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的作文匯總(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習俗的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習俗的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我聽到這首兒歌便想起了端午節。到了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給自己的孩子用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絲線系在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
就口味而言,粽子陷葷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粽子以甜為主,南方粽子甜少咸多料的內容則是最能凸顯地方特色部分。
天中節,古人認為,五月五時,大陽重,人中天,古稱這一天為“天中節”,具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大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等。
畫額,端午節以雄黃涂抹小兒額頭的習俗,云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字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已》:“每至端午,白初一日起,取雄黃和酒灑之,用涂小兒領及鼻耳間,以避毒物。”除在額頭、鼻耳涂抹他出,用意一致。
習俗的作文 篇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除夕了,我決定今天要守歲,看著自己長大。
“哈哈!”深夜了,可家家戶戶還都燈火通明,每家人的窗子里都能聽見歡聲笑語。我們家當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媽媽坐在沙發上津津有味的看著春節聯歡晚會,里面的節目真有意思,可今年的小品卻不怎么好看了,還是小虎隊的歌曲吸引人,雖然他們沒有當年出道時的青春,但還是能看到他們活力。
“咚,咚,咚!”時間到了12點了,新的.一年開始了,這個時候大家都去上科學實驗,留我一個人在客廳里守歲,四周靜的出奇,只能聽見嘀嗒嘀嗒的鐘聲,雖然電燈都開著,但我還是怕的把枕頭抱在懷中。盡管害怕,但守歲這么重要的事可不能不做,于是,我便坐在客廳里一個人玩著撲克牌。
在不知不覺中,太陽升起來了,守歲成功了,于是,我便一頭栽進床上呼呼大睡起來。
習俗的作文 篇3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非常熱鬧,非常喜慶。春節還有很多傳統習俗。
壓歲錢。收壓歲錢應該是我們小朋友最喜歡的習俗之一。新年里,小孩子們穿上嶄新的衣服,高高興興的給大人拜年。大人們會給小孩子們壓歲錢,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希望小朋友們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紅包里裝著一百兩百不等的錢。我收到壓歲錢就統統放入我的“小豬”肚子里。等我有需要時,我就從它肚子里拿出來去買我需要的東西。
放煙花,放鞭炮。這也是春節中必不可少的一項習俗。一到天黑,天空中到處都是璀璨的煙花。天空中一會兒這開滿了五顏六色的“海棠”,一會兒那邊又出現幾朵光彩奪目的'“玫瑰”……人們仰望著天上開出的美麗花朵,發出陣陣贊嘆:“啊!真美啊!快看這朵,比剛剛那一朵更美!”小朋友們更喜歡放擦炮、摔炮。幾個調皮的小朋友把炮玩出了新高度。他們把炮扔進臭水溝、扔進爛包菜,更有一個膽大的,把炮插在牛糞上……
小朋友們玩得個個笑容滿面,春風得意。吃年夜飯之前要放一串大鞭炮。放鞭炮有著辭舊迎新之說,寓意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燃放的鞭炮如火紅色的雨,爆炸后紅色的紙屑飄落一地。小孩子們捂著耳朵,等鞭炮一放完,拍著手,歡悅的跳著喊著:“過年咯!吃年夜飯咯!”年夜飯上,大人們舉杯慶祝著久違的相逢相見,相互給彼此夾菜,談論著有趣的,開心的見聞和經歷。小朋友們相互打聽著彼此的期末成績,十分熱鬧。
春節很熱鬧,很好玩,我喜歡過春節,更喜歡和我久違的親人們團聚!
習俗的作文 篇4
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做年夜飯,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很多,還有很多“規矩”,怪怪的習俗也很多。弄得我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無奈之下,我只好去問知道習俗最多的外公。
我和妹妹一起來去找外公,妹妹看外公貼“福”貼倒了,急忙說:“外公,‘福’貼倒了。一聽,我耐心的解釋道:“沒貼錯,將福貼倒是一種習俗,倒著貼,說明了——福到(倒)了。”妹妹一聽,恍然大悟。妹妹說“那還有什么習俗呢?”外公停下手中的活兒,耐心的給我和妹妹講。
過年還有好多種習俗。外公說“把魚蒸好后再在上面撒滿紅紅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魚千萬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我和妹妹異口同聲的說“為什么呀?”“因為這是象征著年年有余、五谷豐登,辣椒當然代表的就是紅紅火火了。”外公說。“原來如此!”我若有所思的說道。
“過年還要大掃除”外公說。我和妹妹疑惑不解:“為什么要大掃除呀,我們家很干凈呀?”外公笑著,不緊不慢地說“大掃除是為了掃除去年一年的晦氣,這是好兆頭!今年 就可以開開心心的度過了!”“真是越來越不懂我們家鄉的過年習俗了。”妹妹說道。
“農歷三月初三,有以地菜煮雞蛋當節日食品的風俗,說是吃了‘明月’。”外公說。“什么是地菜呀?”妹妹疑惑不解。“地菜就是薺菜”我解釋說。“它有清肝明目,調理脾胃之功能。三月三氣候一般都反常,所以你外婆常教導你們說‘三月三,九月九,無事莫到江邊走’。你們去年就因為這吵了一架呢。”外公說。我和妹妹吐了吐舌頭,說“我們又不知道是真的.,以為外婆逗我們的。”馬上妹妹拉著我二話不說道歉去了。
今天我們知道了過年習俗的知識,我覺得太不真實了,不過還很有趣的。只要開心就可以了。何必真實不真實呢。
習俗的作文 篇5
按照家鄉的老規矩,過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就開始了。
臘八這天,人們要喝臘八粥。臘八粥可好喝了,它里面有桂圓、苡米、麥片、糯米、綠豆、紅豆、蕓豆、花生。
到了除夕可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酒肉的香味在天空中久久地回蕩著,大人們在門外貼對聯,家中貼漂亮的'年畫,哪一家都通宵燈火,鞭炮聲徹夜不絕。在外上班或打工的人,一定得趕回來,吃團圓飯。這一夜人們還得守歲。
大年初一的景象可不一樣。人們都會出去拜年,一般是年少的給長輩拜年,孩子們會得到特別多的壓歲錢,有的孩子會買玩具,也有的會把錢存起來,將來再買學習用品。
到了元宵節,超市就特別熱鬧,人們買元宵回家煮著吃,為的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甜甜蜜蜜。
到了臘月十六,家鄉的春節也就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
習俗的作文 篇6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里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只天雞,說是當太陽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征著天雞。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
據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后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后世剪紙藝術的源頭。中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
《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習俗的作文 篇7
家里有一個漂亮的中國結,鮮紅的大結,加上下面胖乎乎的五個彩色的小繡球,顯得更加漂亮。我想:這漂亮東西的來歷是什么呢?為此,我專門查了資料:
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裝飾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結繩記事。它作為一種裝飾藝術始于唐宋時期。到了明清時期,人們開始給結命名,人們開始給結命名,為它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如:如意結代表吉祥如意,雙魚結代表吉慶有余等。
中國結的特點是,每個結從頭到尾有一根線編結而成,每個基本結又根據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結飾結合在一起,或用其他有吉祥圖案的事物搭配組合,就成了造型獨特、絢麗多彩、內涵豐富的傳統吉祥飾物。
啊!原來是這樣,我抱著漂亮的如意結,想:明年春天,我還要買中國結!
習俗的作文 篇8
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比如重陽節、七夕節、中秋節和春節,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春節。
春節快到了,家家戶戶就會開始進行大掃除,也就是除塵。除塵的時候,每個角落都得打掃得干干凈凈,這樣做的意思是為了把一年的倒霉運氣掃掉,新的一年就會順順當當了。
春節一到,大街上就會有很多賣年畫的,各種各樣的年畫非常精致,也很美麗。
每年春節,我都吃年夜飯,全家人圍在一起很熱鬧,在年夜飯上都會上一道鮮嫩多汁的大魚,非常好吃。那為什么年夜飯上總會有魚呢?因為有個詞叫年年有余,它是個吉利的詞,“余”和“魚”又是諧音字,所以年夜飯上有魚。
春節一到,家家都會貼春聯,貼門神,春聯的圖案有的是“福”字,有的畫一條魚。有些人會把“福”字貼倒了,寓意“福”到你家了,貼“魚”就是年年有余的意思。貼門神則是有個傳說的.:從前有個國王,他每天都會做噩夢,后來,有位畫家來了,他說:“我有辦法讓你做美夢,只要您等幾天,然后貼幅畫就行。”幾天后,畫家真的來貼畫了,國王說:“只是個將軍的畫啊,有用嗎?”畫家說有用。自從貼了這個將軍的畫,他再也沒做噩夢了。不過將軍的這個名字最后改為了門神。
春節一到,我都會有好多壓歲錢,因為爺爺、奶奶、爸爸和媽媽都會給我壓歲錢。這個壓歲錢也有一個故事,從前有只怪獸叫祟,每到十一月初三都會出來摸小孩子的頭,一摸就生病,后來有個農民讓孩子拿著銅錢睡覺,那個孩子拿了一個紅袋子把銅錢放進去再拿出來,放進去再拿出來,這樣玩著玩著,他玩累了就睡著了,這時候祟出來了,他要摸那個孩子的時候發現有個紅袋子,就嚇得逃跑了。從此,過年的時候,給小孩子發壓歲錢的習俗就傳下來了。
春節真是個好節日,我很喜歡它。
習俗的作文 篇9
臨近端午節,朋友三四在一起聊起昆明端午節的話題,不約而同都認為現在的“節味”沒有小時候濃了,也許是因為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豐富了餐桌、社會的變遷、鋼筋水泥的居住環境,這些種種把老昆明的味道慢慢隨風而逝。那和大家寫寫我所認識的.老昆明端午節習俗。
習俗的作文 篇10
每個春節我都去姥姥家過,雖然姥姥家在農村,但內容特別豐富,包餃子、放鞭炮、磕頭拜年、串門、拜神。我最喜歡的就是吃餃子,事先說明,我可不是貪吃的人,因為姥姥在餃子里放了一元錢,誰要是吃到了,明年就會發財,但我每次都吃不到,哪怕是過了春節那一天的.早上吃呢!唉!真郁悶呀!
言歸正傳,令我最搞不懂的就是“拜神”,步驟我可是記得清清楚楚。首先,把家里的大門敞開,但聽姥姥說是為了迎接財神的到來,如果門動了一下,就說明財神爺來了,以后,每天出門都要咳嗽一聲。然后,抱一大堆柴火燒起來,在柴火前放個小桌子,桌子上放了一個小酒杯,在酒杯里倒上酒,用火把酒點燃。其次,叩東、西、南、北神。最后是我最明白的一個部分,就是拜菩薩,保佑我們一生平平安安。
為什么每天出門都要咳嗽呢?為什么要往酒里點火呢?真是不明白!
【習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有關習俗的作文:正月的習俗01-29
習俗的作文01-22
習俗的作文01-17
習俗的作文[經典]08-14
(精選)習俗的作文08-06
(經典)習俗的作文09-09
【經典】習俗的作文09-13
習俗的作文(精選)08-26
【精選】習俗的作文08-23
[精選]習俗的作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