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習俗作文

時間:2021-11-30 13:42:58 習俗 我要投稿

關于節日習俗作文合集六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節日習俗作文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于節日習俗作文合集六篇

節日習俗作文 篇1

  今天學習了一篇課文,名字叫做《北京的春節》。看著文章中那喜慶溫馨的春節,我也不禁想起了不久前過年的景象。

  我的家鄉在河南武陟,武陟過年最有特色的,就數祭灶和過元宵節了。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家鄉的特色風俗吧!

  祭灶,就是我們所稱的“小年”,即農歷臘月二十三日。傳說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督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春節中的命運交到灶王爺手中。所以,人們為了讓灶王爺在天上多說好話,便為灶神設香案、放鞭炮,并為灶王爺準備好上天的干糧(灶糖和燒餅)。這就是第一大特色——祭灶。

  第二大特色就數正月十五鬧元宵了。在武陟,我們每年的元宵節都不掛花燈,而是在大街上舞龍、舞獅。這場景特別熱鬧,引得了很多觀眾:兩個人拿著一個“獅子”上躥下跳,前翻后滾,就像一只真正的獅子在慶祝元宵節;舞龍則是一堆人拿著舞龍棒,把龍的形態舉止模仿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到了晚上,人們總是吃上幾個大湯圓,祈禱新的一年能圓圓滿滿。

  這就是武陟過年的特色習俗,看了我的介紹,你是否心動了呢?如果心動了,那就請你快來我們武陟參觀吧!

節日習俗作文 篇2

  史料顯示,上古的夏殷周時代,對“正月”的具體時間安排是不一樣的。夏以今農歷一月為正月,第一個節氣是立春;殷以今農歷十二月為正月,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為小寒;周則同樣以今農歷十二月為正月,但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日卻是從冬至開始,因此冬至這一天,也就是當年的“元旦”。

  周以后,計算二十四節氣,都從冬至開始,這樣冬至便成了“歲首”。再者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份曾經是“正月”。這也就是“冬至大如年”一說的來頭。

  有學者認為,正是由于歷史上確有一段時間把“冬至”視為“歲首”,把冬至的前一天之夜視為“歲除”。當冬至節隨著歷史的發展而呈式微之態時,原來那些習俗,便漸漸融入了后來盛行的“春節”之中了。

  冬至具備“陽氣始至”的特殊特點,意味著“陽氣始生”,萬物開始萌動。因此,在冬至日吃湯圓,又何嘗不是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呢?因此長了一歲,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節日習俗作文 篇3

  大年初一的清晨,我整裝待發,去干什么呢?去討飯。

  你一定哼驚訝,現代的社會,還需要出去討飯?這是有原因的:爺爺奶奶常在我耳邊念叨:我們小時候,大年初一有個風俗就是小孩子去要飯,提個淘米的籃子就出門了,小伙伴三兩成群的就出發了,基本就在本村或者鄰村轉悠,不會走太遠,大人們也很樂意的給飯。晚上父母就會把我們要回來的飯煮煮吃了,俗稱百家飯,吃了百家飯,新的一年就事事順利了。聽得多了,我就和哥哥、妹妹商量,今年大年初一,我們也去討飯處,去體驗一下。

  這不,我準備了一個不會漏米的小籃子,整了一下衣服,出發了。我哼著輕快的小曲,踏著輕盈的步伐來到了妹妹家,準備召集她們一起去,這樣人多也熱鬧。不然我一個人走著走著無聊了也沒有人聊天那。

  等哥哥及兩個妹妹都到齊了我們便去真正的目的地老宅基。那里空氣很清新,不光光是因為樹木多,更是因為這兒的人很多都是行走或騎自行車的。所以這兒環境很好。走了不知多少時間,吸了不知道多少新鮮空氣,終于抵達了目的地。

  我們開始工作了。先從第一家開始。只見大門半敞開著,門上還有一副對聯呢。我躡手躡腳地走進門,好像里面有小寶寶在睡覺,生怕吵醒她(他)。在門里有一位阿姨正在看電視,她看到我們的樣子,便說:今天是大年初一,你們是來討飯的,對吧,我這就給你去拿,等一下。謝謝阿姨,祝阿姨工作順利,身體健康。我說。不用謝,這有什么好謝的呀。沒想到出事順利,我們興奮極了,討飯原來這么簡單呀!

  接著繼續下一家,下一家,下一家當然,我們也體會到了要飯的不易,有幾家沒有米給我們,我們只好掃興離去,有些人家還態度很差,我們還沒開口,就說:我們沒米,快走、快走!但大部分人還是很客氣的,半天下來,我們收獲還不錯。回家,奶奶幫我們煮了百家飯,吃著,我覺得,這飯,特別有滋味。

  經過這次活動,我收獲不少,不僅能討到象征吉利的飯,還能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讓新年更有趣生動。其他小朋友也可以玩喲。

節日習俗作文 篇4

  春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有許多習俗,拜年,守歲,貼對聯等等。

  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習俗是掃塵。

  每臨春節,家家戶戶都要進行一次大掃除。人們噴刷房子、清洗家具,拆洗被褥,被古人稱為“掃年”。

  掃塵習俗起源于堯舜時代,從古代驅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中演變而來。至今民間流行著“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諺語。

  掃塵還流傳著一個傳說,掃塵習俗是是農民們為迎接玉帝的年糧而來。早先,這里的農民一年忙到頭,除納糧交租外,所剩無幾。他們祈求灶王爺在臘月二十四日上天奉本時多說好話,以便玉帝開恩,從天倉撥點恩賜,在除夕前降下年糧——米雪,讓他們飽飽地吃頓團圓飯。為了迎接玉帝的恩賜,農民們每年都在臘月二十八日前,將宅院里外打掃得清清爽爽,以迎接天賜年糧,這樣年復一年,春節掃塵的民族風俗一代代延續流傳下來。

  春節習俗的由來真有意思。

節日習俗作文 篇5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跳入汨羅江的日子。為了不讓魚蝦們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粽葉包裹著糯米,投放到汨羅江里。并且人們也要吃粽子、咸鴨蛋,在家門前掛菖蒲和艾草,還要喝放了一些雄黃的酒,人們還要舉行賽龍舟。這不,我們一家人帶著外婆、舅舅、舅媽、小表妹去江津中山古鎮觀看賽龍舟。

  經過1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來到了舉辦賽龍舟的地方——江津中山古鎮。因上午下雨,原本在上午的賽龍舟改在了下午(下午是晴天)。爸爸見我對賽龍舟很感興趣,便滔滔不絕地為我介紹起來:“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劃手。有26個劃手,1個舵手,2個鼓手,還有1個喊號子的。”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下午,我們走出客棧,來到了河邊。河邊的吊腳樓懸在巖石上。為了遮擋強烈的太陽光,家家戶戶的陽臺頂上都掛著藍布。我們走過了石橋,繼續向前走去。

  “哇!看到龍舟啦!”表妹叫道。“真的是!”你看,龍舟的顏色各不相同:鮮艷的紅、明亮的黃、黯淡黑和清爽的藍。原來,龍舟的顏色是跟據四海龍王的顏色刷的漆來定的。

  我們剛一來到河邊,劃手們就出場了。喝,一個個都非常強壯。并且不同的龍舟上的人都 穿著不同顏色的背心。“請參賽選手入座!”裁判員用擴音器叫道。劃手們按照序號坐好位置。“1——2——3!出發!”

  頓時,鼓聲大作,觀眾的喊聲和運動員的呼聲匯成一遍,響徹云霄。參賽隊員們用力把木槳向后劃。緊接著,船慢慢地移動起來漸漸地,漸漸地,每條船都越來越快,好似漂浮在水面上看不出來一絲波紋。漸漸地,漸漸地紅色的龍舟慢慢地超過了其它龍舟。黑色的龍舟顯然是體力不足了,落后于其它龍舟。啊,只剩下30米了,25米,20米,紅色龍舟遙遙領先,藍色龍舟又追趕上來,兩條龍舟不相上下。10米,只剩5米了!呀,藍色龍舟領先了。最后我不說大家也知道:藍色龍舟贏了。藍色龍舟的劃手們下船后,都擁抱在一起,表示他們心中的喜悅。看完比賽,我念念不舍地離開了風景如畫的中山古鎮。

  我覺得今年的端午節最好玩、最有趣。因為這一次的端午節讓我領閱到了民俗風情。

  潑水節的傳說

  潑水節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陽歷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語叫做“楞賀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歷新年”。實際上潑水節就是傣歷的元旦,因為傣文歷法,新的一年是從六月開始計算的。

  可是潑水節由來的傳說卻有兩種。:很早以前,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并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著如何殺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紀最小的姑娘儂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點。原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頭發勒住自己的脖子,機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紅頭發,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頭就掉了下來,變成一團火球,滾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樓被燒毀,莊稼被燒焦。為了撲滅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頭,其他六位姑娘輪流不停地向上面潑水,終于在傣歷的六月把邪火撲滅了。鄉親們開始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從此,便有了逢年潑水的習俗。現在,潑水的習俗實際上已成為人們相互祝福的一種形式。在傣族人看來,水是圣潔、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萬物才能生長,水是生命之神。

  而位于麗江華坪地區的傣家潑水節的'故事卻獨具特色。這里的傣族人是中國乃至亞洲緯度最北的傣族部落。他們的故事是這樣的:

  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一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起火,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一個名叫李良的傣家漢子,為保護村莊,不畏危險,沖出火網,從金沙江里挑來一桶桶江水,潑灑山火,經過一天一夜的勞累,山火終于被潑滅,村民得救,李良因為勞累流汗流干了,渴倒在山頭上。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來,李良一頭撲到江中,變成一條巨龍,順江而去。有的人說,他變成了一棵大樹。傣族人民為了紀念李良,每年農歷三月初三之一天,每家房屋清掃一新,撒上青松葉,并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綠樹搭起長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松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頂時,眾人穿行于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灑身,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這項活動延續至今,成為傣族人民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節日--潑水節。

  潑水節來臨,傣家人便忙著殺豬,殺雞、釀酒,還要做許多“毫諾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種粑粑,在節日里食用。

節日習俗作文 篇6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歷的春節,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母親。

  我看見母親將“福”字倒著貼,我固然知道為什么要倒著貼,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么習俗和規矩啊?”母親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于“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不同顏色、口味的菜,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獲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仿佛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何必呢?

【關于節日習俗作文合集六篇】相關文章:

潑水節節日習俗作文:傣族的潑水節04-25

元旦習俗作文(合集4篇)12-10

關于處暑習俗的作文:處暑節氣的習俗與活動08-23

2015關于小暑的作文:小暑習俗07-16

2015關于小暑的作文:小暑習俗07-16

關于新年習俗作文(精選6篇)09-30

關于元旦的節日作文5篇12-10

關于處暑節氣的作文:處暑習俗活動08-23

關于傳統節日的介紹英語作文07-02

關于春節的習俗大全201802-2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国产综合性网站 | 日本午夜免费啪视频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 | 亚洲va欧美va在线 | 午夜福利啪爽国产片精品 | 久久精品国产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