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習俗的作文合集九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習俗的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習俗的作文 篇1
按我國的風俗,特別是在農村,每到大寒節,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布新,腌制年肴,準備年貨。在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尾牙祭、祭灶等。都知道只要大寒這個節氣一到就是奔春節,為什么,因為下一個節氣是立春,應該劃分在另一個年頭,但是立春往往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年前立春,一種是在年后立春,所以大寒是春節前的最后一個節氣,一般都這么認為,所以叫大寒迎年。在這樣的節氣中,除順應節氣干農活外,買年貨還要為過年奔波——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除舊布新,準備年貨,腌制各種臘腸、臘肉,或煎炸烹制雞鴨魚肉等各種年肴。同時祭祀祖先及各種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舊時大寒時節的`街上還常有人們爭相購買芝麻秸的影子。因為“芝麻開花節節高”,除夕夜,人們將芝麻秸灑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諧音吉祥意“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歲歲平安”,討得新年好口彩。這也使
得大寒驅兇迎祥的節日意味更加濃厚。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習俗。所謂二月二為頭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農歷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樣有春餅(南方叫潤餅)吃,這一天買賣人要設宴,白斬雞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據說雞頭朝誰,就表示老板明年要解雇誰。因此現在有些老板一般將雞頭朝向自己,以使員工們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過個安穩年。
廣東佛山民間有大寒節瓦鍋蒸煮糯米飯的習俗,糯米味甘,性溫,比普通大米含糖份高,食之具有御寒滋補功效。而富貴人家在大寒飲食上的講究更加細致。因大寒與立春相交接,所以大寒進補的食物量逐漸減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以適應將來春天萬物的升發。
習俗的作文 篇2
習俗文化,是依附人民的生活,習慣,情感與信仰而產生的文化。習俗文化增強了民族的認同,強化了民族的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體遵從,反復演示,不斷實行,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它不僅使人類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而且使人的生活找到了節奏感!
中國的文化眾之多,不計其數,可是知道的又有多少人呢?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的發展,對習俗都是拋之腦后了。但是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應該認識和傳承民間習俗,使它發揚光大……
我記得我們學過沈從文的《云南的歌會》。云南本是詩歌的家鄉,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國了。他們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卻有種種不同的方式。或見情生情,即物起興,用各種豐富譬喻,比賽機智才能。或用提問的方法,等待對方解答。或互嘲互贊,隨事押韻,循環無端。也唱其它故事,貫穿古今,引經據典,當事人照例一本冊,滾瓜熟,隨口而出,對別的地方我不怎么了解,我只知道我們這個地方的習俗。
比如三八婦女節,是全國婦女的'節日,那一天她們放假,好像什么也不用做,因為那是她們的節日;還有三月十二日是植樹節,老師組織同學去野外植樹;五月一日勞動節;還有端午節那天要包粽子,吃粽子。
開始要去打粑葉,然后洗干凈,去淘米,米只能用糯米,如果你想吃甜粽子,就用白糖摻和進去,想吃棗子的話就把棗子摻和進去,想吃什么就摻什么進去,那一天肚子吃得好飽!
九月九日重陽節要吃肉,還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那一晚月亮特大特圓,家里買了很多月餅,這天我們會集合在一起去偷瓜,年長的和我們的年紀差不多,小的也有七八碎了。我們商量要去誰家偷瓜吃,而且偷到的東西不能帶回家吃,否則第二年你家的東西會被偷光。雖然我不相信,但是為了尊重這種習俗,也只要這樣做了……
十月一日是祖國的生日,這一天全國人民放假,為了慶祝祖國的生日,這一天很鬧熱,祖國哺育我們,教育我們一代又一代。它的生日在天安門舉行,特別的隆重,許多人民都在那里為它慶祝生日……
還有春節,春節放假的時間很長,一直要放到正月十五才結束,從十二月二十九日開始,家家都買年貨,晚上燉豬腳吃,雞、鴨、魚肉樣樣都有,晚上還放煙火,過了十二點迎接新的一年。這一天還要給已經去世的親人燒紙錢,敬菩薩一直到正月十五才完,十五過后也很鬧熱,只是沒有了過年的那種熱鬧氣氛……
中國的習俗記錄了古代人民的種種習慣,生活特征,我們應該好好傳承中國習俗,使它發揚光大,成為中國的永久歷史!
習俗的作文 篇3
(一)大年夜的習俗
下午,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去鄉下吃飯。在路上,我看見大街上人山人海:有的在買煙花爆竹,有的拎著3-4個大包回家,有的在超市買所需物品,有的則在理發店里理個漂亮的發型過年,還有的……這時候,爸爸給我講起了除夕夜的傳統習俗:“大年三十,也是‘除夕’,指中國及其它文化圈地的農歷一月一日的前一天晚上,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趕‘疫疬之鬼’……”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就來到了鄉下。我剛一進門,就看見桌上擺了四包餃子和兩條大魚。我疑惑不解地問爺爺:“為什么大年夜要吃餃子和魚呢?”爺爺和藹可親、滔滔不絕地對我說:“魚和餃子在大年夜是少不了的菜。
因為‘魚’和‘余’諧音,象征‘吉慶有余’、年年有余;而餃子,則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還沒等爺爺的長篇大論講完,就聽見奶奶在催爺爺:“怎么還沒開始炒菜啊?”爺爺只好先炒菜了。而我呢,就飛快地找到一個好位子,等“高級廚師”上菜啦!
(二)有趣的年夜飯
第一個菜終于上來了,是我最喜歡吃的“大蒜炒肉絲”!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用筷子夾了一片,毫不客氣地敞開肚皮吃了起來。我過越吃越快,都不分酸甜苦辣就往嘴里塞。過了一會兒,爺爺又上了一道我愛吃的“酸辣土豆絲”,看似辣椒放多了
可我還是忍不住有筷子夾了一大把塞進嘴里,不一會兒,我就被辣得把滿滿一杯冷的橙汁喝得一干二凈,還不住地伸舌頭,像狗一樣吐著舌頭。不過,狗吐舌頭是因為熱,而我是因為辣!又過了一會兒,辣倒是解決了,但是肚子又鬧意見了。我又疼得齜牙咧嘴,過了好一陣子,終于不疼了。我心里想:以后我再也不敢這樣子了!
(三)看煙花
剛吃完飯,肚子早已圓圓的了,似乎隨時都要爆炸似的。突然,外面響起了一聲震耳欲聾的鞭炮劃破了寧靜的夜空,周圍的氣氛頓時熱鬧起來。我急急忙忙跑出去煙花。“哇,真好看啊!”我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語道。
天上的`煙花真是讓我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個煙花,又錯過了那一個煙花,看見了那個煙花,另一個煙花又出現了,讓我目不暇接。有的像越王珠寶店里的金戒指,有的仿佛是一把蘑菇傘,有的如同一朵朵盛開的花兒,有的則猶如是一條條長龍直沖夜空,有的似乎是一顆顆流星降落在大地,還有的……這些煙花太漂亮了,晚上睡覺的那一時刻,還清清楚楚地浮現在我的腦海里。
啊,大年夜真好啊!
習俗的作文 篇4
暑假到湖南旅游時,由于唐導是土家族的族人,所以給我們講了不少土家族奇特的習俗。
第一是“踩腳Y”。大家認為就是生氣地狠狠地踩人家的小腳Y,或者是鞋子。在土家族可不是要決斗的意思,這里可隱喻著愛情呢。究竟什么意思呢?請聽我細細道來:土家族的男孩十分直率,喜歡誰就直接告白或“踩腳Y”,踩得越疼就說明你越喜歡她。如果女生也喜歡對方的話,那她也會踩一下男孩的腳Y。在此,我再給大家講一個感人的'故事。在一個村子里,有一位姑娘叫“翠翠”,她花容月貌,有很多男孩子喜歡她。經過層層挑戰,一對兄弟成了候選人。翠翠就讓他們唱山歌,誰唱得好聽,她就嫁給誰。第一個晚上,哥哥唱起子山歌,不知是哥哥嗓子好還是聲音圓潤,博得陣陣掌聲和句句贊美。弟弟起了嫉妒心,跳江自殺了。哥哥不敢相信,于是,便追尋弟弟去了,生死未卜。翠翠就一直去小溪邊,等,等哥哥來娶她……;男孩子告白方式還有就是“攀高樓”。在土家族有一種建筑是上面一間屋子,下面八排竹子。女孩子站在屋里,男孩比攀高樓,誰先攀上去,誰就可能被接受,如果女孩不喜歡這個男孩子,就把他狠狠地推下去。
第二是“哭嫁”。當女孩子到了該嫁的年齡時,婆婆就會將她許配給一個男人。在出嫁前的兩個月,也是十分有講究的,第一個月要接受祝福,從哥哥嫂嫂,叔叔嬸嬸,阿姨姑姑那兒“要”點兒手鏈、掛墜、項鏈等之類的貴重物品。怎么“要”呢?當然就是在他們來跟姑娘告別的時候,哭哭啼啼地抓住他們的手臂、衣襟、脖子,死活不肯放手。然后長輩們就會拿出銀項鏈或者手鏈等貴重物品安慰姑娘……第二個月,姑娘就把自己關在屋子里,日日哭,夜夜哭……
看了這么多土家族習俗,大家是不是十分驚奇呢?你是否也知道不少民族的一此習俗呢?那就一起來分享吧!
習俗的作文 篇5
跳火,是我們這里的舊習俗。在人們的心底里,正月十五晚上放火,意味著財運;火勢越高,家里的財運就越旺;跳火,意味著可以擺脫病魔,平平安安。因此,就是在前幾年地不長稿,做飯無柴的情況下,人們也要想方設法弄來些柴禾放火、跳火。但人們也沒有因此而財運旺盛,相反,他們整天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 這兒年,黨的政策好了,農民的日子好過了,不愁吃,不愁穿,柴火堆得滿地都是。因此,放的火一年比一年高;跳火的`人,一年比一年多。今年的正月十五晚上,更是如此。 明月懸掛天空,照得大地如同白晝。放火開始了!上至80歲拄著拐杖的老太太,下至剛能行走的孩童,都走出家門參加跳火來了。
火著了,火焰呼呼作響,直躥夜空,有兩人多高。這時候最活躍的,要數姑娘小伙子了。你看,這是鳳鳳,只見她把長長的辮子向身后一甩,倒退幾步,然后起跑。等跑近火堆前,身子向上一躍,像只輕盈的燕子,只在火中一閃,就“飛”過去了。那二狗子,前些年還是村里有名的懶漢,現在卻是全縣出名的勤勞致富模范。這會,他見鳳鳳跳了過去,也想跟著跳過去。可剛跑了兩步,又退了回來,直往自己身上瞧。
原來,他著一身嶄新的新子衣服,怕火星濺上著了。小順子在一旁,用狡詐的眼光瞧著二狗子,嘻笑道:“怎么? 二狗哥,不敢跳?我鳳鳳姐都跳過去了。”二狗子瞪了小順子一眼,二話沒說,就朝火堆奔去,就在他剛躍起身,向火跳的當兒,只聽小順子一聲喊:“新衣服著了!”二狗子一慌,身體失去平衡,“撲”地坐到了地上。 這時,小順子爹走出人群要去跳火。小順子媽急了,忙過去阻攔:“順子他爹,別逞能了,你又不是十七八,快五六十的人了,也不怕你的老骨頭摔壞!”然而,他還是掙脫了小順媽的手。他跳火去了。 火越燒越猛,火焰越竄越高。以至于天空中的明月也遜色多了。火光中,人們正忙著跳水.他們跳著,跳著……
習俗的作文 篇6
三月三是畬族的傳統節日,每年畬族人民都要用畬族的方式隆重地慶祝。三月三那天,整個小城裝扮一新,到處張燈結彩,彩旗飄揚。打扮得最漂亮要數寬闊的廣場了,一排排整整齊齊的椅子像一隊隊出列的士兵。舞臺的裝飾更迷人,鋪上了紅紅的地毯,邊上都是畬族的各種器具,那五彩繽紛的燈光照在廣場上,整個廣場顯得更加艷麗了。
別開生面的中國畬鄉三月三文藝晚會開始了,五十六個民族歡聚在一起,廣場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文藝晚會的節目一個比一個精彩。活潑可愛的我和小朋友們表演了《在燦爛的'陽光下》,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和歡呼聲,更惹人興奮的是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周總理.朱總司令.鄧XX.陳毅五位爺爺跟我們同臺演出,那激動的場面令我終生難忘。
今年的三月三過得太有意思了,我愛中國畬鄉的三月三。
習俗的作文 篇7
每年2月14日的“情人節”,又名“圣瓦倫丁節”是個需要謹慎小心的日子——對于單身的人和浪漫的人來說更是如此。“情人節”清早一起床你就該從鑰匙孔向外窺探。據傳說記載,如果你所看到的.第一個人是在獨行,那么你當年就會獨身;如果你看到兩個或的人同行,那么你當年肯定會覓得情人;如果你看到一只公雞和一只母雞的話,那你就會在“圣誕節”以前結婚。可如今各家的庭院已絕少有公雞母雞出沒,城區空地上也不會有雞的蹤影,所以若能看見一對鴿子或一對麻雀也有同工之妙。
單身漢們對“情人節”早晨所遇到的第一個人格外關注,因為如果你未婚而且正在尋覓伴侶,你注定要與2月14日所見到的第一個人結婚,至少這個人會在你的生命里起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你不怕羞,你可以一大早給你的意中人打電話,要求搭乘對方的車上班。或者閉門不出,到中午再出去,也是一個不錯的對策。
習俗的作文 篇8
供奉“磨喝樂”
磨喝樂是舊時民間七夕節的兒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為傳荷葉半臂衣裙
緙絲七夕乞巧圖軸,手持荷葉。每年七月七日,在開封的“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其實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樂,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樂的大小、姿態不一,的高至三尺,與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則有以象牙雕鏤或用龍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樂的裝扮,更是極盡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繪木雕為欄座,或用紅砂碧籠當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寶石來裝飾,一對磨喝樂的造價往往高達數千錢。
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于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里,花前置一個小香爐。那么,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準時都到主辦的家里來,于案前焚香禮拜后,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玩到半夜始散。
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傳在中國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四川省諸多縣志以及貴州、廣東兩地,也有此風。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發,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可以盡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數女子與兒童們,在節日娛樂中的一種愛好,也與生育信仰有密切的關系。
婦女洗發
婦女七夕洗發,也是特別的習俗。在湖南、江浙一帶都有此記載。例如湖南湘潭地區《攸縣志》:“七月七日,婦女采柏葉、桃枝,煎湯沐發。”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與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發。這項習俗,大約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關。人們認為,七夕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銀河水一樣,具有潔凈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孫(即織女)圣水”。因此女性在這天沐發,也就有了特殊意義,代表用銀河里的圣水凈發,必可獲得織女神的護佑。
還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結扎巧姑
陜西黃土高原地區,在七夕節的夜晚也有舉行各種乞巧活動的風俗,婦女們往往要結扎穿花衣的草人,謂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還栽種豆苗、青蔥,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蔥,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來占卜巧拙之命,還穿針走線,競爭高低。同時還舉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動
習俗的作文 篇9
過了臘月二十三,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春節,便正式拉開了帷幕。
在整個春節日,最有趣的莫過于臘月三十了。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忙著貼對聯,打掃房間,忙得不可開交。每家每戶都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到了晚上,新年的氣氛更濃了。在我的家里,媽媽和奶奶正在認真地準備著年夜飯,我和爸爸則擺好桌椅和碗筷,靜靜等待著年夜飯。不一會,熱氣騰騰的年夜飯就端了上來。有紅燒肉、燉雞塊、大閘蟹,還有各種各樣的炒菜,僅僅看著便令人大飽眼福,在奶奶的祝福聲中,年夜飯開始了,我們都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年夜飯后,大家都坐在沙發上,一邊開心地聊著家常,一邊專注地看著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別提有多高興了。
當鐘聲敲響了十二下,除夕的高潮便來臨了。我和爸爸帶著各式各樣的鞭炮下了樓。樓下早已聚集了許多大人和孩子,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興奮和快樂。我和爸爸先點燃了一掛鞭炮,霎時間便響起了“霹靂啪啦”的聲音。接著,我又點燃了幾根魔術棒,伴隨著“嗖嗖”的聲音,五顏六色的煙花爭先恐后地飛出,在天空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曲線。忽然又是一道道的五彩繽紛的光線,原來是其它孩子放的。轉眼間,一朵朵美麗的花在天空中綻放,它們爭奇斗艷,直沖云霄,將漆黑的`天空照耀的如同白晝。緊接著,又有一批,如閃電、如流星,劃破了天空,它們在天空中旋轉著,飛舞著,把整個天空映照得金碧輝煌,遠遠望去,真是美不勝收,令人不僅陶醉在這美景之中。我扭頭看看其它人,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仿佛陶醉在美景中,又仿佛在憧憬著美好的明天。
啊!春節真有趣,的確是個有起的民間習俗。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去廣西桂林旅游。在旅游過程中,我發現廣西桂林的瑤族有很多非常有趣的風俗。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假如你有一天去瑤族游玩,看到一位小姑娘脖子上戴著一漂亮的銀項圈,而且這銀項圈外人是不能碰的,這表示她還沒有結婚。因為每個瑤族小姑娘一出生,家長就為她訂做這個銀項圈為她戴上,只到她結婚那天才能由他丈夫為解下來。那么,如你看到脖子上沒有戴銀項圈的,就表示她已成婚了。
假如,你想問一瑤族小姑娘幾歲了,應該問:“你家酸魚淹多久了”她就會告訴你淹多久了,那就是她的年齡。如你說“你幾歲了?”她理也不理你。原來,她們從剛生下來的那天,她阿爸阿媽就一定到街上買條大魚淹下,直到她結婚那天,這魚才能拿出來做給她舅舅吃,別人都不能吃的。
如你是一個小伙子,哪天你到瑤族玩,你可要啦!如有一姑娘踩了你一腳,你千萬別生氣的也揣她一腳。因為,她揣你一腳是表示她喜歡你,揣得越重說明她越是喜歡你。如你也踩她的話,說明你也喜歡她,同意娶她,那她家馬上就會請全寨的長老來訂親,你就走不了啦!要小心喔!那如果一小伙子看上誰家姑娘呢?他就會在晚上姑娘住的竹樓下唱歌,如姑娘喜歡他,就會和他對唱,如姑娘沒看上她,就會灑一盆冷水下來,那他就會知趣的走了。
同學們,你們說瑤族的風俗有趣嗎?
【習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有關習俗的作文:正月的習俗01-29
習俗的作文01-17
習俗的作文01-22
漢族的習俗作文600字-習俗12-22
傳統習俗作文-大屋諶的習俗02-01
家鄉習俗作文精選02-02
立秋的習俗作文08-22
有趣的習俗作文09-07
家鄉的習俗作文09-07
作文:家鄉的習俗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