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作文[精]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心理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心理的作文 篇1
現在我們初中的老師被要求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考試,為的是可以教育學生。其實我發現老師的心理也不健康,在我們學校,大部分的老師心理不健康。只有一個時間是健康的,那就是暑假,因為那時沒心理負擔,但是一到開學,心理就又開始不健康了。因為壓力實在是太大,首先是到哪里去任教的問題:一不小心你就會被調到偏遠的山區,那就有苦吃了;還有就是學科成績,這是唯一的目標,你是合格還是不合格全看你的成績,其它的不管。所以一開學就沒得空了,心上象有一塊沉沉的石頭,一直抓學生的成績,唯恐落后。一直到暑假開始.知道了結果,如果成績好的.話,整個暑假就比較好過;如果成績比較差,就還是得膽心這個不合格會不會輪到自己頭上。所以說老師心理上的這塊石頭往往影響到對學生的態度上,恨鐵不成鋼和體罰,變相體罰等等簡單粗暴的做法就是這種心態的體現。
以上只是一個方面,還有一個就是待遇問題。雖然老師有假期,但是也沒什么可以做呀,旅游需要錢,就那么點錢游多遠?這一次去海南用了6000多,還真點心疼呢,但平時我們除了工資,幾乎沒什么錢了。工作時間呢?從早上6點多,到晚上5點半。作為班主任的一星期兩次要到9點多才能離開學校。上夜課就更不用說了,而其它事業單位就沒這種情況了,他們8點鐘上班,下午也是很遲才上班的。而我們中午為了抓學生的成績幾乎是沒得休息的,他們工資比我們高,高中的老師盡管跟我們差不多辛苦.但他們工資比我們高多了.這樣的一比較心態又不平衡了.還有班主任,沒幾個愿當班主任,因為實在是太辛苦了。整個學校的調查結果顯示,沒幾個愿當班主任,當的大多數是不得已而為之。
最說領導上的課差不多都是副科,不用調測的。有的還不用任課,多余的課壓在一部分老師身上,老師累得喘不過氣來,他們卻在那兒高唱"今年我們學校老師超編...."活兒誰干得多。誰挨的批評就最多,錢就拿得最少,活兒干得最少的,好事樣樣有份,壞事一樣都輪不到。
所以說,要心理疾病要治療的首先是老師,而不是學生。
心理的作文 篇2
作文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學主觀能動地反映客觀現實,表達思想情感的過程。長期以來,怕寫作文,厭寫作文己成為小學生作文嚴重的心理障礙,導致作文教學高耗低效,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一直困擾著我們許多語文教師,那么,形成這一心理現象的原因何在呢?
原因之一是我們的作文教學一直都是為考試服務的,而不是為學生的作文能力的發展服務的。作文沒有成為學生表達他們的生活、情感的工具,而了老師獲得好評,學生獲取高分的手段。于是乎,寫什么,怎么寫、怎么開頭,怎么結尾,甚至于要表達一種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教師都對學生提出了許多框框,教給了學生許多“竅門”,試想,這樣的作文教學能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興趣嗎?
原因之二是我們沒有擺正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的位置。以往的作文教學,教師常常只是把教材上那些多年不變的老題布置下去,加以籠統的指導,規定一個作文完成的時間,作文寫完交上來后,教師用大量時間進行批發,而這種批發也僅僅是看一看,寫幾句“放之篇篇而皆準”的評語,打個分數。教師成了教材中作文任務的落實者。那么,在這樣一個作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能產生作文沖動和強烈的表達欲望嗎?“當情緒喚醒達到最佳水平時,操作效果也最高。在喚醒水平較低時,主體或大腦得不到足夠的能量去從事應當進行的活動時,操作效率是低的。”心理學家赫布這段話對我們是很有啟示的,要想讓學生有表達的欲望,會表達、表達好,我們教師就必須突破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和教材的束縛,別具匠心的設計具有愉悅性、開放性和成功性的作文教學訓練課程,從而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最大程度地實現教學目標的針對性。在這一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不僅是教學內容的設計者,落實者,還要成為學生作文的誘導者,合作者和欣賞者。
原因之三是過于注重模仿,缺少積累和訓練。泛濫的作文輔導書和作文選成了孩子們的完成作文的“最佳”助手。從某種意義上說,閱讀為學習為文者提供了豐富的寫作范例,從中可以習得寫作方法、技巧,獲得豐富的語感,積累大量的語匯。但這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如果閱讀一篇文章,即要求學生仿寫,以求立竿見影,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違背了作文教學的一般規律,是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的。葉老就曾經說過“在寫作的時候,愈不把閱讀的文章放在心上愈好。”仿寫,扼殺孩子們創作的靈性。
原因之四是我們對學生作文的“高”要求,這直接導致了學生對作文的“怕”和“煩”。我們一直不能把孩子當孩子看待,他們對這個世界的事物及其關系的認識,他們的語言表達還處于一個積累和發展的過程中,而且個體差異很大。我們硬要孩子寫出語言優美、立意高遠的文章來,豈不是為難孩子嗎?如果孩子看見“桃子”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他們就懶得去摘,如果你逼他們去“摘”,他慢慢地就會產生畏難、厭煩的心理。
那么,如何幫助小學生克服怕作文、煩作文的心理,從而提高小學生作文教學的效率呢?在大語文觀和語文新課程標準所體現的一些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我們在作文教學方面的一些有益的償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教師“全程”示范作文。這里的“全程”示范包含兩層涵義:一是教師寫作實踐可以給兒童樹立寫作的榜樣,一個常有文字見諸報端的教師,一定會為學生們所崇拜和效仿。美國新罕布爾大學的教授認為“教師應該是從事寫作的專家,這樣他們就會了解寫作的過程,就會知道既然教師逃避真正的寫作教學,那么學生不愿意寫作就是很自然的了。”二是教師寫的文章不但是可供模仿的榜樣,還是向學生展示寫作過程怎樣進行的實例。在黑板上當面做寫作演示,教師邊寫作邊向學生解釋寫作時內在的思維過程;在做什么,怎樣做,為什么這樣做。這樣,內在的寫作心理過程,變為學生可以觀察和意識到的外顯行為,學生很樂于接受,并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加強課外閱讀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課內,我們有一個很有效的做法:盡量壓縮閱讀課上不必要的繁瑣的分析、提問,擠出時間來,找1——2篇與課文體裁相近、文質兼美的文章給學生賞讀,以提高閱讀效率;課外,鼓勵、組織學生訂閱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報刊,相互借閱課外讀物,增加閱讀量,并如實填寫閱讀報告單,定期舉辦“讀書匯報會”、“故事會”、“向你推薦一本書”等活動,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操于曲而后曉聲,觀于劍而后識器”,閱讀,為作文在語言、思維、方法,素材諸方面提供借鑒,積累材料,建立在閱讀基礎上的作文,必然是有后勁、有活力的、高效的。作文教學,必須有“大語文觀”下的“大作文觀”。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練筆活動。小學生作文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實踐活動,語文課程標準明確了它的性質是練筆。是“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寫出來。”實踐證明,作文課上,先開展一些孩子們感興趣的活動,再以此為練筆內容,小學生往往非常愿意接受,并能傾注情感,活躍思維,寫出好的習作來。比如:先做后練、先畫后練、先演后練、先編后練……,都是比較為小學生的喜歡的練筆活動。另外,教師還要善于發揮教學機智,抓住靈感一現時,從情感入手,引導學生即興練筆,學生往往更能寫出充滿靈性、富有童心童趣、表達真情實感的習作來。比如:一場意想不到的風波、一陣不期而至的狂風暴雨,一只闖入教室的小鳥……
四、要多給學生以作文成功的體驗。心理學家蓋茲說得好,“沒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成功的動力。”為了讓學生能及時、充分地享受到作文成功的體驗,首先,我們就要降低作文的起點和要求,精心構建作文進步的平臺。以往小學生作文成人化,文學化的現象己經極大地挫傷了小學生的作文心理,我們應該讓學生感到:寫作文我能行。其次,教師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作文,要用兒童的眼光看兒童的作文,而不是一味地挑剔、批評。要懂得欣賞孩子特有的原始、稚拙、可愛的語言以及新奇大膽的想象。你的評價的語言應該是欣賞的、商量的和富有建設性的,修改的意見也應該是委婉的、中肯的,而不應該是諷刺,挖苦的和泛泛的。想一想,嬰兒是怎樣在大人驚喜的歡呼中蹣跚學步的,你就會明白這個道理。第三,每學期由學生自己選4篇認為較好的作文存檔,學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所選作文進行修改,修改后的習作與原文同時保留。到學生小學畢業,幾十篇學生自己的作品,字數由少到多,語言由幼稚到趨于成熟,清楚地記錄了學生作文成長的過程,它可以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看到自己作文進步的歷程。另外,在班級編輯學生自己的優秀作文集,每學期上下兩輯,師生共同設計封面,插圖,學生、老師、家長共同欣賞,評價;鼓勵學生向小學生報刊投稿,向學校的《春芽報》,“七色光”播音室投稿,參加各類作文競賽,都是讓學生享受作文成功喜悅的好辦法。
高明的教師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作文,寫出文通字順、表達真情實感、充滿童趣的習作來。并且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喜歡作文,樂于作文,這是我們每位語文教師始終追求的一種小學生作文教學的境界。深入到兒童的內心世界,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知道什么是孩子所喜歡的,所樂于接受的,在作文教學中真正地關注孩子,關注孩子的發展,才能幫助孩子們克服怕作文、煩作文的心理。這樣努力去做了,你就會發覺你的作文教學己經漸入佳境了。
心理的作文 篇3
有一節心理課一直在我心里,久久不能忘卻。
清楚地記得那是個周一的下午,第一節上心理課。上課鈴聲還未響起,我就滿心期待地坐在座位上等著老師來。一會兒,只見心理老師滿臉春意地走進來,直接就把提綱發下來了,我心里不禁沮喪了,唉,看來又要抄一節課的筆記了。
果然不出所料,心理老師直接讓我們拿出心理筆記本來抄筆記。“唉,沒趣。”我在心里抱怨著。這時老師走到我面前,拿起我的筆記本看了看,沖我說了句:“我沒說過題目要寫中間嗎?”聽到這句話,我的心里就像高空掉下來的柿子一樣稀里嘩啦,唉,只好重寫了。
十分鐘過去了,我按照老師的要求又抄了一遍,“嘿嘿,這遍總行了吧?”我這樣想著,正準備把筆記本交給老師看,還沒等我站起來呢,老師又說了句話:“同學們別忘了,每一頁只能寫一課筆記,可別多寫了哈。”聽了這話,我低頭看了看自己寫的筆記,又寫錯了,唉,我這心里就像那稀里嘩啦的'柿子又被踩了兩腳,簡直是不忍直視呀。
終于抄寫完第三遍筆記了,我是懷著忐忑的心情把筆記本交給老師的,“這次可一定要過關啊!”我心里這樣想著。表面上風平浪靜,其實內心早已波濤洶涌了。老師看了看我的筆記,嘆了口氣,無奈地說了句:“同學們,抄筆記的時候,要寫一行隔一行,聽懂了嗎?看著你們抄的筆記,我都怪累的。”聽到這里,我的內心已經崩潰了,就像無數只猴子在里面躥來躥去,那種難受勁真的是無法形容。我忙活了一節課,合著全是無用功啊。
通過這節心理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上課要認真聽好老師說的每一句話,認真執行老師下達的每一個指令,過程中也要認真負責,一絲不茍。
心理的作文 篇4
今天一大早,朱老師便來到我們班級,本來笑容滿面,可當他看到同學遞給他的一張紙后(沒交作業同學的列表),那本身棕黃的臉頓時變紫,由紫轉青,青如生果,眼里閃著一股無法遏止的怒火,好似一頭被激怒的獅子。此時,班級里鴉雀無聲,朱老師的聲音比平時提高了好多倍,大聲喝道:“怎么這么多人?誰沒有做完作業?站起來!”***等人連忙站了起來,只見他們兩眼發直,連連自語,雙腿也不聽使喚,像篩糠似的`亂顫起來。
下面的同學也嚇了一跳。“今天朱老師那么生氣,不會出什么事了吧?”一位女生小心翼翼得說,“哦,天哪!紅色警戒,朱老師要“殺人”啦!”頓時,大家都亂了手腳,因為朱老師的心情就表示作業的多少啊。
緊接著,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面紅耳赤的朱老師把這些同學的本子拿來,一本本撕了。啊,此時就連平時的調皮大王也都看得面如土色。
我從來沒有見過朱老師那么生氣,再來看看被撕本子的同學,全都是些“熟面孔”,難怪朱老師會如此大發雷霆。親愛的同學們哪,我們真不該浪費大好時光,辜負了家長、老師對我們的期望。
心理的作文 篇5
婆婆是個善良、慈祥的女性,她熱情好客,家中一直親戚不斷,還有很多常住的老人。印象中,她不但對自己的子女以及后代體恤、熱情,善待娘家的所有親戚,還對丈夫也就是我公公的家人善待有加。我加入這個家庭時,丈夫的爺爺還健在,這個當時已90歲的老人一直由婆婆照顧,雖然她身體一直不好,從30多歲時就患有類風濕,她的小叔子、弟妹生活條件優于婆婆家,但爺爺幾乎沒怎么到他們家去住過,要去住一段時間,公公婆婆還要按月給生活費。顯然,公公婆婆把贍養爺爺作為自己的義不容辭的責任。丈夫的姑姑因為晚年家庭條件的限制,更是常住在婆婆家。
但我最近才知道,婆婆年輕時曾兩次自殺,我非常震驚。我還知道,由于婆婆當時孩子很多,公公常年在外工作,家里的奶奶(婆婆的婆婆)偏心向著小兒、小媳和自己女兒以及他們的孩子,經常聯合起來孤立婆婆。我加入這個家庭時,看到的婆婆是那樣地平和、知足、快樂。她當時絕望和無助的'心理歷程我們現在無法揣摩,但我知道,有時幾句話可以拯救或毀滅一個靈魂。善良的婆婆在不和諧的氛圍中變得焦躁、敏感,但最終走出心靈的沼澤地還是要靠自己。后來婆婆不但不記恨姑、婆、弟妹,還跟他們每人都相處得很好。這就是寬容。
寬容是一種愛。我們的生活日益紛繁復雜,不盡如人意、煩惱、憂愁、甚至讓我們無法容忍的事情可能經常會找上門,但我們如果用自己的一顆誠心去包容、去理解、去化解,讓這個物化了的世界多一點溫情,讓人與人之間少一點劍拔弩張和斤斤計較,我相信,我們不但會生活愉快,也會得到愛的回報。婆婆的經歷給我們證明了這一點。
寬容是一劑良藥。它不但能感化別人,也能使自己身心健康。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不知是多大的緣分才能讓跟自己相關的人相聚在一起。同事、同學、朋友、家人,社會上各種各樣形形色色我們必須打交道的人,都是我們躲不開的緣。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有其獨特的經歷,有其長也必有其短,每個人都有個性,每個人身上都有別人不喜歡的東西,充分看到別人的長處,寬容我們不喜歡的,珍惜我們喜歡的優點,我們就會少了很多煩惱,我們的身心健康也就多了一份保障。
其實,寬容別人就是寬容我們自己。多一份寬容,生命就多了一份空間,人生路上,才會有朋友關照和幫助,才會有親人扶持和關愛,人間才會多一點溫暖和陽光。
心理的作文 篇6
在我們的生活中,由于不理解而造成的誤會是數以千計的,因此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得到別人的理解。當被人理解時,我們欣慰;當不被人理解時,我們沮喪。所以要想求得別人的理解,首先“從我做起”,自己要學會“心理換位”,來理解他人。
父母和孩子之間需要理解,老師和學生之間需要理解,朋友之間也需要理解。這三方面的理解,在我們現在這段人格的初步形成的道路上,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父母和孩子之間需要理解,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相依為命的母女倆家境貧寒為了供女兒上大學,母親拚命賺錢,后來累壞了身子,。女兒感動得送了母親一件禮物,卻因母親對家境的考慮而不得不傷了女兒的心─禮物被打碎了。這個故事體現了母女倆互相的不理解,兩個人都沒有心理換位,都沒有好好替對方想想,想想彼此的心情和感受,想想這么做會不會給對方造成傷害,如果她們考慮到了這一點,這件事就不會發生了。
老師和學生之間也要互相理解。學生做錯了事,來勢不能一味地批評他們;老師若做錯了事,學生也不能一味責怪老師。報紙上曾有這么一篇報道:一個學生因為拿了同學的一支鋼筆,竟被老師在臉上刻了一個“賊”字。這顯然透露出的是老師的道德問題,但從中我們也能看出,老師是不理解那位同學的,小孩有一點小偷小摸的現象,是正常的,他們還沒有完全地辨別出“自己”和“非己”的東西,所以老師應該理解他,并語重心長地開導他,更不能侮辱他。在此基礎上,我們學生也應該理解老師,老師由于疏忽而犯的錯誤,我們應采取“心理換位”的戰術,想想,如果是自己,會不會也這樣呢?
朋友之間更需理解,只有互相理解,方可筑起堅固的“友誼之堡”,倘若這其中的材料缺少理解,“城堡”會變得不堪一擊。生活中朋友之間難免會有一些小矛盾、小沖突,關鍵看兩人是否都“心理換位”了,是否理解了對方。若不理解,他們的友情從此會沒有了;若理解了,他們的友情會更進一步。
因此,我們要學會“心理換位”,包容別人的錯誤,理解他們的疏忽,因為這樣,即使在生活最黑暗的時刻,也一樣能找到心靈的.安慰,也許就像點燃黎明的那一絲微弱的光輝那樣微渺。只有這樣,才能被別人所理解,才會使生活變得更美好!
專家點評:
作者以敏銳的洞察力,看到了“心理換位”的重要性,進而提出“我們要學會心理換位,包容別人的錯誤,理解他們的疏忽”的論點。議論文貴在觀點獨到,此文不僅新銳,而且分析在情在理,有內在邏輯力量。
心理的作文 篇7
閱讀《學與教的心理學》這本書有些感觸,其中有效教師的特征對自已觸動很大。有效教師共有以下特征:精通教學技能教學方法好;熱愛學生尊重學生;耐心溫和和藹可親;了解學生理解學生;與學生一起活動多與學生講話;不拖課;布置的作業不太多太難;有學問有幽默感等。對照周圍的名師都有以上特征,結合自己的教育實踐有些感想。
要成為受學生歡迎的教師首先要師德高尚,耐心溫和和藹可親,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是師生,在課下是朋友,只有把自己放到與學生完全平等的地位上才不會責罵訓斥學生,才會耐心溫和和藹可親有幽默感。比如課堂上有次學生睡著了,我把他叫醒,認真對他說“對不起,剛才上得不夠精彩,下面我努力上得更精彩些”全班同學會心一笑,課堂氣氛活躍,和諧。有次周六上午第四節學生疲勞課堂有些沉悶,我鄭重其事要宣布一個好消息,學生們很期待,我說“再上一節課就要放學了”,如此等等我與學生們的關系很和諧。每節課下課時師生都感到有收獲,心情愉快。
要成為受學生歡迎的教師首先還要精通教學技能教學方法好。教師知識廣博,精通本門學科有關知識,與本學科有關的最新資訊,教學基本功扎實,精通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手段,掌握現代教育理論,教育理念先進。只有這樣才能準確把握教學規律,有能力選擇適合學生實際特點的教學方法,教育教學才能引起學生共鳴,成為受學生歡迎的優秀教師。
要成為受學生歡迎的教師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多為學生考慮。上課的內容、教學方法要適合學生,課堂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不能總把問題留給學生,作業不能太多太難,布置給學生的作業教師一定要先做過,并不是課后的作業都適合自己的學生,太難的'要去掉,有的題要改造,有的題目作為選做題,作業的量要適當,作業太多太難只會打擊學生的信心,浪費學生的時間。上課不要拖課,我上課總要留幾分鐘,這幾分鐘時間多數學生可以回顧一下本節課的內容,個別學生有問題也可以在這段時間與教師交流,有的學生可以休息一下,以便下節課更有精神。要多與學生交流,這樣才能了解學生,才能相互理解,教學也能更適合學生。
要成為受學生歡迎的教師要真誠的關心學生,幫助學生,特別是有困難的學生,對學生要一視同仁,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多鼓勵,多指導,這些學生的成績上來了,班級的成績才能上臺階,班級學生的成績差距小了,也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可以利用輔導課時間和晚自習時間輔導學生,作業中的問題多些個別的交流更好,考試后成績波動的學生及時給予鼓勵和指導,總之只有真正為學生著想,全力幫助學生,才能建立全新的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學才會更有效。
心理的作文 篇8
心理課每周只有一次。這節課,心理老師會教我們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生氣時該如何調整情緒。每節課還會播放一些簡短的小視頻,告訴我們視頻中主人公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因為黃老師的心理課,同學們上完后都覺得身心十分愉悅,所以都十分喜歡心理課。
心理課是在第四節,第四節課是要做眼保健操的。我正想著今天會上什么內容呢,班主任老師進來了,但手中一本課本都沒有帶。
我有些生氣,又有一點開心,生氣的是班主任老師可能會搶了心理課,高興的是,老師沒有帶課本,應該不是上語文課。但是做完眼保健操,老師平靜的一句話,把我擊到了谷底。
“請同學們拿出語文練習冊。”
說著,語文老師順手拿起了桌子上他的'語文練習冊,原來這個語文老師早就把練習冊準備好在這了,怪不得沒有拿書。
這個班主任,不光其他課要剝奪,就連每周只有一節的心理課都要剝奪去,太可惡了,而且這心理老師怎么這么好說話呢?說把心理課給班主任,就把心理課給班主任了。
心理老師也是,就在我們心情最緊張,快被作業山壓倒的時候不出現,卻在開學我們心情比較放松的時候,不停地教我們怎樣管理和調整自己的情緒。
結果我們跟著班主任老師寫了一節課的語文練習冊,手都要寫斷了。
【心理的作文】相關文章:
心理的作文06-17
心理的作文11-26
關于心理描寫的作文:心理描寫02-02
關于心理描寫的作文:從眾心理02-02
時間與心理作文10-11
我的心理作文03-02
心理敘事作文04-09
心理的作文【熱】06-17
【精】心理的作文06-17
心理描寫的作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