沒做聲,所以,我被冤枉了,只好哇哇大哭起來。旁邊的人都在為我遞紙,擦眼淚,安慰我等等一些感人的舉動,我哭的更厲害了,只好弄的他們忙手忙腳,我的內心充滿感謝。

  吃飯的時候,我特意買了一瓶營養快線,想不到王琪媛為了和我比,也買了一瓶營養快線,接著,我們這發生了一起“土匪”搶飯案。菜一來我們就瘋狂地搶,拼命地搶,直到沒有了為止。更開心的是,因為我說的一句話,胡緒文把嘴里的牛奶噴了出來。

  吃完了,我們來到土地邊,挖起了紅薯,哇!何京鴻挖到了一個紅薯!胡緒文笑著走過來說:“這是我埋的紅薯!”我大笑起來。我學著他們有模有樣地拿著鐮刀劈木頭,最終以失敗告終,還留下了一起“血案”,手上多了一個傷疤,可憐可憐!我只好去一個阿姨那擦洛合碘,疼的我直叫。

  要回家了,我又被齊君打了幾下,被許多人打了,他們說是我在擠,我在被他們擠!承受不住的壓力,變成了眼淚,一滴一滴地落下。車上,我一言不發,沉默著,沉默著,睡著了……當我醒來的時候,陳晴雨睡在我的背上,我欣慰地笑了……

  這是開心的活動呢,還是傷心的活動呢?

心理的作文 篇7

  人生中總會有許多的不如意,應對人生中的低潮,我該怎樣辦?你會怎樣辦?

  坎坎坷坷可說是命運的本色吧,又正如那首歌所唱的,“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也許命運中早就被上帝布滿了陷阱,正在等待時機成熟的時候,把自我給套進去,哈哈,這應當算是一個和深奧又有些滑稽的道理吧!

  這些話出自一個像我這樣的中學生之口,聽起來可能很可笑,但那應當是一個大人的想法,一個歷經滄桑的成年人應當很容易的感觸到一個這樣的道理,可成年人的感觸是在經歷滄桑闖蕩得出來的。這就是區別,與孩子思想的區別!孩子的思想在大人眼里叫做幼稚,不,那應當是單純!幼稚和單純是有很大區別的。就從說出口的字面意思上說,就有很大的區別!

  不是僅有大人才能感觸到人間的種種心酸,孩子也有思想,只是很單純,但那并不代表孩子就沒有思想,在我認為父母不應當漠視孩子的思想,孩子也是有感情的,并且孩子的感情會比大人的感情更豐富!

  在經歷半年的初中二年級的學習,每次考試后的失意,足以讓我幼小的心靈遭到一次次的創擊。父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從亙古開始就已施加給了孩子莫大的壓力!可父母還在自以為負責的說“期望你好好學習,別讓我們失望!迸潞⒆幼尭改甘改冈谡f此話的時候又注意到孩子失望的眼神了嗎?他們就不怕孩子失望嗎?我不明白,更不想明白,因為那些理由已不能再算是理由了。

  自我是不是太自大了,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做出這樣冷酷的批判。很無情吧,哈哈。

【【實用】心理的作文合集7篇】相關文章:

【實用】心理的作文合集五篇04-16

【實用】心理的作文合集九篇04-15

【實用】心理的作文合集八篇03-30

【實用】心理的作文合集六篇03-23

【實用】心理的作文合集10篇03-20

實用的心理的作文合集8篇04-09

【實用】描寫心理的作文合集7篇04-14

【實用】心理的作文合集十篇03-31

【實用】心理的作文5篇03-22

【實用】心理的作文10篇03-1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午夜免费视频国产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韩AⅤ精品国内在线 | 色77久久综合网 | 夂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 伊久线香蕉观新综合在线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