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記敘文作用題的答題思路
相信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尤其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記敘文,記敘文主要是通過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來反映生活、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這類型的作文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考記敘文作用題的答題思路,歡迎大家分享。
中考記敘文作用題的答題思路
答題從內容的角度和從文章結構的角度這兩個方面進行思考。
作用題在文章內容上的作用
概括這句話或者這段文字的主要內容——對表達文章情感有什么作用?
作用題在文章結構上的不同作用
一、句段在文章開頭的作用
1、統領全篇
“充滿整個夏天的是一個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薄断母小
2、引起下文,為下文做鋪墊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于廳事之東北角。-------《口技》
3、開篇點題,引出下文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4、營造氛圍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豆枢l》
5、設置懸念,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二、文章中間句段的作用
1、承上啟下
2、對比襯托
瘦雞妹妹還在搶燕燕的小玩意兒,弟弟把沙土灌進玻璃瓶里。是的,這里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栋职值幕▋郝淞恕
3、伏筆鋪墊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著剛發下來的小學畢業文憑紅絲帶子系著的白紙筒,催著自己,我好像怕趕不上什么事情似的,為什么呀?——《爸爸的花兒落了》
三、結尾語段的作用
1、首尾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嚴謹
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紫藤蘿瀑布》
2、總結全文,點明中心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第一次真好》
3、深化情感,深化主題
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绻覍W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我的母親》
4、引人深思,給人啟示。
拓展閱讀:中考記敘文寫作指導
一、記事的文章
1、要把記敘六要素交代清楚,記事要完整。
2、要確立一個線索,或以時空為線索,或以人物為線索,或以某物為線索,或以情感的變化為線索。
3、要明確寫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你想通過這件事表達哪些情感,揭示什么意義。、中心要集中統一,不要出現多中心的毛病。
4、選材要新鮮真實,有時代氣息,有生活氣息,不要寫別人都寫爛了的事,也不要胡編亂造。最好寫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情,這樣才能寫出真情實感,才能感動自己,感動別人。
5、注意詳略得當,與中心關系緊密的事要濃墨重彩的詳寫,與中心關系不緊的略寫,與中心無關的事不寫。
6、不要只有敘述性的語言,要有生動的描寫,要有酣暢的抒情,要有精辟的議論,要有點明主旨的抒情議論句,、要注意多次點題。
7、內容一定要飽滿,不要太單薄。
8、敘事文章不要平鋪直敘,故事情節要一波三折,有曲折之美。要會設置懸念,要出人意料,要會運用倒敘插敘,要學會用環境景物描寫來烘托人物,渲染氣氛,要會運用對比法、抑揚法等。
9、要結構完整,層次清晰。
10、可運用書信體、日記體、片斷組合體、小小說等一些體裁。
11、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力。
12、學會運用小標題。小標題運用的主要方式有:
、偃沼洏祟}式,以日記連綴的方式成文;
、谧帜笜祟}式,以A、B、C、D等若干段連綴成文;
、蹎卧~標題式,以諸如春、夏、秋、冬,喜、怒、哀、樂等單詞統領的段連綴成文;
、軘荡a標題式,以(一)、(二)、(三)、(四)等數字標明段落;
⑤引用語錄式,以詩詞或散文中的句子作為幾個小故事的小標題;
⑥概述情節式,在段首運用諸如“序幕”、“發展”、“高潮”、“尾聲”之類的詞語;
⑦概括內容式,如“她來了”、“她哭了”、“她笑了”之類;
⑧留出空行式,即各段之間自然空一行,若干段并列,顯得格外醒目。
二、寫人的文章
1、一定要寫出人物的個性,不要千人一面,千人一腔。
2、寫人的文章是為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或品質。選擇一些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特點,這是一個最重要的方法,這些典型事例一定要特別,有個性,與眾不同。
3、人物形象一定要飽滿,有血有肉,不要干癟乏味,不要只見筋骨不見血肉。要想人物飽滿有個性,就一定要有生動細致的細節描寫,包括人物的動作、神情、外貌、服飾、心理等方面的細節描寫,要學會描寫人物的眼睛。這些描寫一定要能突出人物的性格或品質。
4、要學會用側面描寫,通過他人的眼光或評論來寫人物。
5、要學會用環境景物描寫來烘托人物,渲染氣氛。
6、要有酣暢的抒情,要有精辟的議論,
7、用詞要貼切生動,句式要靈活多樣,要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文句要有表現力。
記事記敘文與寫人記敘文的聯系:記事記敘文一定會涉及到寫人,寫人記敘文中的人物的性格和品質一定會通過具體的事來體現。
記事記敘文與寫人記敘文的區別:記事記敘文以記事為主,寫人不是目的,一般是把某一件事情寫清楚寫生動并揭示事情的意義;寫人記敘文以描寫人物為主,重在反映人物的性格品質,一般會通過多件事情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品質。
同學們平時寫記敘文時應重點關注的問題:
1、如何使記敘文立意高遠;
2、如何在記敘文布局謀篇上創新;
3、如何使記敘文情節曲折;
4、如何使記敘文內容充實;
5、如何使記敘文文采飛揚。
三、記敘文寫作的十種技巧
巧設懸念
把文章后面將要表現的內容,先在前面作一個提示,但不馬上解答,以引起讀者的好奇興趣,產生急于看下去的迫切心情,這樣文章的開頭,我們稱為巧設懸念。它的好處是能避免結構上的單調,使文章的情節波瀾起伏,引人入勝。
一線串珠
記敘文的線索是貫穿全文、將材料串連起來的一條主線,它把文章的各個部分聯結成一個統一、和諧的有機體。如果說豐富而生動的材料是一顆顆珍珠,那么線索就是將這些珍珠串連起來的一條線。
記敘文的線索主要有實物、人物、事件、時間、地點以及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無論采取哪種線索,都必須從表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體現各種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系出發,靈活巧妙地確定。
以小見大
以小見大,就是以小題材表現大主題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來似乎很平常,但卻包含了深刻的意義!耙坏嗡部梢苑从程柕墓廨x”。只要善于透過現象發現本質,小材料同樣能反映深刻的主題。如《一件珍貴的襯衫》。
穿插流動
在敘述過程中,插入一些與情節相關的內容,使文章的內容更加豐富,這種用在謀篇上的手法,叫穿插流動。穿插流動的手法,是插敘的一種特殊用法。如吳伯蕭的《難老泉》和翦伯贊的《內蒙訪古》,前者記敘山西晉祠難老泉的景物時,不時穿插文史資料、傳說故事;后者描寫內蒙風光和古跡時,插入文獻和歷史事實。這些插入,不僅能使文章的'內容豐富,而且增加可讀性。玉安憶的《雨,沙沙沙》記敘一位姑娘在雨夜沒搭上末班車而走回家,一路上思緒流動,文章就多次插入這位姑娘心靈深處的意識活動,反映了姑娘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這篇文章也是運用了這種手法。、當然,一篇文章中的穿插也不宜大多,過多的穿插也會影響文章本身的連貫性。
粗筆勾勒
粗筆勾勒法就是用寥寥的幾筆重點勾勒出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采用粗筆勾勒法描寫人物肖像,可以對人物的身材、體型、衣著、容貌、神情、姿態、風度的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作簡要的勾勒。
運用粗筆勾勒法描寫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樸實的文字簡略地寫出來,不宜用過多的形容詞、過多的比喻。其次要簡練傳神,通過寥寥幾筆勾勒出人物的大致形象。
曲徑通幽
楊朔的散文《荔枝蜜》意在由蜜蜂而贊頌勞動人民的崇高品質,并表達自己向勞動人民學習的意愿。但文章并沒有直接道出這一主題,而是通過展示作者對蜜蜂思想感情的變化,曲折有致地表達了主題。作者開頭寫自己對蜜蜂在感情上“疙疙瘩瘩”,接著寫自己因吃了荔枝蜜而“想去看蜜蜂”,然后又寫了蜜蜂的辛勤勞動與養蜂人的介紹。文章結尾寫作者做夢“變成一只小蜜蜂”。由此可見,“曲徑通幽”是指一種不是開門見山,直抒胸臆,而是曲折委婉地逐步顯現主題的謀篇手法。
運用“曲徑通幽”法,要注意兩點:
(一)“曲徑”是手段,“通幽”是目的,手段要為目的服務。
。ǘ┬形牡那蹜m當有度,不要為曲折而曲折。
烘托藝術
烘托藝術原是中國畫的技法名稱,是指渲染某一部分,襯托出另一主要部分來。把這種手法運用到文章的構思中來,就是從側面通過描繪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來襯托出主要人或事物,又稱“襯托法”。襯托,也叫映襯。用類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使主要事物意思更加鮮明突出,從而達到強烈的表達效果。如“紅花還須綠葉扶”。有了陪襯的事物,被陪襯的事物才會顯得突出,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說明。
1、襯托,可分正襯和反襯。
正襯,就是用類似的事物,從正面去陪襯。烘托主要事物。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庇美滹L寒水來襯托壯士此行的悲壯。又如“藍天襯著矗立的巨大雪峰”,用藍天襯雪峰,使雪峰更高大
反襯,就是利用同主要事物相反或相異的事物作陪襯。如上例中的藍天的藍,來襯托雪峰的白,使雪峰更潔白。又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以有聲襯無聲。
2、運用襯托要愛憎分明,要賓主分明,陪襯事物與被陪襯事物,要讓人一看便清楚,不能喧賓奪主。
3、襯托和對比的區別:
對比,是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它與反襯有些相似,但不同。對比,意在比,突出的對象是雙方的,對立兩事物無主賓之分。
襯托,意在襯,兩事物有主賓之分,突出的是主要一方。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與“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前句是對比,后句是反襯。
畫龍點睛
畫龍點睛是指在適當的時候以一二句議論,點明事物、人物、景物的意義之所在,或揭示作品主題,醒人之耳目,給人以啟迪。點睛之處可以是在篇中,也可在篇末。
鋪墊蓄勢
鋪墊也稱鋪敘襯墊,它是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鋪敘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作襯墊。運用鋪墊寫法是為了蓄積氣勢,是為了突出文章主旨。陶鑄《松樹的風格》前幾段的大量文字濃墨重彩地描繪松樹的形象,贊美它“要求于人的甚少,給予人的甚多”,又用楊柳、桃李同松樹作對比,補充說明松樹“給人以啟發、以深思和勇氣”,直到第九段作者才筆鋒一轉,點明題旨說:“我每次看到松樹,想到它那種崇高的風格的時候,就聯想到共產主義風格!痹瓉泶似懊鎸λ蓸涞拿枥L和贊美是鋪墊蓄勢,后面對共產主義風格的贊美才是全文的主旨。這篇文章正因為有了前面形象感人的鋪墊,后面入題也才顯得格外堅實有力。杜牧的《阿房宮賦》第一段極力描繪阿房宮規模的宏偉和建筑的壯麗;第二段極力渲染阿房宮中美女之多和珍寶之富;第三段夾敘夾議,論述秦王朝統治者窮奢極欲,大營宮室,招致國家迅速覆亡、宮室一旦毀滅的必然結果;最后第四段作者以“嗚呼”領起,發出深沉的議論慨嘆,指出秦統治者要能愛天下之民,國家就不會敗亡,表明秦之滅亡乃是一個深刻的教訓。這篇賦,前兩段的描繪渲染,是為后兩段的議論鋪墊蓄勢,描繪渲染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則揭示主題,突出文旨,這正是鋪墊蓄勢的用意所在。
運用鋪墊手法須注意兩點:一是要注意寫好鋪敘的那一部分,只有將這部分寫充分了,才能有效地蓄積氣勢。二是運用鋪墊要自然,如果為鋪墊而鋪墊,過多地堆砌,反會暴露出人為的痕跡,那效果就適得其反了。
前后照應
前后照應法可以使文章嚴謹連貫,渾然一體,又突出內容和結構上的內在聯系。照應一般有以下幾種:
1、內容和標題相照應。這種照應方法常常是內容安排多處和題目照應,或在恰當的地方直接、間接地點明題意。如《背影》,文中多次描寫“背影”,既與標題“背影”相照應,又進一步點明題旨,充分表達了作者對父親深深的思念之情。
2、行文中間照應。這種照應方法就是在文章前面寫事,后面行文交代前面所寫事的結果,使內容相互補充,層層深入。
3、結尾與開頭照應法。在文章的結尾處對開頭交代的事情作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成為有機的整體。如《白楊禮贊》一文,開頭和結尾照應,不但使文章結構顯得非常完整,而且使作者的贊美之情得到了淋漓盡致的抒發。
鏡頭剪輯
鏡頭指影視所拍攝的一系列畫面。鏡頭剪輯用于寫作,指選取一組生動的畫面來表現主題。此類文章是將所寫的人物按照或故事、或畫面、或片段、有序地寫下來,其間的每一部分都可單獨成文,組合起來又是一個完整的篇章。這種又被人們稱為“冰糖葫蘆式”結構,由于其形式新穎,巧妙精致而受到好評。
卒章顯志
在文章結尾時,用一兩句話點明中心、主題的手法就叫卒章顯志,也叫“篇末點題”,“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題、中心。恰當運用這種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結構美,有“畫龍點睛”的藝術效果。
時空交織
在記敘一件較復雜的事情時,在同一時間段中,先敘甲地的情況,再敘乙地的情況,轉而再寫甲地的人事,這就是“時空交織”的文章構制方法。它有利于結構緊湊,文字簡練。早年有一篇著名的通訊,題為《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說的是平陸縣六十一個民工突然發生食物中毒事故。作者先寫民工中毒后的場面,接著寫衛生部接到緊急求援電報,再寫平陸醫院搶救經過,轉而又寫北京有關醫藥商店調運緊急藥品的情況,如此輪流反復交織的敘說,構成了一曲動人心弦的凱歌。當然,采用這種方法有一定難度。
有時,在敘述一件事的過程中,作者運用插敘、補敘等手法,也可構成“時空交織”的感覺,我們把這種謀篇方法也納入“時空交織”中。
一波三折
記敘性文章要避免平鋪直敘,記流水賬,如能寫得波瀾起伏,就能引人入勝,耐看。
俄國作家柯羅連科的寫景小品《火光》通篇運用了象征手法,但從字面上看,數百字的短文,由作者的感受引發了一波三折的景物變化,黑夜泛舟,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這是開頭展示的基本景象;船夫不以為然,認為還遠著呢,興起一波;自己從不相信到信服,又興起一波;由“非常遙遠”到“畢竟就在前頭”,重要的是“必須加勁劃槳”再興一波
“一波三折”,“波折”要入情入理,讓讀者產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覺,方能做到引人入勝。而脫離生活,故弄玄虛的“波折”非但不能吸引讀者,還會適得其反。
欲揚先抑
“欲揚先抑”與“欲抑先揚”是相反的兩種布局方法。楊朔寫過一篇著名的散文《荔枝蜜》。他在文中說小時候因為被蜜蜂螫過,因此對它總有疙疙瘩瘩的厭惡之感,但后來在廣東從化參觀了養蜂場,嘗到了荔枝蜜,又聽了養蜂老人的一番介紹,對小生靈蜜蜂頓生敬仰之情,它那勤懇、無私的品質正體現了中國勞動人民的美德。這是典型的欲揚先抑寫作手法。所謂欲揚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頌揚的對象,而落筆開始卻貶抑它,批評它。前文的“抑”,反襯了后文的“揚”。采用這種寫作手法,要自然合理,切不可牽強生硬。
中考記敘文閱讀攻略
一、中考關于“記敘文閱讀”的要求
閱讀幾種常見的記敘文,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劃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分析關鍵性詞句,指出文章的主要寫作方法,理解記敘性語言具體生動、形象鮮明的特點。
二、“記敘文閱讀”復習要點
1、具備初步的知識遷移能力,能較熟練地利用課內學到的知識分析課外語段或短語
2、弄清記敘的六個要素
3、明確記敘的順序和人稱
4、記敘文的基本結構(材料的主次與詳略,過渡與照應,線索、層次)
5、記敘文中的表達方式
6、能結合語境理解和辨析一些關鍵字詞,重點語句的含義及其作用
7、對兩個或兩個以上有某些相似之處的段落或文章進行比較
三、記敘文基礎知識
。ㄒ唬┯洈⑽牡奶攸c
1、概念: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
內容的文章。
2、分類:
A、按樣式分:通訊、回憶錄、游記、新聞、參觀訪問記、民間故事。
B、記敘內容分:寫人、敘事、寫景、狀物。
。ǘ┯洈⒌囊睾腿朔Q
記敘的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A、時間:一般用時間詞表示;也有的間接表示事件的發生時間。
B、地點:單一地點,事件在一處發生;還有的事件隨情節發展而轉換。
C、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
主要人物往往體現文章的中心思想,次要人物幫助形成完整
的情節,并對主要人物起襯托作用。
D、起因:指引發事件的原因,一般在開頭,也有在后頭(倒敘)
E、經過:指事件發展的過程,復雜事件的經過往往包含若干階段,可先概括再綜合。
F、結果:指事件的結尾,一般也用記敘描寫的表達方式,它是事件的一部分。如以抒情議論結尾的不能當作結果。
記敘的人稱:
A、第一人稱:以“我”、“我們”的身份敘述。“我”是其中的一個人物,
文章記敘的人和事都是“我”的所見、所聞、所想,容易使讀者產生真實而親切的感覺。文中如有心理活動描寫必定是“我”的,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動只能是“我”猜測的,不可直接描寫他人的心理活動。
B、第二人稱:出現在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的敘述中,出于直接抒情
的需要。但記敘文通篇一般不采用第二人稱。
C、第三人稱:指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上把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
經過告訴讀者。文中每人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或稱謂,沒有“我”這個代詞。其好處在于人物事件的展開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比較廣闊的活動范圍,便于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現文章主題,文中每個人物的心理活動都可描寫。
中考記敘文寫作五法
技巧一:中心突出,立意深遠
首先,立意必須集中而突出。即使需要使用較多的素材也只能統一在一個中心之下,這樣才不會散而無主,不至于喧賓奪主。其次,記敘文務必符合積極、健康、深刻、高遠的立意要求。其三,要善于從日常小事中發現深刻、有時代氣息的主題,善于從事件的表面向深處挖掘,使主題變得深刻起來。其四,運用對比可以讓人物的形象更鮮明,事件的中心揭示得更深刻。如將美與丑、善與惡、強與弱、悲與喜對比,將人或事的前后變化對比,將不同的人對某人某事的態度對比等等。另外,你也可以用環境描寫來渲染氣氛,暗示事件發展,襯托人物心情等,從而彰顯主旨。如一篇《責任重于泰山》的作文。作者先用“每個人都有著每個人的責任,責任重于泰山”作題記,然后分別用一、二、三作小標題,依次敘寫了張老師出人意料地帶病冒雪上課、檢察長在戰友(因救護自己而犧牲)兒子的判決書上簽字前矛盾的思想斗爭、縣委書記為了泄洪搶險而顧大局舍小家決定炸除自己從小生活的村莊這三件事,說明了給學生上課是教師的責任、嚴格執法是領導者的責任、保護國家利益是所有公民的責任,從而使“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責任”的主旨得以凸顯。
技巧二:詳略得當,內容充實
選材要鮮活。即選構要真實、新穎、典型,從生活中捕捉精彩的典型素材,篩選出那些最高興、最悲痛、最深刻、最難忘、最能打動人心、最能展現時代風貌的典型事件,或者概括提煉,或者放大細節,或者定格鏡頭,必能寫出具有、獨特個性、深刻感悟和超級感染力的佳作來。情節通常包括事件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等幾部分,如作文《一張賀卡》,作者以“賀卡”為線,圍繞一個窮學生給老師“送賀卡”這件事展開生動描述,把“買賀卡”“送賀卡”“賣賀卡”三個場面一線串起,使文章曲折生動、感人至深;但在處理素材的詳略時,卻略寫“送賀卡”,而把自己“買賀卡”前的思想斗爭、老師“賣賀卡”后的感動心理濃墨重彩描述,這樣就突出了一個正直、慈愛、善良的老師形象。
技巧三:情感真摯,敘中含情
在刻畫人物時,要將真情實感融入到細致、生動的人物描寫和事件敘述中去,人物有了真情實感便獲得了鮮活的生命。可以通過細節描寫、選用情感鮮明的詞語、打造抒情語句來流露真情。例如《懂你,懂你》中描寫豐富細膩、真摯感人。作者將“我”的深切感受、心理活動和母親的動作、神態和語言描寫結合起來,一個,心思細密、寬厚溫和、體貼女兒的母親形象躍然紙上。
技巧四:結構清爽,敘事生動
首先結構要完整,寫人敘事要清晰。應善于運用前后照應、一線串珠等技法組織材料。其次敘事要生動,情節要曲折。敘事寫人時可以使用前后對比法、設置懸念法、抑揚生變法、虛構科幻法等來使文章尺水興波、妙趣橫生。如一篇《我的這杯“苦咖啡”》的作文,作者分別以“麥田?烈日”“村邊?夏夜”“小院?清早”“醫院?黃昏”為小標題,按地點和時間變化為序依次描繪了四個生活場景,表現了作者和爺爺之間細膩深厚的祖孫情。這種以情為線的行文,立意、情感、事件以一貫之,極具結構美和情感美。
技巧五:個性人物,形象鮮明
寫人記事的記敘文大多是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揭示中心的。你可以通過個性分明的外貌、神態、服飾、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來展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例如通過不同人物的語言便能體現出各自文雅有禮、粗魯低俗、豪爽干脆、優柔寡斷、風趣幽默、干巴木訥等迥異的性格。你也可以隨著事件的發展或觀察角度的變化,對人物進行多層次描寫,或將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特別要注意細節描寫和概括描寫相結合。
難忘的那一幕
時光常常在我們不經意時溜走,但有時又把我們定格在那永恒的瞬間,或使我們彷徨,或使我們流連,或使我們感動,或使我們深思!ㄩ_篇由一絲感慨入題,運用排比,干脆利落而又文采斐然。)
前不久,我就遇見過這么一幕。那是過端午節的前一天,正是我們鎮逢集的日子。難得有假期,我帶上平時積攢的零花錢,一大早就去逛街。大街上人來車往,十分熱鬧。兩旁店鋪里各種商品琳瑯滿目,商家爭相銷售的叫賣聲不絕于耳,空氣里彌漫著各色小吃、水果的香甜味道……整條大街到處洋溢著節日前熱鬧的氣氛。(描述大街上的喜慶氣氛,既為人物的出場提供了合理化背景,又反襯了人物的悲慘境遇。)
我買了自己喜歡的零食,邊吃邊四處閑看。老遠看到一堆人圍在路旁的一根線桿下不知道在干什么,好奇心驅使我快步跑過去,鉆進了人群。眼前出現的情景和節日的氛圍極不協調。一個蓬頭垢面、渾身臟兮兮的男人匍匐在飛揚的塵土中,右邊的褲管癟癟的壓在身下,緊挨在他身邊的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在一堆分不清顏色的破被上躺著兩個黑乎乎的小孩。男人的面前攤著一張還算得上干凈的白紙,上面滿是歪歪扭扭的字,一個已經斑駁的瓷缽壓在一個紙角上,里面零星地散落著不多的硬幣。圍觀的人七嘴八舌地議論著。(只三兩筆就把一個乞討男人悲苦潦倒的形象呈現在眼前,實屬傳神。)
“嘖嘖,真是可憐,一條腿不算,還是個啞巴,拉扯著兩個沒娘的孩子,可咋活呀!”一個老太太一邊搖頭嘆息一邊往那瓷缽中放了幾元硬幣(簡短一句話既交代子乞討者的境況又體現出老太太的慈善;與下文眾人的麻木形成對比。)
“可憐什么啊,都是裝出來的,沒準是—個騙子呢!”一個燙著大波浪的婦女鄙夷地說。
“是啊,是啊,現在裝可憐騙錢的人可多了!睅讉人也隨聲附和。(語言精煉,寥寥數語把旁觀者的冷漠刻畫入微。)
我伸手摸了摸兜中剩下的零錢,聽到他們的話,又把手縮了回來。(“伸”“縮”兩個字寫出了我的矛盾心理。)
“讓讓,讓讓,有什么熱鬧好瞧啊?”兩個油頭粉面的年輕人撥開圍觀的人群,用锃亮的皮鞋撥弄了下攤在地上的紙。
其中一個皺著眉頭道:“我當有什么好看的,原來是要飯的啊。像這樣的人還不如早點死了算了,活著讓人惡心!”(尖刻的語言背后站著一個丑陋的靈魂。)
“是啊,是啊,看著就讓人倒胃口!绷硪粋隨聲附和。
【中考記敘文作用題的答題思路】相關文章:
中考英語作文的答題技巧03-20
中考作文指導:寫作思路訓練技巧04-08
中考文學常識選擇題20題04-08
作文樂為題的記敘文初中04-20
中考記敘文寫作要點05-22
中考記敘文素材輔導05-10
泰安中考滿分記敘文07-30
以周末為題的中考作文12-28
中考作文真題:生活的顏色06-05
中考作文真題:愛的叮囑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