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過年習俗作文4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過年習俗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過年習俗作文 篇1
今天是除夕夜,也就是新春。新春是中國傳統節日的一個新春佳節。
新春,同學們都知道,它不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所有的人都認為“新春很熱鬧,因為它是一個團圓的節日,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我可不是這樣想的,這個節日是用來紀念一個怪物的,它的名字叫“年”,它經常吞食過路的人們,可把人們害苦了。后來,出現了一位白胡子的老公公,他制服了“年”。人們為了防止“年”再跑下來,就用放鞭炮、貼紅紙來嚇“年”,所以就有了現在過年的習慣。
我的家鄉——桂林過新春有幾“怪”,如果你想聽聽,我就給你講講吧!大年三十的除夕夜,各家各戶都會做上一桌豐盛的美味佳肴,還有許多小吃,有糍粑、有糯米飯、有粽子、還有年糕等許多美食。第一“怪”就是飯菜都擺上桌了可是大人們就是不讓我們先吃,而是先在神kan上祭拜后才能一起上桌吃飯,但是吃飯的時候魚還不能吃,一定要留到第二天才能吃,大人們這叫“年年有余”。
第二“怪”是大家大年三十的晚上都一定會等到大家大年三十的晚上都一定會等到新年的鐘聲敲響的那一刻,各家各戶都會同時點燃鞭炮,大家都互相問候“新年好”,睡覺前我們都要吃一碗湯圓,它代表著各家各戶美滿幸福。
深夜,家家戶戶的燈漸漸地熄滅了,整個桂林市進入了夢鄉,這時,一股濃濃的霧包圍了桂林,使新春的夜晚更加朦朧,更加迷人。
過年習俗作文 篇2
每年的大年初一,就是喜氣洋洋、熱鬧非凡的春節!
在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最顯眼的就是對聯了。我就來說說對聯吧!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上聯一般是在右側,下聯在左側。上聯的最后一個字音,一般為三聲或四聲。下聯的最后一個字音,一般為一聲或二聲。橫批貼在門框上。橫批的字是從左往右寫的,上下聯和橫批是古今結合的哦!福字倒著貼,寓意是“福到了”。對聯都是清一色的紅色,紅色代表喜迎。
和貼對聯算組合的就是放鞭炮啦!春節這天,鞭炮聲日夜不絕,午睡時都會被一次次驚醒,我有些害怕鞭炮聲,在放鞭炮的時候,我都躲在房間里捂著耳朵。待天黑時,鞭炮、煙花同時放,“噼里啪啦”的,聲音震耳欲聾,我不得不躲進被窩里。不過,放鞭炮也給春節增添了許多氣氛。而且放鞭炮、貼對聯來源于一個傳說!從前有只叫年的怪獸,每到春節那天就出來傷害人。后來人們知道年害怕響聲和紅色的東西,于是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貼上紅紅的對聯和燃放煙花爆竹來嚇走年。到現在這已經成了每年春節時的`習慣。
還有一個就是舞獅了。因為人們認為獅子有鎮妖驅邪、如意吉祥的兆頭。所以,每逢春節期間,各鄉各村都以舞獅子來消災除害、預報吉祥。
春節正是因為有這些各式各樣的習俗,才會這么喜氣洋洋、熱鬧非凡。
過年習俗作文 篇3
盡管很多地方過年的風俗各有不同,但是正月初二這天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這一天,嫁出門的女兒們紛紛帶著丈夫和孩子回娘家過年,古稱“回門”“歸寧”等,天津人俗稱之為“姑爺節”,河南叫做“請新客”,新客就是新女婿的意思,廣東、山東等地俗稱“迎婿日”……,盡管叫法不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家,夫婿要陪同這一點大致是相同的。
過年習俗千差萬別,為什么這一點卻驚人的雷同的呢?這讓我很是納悶,于是上網查找了資料,網上有這么幾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民間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后才能回娘家;第二種說法是已逝的老祖宗年底從天上回家享受供奉,如果看到家里有“外人”,就不愿進家了,已婚女人被認為是“外人”,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里過除夕、初一,老祖宗享用供奉后,在初一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初二女兒就可以回家了,這個規矩在舊社會特別是農村是很嚴格的,違反了就是大不敬;第三種說法是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了,大年伊始,要和夫家闔家團圓,自然不便回娘家去,所以一般都是正月初二回娘家。
俗話說“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其實何止是丈母娘,初二這一天,新女婿還是村里所有人期待的風景,找樂的焦點。在我的家鄉一帶,就有“打女婿”的風俗。新女婿第一年上門,好酒好肉好規格的招待好,酒足飯飽之后,準備告辭回家,不成想家門外面一幫小年輕正在“恭候”呢,新女婿一露頭,就好一頓拳打腳踢伺候著,新女婿猝不及防,又不方便還手,往往被打的狼狽不堪,丑態百出,再斯文的女婿也難以保持形象了。尤其是遇到雨雪天氣,就更有熱鬧可看了,新女婿們在雪里泥里被追打的躲躲閃閃、踉踉蹌蹌,跑一步跌一跤,滿身泥滿身水,引起圍觀者一陣陣的哄笑和戲謔,在村民眼里,這可比電視電影上的“武打大片”還要生動有趣的多。新女婿們當天的表現,會被村民們津津樂道很長時間,成為過年期間親戚們的主要談資和笑料,表現“突出”的,有可能多年以后還會被人翻出來嘲弄一番呢。
假如夫妻感情好的,媳婦通常會向新女婿們透漏一二,讓他有個心理準備,也會提前給“打手們”打個招呼,讓他們手下留情,不至于讓新女婿過于出丑;倘若夫妻感情不好,不知道有這種規矩,新女婿們不但出盡洋相,還會結結實實飽受一頓皮肉之苦,帶傷掛彩回家去也是常有的事兒。在出村口的時候,新女婿的“殘存形象”就是衡量夫妻感情的尺子,一目了然,如果恰好有同時結婚的幾對小夫妻,誰家對媳婦好、誰家對媳婦不好,那可就形成了鮮明對比。
不過這場武打大戲,只會在新女婿第一年上門時才會隆重上演,如果年年如此,恐怕女婿們以后就不敢上門了。
據說這種規矩是從很久以前流傳下來的,原因已經無法考證。竊以為這是娘家人保護自己女兒不受欺負的措施吧,因為古代婦女地位較低,在婆家常受欺凌,所以在結婚第一年先給新女婿一個警告,提醒她媳婦兒還有娘家人撐腰,不要太過分哦。
當然這只是我的臆測,畢竟,作為女性,娘家人是自己一輩子的靠山嘛。
過年習俗作文 篇4
說到過年的習俗,我想不用我多說,大家都知道有哪些吧:炸油饃,熬年夜,吃餃子,拜年。不過呢,不同的地方,過年的習俗也不一樣,就讓我給你講講我外婆家過年的習俗吧!
外婆家位于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那里的過年習俗與咱西峽的習俗大不相同,我就隨便挑兩件給你講講吧!
1、包包子
說到炸油饃,大家肯定很清楚,是"二十六,炸油饃",而外婆家是"二十六,包包子"。在外婆家過年,就不是吃油饃,而是吃包子了。另外,就是在包包子的時候,全家人要坐成三桌包包子:小孩一桌,女性一桌,男性一桌。全部坐好之后,就可以包包子了。我先拿起一張米面團放到左手上,右手拿著勺子,從餡盆中挖出一點餡,放至米面團中間,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餡包起來,捏出一個形狀,我的第一個包子包好了。之后,我繼續照這樣的方法包,直到所有米面團全部包完為止。
2、沙公沙婆
說到沙公沙婆,這便是外婆家過年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大年三十的上午,拿著祭品,去沙公沙婆廟祭拜,祭品中有:紅鯉魚,雞,酒,豬肉,大蔥,鞭炮,香紙,香火。而且每樣東西上面都蓋有一張紅紙,至于為什么,那我就不知道了。祭拜的步驟是:
1、先把祭品放至相對應的位置;
2、點燃香火,拜上三拜;
3、把香紙點燃,燒上一沓,
4、放兩掛鞭炮。等這些步驟一一做完后,便可以回家了。
我外婆家的過年習俗是不是和咱西峽的不一樣呢?
【【實用】過年習俗作文4篇】相關文章:
德國過年習俗07-17
過年習俗作文 15篇04-29
過年的習俗作文(15篇)04-29
過年的習俗作文15篇04-29
過年習俗小學作文6篇04-29
過年習俗作文(合集15篇)04-29
過年的習俗作文(集合15篇)04-29
家鄉過年的習俗作文4篇04-29
過年習俗作文匯編15篇04-29
【實用】過年趣事作文九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