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議論文中巧用關聯(lián)詞

時間:2021-08-26 17:33:37 議論文 我要投稿

如何在初中議論文中巧用關聯(lián)詞

  在議論文寫作中,也許我們的老師大多強調(diào)素材的積累,語句的渲染、排比、鋪陳,而忽略了邏輯思維的訓練,所以很多同學寫出來的議論文站不住腳跟,只能“踮起腳尖”主觀臆斷自話自說。如果在議論文寫作中經(jīng)常運用“關聯(lián)詞語”就可以讓自己的文章多一點思辨,少一點臆斷。

如何在初中議論文中巧用關聯(lián)詞

  我們說的“關聯(lián)詞語”主要包括:

  (一)表并列

  ……又……又……,……一面……一面……,……有時……有時……,……一會兒……一會兒……,……既……又……

  (二)表承接:

  ……一……就……,……首先……然后……,……便……,……于是……,……才……,……接著……

  (三)表遞進

   ……不僅……而且……,……不但……還……,……不但不……反而……,……連……也……,……何況……,……甚至……

  (四)表選擇

   ……不是……就是……,……或是……或是……,……寧可……也不……,……還是……

  (五)表轉折

   盡管……可是……,雖然……但是……,……卻……,……然而……

  (六)表假設

   如果……就……,假使……便……,要是……那么……

  (七)表條件

   只要……就……,只有……才……,無論……都……,不管……也……

  (八)表因果

   因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

  接下來請欣賞《六國論》中一段精彩論述: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此段論述,作者僅僅用了一個關聯(lián)詞語“故”卻體現(xiàn)出嚴密的邏輯思維,讓人無懈可擊。作者開頭就指出中心論點“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但也有幾個國家并非如此,于是作者就退一步提出“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的分論點,最后用一“故”字做出因果判斷,讓人信服。

  其實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運用關聯(lián)詞語的本身就是在說理,而此種說理不是材料的簡單羅列堆砌,而是通過嚴密邏輯思維或假設、或因果推斷、或條件推斷來闡述自己要表達的觀點。魯迅先生的雜文是極富邏輯思辨的,《燈下漫筆》可見一斑:

  任憑你愛排場的學者們怎樣鋪張,修史時候設些什么“漢族發(fā)祥時代”“漢族發(fā)達時代”“漢族中興時代”的好題目,好意誠然是可感的,但措辭太繞彎子了。有更直截了當?shù)恼f法在這里——

  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二,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

  這一種循環(huán),也就是“先儒”之所謂“一治一亂”;那些作亂人物,從后日的“臣民”看來,是給“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說:“為圣天子驅除云爾。”現(xiàn)在入了那一時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國學家的崇奉國粹,文學家的贊嘆固有文明,道學家的熱心復古,可見于現(xiàn)狀都已不滿了。然而我們究竟正向著那一條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戰(zhàn)爭,稍富的遷進租界,婦孺則避入教堂里去了,因為那些地方都比較的“穩(wěn)”,暫不至于想做奴隸而不得。總而言之,復古的,避難的,無智愚賢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了。

  區(qū)區(qū)幾段文字,卻連用了好幾個關聯(lián)詞語,并列、轉折、因果,說理層層遞進,不乏辛辣諷刺。

  在平時訓練的時候,我們不妨多多開動腦筋,不要簡單去思考問題,而要多問幾個為什么,想想前因后果,懂得迂回曲折,思維的成熟是離不開思考的。記得,一次作文課上我要學生用關聯(lián)詞詞語寫一段有關“彎曲”的語句,一位女生寫道:

  人生當中,比我們強大的對手不勝枚舉,所以適當?shù)膹澢袝r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彎曲不是恥辱和無能,不是阿諛逢迎、摧眉折腰,而是讓我們了悟身后還有另一條路可以選擇,這是一種人生境界。

  此段話,貌似簡短,其實卻包涵了思辨色彩,讀來令人深思。

  最后請欣賞湖北高考滿分作文《大隱隱于市》:

  古人有言:小隱隱于山,大隱隱于市。

  在我們的印象中,只是仙人道士必傍山而居,不聞世事。蔡志忠曾以漫畫對此作了解釋:仙,“人”在“山”旁則為仙;“山”中之“人”真仙也。看來,

  古時造字便點明了其中真意。

  傍山而居,和山水融為一體,這本來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象征,偏又練就一身道行,滲透了無盡禪意,方才以道入土,歸隱于山。千百年來,文人墨客莫不對此動了凡心。其中,陶淵明便是這樣一個典型,當他一篇《桃花源記》出世,那顆厭倦仕途,向往幻想中的桃花源的心也就出世了。是的,他想要的是歸隱,是閑適,是寧靜的生活,可是如果不是官場失意,懷才不遇,桃花源這么一個避難所就要永遠與他絕緣,并遠離世俗而絕跡于他未來純樸的生活。

【如何在初中議論文中巧用關聯(lián)詞】相關文章:

如何在記敘文中結合抒情與議論05-30

小學語文中的關聯(lián)詞語有哪些08-24

如何在高考英語作文中拿高分10-12

議論文中的數(shù)學范文06-19

議論文中如何敘述12-31

議論文的關聯(lián)詞使用方法06-01

議論文中國動漫的現(xiàn)狀06-08

議論文中外素材集錦04-30

快樂議論文中學作文03-1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欧洲自拍偷线一区二区 | 色色色色色精品免费 | 婷婷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日韩精品在线第一页 | 一级特黄日本少妇 |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