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的習俗

時間:2025-01-08 09:40:08 賽賽 習俗 我要投稿

大暑節氣的習俗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在每年7月22-24日之間。《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征是:“斗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今天小編就來分享大暑節氣的習俗,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鑒。

大暑節氣的習俗

  大暑節氣的習俗

  在大暑節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

  荔枝:荔枝是莆田特產,其中如宋家香、狀元紅、“十八娘紅”等是優良品種,古今馳名。在大暑節前后,荔枝已是滿樹流丹、飄香十里的成熟時候了。荔枝含有多量的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有一定營養價值,所以吃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邑人宋比玉的《荔枝食譜》中載:“采摘荔枝要含露采摘,并浸在冷泉中,食時最好盛在白色的瓷盆上,紅白相映,更能襯出荔枝色彩的嬌艷;晚間,浴罷,新月照人,是啖荔枝的最好時間。”因之,故老相傳:大暑節那天,先將鮮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節時刻一到取出它,仔細品嘗。這時刻吃荔枝,最愜意、最滋補。于是,有人說大暑吃荔枝,其營養價值和吃人參一樣高。

  羊肉:溫湯羊肉是莆田獨特的風味小吃和高級菜肴之一。把羊宰后,去毛卸臟,整只放進滾湯的鍋里翻燙,撈起放入大陶缸中,再把鍋內的滾湯注入,泡浸一定時間后取出上市。吃時,把羊肉切成片片,肉肥脆嫩,味鮮可口。羊肉性溫補,食用、藥用(配合藥物)咸宜。大暑節那天早晨,羊肉上市,供不應求。

  米糟:將米飯拌和白米曲讓它發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劃成一塊塊,加些紅糖煮食。說的是可以“大補元氣”。

  在大暑節那天,親友之間,常以荔枝、羊肉為互贈的禮品。

  大暑節氣吃什么

  1、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民諺說“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仙草凍和燒仙草也是廈門人常見的消暑涼品。

  2、飲伏茶

  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費供應伏茶時間一般從農歷六月初到八月末。這種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古時候,很多地方的農村都有個習俗,就是村里人會在村口的涼亭里放些茶水,免費給來往路人喝。

  3、貼三伏貼

  三伏貼,是一種膏藥,如銀行卡大小,一般四個為一組使用。在夏天農歷的頭伏日期貼在后背一些特定部位上,據信可以治療預防冬天發作的某些疾病(如鼻炎,氣管炎,咽炎,哮喘等),針對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將四片膏藥一起貼在后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時即可揭下。

  4、海邊過大暑

  深圳人在海邊度過炎熱的大暑日。在夏季防曬很重要,不僅僅是愛美怕曬黑的女性,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的男性也一樣需要防曬,尤其是去海邊或水上樂園,更需要使用防曬霜,并不時補涂防曬霜。

  5、曬伏姜

  伏姜源自中國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于太陽下晾曬。充分融合后食用,對老寒胃,傷風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溫暖保健的功效。

  6、喝暑羊

  “喝暑羊”是流行在魯中南革命老區沂蒙山區和魯西南地區的大暑習俗 。其中,以山東單縣羊湯最為聞名。伏暑的羊湯湯質優美、營養豐富,具有健腺益氣、溫補腎陽的良好功效,成為農閑時期人們飯桌上的一道風味俱佳的滋補美味。

  7、吃面條

  大暑到,臨沂城鄉就有大暑“喝暑羊”(即喝羊肉湯)或者吃面條的傳統習俗。這一天,家家戶戶嫁出去的閨女和結了婚的兒子都要回父母家,殺上一只羊,做上一鍋涼面條,全家人一起喜氣洋洋喝羊湯,吃面條,熱熱鬧鬧過大暑。

  大暑吃什么

  1、荷葉山楂茶

  原料:鮮荷葉1張(干品10克),山楂15克,薏苡仁10克,陳皮5克。

  做法:將荷葉洗凈,與山楂、薏苡仁、陳皮一起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10分鐘即成。代茶,頻頻飲用。有清熱化濕消暑,健脾開胃的功效。

  2、胡蘿卜鯽魚湯

  原料:鯽魚約350克、豬瘦肉100克、胡蘿卜500克、紅棗10克、陳皮5克。

  做法:胡蘿卜去皮洗凈,切厚片,紅棗(去核)、陳皮(浸軟、去白)洗凈。豬瘦肉洗凈,切塊;鯽魚去鱗、鰓、腸臟,洗凈,抹干水,下油起鍋稍煎黃。把全部用料放入開水鍋內,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小時,調味供用。用法:溫服,早晚各服1次。

  3、熗拌什錦

  原料:豆腐1塊,嫩豆角50克,西紅柿50克,木耳15克,香油、植物油、精鹽、味精蔥末各適量。

  做法:將豆腐、豆角、西紅柿、木耳均切成丁。鍋內加水燒開,將豆腐、豆角、西紅柿、木耳分別焯透(西紅柿略燙即可),撈出淋干水分,裝盤備用。炒鍋燒熱,入植物油,把花椒下鍋,熗出香味,再將蔥末、鹽、西紅柿、味精同入鍋內,攪拌均勻,倒在燙過的豆腐、豆角、木耳上,淋上香油攪勻即可。

  4、綠豆南瓜湯

  原料:綠豆50克,老南瓜500克,食鹽少許。

  做法:綠豆清水洗凈,趁水汽未干時加入食鹽少許(3克左右)攪拌均勻,腌制幾分鐘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南瓜去皮、瓤用清水洗凈,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待用。鍋內加水500毫升,燒開后,先下綠豆煮沸2分鐘,淋入少許涼水,再煮沸,將南瓜入鍋,蓋上鍋蓋,用文火煮沸約30分鐘,至綠豆開花,加入少許食鹽調味即可。

  5、苦瓜菊花粥

  原料: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100克。

  做法:將苦瓜洗凈去瓤,切成小塊備用。粳米洗凈,菊花漂洗,二者同入鍋中,倒入適量的清水,置于武火上煮,待水煮沸后,將苦瓜、冰糖放入鍋中,改用文火繼續煮至米開花時即可。

  6、綠豆粳米粥

  原料:綠豆6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綠豆放入溫水中浸泡2個小時,再和粳米一起加1000毫升清水煮粥。此粥可每日早晚各吃一次,有祛熱毒、止煩渴、消水腫的作用,特別適合老人和兒童食用。

  大暑禁忌

  1: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屬于脾胃虛弱,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濕內滯,嚴重者則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癥狀。

  2:忌吃大量油膩食物

  中暑后應該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夏季胃腸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于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3:忌大量飲水

  中暑的人應該采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不止。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可以促使熱痙攣的發生。

  4:忌單純進補

  人們中暑后,暑氣未消,雖有虛癥,卻不能單純進補。如果認為身體虛弱急需進補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進補過早的話,則會使暑熱不易消退,或者是本來已經逐漸消退的暑熱會再卷土重來,那時就更得不償失了。

【大暑節氣的習俗】相關文章:

大暑節氣送“大暑船”的習俗范文07-22

有關北方過大暑節氣的習俗07-19

二十四節氣之大暑時節的由來及習俗07-25

大暑有什么習俗07-10

大暑習俗有哪些08-01

二十四節氣大暑習俗有關的作文(精選20篇)07-22

白露節氣的習俗09-09

霜降節氣的習俗10-23

大暑節氣諺語70句07-22

大暑節氣諺語190句07-2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宅男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 午夜福利日本一区国产 | 亚洲欧美在线一级二级观看 |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亚洲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