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的作文

時間:2022-06-30 17:44:32 元宵節 我要投稿

元宵的作文(匯編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元宵的作文(匯編15篇)

元宵的作文1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吃元宵,鬧花燈,猜燈謎”是這一天的傳統的來歷。

  容我先介紹一下元宵節的習俗和來歷吧!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這天夜里叫“元宵”,它是大地回春的第一個月圓的夜晚。月圓有大團圓的含義,所以應該全家人相聚,共“鬧元宵。”在這天晚上,家家都要點花燈、吃元宵。元宵節放花燈起源于漢代的永平年間,當時是為表示對佛教的崇敬,吃元宵的風俗起源于宋代。在南方,元宵又叫湯圓,也寓意團圓。這就是元宵的習俗和來歷,知道吧!

  晚上,我和媽媽坐車前往中山公園,一路上,我看見許多店家門前都掛著大紅燈籠,有些還掛著形態各異的花燈,燈壁上的圖案被燈光照得閃閃發光,給人感覺那是一盞價值連城的花燈,那種美感實在難以用言語表達。車上的人越來越多,恐怕是去看花燈的吧!到,快下車!我拉著媽媽手一下車就直奔向公園,到正門,遠遠望去,到處是燈光,到處是人影,熙熙攘攘的,熱鬧極,看來我是不虛此行啊!走進正門,一個大蓬映入眼簾,蓬頂布滿霓虹燈,一進去,到處流光溢彩,如同置身于光彩隧道一樣。向右走,兩邊掛著各式各樣的花燈,它們就像一個個窈窕淑女,可謂是“嬌美動人”啊!咦,那是什么呀?我滿腦打著問號,走進一看,是動畫之城里的動畫明星啊,他們一個個都是那么可愛,把我帶進童年時代看的動畫片中!又走一段路,瞧,那是一條巨龍,看它的龍須多長,從頭到尾,一股英氣感染我,再看它那挺拔的身軀,真帥!而我們中國人是“龍的傳人”,真棒!欣賞一段,這時湖邊聚滿許多人,我擠進去,是它們,你們猜猜?提示一下,跟我們的2008奧運會有關,猜對嗎?那就是──奧運吉祥物五福娃,它們擺著引人的姿勢站在燈上,正向我們招手呢!

  我還看見人群中的一幕幕:有的買熒光棒或者熒光球,到處玩耍呢;有的在長椅上休息,一邊賞燈,一邊吃東西、玩樂;有的在大型的花燈前拍照,我想是要留個紀念吧!

  一路觀賞完,我和媽媽到海景好又多買東西。出來時,好又多辦一個猜燈謎活動。我上前看一張,上面寫著:土,打一數學用詞。我想一會兒,是……加減法(十加一等于土);又看一張,“黃絨毛,包似弓,打一食物。”我略加思索,我想到,你猜猜?是餃子!找服務員一查對,可惜沒買夠68元,沒能領到獎品。但我的心比吃蜜還甜!

  啊,這真是一個既有趣又愉快的元宵夜晚啊,你有興趣嗎?下一次,也來參加吧!

元宵的作文2

  “看花燈喲!看花燈喲!咱們去那邊看吧!”弟弟大喊起來。“花燈?花燈!我終于看到你了。”原以為只能在電視里看燈會,但是今年咱們在家門口也可以看燈。這太讓我喜出望外了!

  今年的元宵節,比以往都不太一樣。隨著人們的生活逐漸富裕起來,花燈也隨之格外好看了。雖然天氣寒冷無比,但依舊擋不住人們的熱情。

  五顏六色的花燈,真是太美了。遠遠看到那花燈變化著花樣,一下子排出四個大字:“新春快樂!”一下子又是“拜新年!”鑼鼓喧天,悠揚的鎖吶笛子聲不斷送入耳中。更別提還有那些動聽的音樂了,“正月里來,是新年啰……”那聲音悅耳動聽。

  咱們全家一行來到了體育館門前,放眼望去,啊!簡直是花的海洋,燈的世界,流光溢彩,美輪美奐。抬頭只見碩大無比的“鯉魚跳龍門”彩燈橫在咱們眼前,中間的橫幅上用金色的燈光顯影出“幸福濱海”四個大字,甜蜜的滋味兒像蜜糖一般流進了我的心里。

  從入口處進去,路的兩旁都矗立著各式各樣的花燈。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由五個小門圍成的大燈門,從中間走了進去,呈現在咱們面前的是輝煌的濱海風光模型展,擺滿了南北長達300米的水泥馬路的兩側,好氣派!這里有高大的燈樓,有出航的“濱海號”,有兒童們喜歡的喜洋洋和灰太狼,有延年益壽的果老首烏等等,真讓人眼花繚亂。最讓人欣賞的還是十二生肖拜年像和用幾百個小燈籠裝點的大鼓,真是別具一格,要不是十二生肖的順序有點亂了,我認為那簡直是無可挑剔。特別是緊挨著大門的左側,咱們小朋友最熟悉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彩燈,喜羊羊憨態可掬,伴隨著音樂一搖一擺,真是滑稽又可愛。灰太狼在節日的氣氛中也顯得不那么討厭了,正笑瞇瞇的對著喜羊羊作揖呢!路的右側是一組展示濱海港建設的花燈,港口、海岸、輪船、浪花……一切都是那么生動而壯觀。

  再沿路向前走,是一套十二生肖的燈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吉祥動物披紅掛彩,金光閃閃,惟妙惟肖,好一派熱鬧景象。在路的轉彎處,擺設著一座紅色的房子,房子的前面還有一行人抬著花轎,房子的兩端還分別書寫“喜結良緣”等字樣,哦,原來是洞房啊。再往前看,蝴蝶燈、月亮燈、恐龍等等,形態各異,五光十色。

  快樂的元宵燈會,寄托了美好的祝福,展示了家鄉美好的前景,我相信家鄉的未來更輝煌!

元宵的作文3

  正月里每一天都是節日,第一個月圓夜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了。每當過元宵節,吃完香香甜甜的湯圓以后欣賞花燈,人們都會想起一句古話:“正月十五鬧元宵。”豫園里又是燈火輝煌,張燈結彩,整片街道火樹銀花,璀璨奪目,到處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真是燈的海洋、人的海洋、歡樂的海洋……

  但最難忘的元宵節還是前年爸爸帶我去農村看燈會,豫園的燈會是定做的、制作考究的燈具,統一整齊、豪華精美、氣勢不凡;而農村的燈大部分都是村子里自己做的,用竹子、木頭做好各式各樣的骨架,再糊上紙布,涂上油彩,點上燈就成了,手扛肩挑,人走到哪燈就可以跟到哪,不一樣吧!

  最有意思的要數舞龍燈了,五匹強壯的裝上車輪的大馬,個個活靈活現,在前面開道,你看那威武的龍頭,張牙舞爪,用燈泡做成的龍眼,炯炯有神,五個村子還做成不同顏色、長度,爭奇斗艷,看那金色巨龍上下翻騰,正嬉戲著一顆紅色龍珠,逗得我們一群小孩拍手呼叫,追來追去,緊隨龍頭的是龍身,有三、五十米長,由很多個大燈籠組成,每個燈籠下有一個大哥哥舉著,燈籠里點著電燈泡,龍尾后面拖著一臺放在三輪車上的發電機,這是龍光四射的秘密了,聽大人說今年沒爭得彩頭的村子,都要在來年重整旗鼓爭第一。

  最精彩的是一整夜的游燈、迎龍燈,五個村子的彩燈在太和廟周圍排好隊,五條巨龍后面跟著的,有魚燈、蓮花燈、龍鳳燈、荷花燈、我們喜歡的孫悟空、哪吒鬧海燈、小孩牽著兔子燈等等,開始在五個村子迎龍燈了,游到哪家門前,人們趕緊點燃早已準備好的鞭炮、花筒、彩花、禮炮……“噼里啪啦……”“嘭、嘭、嘭……”“嗤——嗤——”,整個山村云霧繚繞,天空上灑滿了五彩繽紛的花朵,在農村漆黑的夜空更加顯得絢麗多姿,看這兒又怕錯過了那兒,看見了那兒,另一線又飛起來了……真讓人應接不暇,在煙霧里、彩花中,舞龍燈的大哥哥穿梭往來,時隱時現,燈是人、人是燈,眼花繚亂,制造出一個魔幻氣氛……龍頭在那家門口念些好詞吉祥如意,點三下頭,那家主人就拿個大紅包放在龍嘴里,小孩就拿擺在桌上的東西吃。接著,人流又隨著巨龍流向新的地方……沿著彎彎曲曲的小溪邊、沿著蜿蜒的山路,沿著小巷把節日的快樂、春天的祝福送到家家戶戶門前,灑落在村莊,播種在田野,帶來又一年的美好時光……

  看著豫園瑰麗的燈會,山鄉人人參與的游燈更讓我眷戀、著迷,究竟是什么吸引我呢?是不是因為自己動手更能帶來巨大的歡樂?還是村莊的鬧元宵更讓人感到樸實、親切?什么時候可以重新造訪呢?唉!我的元宵,我的山鄉情。

元宵的作文4

  “正月十五鬧元宵”,每年春節過后的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元宵節,又叫“燈節”和“上元節”,是中國自古以來就在民間流傳的另一個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傳統佳節。

  元宵節起源于西漢王朝。相傳漢惠帝死后飛揚跋扈的呂后篡權,任用了大量呂氏親信,宦官當權。呂后死后,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在老忠臣協助下登基,博采眾議,在正月十五這天,一舉掃除了諸呂殘余勢力。因古代“夜”與“宵”同義。正月又叫“元月”,為了紀念正月十五這一天,漢文帝就將此日定為“元宵節”。從此,經隋至唐,到唐玄宗李隆基時,為顯示大唐興盛,國泰民安,逐沿用舊俗,每到“元宵節”這天,張燈結彩,歡慶狂歡,“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使這一節日更興盛。

  節日期間,燈月交輝,游人如織,正如唐代詩人張說所描繪的:“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里太平人。龍銜火樹千燈焰,雞踏蓮花萬歲春”。李商隱的詩曰:“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溢通衢”,描繪了當時觀燈時車水馬龍的宏大場面。流傳到宋代,在元宵之夜懸燈歡樂的規模更盛況空前,花燈的裝飾造型也更精美,燈節帶給人們更多歡樂,更多光明。詩人蘇東坡有詩云:“燈光家之有,笙歌處之樓”;大詞人辛棄疾也曾有著名詞作:“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這些詩詞描繪了當時元宵佳節滿城花燈齊放,通宵達旦,歌舞笙樂的壯觀場面。到了清代,據《京都風俗志》記載:清代太平年間每年元宵節都是:“通街委巷,燈光星布珠懸,皎如白晝”,“王孫貴客、士女兒童,傾城出游,謂之逛燈”,由此可見元宵節觀燈的熱鬧場面。

  到近代,這一習俗代代流傳,至今仍經久不衰。老百姓家家戶戶都在門前和屋內懸掛彩燈、大紅燈籠,全家團圓,圍坐一起,觀花賞燈吃元宵,象征著“團圓美滿,豐收和睦”,同時這一天還標志著是春節歡樂的最后一幕,熱熱鬧鬧過完了“元宵節”,才算是真正過完了春節。

  宋代詩人歐陽修詩曰:“去年元宵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說明在這燈好月明人團圓的喜慶佳節里,親朋好友相約團聚,早已是民間慶春節的重要習俗。假設在團聚時捧去一把鮮花,攜帶上一個花籃,讓美麗嬌艷的鮮花送來一個吉祥幸福的歡樂好運,會給朋友相聚增添無比歡樂的心情,這時應該選用寓意團團美美、如意祥瑞的花材,如火紅的火鶴花、滿枝懸掛形似紅爆竹的炮仗花、鮮艷的孔雀草、象征明媚春天光明的銀芽柳、閃爍潔白繁星的滿天星等,都會展現出一片祥和安樂的氛圍,為親朋好友送去一年吉祥幸福的祝愿。

元宵的作文5

  今天是元宵佳節,吃吃喝喝玩玩鬧鬧的事情自然少不了了!

  聽大姨夫說今天會有燈會,猜燈謎,套項圈。應有盡有,因為總是看電視里經常有人逛廟會,猜燈謎,其閑情逸致不言而喻,但是無奈北方并無此雅興,故等很久也無機會,值此佳節,真可謂是錦上添花。除此之外,元宵節的由來也異常使我好奇。

  關于元宵節的由來,還有這樣一種說法:

  據說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后,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后,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恒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

  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的時候,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真可謂是好吃好玩占盡,此外,還開闊了視野,我似乎愈來愈喜歡元宵節了!

元宵的作文6

  古人說的好,今年元夜時,月與燈相依。我整天盼星星,盼月亮,終于把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的元宵節盼來了。

  正月十五這一天,我早早地來到了學校,一進大門,只見校園里張燈結彩,琳瑯滿目的燈籠使得平時寂靜的校園充滿喜慶,瞧:有六角的花草燈籠、可愛的兔子燈籠、兇猛的老虎燈籠......一個個栩栩如生,我不由得贊嘆同學們真是心靈手巧啊!

  參觀了這些五光十色的花燈,讓人等不及想來猜燈謎了!看!只見何文靜拿著“十一點進廠”的謎語,一蹦一跳地到大隊委羅飛燕那邊對答案,她說答案是“莊”,但正確答案卻是“壓”,雖然說是錯的,但何文靜仍開心無比。

  接下來就是搓元宵。我先用紫薯、南瓜、草汁混合糯米粉做成的面團各搓了一個小元宵,紫色、黃色、綠色,整齊地排開,特別養眼。接下來,我又將它們各揪下來一點搓成混合色,引來同學們的一片羨慕聲,大家爭相模仿。很快,元宵煮好了,嘗了一個,甜甜的,糯糯的,味道美極了……

  此時,我有一個問題在心中產生了:現在的人為什么越來越喜歡過其他國家的節日,而為什么不好好過自己的節日?

元宵的作文7

  人們常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各個地方都有各自的民風習俗,而讓我最難忘的是今年的元宵節!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佳節,也是過年的最后一天,我非常高興,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以吃元宵、逛花市、賞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來寄托元宵節的熱鬧及美好的祝福。而我們這里最熱鬧還是猜燈謎、賞花燈吧! 元宵節那一晚,我和同伴拿著紙燈,點上蠟燭,來到一個村子,那里人山人海,小孩子都拿了花燈,有走馬燈、紙燈、紗燈那里有猜燈謎、賞花燈等。我們來到猜燈謎的小場子里,燈謎有多有難,大家都在思考著,猜的人也很多,擠得我上氣不接下氣。我看了看內容:湖中倒影水縱橫(打一廣東地名)、癡(打一字)、雨(打一字)、心無二用(打一成語)其中,“湖中倒影水縱橫”有些人已經知道了謎底,他們爭先恐后,“是潮州,是潮州”一位女子嘶啞喊著。“答案正確”,那位女子獲得了禮品,興高采烈領著禮品回家。 這個村子還有一條小木橋,木橋兩邊的竹竿上掛滿了又大又紅的燈籠,遠遠望去,像一條長龍在湖面上自由自在的游蕩。 夜深了,賞花燈、猜燈謎的人們臉上洋溢著滿足離開了,今年的元宵節,真令我難忘啊!

元宵的作文8

  上元佳節,每逢華燈初上,外公便扯上簾子,在廚房里忙得不亦樂乎。

  外公腿腳不好,又有許多病癥,風濕關節痛什么的,平日里總是長臥不起。家里人都勸他:“爸,您身體吃不消的,快點停下吧,我們來!”

  外公這時便會怒斥:“呵,我好著呢!你們每年好不容易回家個幾次,我總不能躺在床上啊,這可是一年一次的大日子!”母親、舅舅便不語了,垂滿悲傷地退到客廳去。

  我溜進廚房,看著外公的雙手不斷在面團上揉捏,時不時加些清水,動作伶俐得很,我不禁開始猜忌:這真的是外公的手么,那雙吃飯夾菜會顫抖不停的手?

  “外公,做湯圓好不好玩呀?”我扯下一小塊面團,放進嘴里嘗了嘗——沒味道!

  “當然好玩了。”外公笑了笑,仍舊專注于手上的動作,“要不要來幫忙?”

  我跳起來,急忙用臟爪子去碰純白的面粉,卻被外公的大手攔下:“先洗手!”我噘了噘嘴巴,乖乖洗完手,按照外公的.指示去做。

  外公不肯叫我做里邊的餡,他說這很難,要么太大要么太小,我掌控不了。他讓我像他剛才那樣,慢慢搓出個面團兒,用大拇指按住中間,擠出個能放餡的洞。我做了一個又一個,再由外公把湯圓加了餡送進鍋,一盤一盤裝出來。

  淋上湯汁兒,湯圓就可以上桌了。

  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上,一邊談笑一邊進食。母親夸贊道:“爸,真好吃!”

  外公啥也沒說,只是持續地用他顫抖的手給大家夾菜。那年元宵,沒有市集花燈,自然是不夠華麗。那年元宵,只有農家的大桌,溫暖、充實。

  或許,城市中失去的,在故鄉,全都可以找到。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見不到的人才會思念。哪里是誰的歸宿,城市,或是鄉間,不同的人有不一樣的歸宿。但是別忘了,在外漂泊時,總有一個人在你們共同生活過的地方等你歸來。

  而我堅信,等你的那個人在哪里,那里即是你的歸宿。

  去年外公去世了,再也沒有人去做湯圓。這年元宵時到家,剩下外婆一個人心力憔悴地準備伙食,沒有湯圓。舅舅去超市買了一包,冰凍的那種,倒下鍋撈上來就可以吃了。

  開飯的時候,每個人都說好吃,我卻吃不出一絲味道。我這才明白,世界上最難忍受的孤獨,并不是感到有什么痛苦艱澀,而是死水微瀾,吃不下睡不著,想念的人大家都在熱鬧時忘了他。

  那么外公,現在你會孤獨嗎?

元宵的作文9

  元宵節到了!今天是我最開心的日子。

  一大早,我們一家人就把屋子打掃得就像一個剛剛打扮過的小姑娘一樣整齊漂亮。然后我們全家聚在一起折花燈,再把寫好的謎語放到花燈里。等到天黑,家家戶戶的花燈里都點燃蠟燭,貼上謎語掛在門前,村里的猜燈謎活動就自然開始了。

  晚上,我們一家人還在一起做湯圓、吃湯圓。奶奶說:“元宵節吃湯圓是為了祈求全家團團圓圓。”吃過湯圓我們就開始放鞭炮、放煙花,五彩繽紛的煙花陸陸續續在半空開放,把我們整個村都照亮了。引得我們這些小孩子一會兒跑到村頭觀看,一會兒跑到村尾觀看。

  后來龍燈上街了,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操場上觀看。只見一個人手里拿著紅色的綢珠指引龍去撲搶玩耍。整條龍隨著綢珠忽左忽右、忽高忽低,或搖頭、或擺尾、或盤旋、或騰挪,上下翻騰、翩翩起舞,在鑼鼓聲的伴奏聲中,氣勢非常雄偉壯觀。圍觀的人群不時地響起一陣陣的掌聲和一聲聲驚嘆聲。

  龍燈漸漸遠去了,鬧元宵活動也接近尾聲了,但我們的心卻依然那么歡樂。

元宵的作文10

  今天是元宵節,全永康被籠罩在快樂中。其中,屬迎龍燈最熱鬧……

  于是我們決定,今晚去芝英看龍燈。果然名不虛傳,龍得四周圍滿了人,把現場得氣氛弄得更加熱鬧。嘩,那龍大約長三十米,把整條街都填滿了。龍身體得各個部分是用長凳連起來得,凳上有著兩個紅紅得燈籠。每節兩個,把龍裝扮得威猛無比,更加逼真。

  開始了,只見那龍身被舉了起來,風搖曳著燈籠中得火。龍向前“飛”去,到了一家雜貨店,那家店立即放起了煙花,煙花在天空中怒放,月亮在煙花得裝點下,更加美麗。制造出一個魔幻氣氛。龍頭在那家店門口點了三下頭,那家店得主人拿了一個大紅包放在龍嘴里。哦,原來是想讓龍給自家保個平安。正在這時,龍頭一擺,呼地整個龍身被拉到了后面。人群一下子慌了,我也忙著跑。大家猶如受驚得馬,瘋狂得像四周拼命地跑去。啊,聰明得人會覺得很危險,而傻得人會覺得很刺激。我雖然不想當傻得人但是還是很刺激。

  啊,迎龍燈真得很好玩啊!他讓我們知道團結才有力量,就像迎龍燈一樣,如果一個不用心,就會被拉走得。我們一定要用團結得力量戰勝困難。

元宵的作文11

  大家都知道元宵節是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下面我說給大家說說我是怎么做元宵的。

  我先用和好的元宵粉壓一個團,再把從超市買來的餡放進去,就像跟包子一樣,最后把它們給弄圓,一個白白的胖娃娃便包好了。包完元宵

  我們就下鍋煮著吃了。吃完元宵我們就下樓去猜燈謎了。

  第一個燈謎是五個口打一個字,我想了一下謎底是“唱”字,媽媽又猜了一個燈謎,上面寫著無火難炊,打一個字,媽媽一下子就猜對了,

  謎底是“欠”字,爸爸也猜了一個燈謎,上面寫著四個晚上打一個字,爸爸一下子就想出來了,謎底是“羅”字。我們一家三口一共領到三

  份獎品,然后我們又開始放煙花了。

  煙花可美了,十幾支煙花在天空中競相開放,姹紫嫣紅。有紅的、黃的、綠的、紫的……。把夜空裝點的非常美麗,把大

  地照射如同白晝。

  看那淡紫的煙花,多像一朵盛開的蝴蝶蘭花。一束束煙花升上夜空,有的像星星一樣點綴著夜空,有的像菊花在怒放,還有的像天女散花一樣墜落,一朵朵小花從天而降,真美呀!

  我們拿出自己的煙花開始放,點著捻后,煙花像離弦的箭一相沖向天空,又慢慢的散落下來。

  元宵節的夜晚,我過的非常快樂。

元宵的作文12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佳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后,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走百病

  元宵佳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佳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還有一些鮮為人知已經失傳的民間活動,這里列舉二三。

  祭門、祭戶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很簡單,把楊樹支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逐鼠

  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里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于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墻角、邊放嘴里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

  迎紫姑

  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象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著貼心話,流著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元宵的作文13

  傍晚,太陽收回她最后的光芒,夜幕降臨。今晚的重頭戲:元宵燈會便由此拉開序幕。

  沿著馬路緩慢地走著,剛走幾十米,便未見其形,先聞其聲。各種各樣悠揚的音樂傳到我的耳中:有悠美的琴聲,讓人心曠神怡;也有甜脆的笛聲,讓人心情亢奮;有《新年好》,也有《中國年》,甚至還有最近流行的《江南style》等等。使我簡直沉醉于音樂世界中。

  不一會兒,走到大街上。呵,街上的燈可真不少!每一個角落都擺放著五顏六色的燈籠,珠光寶氣、晶瑩發亮,儼然是神話中的“水晶宮”。站在高處,俯視觀望,地上仿佛灑滿晶瑩的明珠,為這黑夜增添幾分童趣。大街上,路燈,花燈,玩具燈亮成一片,天空映襯著煙花,音樂伴隨著花燈。天底下,成一片燈的海洋,無數人手中拿著光芒微小的燈,連在一起把大街照得燈火通明,如同白晝。

  盡管天氣很冷,但前來關燈的人卻越來越多。老人,孩童,青年都一窩蜂地涌上廣場。孩童們的手中提著各式各樣的彩燈,嘴里吃著又酸又甜的糖葫蘆,玩兒得不亦樂乎。而老年人則三五成群,嘮嘮家常,欣賞美麗的花燈,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神情。廣場上,大街上,熱鬧非凡,車聲,笑聲,樂曲,響成一片。

  走到廣場一看——哇,好美啊!花燈簡直是太多,有傳統的八角形花燈,有燈籠一樣圓形的花燈,有可愛的兔子燈,還有高雅的玫瑰燈……真是花樣百出,無其不有。花燈上的圖案更是五花八門。有仙過海的,有嫦娥奔月的,有昭君出塞的,有鄭和下西洋的……總之,有神話,有傳說,有歷史故事,也有歷史人物。真是五光十色。異彩紛呈。我欣賞著美麗的花燈興奮得簡直要跳起來!暗自想一想:也許,人們看的不僅僅是花燈,而是用花燈的光來祈禱自己明年的好運。

  呵,你瞧,那位女孩手上的蓮花燈真漂亮,柔韌的花瓣重重疊疊,好似魚兒身上的鱗片,中間淡黃色的“花蕊”,散發出柔弱的光芒。底座有幾片碧綠的葉片,給人一種清新感,碧綠和淡粉和在一起,真是絕搭。它清淡優雅,有那么一點“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

  當然我的燈籠也不遜色,我的是蟠龍燈,只見,一根“銅”柱上盤曲著一條蛟龍,細看那龍,它爪如利劍,須如蠶絲,鱗片閃閃發光,仿佛是一身堅韌的鎧甲,蛟龍的嘴里還含著一顆璀璨的金珠,眼睛眺望遠方,仿佛在思索著什么大計,真是威武極。

  花燈,元宵夜的花燈,用你紛呈的色彩,點綴著明年美好的生活;用你的光明,照亮人們前行的道路。這真是流光溢彩喜空前,火樹銀花不夜天!

元宵的作文14

  農歷正月十五,我和爸爸來到平遙奶奶家,一起歡度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一大早,奶奶就開始忙碌起來,一會兒生火,一會兒調餡。我好奇地問:“奶奶,您又準備做什么呢?”奶奶笑瞇瞇地對我說:“我要做些元宵,預祝你以后圓圓滿滿。你來和奶奶一起做吧。”我高興得從床上跳下來,給奶奶拿了一個大簸箕。奶奶說:“咱們要用到糯米,這元宵通常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口味搭配,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奶奶邊說邊讓我嘗了一口元宵餡,就像酥糖一樣好吃。我把餡捏成了均勻的小球狀,放在鋪有干糯米粉的簸箕里,奶奶不斷搖晃著,我還時不時加入清水,只見餡上粘的糯米粉越來越多,不一會兒就和桂圓大小差不多。我把滾好的元宵放在盤子上,它們好像一個個剛落地的娃娃,挨挨擠擠的。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高興地說:“奶奶,看咱們家的元宵多可愛。”奶奶也哈哈大笑,親親我的小臉蛋說:“快看看,我的小孫子也變成了個大元宵。”原來我的臉上也粘了不少糯米粉。

  吃著自己親手做的元宵,聽著奶奶講元宵節的習俗,我祝愿家家戶戶團圓美滿。

元宵的作文15

  明媚的陽光照耀著大地,和煦的春風吹拂著我的臉龐,我高興極了,因為今天是元宵節,我們一下午就準備著,而且爸爸經不住我的死纏爛打,終于答應我晚飯后帶我去坂頭宮看燈展。

  晚飯過后,我來到坂頭宮,里面的花燈可真多啊!有金雞報曉,有彌勒佛扇扇子、還有刻著圖案的宮燈……真是應有盡有。最有趣的還是那形如孫悟空的花燈,那炯炯有神的眼睛,襯映著小巧玲瓏的鼻子,再加上那蠢蠢欲動的嘴巴,就成了個猴頭。紅黃相間的衣服,加上黃中帶紅紅中透黃的褲子以及青黃色的靴子,就成了美猴王,它一手捧著讓人一看就垂涎欲滴的仙桃,一手揮著金箍棒,仿佛在說:“想吃仙桃就得過俺老孫這一關。”

  開始燒香了,我學著大人的樣子,雙手合十,把香緩緩舉過頭頂。正當我許“今年成績名列前茅”的時候,一根香把我的頭發給燒焦了,嚇得我趕緊把香丟在地上,大人們看到了,卻不管我的死活,而撿起香,給菩薩賠禮道歉,讓我苦笑不得。

  就這樣,燈展結束了,我回到家,不禁想了一想:“神”其實不存在,所謂的“神”只不過是人們用來寄托自己美好的心愿罷了。

【元宵的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元宵的作文:再續元宵12-29

元宵節的元宵作文08-18

元宵佳節搶元宵作文01-02

元宵樂事做元宵作文03-23

元宵佳節鬧元宵作文12-28

元宵作文01-31

元宵的作文05-18

元宵的作文12-29

元宵的作文12-29

元宵的作文12-2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伊人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国产 | 日本中文一二区有码免费 | 在线视频中文2021 | 亚洲欧洲日产韩国夜夜高潮 | 亚洲中文字幕综合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