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作文匯編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藝術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藝術作文 篇1
行書是介于楷、草之間的一種字體。它雖不像楷書那樣端端正正,也不像草書那樣潦潦草草,但卻寫得比較放縱流動,人稱“八分楷書”。
行書不是哪個人單獨創造的,其實它也同其它字體一樣出自于群眾書寫者。在漢末,行書沒有普遍的應用,直到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的出現,才盛行起來。
行書,簡而言之就是在楷書的基礎上加些細小的變化,書寫起來很方便的字體,故而于楷書相間流行。因它不像楷書那樣嚴謹端莊,又不像草書那樣難以辨認,所以古人說它“非真非草”。它的特點就是運用了一些草書的特點,來簡化楷書的筆畫。總體來說,它比楷書要流動、率意、瀟灑,又比草書容易辨認。比如“話”的“言字旁”,原楷書繁體字為七畫,行書就只有兩畫。其次筆法流動自如,增加勾挑與牽絲。寫楷書要求點畫分明,一筆一畫的寫。行書的點畫之間有了勾挑與牽絲,便顯得筆勢流動,意態靈活,用筆活潑。
行書中最著名的就是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序》,前人以“龍跳天門,臥虎龍闕”來形容其字的雄強俊秀,被人們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天下第二行書”則是唐代顏真卿的《祭征稿》,其字寫得勁挺奔發。而蘇軾的《黃州寒食帖》則被古人評為“天下第三行書”。當然了,還有黃庭堅、米芾、蔡襄等都非常擅長寫行書,他們有不少作品傳世。
王羲之的《蘭亭序》最受人歡迎,它文字燦爛,字字璣珠,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優美散文,它通篇瀟灑自然,用筆遒媚飄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參差,既有精心安排,又有藝術匠心,自然天成。其中,凡是相同的字,寫法各不相同。如“之”“以”“為”等字,各有變化。特別是“之”字,達到了藝術上多樣卻統一的效果。《蘭亭序》是王羲之書法藝術的代表作,是中國書法藝術史上的一座高峰。
寫行書,就需要大小相兼,也就是每個字大小不同,不過也不可以過分的大、小。而且每個字、每個筆畫之間都存在著連帶關系,既有實連,又有意連,有斷有連,顧盼呼應。當然了,寫行書還是得收放結合,一般長為放,短為收;回峰為收,側峰為放。但也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收下放。
一篇好的行書,布局也是必須注意的。要行距拉開,跌撲縱躍,蒼勁多姿。行書書寫應輕松、活潑、迅捷,掌握好疾與遲、動與靜的結合。墨色安排上應首字為濃,末字為枯。線條長細短粗,輕重適宜,濃淡相間。和草書差不多,卻沒那么潦草。
行書具有緊貼其它書體的特點。所以孫過庭的《書譜》中說道:“趨勢變適時,行書為要”。行書可以分為真行、行草兩個方面。真行是比較規整近似于真書的行書。據唐代張懷的《書議》記:“夫行書,非草非真,離方遁圓,在乎季孟之間。兼真者謂之‘真行’,帶草者謂之‘行草’”。“真行”亦稱“楷行”、“行楷”。世間以王羲之為“真行”第一人。
像徜徉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我無限鐘情于行書的魅力與獨特。它們像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一樣在紙上玩笑嬉戲,像一朵朵美麗多姿的鮮花愉悅你的眼睛。行書的變化多端,或挺拔如峰,或如龍蛇盤繞,或浩瀚如海......
行書,傳承了我們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瑰寶。它方便了我們的書寫。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一定要保護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行書的美,行書的變,行書的趣,行書的奇,讓我們大飽眼福,它用它的變化多端、千姿百態、流暢活潑向我們證明了“漢字”,是一門獨特的藝術。
中國藝術作文 篇2
吹糖人是我們中國的傳統藝術,現在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少見的,幾乎被人們淡忘。
糖人的原材料就是糖稀,你們知道糖稀又是怎么做的嗎?是先準備一百克的白砂糖,再準備比白砂糖多一倍的水,也就是二百克,然后把白砂糖和水一起倒入鍋里加熱,用勺子一直攪拌,直到沒有顆粒為止,變成粘稠狀即可。最后把它放入碟子里冷卻才可食用。
糖人可以做成千姿百態,主要靠吹和捏,只要技藝高超,想要什么就做成什么樣的。
吹糖人技藝是在六百多年前傳到現在的,吹糖人的祖師爺是劉伯溫,現在到北方地區應該能看到很多人賣這個的。以前就是在爺爺奶奶這一代,就有特別多的人賣這個,靠這個養家。因為當時和現在不同,以前非常窮,沒有錢,一般只會做這個。現在也有賣的,但是現在賣的非常貴,也許是“物以稀為貴”吧!
如果你想要一個小老鼠,手工藝人就給你吹一個肚子吃得飽飽的小老鼠,捏得栩栩如生,好像是一不小心就會從你的'手中逃走。吃的時候味道甜甜的,可好吃了,真是既好看又好吃!
我非常喜歡它,都想住在糖人的世界里。我們一定要保護這一傳統藝術,一定要把它傳承下去。
中國藝術作文 篇3
中國的剪紙術源遠流長。一把剪刀,一張紙,就能創造出一幅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藝術品,讓人嘖嘖贊嘆。
你瞧這幅剪紙:兩個牧童騎在牛背上歸去。這讓我不由得展開了想象的翅膀。
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里,住著兩個牧童——小王和大莊。每天早晨,他們都要去放牛,直到傍晚才回家。他們和老牛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這天,兩個牧童還是像往常一樣,一大早就出去放牛了。他們帶著老牛來到了一片開闊的青草地上。老牛啃食著青草。兩個牧童則在一旁讀書。
這時,危險悄悄降臨了。突然,一頭猛虎向兩個牧童撲去,牧童卻渾然不知。老牛大叫一聲,兩個牧童這才反應過來。他們撒腿就跑。老虎在后面窮追不舍。
他們跑呀跑,來到了河邊,但是河水洶涌,他們過不去。兩個牧童急得團團轉。這時,老牛走了過來,對他們說:“小王、大莊,你們倆騎在我的背上,讓我帶著你們跳過去。”兩個牧童迅速爬上牛背,老牛使出渾身解數,縱身一躍,他們一起過了河。老虎在河的另一邊,氣得大聲咆哮。兩個牧童見脫離了險境,如釋重負。
兩個牧童對老牛說:“謝謝你呀,老牛!要是沒有你,我們現在恐怕已經在老虎的肚子里了!”
“沒關系,這是應該的。”老牛說,“我們都是好朋友!”
太陽已經偏西,兩個牧童騎在牛背上歸去了。晚風吹拂著他們,還有一支短笛在風中微微作響……
我依然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中國的剪紙藝術竟是那么的出神入化,引人入勝,讓我如此陶醉!我愛剪紙!
中國藝術作文 篇4
前幾個星期老師讓我們組成一個小組搞關于剪紙的活動,后來我們組的七個同學安排到周科博家去剪紙三個同學負責查資料,我和另外幾個同學負責剪紙。我們剪了鴿子,蝴蝶,窗花等等,把它們貼在展板上。
今天我又從網上查了一些關于剪紙的資料,知道了剪紙是中國的民間傳統,有著悠久的歷史,剪紙又叫刻紙,窗花或剪畫區別在于創作,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基本相同,人們統稱為剪紙。網上還有很多剪紙作品,有十二生肖的,有植物類的還有龍飛鳳舞的,非常美麗,使我大開眼界。我們中國的藝術太豐富了,還有我們課文中的<清明上河圖>直得我們學習。
中國藝術作文 篇5
我獨衷熱愛于皮影戲,不是因為其他的什么原因,而是由于它的樸素風氣在我的心中震撼,它具有我們中華民族最傳統藝術,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著實讓人感嘆。
中原人杰地靈,黃河世代從這里流過,在這里孕育了燦爛的黃河文化,也孕育了智慧勤勞的人民。千百年來,皮影藝術盛行于中國城鄉,逐漸在各地形成了許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流派,成為我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
如果我們繼續深入的對皮影藝術的社會文化含義,即以宗教信仰為線索來討論其形成及演出的象征作用,以音樂唱腔、角色行當與戲目劇本來討論其在中國戲曲史上的地位和影響,或以大眾的民俗生活為基礎來討論其演出的社會意義,就會發現在中國的皮影藝術中,蘊含著相當豐富的文化內涵。
除了歷史價值外,皮影更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首先,皮影戲中的人物、景物的造型與制作,屬于我國的民間美術范疇,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它的藝術風格,在民族藝苑里也是獨樹一幟。它為了適應皮影戲的幕影表現形式,采取了抽象與寫實相結合的手法,對人物及場面景物進行了大膽的平面化、藝術化、卡通化、戲曲化的綜合處理。其臉譜與服飾造型生動而形象,夸張而幽默。或純樸而粗獷,或細膩而浪漫。
再加上雕功之流暢,著色之艷麗,通體透剔和四肢靈活的工藝制作效果,著實能使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第二,皮影戲音樂,是在不同地區分別融匯當地民族器樂、民間曲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唱腔豐富,韻律優美,板式靈活多變,在我國音樂領域里自成一體。它與其他樂種也起著互相取補、互相促進與提高的作用。
此外,由于皮影藝術在我國還處于搶救階段,它現在的價位還是屬于較低的水平,所以我們應盡力保護好祖國的文化,即使力量是多麼的單薄,只要心中還涌動著民族的熱血,民族的璀璨藝術將永遠在人們心中閃爍。
中國藝術作文 篇6
我們學校要求做工藝品,我們班的特色是“紙盤畫”,就是在盤子上畫畫,可難哩!
最初,盤子是不畫的,中間是一首中的詩意,然后就寫上詩;然后,老師提倡:中間依然畫詩意和寫詩,邊沿畫一些圖案,會更美觀。有一少部分同學畫了,但是有一大部分同學仍舊沒畫;現在,老師說:“同學們,現在我們改一改,改為邊沿畫一些精美的圖案,中間不畫,只寫詩。”“哇!這么難!”有同學說道。我說:“為什么?”“你沒有聽嗎?”“有呀,這么啦?”“老師說要畫精美的圖案呀,精美的圖案畫在邊沿,邊沿又小,圖案要精美,實在很難呀!”他說很難,我畫起來卻很好畫,很好看,并不像他說的這樣難。我明白了只要認真,再難的事都可以辦好。
中國藝術作文 篇7
說起禮儀,我們的祖國真可謂是“禮儀之邦”。古往今來,太多太多的文人墨客為我們中華的禮儀而伏筆、太多太多的古今藝術家為中華的禮儀,開拓走向世界之巔的道路……
禮儀,顧名思義,就是講文明、懂禮貌的意思。在我們中華的大地上,無論是在大庭廣眾,還是小至家庭,每一個華夏的兒女都深知禮儀的重要性,而外國人來到中國,都普遍說中國很美,而且中國的人民對待他們很好、很熱情,這些,不都是禮儀在起到推動作用嗎?外國人在學習中國文化中,著重要掌握的,便是我們中華的禮貌問題。在國外,或許沒有太多的人會嘴邊常常說著“謝謝、不客氣”這類型的詞匯吧,但是在我們的祖國,這些都是身為龍的傳人,最必要的特點。
一聲尊敬,讓大家對人的第一印象不一樣。常常在電視中看一些古裝的電視連續劇,在劇情中,很多的話語都是仿照我們的祖先常說的話。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不論是哪部古裝劇,臺詞中有好大一部分都是關于禮儀的知識呢!古人在迎接遠方客人時,都會騎馬到幾十里外;古人在拜見比自己學識更淵博的人時,都是畢恭畢敬的低頭說話;古人在與他人交談的時候,都是有說有笑,開玩笑也是點到為止的;古人在所有的場合,都是那么的含蓄,含蓄中不失沉穩;沉穩中又不失禮儀。我想,這種境界,也只有我們禮儀之邦的子孫才能鑄就吧。
一聲問候,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清晰的記著,20xx年,是讓我們13億中國人振奮的一年,在這一年的8月8日,中國人的百年奧運夢實現了!在奧運期間,我們中國,都在以禮儀之邦的美譽招待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友人,電視中、報紙上、網絡中都在報道著中國的志愿者是如何讓外國友人了解中華文化的,見到客人的第一面,便會用英文說一遍:“hello!”隨后,再用我們的國語與外國人說一遍,很多可愛的外國人,都會卷著舌頭,含混不清的跟我們說起了中國話。看到我們的問候讓五湖四海的賓客們開心,我們是不是也應該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讓外國人在第一面就喜歡上中國呢?答案便是——中國的禮儀。
中國的禮儀,是世界上最美麗的;
中國的禮儀,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
中國的禮儀,是讓人感到無比親切的;
中國的禮儀,是讓我們中華兒女所自豪的!
從古至今,我們的光輝禮儀文明沒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漸漸泯滅,反之,我們還有了更深層的蛻變,讓我們的祖國文明站上了世界最高峰!
I love you ——禮儀!
I love you ——中國!
中國藝術作文 篇8
畫國畫是我的愛好之一,我沒事時就會畫國畫。我畫的國 畫有葡萄、白菜、蘿卜、梅花、荷花……可多了!我最初畫的 就是葡萄。我畫的葡萄有:籃子里的葡萄、樹上的葡萄、掉在 地上的葡萄等等。下面我就說說我是怎樣畫葡萄的吧!
我先從中國畫顏料里拿出藤黃、曙紅等顏料,再拿出一根 中號的毛筆,然后把毛筆放在裝滿水的杯子里,再把藤黃花菜 三青調勻,就像畫括號一樣,兩筆畫一個葡萄,……你們一定 會想:這么簡單,誰都會。不過,在畫國畫的時候,你們就會 知道:哎呀,太難了!
國畫就是這樣,看著簡單,畫著難,比如用墨的時候,要 注意干濕,濃淡的變化……那是因為別人畫國畫,已經達到了 相當的水平,就會覺得很簡單。你剛剛學,當然會覺得難。
國畫是我國的傳統藝術,歷史悠久。它不僅是中華民族傳 統文化藝術中璀璨的瑰寶、燦爛的明珠,而且在世界藝術領域 中形成獨特的體系而為世人矚目。
我以后要多觀察生活中的細節,多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多 畫國畫,畫好國畫,長大了當一個有名的國畫家。
【中國藝術作文匯編8篇】相關文章:
中國藝術作文匯編6篇05-08
中國藝術作文匯編5篇04-12
關于中國藝術作文九篇03-23
【推薦】中國藝術作文三篇03-19
【精品】中國藝術作文三篇03-12
中國藝術作文合集8篇03-09
【實用】中國藝術作文四篇03-07
中國藝術戲曲作文600字02-03
中國藝術作文錦集10篇05-13
關于中國藝術作文合集10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