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慢為話題的議論文三篇
以慢為話題的議論文(一)
據說美國有一所中學,校訓是“慢慢來”。乍一看來,覺得似玩笑,如兒戲。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看到的類似“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效率”的標語實在是太多了。但是,“慢慢來”,仔細想來,卻大有深意。
為什么要“慢慢來”?
因為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的人“蘿卜快了不洗泥”,做事情,總是急功近利,恨不得一蹴而就;工作總是馬馬虎虎、粗心大意;性情浮躁,靜不下心;做學問淺嘗輒止、如蜻蜓點水……
因為“急”,因為想“快”,造成錯誤、造成重大損失的例子,在我們身邊實在是多了去。
許多城市、甚至海島建起成群的高樓大廈,無人居住猶似鬼城;許多的舊城為建新城,扒掉具有文物保護價值的建筑,然后又因為要發展旅游再去修建假古跡;河流被污染就填上,為了美化城市再挖出新的河道;等等。為什么不能“慢慢來”呢?為什么不能先好好地規劃規劃,長遠地打算打算呢?蓋起了大樓再拆大樓,修好了馬路再挖下水道。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怎么數得完呢!
不說也罷!
還有,剛修好不久的大橋,就坍塌了;汽車剛開動就壓了人,你慌什么?成千上萬的不都是因為跑得太快嗎?!
為什么要“慢慢來”?
這是因為,“慢慢來”可以養成細心謹慎的工作習慣,“慢工出細活”,慢不容易出差錯;“慢慢來”可以促使你多觀察、多思想;“慢慢來”可以使你提前發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就像學數學、物理或者化學,定理公式等等還沒有真正理解,就急著做題,你怎么可能做得對?就像寫計劃、寫報告,急急忙忙寫好,就拿給領導看,那么多的錯別字、病句、論述不嚴謹,領導看了煩不煩啊?
特別是將來,你的肩負的使命、責任或許會非常大。你一定要記住:越是重大的工程,越是要細心謹慎;越是緊急的時候,越是容易出大錯;越是關鍵的時候,越是急不得。
當然,“慢慢來”,不是不講效率。“慢慢來”是說,開始要慢,等到一切步入正軌,然后再慢慢地加快速度,正如火車、汽車、輪船一樣……
以慢為話題的議論文(二)
羅曼·羅蘭的一首詩里曾經寫到“愛我少一點,愛我久一點,不要來得太快,因為我怕失去的太快。愛我少一點,愛我久一點,讓我們慢慢相愛。”傅雷先生評價這首詩說:羅蘭是一個真正懂得愛情的人,一些不成熟的愛如炫麗的煙花一般在天空中雖精彩,但只是一會就消逝了。真正的愛需要慢慢地積累,慢慢地滲透,慢慢的愛。這樣愛雖然不似煙花精彩,但卻有一種百般不厭的感覺。
股神巴菲特說:“股票這種東西不似那些自以為是的人說的一樣需要快、準、狠,在我看來就一個字,慢。”在我看來股神指的慢是一種態度,是耐心,是慢慢觀察,慢慢分析,不焦躁,不心急,等到最后再出擊,定能笑到最后。
細心生活的人會發現騎自行車要騎得快很簡單,只要拼命踩腳踏板就可以了。但要慢慢騎,慢到一定境界,我想非那些技術超常之人才可以做到吧。
生活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競爭激烈,大家你追我趕的,整天以一種快節奏的姿態是很累很痛苦的。但無奈被名利所驅使,想停也停不下來。這時我們需要有一種敢于擁有慢的生活態度,讓自己的節奏慢下來,要學會放棄,要學會慢慢體味人生。有一天你慢慢地走過公園發現里面的花開的真美麗。其實你也許每天都經過這個公園,只是平時生活的快節奏逼得你連看一眼的時間都沒有。所以讓自己的生活慢下來你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東西。
著名的登山家喬治說:“一群青年人去爬山,那些一開始就顯得興奮,并快速向山上沖的人往往到不了山頂。而那些從頭到尾都面色沉靜且慢慢攀登的人往往能到達山頂,欣賞到那些無法登頂的人所未能見的美景。”登一座山好比一個人的一生。是長遠的,是要經過慢慢規劃和調整的,否則無頭無腦地一味向前沖只會倒在半路,被慢慢而行的后來者超越。后來者之所以能超越前者,是因為他的慢中包含了智慧,耐心與毅力。
慢其實是一種智慧:不焦躁,不盲從;是淡定,是耐心。
慢其實是一種態度:不急功近利,不你追我趕;是淡泊名利,逍遙自在。
慢其實是一種勇氣:不感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是勇于舍棄,才有所獲得。
以慢為話題的議論文(三)
“汽車剛駛出高速地段,車里的乘客有的無聊地聽著隨身聽,有的不耐煩地看著報紙,有的干脆扶著前面的座位瞅著,妻子坐在我的`身邊,無精打采地看著地面。我坐在窗口,突然一地鮮花映入我的眼簾,五彩繽紛,煞是好看。于是我請示司機停車并答應只要采一束花的時間就夠了。剎車一拉,全車人詫異地看著我,待我從路邊采來一束美麗的花給妻子時,她開心極了,他隨即將它們分給車里的每一個人,頓時車里春意盎然……”
這是我曾經看到的一篇文章,它給我啟發很大,也因此想起了席慕容的一段話:其實,歲月一直在消逝,今日的得總會變成明日的失,今日朦朧的幸福也總會變成明日朦朧的傷悲,今日的擁有總也贖回不了昨日的過錯。可是,無論如何,我總是努力而認真的生活過了。
努力而認真的生活,不是走馬觀花,也不是浮光掠影,擠身于知識快速、信息高速,一切飛速的新時代,我們還會有上文中那位年輕人的“停下來慢慢欣賞”的經歷嗎?
所以,我想在我們的時代,不訪放慢一些速度,有的地方也許一生只會到過一次,不慢慢欣賞周圍的事物,該會是多么遺憾的事啊!
紀伯倫有句名言:烏龜比兔子更能多講些道路上的情況,阿爾卑斯山口的路牌上也寫道:“慢慢走,欣賞啊!”
社會的競爭,生活水平的提高,總讓我們更加擔心自己跟不上時代的車輪。于是我們給自己一個勁兒地鼓氣:快些,再快些。如果遇到這一個時候,我建議主,讓我們先暫且放一放高速,慢些,再慢些,欣賞一下周圍還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點滴。
“花開不是為了花落,生命不是一次簡單的奔赴死亡之約,侯鳥由南飛到北,又由北飛到南是為了經歷四季的更替……”
當一切都將變成高速,出門有高速公路,就餐有各式各樣的快餐,打開書報有各式各樣的文化快餐,打開電腦更可以幾分鐘內“網盡天下”時,請記得放慢一下腳步,那時我們就會感受到生活有多少別樣的滋味。
【以慢為話題的議論文】相關文章:
慢為話題的議論文05-25
以慢為話題的議論文10-22
以慢為話題的議論文(5篇)01-14
以慢為話題的議論文5篇01-10
以快與慢為題的議論文09-22
以慢為話題的作文600字07-09
以自信為話題的議論文08-01
以選擇為話題的議論文08-01
以家風為話題的議論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