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足跡征文

時間:2022-08-24 09:22:54 敘事 我要投稿

紅色足跡征文400字(通用14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嘗試過寫征文吧,征文的主要目的是宣傳與教育,內容選擇主要是頌揚和體會。還是對征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紅色足跡征文4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紅色足跡征文400字(通用14篇)

  紅色足跡征文 篇1

  這次“紅色追尋”,的確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心靈洗禮。中國革命的硝煙已經散去,昔日腥風血雨、刀槍相見的地方早已恢復安寧,當富足和安康使我們把前輩的努力只是看做歷史書中的一頁時,我們該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這段歷史,去善待并銘記呢?

  我想,真正值得我們銘記的是共產黨人對革命理想的執著追求和忠誠,那種把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價值取向。正是因為如此,秋收起義失敗后,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以毛主席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審時度勢,在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和山區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正是因為如此,紅軍在突破湘江,死傷慘重的情況下,通過“通道轉兵”,避實擊虛,到敵人兵力薄弱的貴州去,一路上有飛機大炮追著,還要空著肚子,光著腳走沒有路的“路”……他們靠是什么?靠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堅定信念,靠的是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這是一個民族發展強盛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動力來源!并以其穿越時空的魅力,鼓舞著我們為了民族繁榮和國家強盛而繼續奮斗。

  紅色足跡征文 篇2

  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長長河中,是誰為了祖國的希望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跡。流下了智慧的足跡;在硝煙滾滾的戰爭中,是誰為了祖國美好的未來,英勇殺敵。留下了鮮血的足跡;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建設中,是誰為了祖國的繁榮、強大,不斷努力前進。流下了奮斗的足跡!是誰?是他們:漢武大帝、唐宗宋祖……是他們:劉胡蘭、黃繼光……是他們:毛主席、孔繁森……不光是他們,更有那些辛勤的勞動者們,他們無私的做出了自己的奉獻。其實,是他們創造了中華之崛起!

  留下了深刻而偉大的足跡。全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如今我們美好的生活,富裕的社會,暢通的經濟!

  在如今的學習中,我們又留下了怎樣的足跡?

  有些同學能夠上課積極動腦發言,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遇到不會的難題能努力思索,不解探求;有些同學上課做小動作,不按時上交老師的作業,遇到難題則更是“望而卻步”或“半途而廢”。有些人可以順利的走完人生的路,即使遇到坎坷泥濘也可以跌倒了再爬起來。而有些人則正與這相反!

  比起戰爭我們是不是更幸運!比起過去,我們是不是更幸福!

  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去珍惜現在,去創造未來。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要繼承革命先烈的精神,留下自己“偉大”的足跡。

  紅色足跡征文 篇3

  今年的暑假,我來到了擁有“十里驚天河,千年古村落”美譽的沂蒙人家,去找尋革命前輩的熟悉足跡,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沂蒙人家我看見了蒙山縣縣委的舊址和肖華故居等。我在蒙山縣縣委的舊址看到了革命先輩們奮斗的地方——幾間矮小的草房子又暗又潮,下午根本看不清屋子里什么樣。

  肖華爺爺的故居非常簡陋。一張床,一張書桌,一盞煤油燈就是這間小屋的全部家當。那張小床還不到一米五十厘米。可以想象肖華爺爺在多少個夜晚,在書桌上奮筆疾書,為我們的生活操勞。

  在蒙山縣縣委外有一個學堂,也不能說是學堂,它由三根石柱組成,兩短一長,一共四十多個吧。那是他們上學、開會的地方。共產黨領導人就在這么艱苦的環境下工作。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前輩用鮮血換來的,在看《開學第一課》的時候我就想到了革命前輩們在戰場上,在后方同仇敵愾的場景。我決定為了中華民族的屈辱歷史好好學習爭取,做好祖國的接班人,長大后加入共產黨,報效祖國。使祖國不再受欺凌!

  紅色足跡征文 篇4

  年幼時,父親常教導我:“有關家國書常讀,無益心身事莫為。”那時我還不理解這句話的真正要義。此次,我有幸參加了“紅色追尋”采訪活動,在車流如織的蔡鍔北路邊一個小小弄堂里,找到了八路軍駐湘通訊處舊址。這里曾是偉大無產階級革命家徐特立先生的辦公地。在舊址陳列館里,一副字跡雋永的對聯使我倍感親切:“有關家國書常讀,無益心身事莫為。”

  隨行采訪的文史專家介紹,徐特立先生1938年9月赴延安出席黨的六屆六中全會,途經湘潭,在一家油鹽店住宿了一晚。當時店里幾位青年店員圍坐在徐老面前,要他講革命道理。徐老從國家大事談到社會生活,深受鼓舞的青年要求徐老題詞留念。次年12月,徐老便履諾為他們題寫了這副對聯。

  此聯,語重心長。上聯中的“家國”,應該是指齊家治國。一個人應該先修身,爾后才有可能齊家、治國、平天下。“無益身心事莫為”,告誡我們,對身心健康沒有益處的事情不要做。

  今天重溫徐老的金玉良言,感慨萬千。作為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我們,應該常讀一些利于家國的好書,這對個人修身,陶冶情操,樹立崇高理想,服務于國家的建設是大有裨益的。

  紅色足跡征文 篇5

  又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今天,我們去了烈士陵園,尋訪紅色足跡,祭奠長眠在這里的先烈的英靈。

  我們邁著沉重的步伐,來到“漯河市革命烈士紀念館”前,舉行以清明“祭英烈、誦經典”為主題的紀念活動。我們一進入展廳,就看到了許許多多為祖國獻出自己寶貴生命的烈士遺像,他們是黃繼光、董存瑞、劉胡蘭……讀著他們的英雄事跡,我仿佛真的進入了那硝煙滾滾的炮火連天的歲月。我又想到了永遠躺在國土之下的英雄們,是他們用血肉之軀換來了我們現在幸福美好的生活。

  站在烈士墓碑前,同學們向烈士致敬……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革命先烈們有的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赴后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

  面對你們,我們怎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我們要向英雄學習,學習他們那種熱愛祖國的精神,并化為一種力量和行動,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將來建設偉大的祖國!

  紅色足跡征文 篇6

  今年是我國成立七十周年,學校展開了以“紅色印記為主題的一系列活動。我們班級也開展了一次紅色之旅。

  我們首先乘坐大巴前往了坐落于定海海山公園的烈士陵園。走進陵園,我們看到一塊一塊巨大的豐碑矗立在門口,上面寫著:“精神永不朽”。看到石碑,我低頭陷入沉思:“也許時間會沖淡歲月的痕跡,但是時間不會磨滅頑強的精神。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有的人死了但是他還活著。”這些烈士已經犧牲,但是他們對于革命事業的偉大抱負以及寧死不屈的精神會永遠留在中華民族的心中。”

  海山公園依山傍水,周圍有許多綠茵茵的草地,上面的一級級臺階上布滿了青苔,仿佛在訴說著當年那段崢嶸歲月。步入正庭,打卡敲章以后我們便進入紀念館內參觀各種歷史“無聲的訴說者”,毛瑟步槍、血染的軍裝……無不在控訴當年侵略者的罪行,它們在吶喊,在哭泣,更在咆哮,仿佛要讓當年那些侵略者為他們所做的一切懺悔與贖罪。

  在那以后我們還去了鴉片戰爭紀念館、舟山名人館等地,我們跟隨這些地方一起度過了一段紅色記憶,也讓我們銘記自己身上背負的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使命。

  紅色足跡征文 篇7

  每到星期一升旗時,當我看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就會心潮澎湃,激動不已。腦海里總會浮現出無數革命先烈的身影。

  記得偉大的領袖毛澤東主席曾說過: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是啊,我們鮮艷的五星紅旗就是革命烈士用他們的青春,他們的熱血染紅的。是他們用鮮血,用生命為我們創造了現在的幸福生活。現在,他們雖然身軀不在了,但他們的精神,他們的事跡卻永垂不朽。

  在無數的英雄人物中,我最敬畏的就是少年女英雄劉胡蘭。劉胡蘭一個十五歲的女孩子,出生貧苦,卻愛憎分明。十三歲就參加了抗日兒童團,十四歲就當上了區婦女干部。為了抗戰的勝利,毫無畏懼的躺在了敵人的鍘刀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1947年春天,毛澤東主席聽說劉胡蘭的事跡后,感動而心酸的揮筆寫下:“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八個大字。高度贊揚了這個年紀很小的大英雄。

  我們和劉胡蘭的年紀差不多,生活在非常優越的環境里,卻還感覺不到幸福,抱怨學習辛苦。現在想一想,是多么不應該呀。

  我們應該踏著革命烈士的足跡,繼續前行,努力學習,爭取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貢獻。

  紅色足跡征文 篇8

  紅色是我們胸前飄揚的紅領巾的顏色,紅色是飄揚的五星紅旗的顏色,紅色是那些為國犧牲的戰士們的鮮血的顏色,紅色是紅軍的顏色,今天我們就來參觀一下劉少奇的舊居。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劉少奇。劉少奇,1898年出生,1969年去世。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是長征中的重要人物。

  接著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劉少奇的舊居,劉少奇舊居位于澠池縣,它的東西南三側均為民居。劉少奇舊居分為4個展廳,分別叫做黨性考驗、黨性修養、黨性展現和黨性鍛煉。了解了它的背景之后,讓我們來參觀一下,我們進去之后,就可以看到劉少奇的雕像站在院子的正中間,像真的一樣,在雕像的后面還有一幅劉少奇的畫像。我們先來到了第1個展廳里,屋子里是主要放紀念品的,墻上掛著劉少奇的照片以及作戰地圖,當年的長征你也可以從上面了解到。在下面有幾排展柜,里面存放著當時八路軍勤務兵使用的文件包,穿的軍服等等有很多,看上去十分老舊。不靠介紹我一個都不認識。剩下三個房間均為住所,每個房子里面都有一張床,一張桌子和一張凳子,在劉少奇據所里還可以看見一個劉少奇的雕像正坐在桌子前寫著什么。當年他們在艱苦條件下就住在這里。

  紅軍在艱難的條件下創造了奇跡。沒有紅軍,就沒有今天的我們,更沒有如今的生活。我們要珍惜今天的生活,珍惜當下。

  紅色足跡征文 篇9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詞時不時的'在我腦海中浮現出來。是呀!要不是有戰士們的英勇奮戰,也就不會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于是,我們今天懷著崇敬的心情去烈士陵園“看望”那些已經長眠于地下的英雄。

  一路上,同學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向烈士陵園行進,每個人似乎都帶著些許的悲傷,臉上的表情都是那么地嚴肅,我想:興許那些英雄們看到了這一幕,也會高興吧?隨著同學們不知不覺地走動下,烈士陵園,到了。或許,我是說或許,我并不想來到這兒,我不想看到他們的墓碑,我想看到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已經死了,但是他們死得值得,死得重于泰山,他們對得起黨,更對的起我們老百姓。看著他們的墓碑,我似乎看到了他們當年與日本侵略者在戰場上廝殺的情景,血跡斑斑,慘不忍睹,每當想到這些,我對日本人的恨就多一些。默哀開始了!同學們都輕輕地把頭低下去,默不吱聲,四周死一般地沉寂,就在這時,我似乎又聽到了那些英勇的戰士們在戰場怒如狂獅,瘋狂般地怒吼著,沖向敵人……他們勇敢、他們善良他們不畏生死、他們英勇奮戰。他們的好,老百姓們都領略到了;他們在打完勝仗后的歡呼聲,我們也感受到了;他們在短暫的失敗后,稍稍有些氣餒,但很快又恢復了士氣,互相鼓勁加油,我們也察覺到了……

  他們是人民的公仆,是黨的“得力助手”,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紅色足跡征文 篇10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了碧沙崗公園,剛到公園門口就看到大門口的兩邊有“碧血丹心,血染黃沙”的橫匾。怪不得叫碧沙崗呢!

  進了碧沙崗公園,公園的左邊有很多小孩玩的設備,又一直往前走,看到了一個矗立在公園中心的紀念碑,上面寫著“北伐陣亡將士永垂不朽”,這是馮玉祥將軍為了紀念北伐革命軍烈士,而立的一塊石碑,上面還有很多將士帶著槍,吹著沖鋒號,沖鋒陷陣的模樣。再往前走,又看到兩個亭子,亭子里也有兩塊石碑。上面的大意是“在北伐的時候,各大軍閥相互混戰,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馮玉祥將軍響應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力求能夠統一中國,結束混戰……再往南走陳列的是,一個又一個的英烈譜。是很多中國建立之后,很多人的英雄事跡。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女警官任長霞他為了鏟除登封的黑惡勢力,在一次辦案中不幸遭遇車禍,犧牲時年僅40多歲。還有很多英雄,如焦裕祿。等等,他們為了人民的事業,不怕苦難,為了人民的幸福奮斗終身,他們是時代的楷模,我們學習的榜樣!

  碧沙崗公園如今柳樹茵茵,花團簇簇,人們在那里幸福的玩耍,休閑。我們要牢記我們今天的生活是革命烈士和前輩用鮮血和汗水換來的我們一定要珍惜。學習他們為了人民的幸福,無私忘我的精神。我們還要好好學習,爭取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和技能,為了祖國明天的繁榮昌盛,貢獻我們一生的力量!

  紅色足跡征文 篇11

  漫漫征途,紅軍戰士們奮勇激戰的槍鳴聲回響在耳畔。紅軍戰士們堅定有力的歌聲倒放過腦海。一場場戰斗,一次次浴血奮戰,換來的一切對他們來說,很值,因為他們看到了,看到了現在,現在的我們,幸福的我們。就讓我們回憶一下,那英勇的戰士走過的每一個足跡。

  毛主席的“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想必大家一定都知道。其中五嶺也就是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和烏蒙山一樣都是紅軍戰士走過的路,而他們凱旋勝利的畫面也歷歷在目。1936年2月底,紅軍那時進入烏蒙山區,被敵人重兵包圍,情況十分緊急。這時賀龍等革命先輩等采取疑兵之計,布置稻草人與陣地前沿,并在樹林中遍插紅旗,讓敵人認為紅軍主力還在原地,然后果斷從敵人中間穿插出去。等到敵人占領了紅軍的陣地,才知道中了空城計。直到3月28日,紅軍烏蒙山戰役勝利結束。

  大家還記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烈士吧。小小年紀的她卻有著堅強勇敢,不怕犧牲的精神。為了祖國,即便嚴刑拷打下,她依舊一聲不吭,寧死不屈,不向敵人透露一點兒秘密。最后從容地在鍘刀下就義。她用短暫的青春年華譜寫了壯烈的詩篇,她,是我們的榜樣!

  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望著那由烈士們鮮血織成的紅旗,使我感慨萬分,那不就是烈士們的紅色足跡嗎!沿著這條紅色足跡,我們的祖國和人民一定會朝著美好的未來,昂首闊步,砥礪前行。

  紅色足跡征文 篇12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來的呢?尊敬的老師告訴我們:是由無數位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換來的。不由得使我想起上次去“鄭州市烈士陵園”的情景。

  去年清明節的時候,學校組織我們班到“鄭州市烈士陵園”掃墓――緬懷革命先烈。到了陵園,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革命烈士紀念碑和紀念碑上周恩來總理的題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久久的注視著這幾個大字,使我思緒萬千:革命烈士們為了我們的國家,為了我們的民族,為了中華兒女們……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雖然你們已經離我們而去,但你們的精神永遠在我們心中!我們會沿著你們的足跡繼續前行。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烈士墓地,看到這里有這么多革命烈士離我們而去,心里有說不出的痛,使我再也無法控制住自己的眼淚……躺在這里的還有很多抗日民族英雄,吉鴻昌、彭雪峰、楊靖宇、吳煥先等四位將軍都是河南人,也是我們河南人的驕傲!革命烈士們的鮮血是不會白流的,我們一定會繼承你們的遺志,保護好我們的國家,不容他國侵犯,如有來犯會讓他們雙倍的償還。最后,我向所有的革命烈士們深深地鞠了三個躬……

  同學們,我們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好好學習、掌握先進文化知識;要多走進革命老區,感受紅色文化,積極主動的進行愛國教育,提高自身素質;為我們可愛的祖國保駕護航!

  紅色足跡征文 篇13

  每每聽到莊嚴的國歌,我的心便激揚澎湃;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我定會充滿敬畏地行個隊禮。啊!尊敬的革命烈士們,這國旗是被你們的鮮血染成了紅色,你們自豪嗎?可我如今只能從書籍和影視中看到長征等紅色足跡,《飛奪瀘定橋》就是這樣一部電影。

  在長征中,必須要經過瀘定河,那瀘定河水流川急,若是掉進河里,連尸首都找不到。瀘定河上有一座橋,被稱為瀘定橋。這橋是下面釘了鐵條,上面蓋上一塊塊木板,走起來都搖搖晃晃的。在紅軍到達這里之前,蔣介石派來的兩個團駐守瀘定河。狡猾的敵人把木板抽出來,扔到了河里,橋,只剩下了閃著寒光的鐵鏈。天公不作美,在紅軍趕到瀘定河時,正下著傾盆大雨,但紅軍并不畏懼。紅四團立刻爬上鐵鏈,敵人獰笑著用機關槍掃射勇士們,在鐵鏈上放火,火舌包圍著他們,這雨也沒絲毫作用。但戰士們冒著大火,英勇地爬向橋頭,紅四團在橋頭殲滅了許多敵人。勝利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被紅軍這種英勇無畏的精神打動了。當有的紅軍掉下河里去時,其它紅軍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戰友掉下去卻無能為力。看到這時,我內心是多么憎恨那些反動派的人,真想飛進電腦里掄他們一個耳光。紅軍叔叔用生命創造了這個美好的新時代,我們要守護好新中國,不給紅軍抹黑。當年紅軍長征,是多么累,戰友們一個個為國捐軀。如今我們只能從他們走過的路去感受他們的艱辛,感受他們的內心。

  紅色足跡征文 篇14

  清明節快到了,那些先烈們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可好?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向你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從我們身邊的英雄說起,他們有多少感人的故事呀!

  顧正紅,1905年出生,江蘇阜寧人(現屬濱海人),他小時候家境貧寒,是顧正紅喚醒媽媽對生活的熱愛。因為顧正紅自幼聰明機靈,所以就供他一個人上學,他體貼和他一樣的窮人。有一次,鄰居大媽家鴨子丟了,心疼不已,她沒兒沒女,孤身一人,靠著鴨子維持生活,最讓小顧正紅心疼的是大媽的眼睛瞎了。小顧正紅不顧河水的冰冷刺骨,一“哧溜”就游過去,把鴨子趕了回來。媽媽心疼地說:“河水那么冷,快跟媽媽回家。”小顧正紅傻笑著說:“不冷,不冷,你看我頭上還冒著熱氣呢!”此時小顧正紅已經凍得嘴巴發紫,牙齒凍得咯咯響。

  1925年5月25日,顧正紅帶領工人們與資本家展開斗爭,被劊子手開擊中頭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當年年僅20歲。新中國成立后,濱海縣為紀念顧正紅烈士,其家鄉被命名為正紅鄉正紅村。

  我們這些嬌生慣養的孩子,20歲或許還由爸爸、媽媽撫養著,現在人們都說,兒童是祖國未來的主人,我看,我們就是現在的主人,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不如我們在家里就邁開我們的腳,伸出我們的手,管住我們的觜,學習我們先烈吃苦耐勞的精神,把先烈勇往直前,寧死不屈的精神永遠弘揚。我們將永遠把這些光榮事跡銘記在心,時刻告訴自己,千萬不能浪費這美好時光,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紅色足跡征文】相關文章:

尋找紅色足跡征文09-25

尋訪紅色足跡征文推薦09-25

追尋紅色足跡主題征文09-19

初中優秀征文:追尋紅色足跡10-01

尋訪紅色足跡征文800字09-24

紅色足跡征文(通用34篇)08-19

追尋紅色足跡征文500字09-25

追尋紅色足跡優秀征文600字10-01

小學生尋訪紅色的足跡征文10-1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一本中文日韩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每日更新 | 中文字幕第63久久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 | 偷自拍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不卡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