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以善言為賢議論文

時間:2023-02-10 13:45:56 議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人不以善言為賢議論文

  范文一:智者無言 大愛無聲

人不以善言為賢議論文

  道家提倡不言,他們認為賢人一般都不善言,在《莊子-徐無鬼》中就有“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而況為大乎?”這一說。以狗不因善叫為好狗,喻指人不以善言為賢士,其意思一目了然,即是看一個人是否賢能,不能以他是否能說會道為依據,夸夸其談的人不一定有才德,看人關鍵要看他的行為,是否言行一致。

  中國有一句老話常用于貶義:知人知面不知心,其實反之亦然。

  會叫的狗一定是條好狗嗎?不有一句話說會叫的狗不咬人,那么如若有大奸大惡之人,那紙老虎似的叫吠是擋不住那行惡的腳步,置主人危險于不顧,只在一旁瞎叫喊,這樣的狗有什么用?這樣的狗又怎么是只好狗?

  語言真是個好東西,它可以掩飾在骨子里的庸俗,它可以粉飾靈魂深處的怯懦。電視上常有這類鏡頭:一個人決定赴死,將刀舉至數米遠,慷慨陳詞一番才緩緩下手,這時,定然會有人在一旁阻止,而后不了了之。我的天,這樣的慷慨就義,殺身成仁也未免太惺惺作態了吧!一個人心喪若死,執意了決才不會有那么多的廢話,這樣的作秀,太假太虛偽。

  我向來不喜歡白居易,向來不喜。那個在《琵琶行》中說:“出宮二年,恬然自安”的人,縱然有千般詩名,卻也用詩斷送了關盼盼命。其實關盼盼又有什么地方值得你白居易橫加評斷,什么“黃金不惜買娥眉,揀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賢者不言,萬物生存自在道理,殉夫本來就是一個錯誤,只可惜人言可畏,或許只是言才無心,可嘆只因為聽者有意,而后便是香魂離世的悲涼。樂天啊樂天,那一句“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也太欠忠厚。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封建的禮教,容不得一絲閑言,燕子樓中枯槁的容顏,守節十年,最終留給了樂天一句“兒童不識沖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的嘆息。司馬濕了的青衫,只是為了自己嘆息琵琶女只是一個附庸,琵琵如血琵琶行,美麗的詩句,掩不住滿腹的牢騷,善言非賢人,小蠻的纖腰只是白居易后屋絕色中的一個,我不能釋懷,一個溫良的女子死在一個風流的士大夫的言語之下。關盼盼的大愛歸于無聲,用十年的守節來完成自己心底的忠貞,即使活著,比死艱難,比死痛苦。而白居易錯在了多言,錯在用自己腐朽的思想,去干涉別人的自由。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只是賢者無言,大愛無聲,白居易也只是在紅塵中翻滾過的人,平凡的人。記住,會叫的狗不咬人,虛張聲勢的紙老虎,浮華的外殼之下或許是早已腐壞的靈魂。

  范文二:是金子總會發光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們眼前的事物,往往與我們的想象差距甚遠!肚f子?徐無鬼》云:“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看來,真正的良犬、賢人,往往都是深沉的。

  水深的河寂靜,博學的人謙遜。

  一個人是否賢能,不是看他說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如果一個老師將書本背的滾瓜爛熟,上課可以滔滔不絕地將書本上的內容反復講上四、五遍;但他仍算不上一個好老師,因為他講的東西都是書中的,卻毫無自己的創新,那他又怎么稱得上“賢師”呢?

  有人抱怨自己懷才不遇,有人抱怨自己大材小用。但很少有人想到自己為什么會“懷才不遇”,為什么會“大材小用”;他們只是氣呼呼地在生活中吵吵鬧鬧,卻總是想不到自己“腹內原來草莽”。

  要知道一個人自卑什么,就看他炫耀什么。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個故事。賣橘子的人聲嘶力竭地炫耀自己的橘子,但卻落得一個罵名;原因何在?就在于他炫耀的東西恰恰是他最缺乏的!

  我曾碰到一個對狗頗有研究的人,他告訴我說:“咬人的狗往往是不叫的。”正因為狗不叫,所以人們才會被它看似溫順的外表所迷惑,然后貿然的接近它,結果卻一不小心被咬了個正著。

  人也是如此。一個學者若是天天到外面大肆演講;談方法、談理論、談感想、談哲學……那他還有什么時間真正靜下心來好好地進行學術研究呢?看起來似乎嘴上功夫極好,但肚內卻依舊是空空。

  一個人若炫耀,那是因為他想要掩蓋他所沒有的東西。

  是金子總會發光。

  一個人學富五車,他便不會到處嚷嚷:“我很有學問。”一個人富甲一方,他便不會肆意宣揚:“我很富有。”一個人智勇雙全,他便不會逢人便說:“我很勇敢。”他們只是默默地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正如一塊被放置在墻角的金子一般,日日夜夜閃耀著奪目的光輝。而一旦被人發現,自然是價值連城。

  溢于言表,總是讓人感到虛浮不定;沉著內斂,則讓人體味到安心。

  范文三:默者為賢

  “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

  這很符合當今盛行的一句話,“沉默是金”。

  很多時候我們發現無聲勝有聲,安靜更恰當。

  在現實生活中,常常發言,滔滔不絕的人并不一定是優秀的人。真正優秀的賢者,在別人爭論不休或是積極發言的時候,雖然很安靜,但確是在靜心思考中的。偶爾發出會心一笑,點點頭,抿抿嘴。外靜內動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我們發現,在學術交流會上,真正有才學的人并不總是站著發言,只是偶爾闡述一些自己的見解;而那只有半桶水的人,并沒有真正沉下心來學習,而是整天想著如何如何出風頭,如何如何吸引人家的眼球。

  古人云:“言多語失。”

  這更加說明言多,并不是什么好習慣,話語過份的多不僅僅會降低自己的生份,更會顯得自己的無知。在自己不懂的地方還進行顯擺,裝懂,更會顯得你愚蠢,可笑。

  很多人認為健談的人交際就廣,我看未必。

  一個陌生人,跟你說這說那,我想,你應該不會認為他是一個交際廣的人吧,也許,也許,你首先就會想,這是好人,還是壞人呢?他有什么企圖,為什么跟我講這么多話?

  這,不僅會使他的交際范圍無法再擴大,甚至因為別人的反感,讓身邊的朋友與其保持距離,從而使他的交際圈縮小,得不償失。難道,人以善言為賢?

  很多人覺得滔滔不絕的人,就聰明。

  在職場中,不斷拼殺,你死我活。在與別人交往中,話多滔滔不絕,無疑容易暴露自己的缺點,不足,弱處。別人知道了,定會好好利用資源,針對你的弱處,“對癥下藥”。

  同等條件下錄取一個人,也許,你所處的地位就落后于他了。

  可見善言,善語,害處多多。

  同時,話多,也顯現出你性格浮,難以沉著處事,沒事情總想跟別人扯幾句就好。既影響自己,又影響他人。

  人不以善言為賢。

  古人說:“三思而后行。”行自然也包括語,思考之后流來的話,不僅要比不思考吐出來的話更令人信服,同時也不至于言之后悔。

  惟有經過周密思考講出的話才會精煉,因此,賢者才會大多數時間處于思考的狀態。

  綜上所述,因此,我認為,“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

【人不以善言為賢議論文】相關文章:

以善言為話題的議論文(通用28篇)05-19

善言與言善議論文(通用27篇)05-16

說賢初三議論文700字(精選5篇)12-25

以感恩為議論文04-04

以青春為話題議論文05-12

以尊嚴為話題的議論文05-18

以善良為話題的議論文05-17

以勤奮為話題是議論文05-25

以親情為話題的議論文11-18

以寬容為話題的議論文11-1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文字幕aⅴ中文字幕天堂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免费 | 亚洲动漫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 | 亚洲天堂久久伊人网 | 亚洲九九视频一区 | 亚洲日韩理论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