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的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習俗的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習俗的作文 篇1
我們的祖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有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但是我最喜歡新春佳節,因為新春佳節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還可以得到壓歲錢,男孩子還可以放鞭炮呢!
新春佳節是我國人民最重視的.節日。關于新春佳節的來歷是這樣的: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這天,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里的人們都要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后來有一位老人,告訴大家。“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在我們的家鄉,人們在除夕前好幾天,就開始準備過年了。人們會買鞭炮、買春聯、準備年貨、買新衣服,人們還要徹底打掃衛生。除夕之夜,我們還要吃餃子,每年包餃子的時候,媽媽會在一些餃子里包上硬幣,誰吃到了有硬幣的餃子,就代表著誰在新的一年里會交好運的。吃完餃子后,我們都會守在電視機前看《新春佳節聯歡晚會》。
到了新春佳節那天,我很高興,因為我可以穿新衣服,而且還可以收到很多壓歲錢,另外我發現別人也都很精神,也很高興,到處都充滿了歡樂的笑聲!
我喜歡新春佳節!
習俗的作文 篇2
清明寓意豐富,它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眾所周知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更是一個享受大自然各種饋贈的美好時節。
清明有許多已經流傳上千年的風俗習慣。在這一天,人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來到郊外,掃墓祭祖,三支清香、一壺黃酒,借以緬懷已故親人。在追思祖先的同時,人們還可以順便在明媚的春光里踏足青青原野,放紙鳶、蕩秋千、賞櫻花、插柳條......也算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
清明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農諺說得好,“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一年的忙碌在這一時又開始了。“清明時節雨紛紛”,斜風細雨中,灌水犁地、撒種育秧,農人趁著雨水足、天漸暖,抓緊播下能帶來全年豐收的種子。而婦人們則三三兩兩地站在田間地頭,忙著往背簍里放進剛采下的桑葉,因為家里的春蠶已經孵化出來,正等著這些桑葉大快朵頤。云霧繚繞的半山腰上,隱約傳來采茶女動聽的山歌,一雙巧手變魔術一般把最嫩的茶尖飛快地掐下來,這可是一年中最好的茶葉,一刻都不能耽擱。
清明對于吃貨們來說則是意味著饕餮盛宴。這時洄游至象山港產籽的馬鮫魚,通體泛著藍綠色光澤,肉質細膩、極為鮮美,正是寧波人特稱的“串烏”。這是一年中吃筍的最好季節,被俗稱為“黃泥拱”的毛筍,無論是紅燒、油燜,還是鹽烤、雪菜燒,肉厚、鮮嫩、脆爽,還微微帶點甘甜,讓人意猶未盡。而一種只有清明時才有的點心“麻糍”,必須是由蒸熟的糯米粉配以當季采摘的艾青葉,由一名壯漢用石杵反復舂搗、捶打而成,軟糯可口,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可謂是老少皆宜。此時的馬蘭頭、香椿芽、水芹菜......每一樣只有在清明時節才有的時令野菜,更是叫人欲罷不能。
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社會如何發展,清明的一些老的傳統和習俗還是很好地保留了下來。逝者已逝,生者如斯,讓我們充滿希望地擁抱生活、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習俗的作文 篇3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會有不迥的新年習俗,讓我來帶你們走進我的家鄉-陸河,這個風景優美的地方,走進家鄉的新年習俗。
按照我們這里的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旬開始的。那忙碌的景象簡直無法形容,臘月,人們要大掃除一次,要把屋里屋外打掃得一塵不染,寓意要把不好的東西掃走,企盼來年吉祥如意,事事順心。
過了初旬,大家更忙,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趕做年夜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到處玩耍,爸爸在門外巾對聯,我幫媽媽貼”福“字。
膠水已經抺好了,剛要貼上云的.時候,媽媽急忙阻止我,并且說“貼反了,福倒了,福這就應該倒著貼嘛”,聽媽媽一說,我便馬上將福字倒過來貼,仿佛一刻也不想怠慢了“福”大人。
貼好了,就要準備年糕、雞、酒給神拜年,拜完后就直接吃團圓飯,桌上彌漫著各種菜的香味,爸爸也不惜拿出自己最富貴的酒,看樣子是準備大干一場了。菜到齊了,大家都歡歡喜喜地坐在桌子前,津津有味地品嘗著年夜飯,一大家子有說有笑,其樂融融的。
這天,除了很少的小孩,很少有人睡覺,因為要放開門炮。絢麗多彩的煙花飛入了漆黑的天空,仿佛天空長著一朵花,把天空照亮,勾勒出一道美麗的風景。誰能說除夕不是最美麗的呢?
我愛我的故鄉,我更愛家鄉的除夕夜。希望你們能來我的家鄉玩,我也樂意當你們的向導!
習俗的作文 篇4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發,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著貼,我固然知道為什么要倒著貼,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么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于“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獲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仿佛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習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習俗的作文03-14
習俗的作文03-19
[精選]習俗的作文08-31
(經典)習俗的作文09-09
【經典】習俗的作文09-13
[經典]習俗的作文11-19
習俗的作文(經典)11-06
(精選)習俗的作文12-12
習俗的作文01-23
習俗的作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