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郈成子的智與仁的寓言故事
春秋后期,魯國大夫成子和衛國的大夫右宰谷臣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
那年,郈成子作為使節,訪問晉國。右宰谷臣聽說好朋友要路過衛國,早早地就在半路上等候,右宰谷臣熱情地把好朋友接到家里,設宴招待他。宴席上,郈成子看出了右宰谷臣是在強言歡笑。右宰谷臣幾次欲言又止,好像有什么難言之隱。酒過三巡,右宰谷臣還送給成子一塊璧玉。
等到郈成子從晉國回來,路過衛國時,他沒向右宰谷臣辭行。隨從問他:“來的時候,右宰谷臣那樣盛情地招待你,如今回來你為何不去向他辭行呢?” 郈成子說:“他設家宴招待我,是要我快樂,而他自己卻沒笑容,他這是告訴我,他有憂愁呀。他定是料想自己要落難了,但周圍耳目眾多,不能直說呀。他酒到濃時送給我璧玉,說明他對我有重要的'寄托呀,我一定不能辜負他。”
隨即,傳來了衛國“寧喜之難”的噩耗:衛國獻公因憂患寧喜專權,聯合其他大夫發動兵變,擒殺寧喜,右宰谷臣也因受牽連而被殺。聽到消息,郈成子二話不說,立即調轉馬頭,來到右宰谷臣的府上,祭奠右宰谷臣,并悄悄將右宰谷臣的妻子和孩子營救到魯國。
到了魯國,郈成子把自己的宅院分出一部分讓他們居住,把自己的俸祿分出一部分以供他們使用。右宰谷臣的兒子長大后,郈成子把那塊璧玉送還給了他。
作為好朋友,就應該時刻關注朋友的一舉一動,郈成子知微見著,既能通過右宰谷臣的一言一行,準確揣測出對方的心思和意圖;又能身體力行、不負朋友的重托。可以說,郈成子是“智”和“仁”的化身。人生天地間,能找到一個像成子這樣讀懂自己的知心人,難;能找到一個在危急時刻,勇于站出來、不怕犧牲、不負重托的人,更難。古希臘名諺說:“一個知心朋友勝過十噸黃金。”誠哉斯言!
據載,當孔子聽說這事后,感慨地說:“有預見,可以事先策劃對策;有仁義,可以托付財物。說的就是成子吧?”朋友相處,也需要以“智”為指引,以“仁”為準則,對朋友做到“智”和“仁”的統一,這才是交友的最高境界。
【郈成子的智與仁的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郈成子的智和仁寓言故事09-27
仁智的孫叔敖的寓言故事09-23
智誨小偷寓言故事04-16
智擒魚鷹寓言故事05-29
智誨小偷的寓言故事07-18
我的同學于成智700字03-24
成語寓言故事:《智擒魚鷹》08-03
初一作文:我的同學于成智05-17
智救小兔寓言故事八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