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寓言故事

時間:2021-12-14 16:15:45 寓言 我要投稿

智慧寓言故事15篇

智慧寓言故事1

  吃肉與智慧的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很有錢的富翁他聚集著很多財產(chǎn),可是就是不懂知識一家人全部孤陋寡聞。一天艾子對那個富翁說您的兩個兒子雖然長得都很漂亮可是都沒什么學(xué)問怎么能繼承祖先基業(yè)呢?富翁一聽很不高興他把兩個孩子叫來讓艾子考考他們。結(jié)果怎么樣呢,小朋友們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智慧寓言故事15篇

  有個富翁很有錢,家里積聚著很多財產(chǎn),可就是不懂得知識,一家人孤陋寡聞愚蠢至極。特別是兩個兒子,表面看上去還人模狗樣,穿著華麗,可實質(zhì)上只不過是一對“繡花枕頭”,而當(dāng)父親的這個富翁卻從來也不知道教育他們。

  一天,艾子對那個富翁說:“您的兩個兒子雖然長得都很漂亮,可是都沒什么學(xué)問,又不通曉人情世事,將來長大了怎么能繼承您家祖先的基業(yè)呢?”

  富翁一聽很不高興,生氣地說:“誰說我家孩子不通世事?我家孩子又聰明又有才干,誰也比不上他們。”

  艾子笑了笑,說:“把您兒子叫來,我不考什么別的,只想問問他們吃的米是從哪里來的?如果他們說得清楚這一個簡單的問題,就算我錯了,我情愿承擔(dān)誣蔑不實的罪名,你說行不行?”

  富翁把兩個兒子喊來,站在艾子跟前。艾子笑著問他們說:“兩位公子,你們每天吃的白米飯,不知這大米是從何而來?”

  富翁的兩個兒子一聽,心想:我以為是考我們什么了不得的學(xué)問哩,原來就這簡單的問題,米從何來?這不明擺著的事嗎?于是他們嬉皮笑臉地說:“我哥倆豈能連這點小事也不知道?米是從米缸里取來的!”

  富翁在一旁聽了,氣得直跺腳,臉上現(xiàn)出一種難堪的神情,他趕緊糾正他們說:“真是兩個笨蛋,愚蠢至極,米是哪來的都不知道!告訴你們,米是從田里取來的呀!”

  艾子笑了笑說:“有這樣的父親,還愁不會有這樣的兒子嗎!”

  故事點評:

  養(yǎng)尊處優(yōu),脫離實際,就必然會一無所知。做長輩的一定要注意子女的知識教育,而不是只給予他們優(yōu)裕的物質(zhì)生活,到頭來,子女不成器,也有父輩的過錯。

智慧寓言故事2

  原文

  郁離子曰:民猶沙也,有天下者,惟能摶而聚之耳。堯舜之民,猶以漆摶沙,無時而解。故堯崩,百姓如喪考妣三載,四海遏密八音,非威驅(qū)而令肅之也。三代之民,猶以膠摶沙,雖有時而融,不釋然離也。故以子孫傳數(shù)百年,必有無道之君而后衰,又繼而得賢焉,則復(fù)興。必有大無道如桀與紂,而人有賢圣諸侯如商湯、周武王者間之,而后亡。其無道未如桀、紂者不亡;無道如桀、紂,而無賢圣諸侯適丁其時而間之者,亦不亡。霸世之民,猶以水摶沙。其合也,若不可開,猶水之冰。然一旦消釋,則渙然離矣。其下者,以力聚之,猶以手摶沙,拳則合,放則散。不求其聚之之道,而以責(zé)于民,曰:“是頑而好叛。”嗚呼!何其不思之甚也!”

  

  ①摶(tuan):把松散的東西捏聚成團(tuán)。

  ②考妣(bi):對父母死后的稱謂,古時亦用以稱在世的父母。《爾雅釋親》曰:“父曰考,母曰妣。”

  ③遏密:指皇帝死后要停止舉樂。《書舜典》曰:“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三載,四海遏密八音。”八音,指“金、石、絲、竹、匏、土、革、木”也。

  ④適丁:適,正,恰好。適丁,意謂正遭逢。

  譯文

  郁離子說:“老百姓就像散沙一樣,占有天下的人是由于能把他們摶弄并聚集在一起罷了。堯舜時的百姓,就像是用漆摶和起來的沙子一樣,沒有分開的時候。所以堯死后,老百姓如同喪失父母一樣哀痛,三年中,全國停止一切音樂活動,這并不是用權(quán)勢強(qiáng)迫他們?nèi)绱嗣C穆的啊。夏、商、周三代的老百姓,就像用膠摶和起來的沙子一樣,雖然有時融為一體,但不用分就能離散。所以子孫傳了數(shù)百年,必定有無道的君王出現(xiàn)而最后衰亡,又接著得到賢明的君王就又復(fù)興起來了。隨后又必定有更無道的君王如桀和紂出現(xiàn),而又有賢圣諸侯如商湯、周武王出現(xiàn),間隔一段時間又最后衰亡。那些無道的君王沒有一個不是像桀、紂那樣迅速衰亡;無道的君王如同桀、紂一樣,并且賢圣諸侯不能恰好正在那時候間隔出現(xiàn)的,也沒有一個不衰亡的。靠武力統(tǒng)治下的老百姓,就像用水摶和起來的沙子一樣,他們合在一起好象是不可分開,就仿佛水凝成冰的樣子,一旦消融,就渙散分離了。他的下屬用暴力聚攏他們,就像用手摶沙子一樣,攥緊拳就合,放開手就散。不尋求聚攏他們的方法,卻指責(zé)百姓頑劣喜歡叛離。唉呀,那是多么不善于動腦思考啊!”

智慧寓言故事3

  窮也兼濟(jì)天下的烏鴉

  在冬季寒冷的西伯利亞冰原上,一頭野牛因為沒有抵抗住酷寒的侵蝕,被凍死在地面上。遠(yuǎn)處,一只烏鴉正在空中盤旋,它正在尋覓能讓自己活下去的食物,它已經(jīng)找了好幾天了,但毫無收獲,饑渴正將它團(tuán)團(tuán)包裹住,它的雙翅無力而機(jī)械地扇著,如果再沒有食物,等待它的將是毫無懸念的死亡。

  終于,這只烏鴉發(fā)現(xiàn)了躺在地上的那頭死牛。頓時,興奮傳遍它的全身,它立即飛到死牛的上空,反復(fù)盤旋了幾圈,在確認(rèn)周圍沒有其他的危險和暗藏的殺機(jī)后,它最終降落在死牛的身上。

  之后,這只烏鴉使勁地啄了幾口牛肉,味覺告訴它,牛肉是新鮮的,野牛剛死不久。由于這里天寒地凍,溫度極低,因此,牛肉極易被長久地保鮮,靠著眼前的這頭死牛,這只烏鴉完全可以渡過一個無憂且無比富足冬天。

  但是,出乎意料的,它僅僅是嘗了幾小口牛肉,然后就急急地飛走了,周圍一切正常,沒有打擾者,也沒有獵殺者,它的飛走顯得很是莫名其妙。它應(yīng)該守著死牛飽餐一頓的。

  兩天后,就在那只死牛的上空,突然間出現(xiàn)了一陣遮天蔽日的黑,一大群不計其數(shù)的烏鴉紛紛降落在死牛的身邊,一陣唧唧咋咋聲后,它們開始興奮地分食死牛,或許是多日饑餓的原因,烏鴉們吃得很饞,很猛。不到半天的功夫,地上便只剩下了一副牛的空骨架了!肉足肚飽的烏鴉們也一哄而散。

  這一現(xiàn)象恰好被正在此地考察的一群動物科學(xué)家們撞見,他們好奇不已,難道這些烏鴉是第一個發(fā)現(xiàn)死牛的那只烏鴉邀請來的?那只烏鴉居然主動將這么好的長久美食拱手送出?

  為了解開心頭的疑惑,科學(xué)家們決定做一個實驗,一周后,他們弄到了一頭死鹿,并將其拋在離野牛骨架不遠(yuǎn)處,然后靜靜觀察。

  很快,空中有一只烏鴉發(fā)現(xiàn)了死鹿,然后,無比相似的一幕出現(xiàn)了——它先是自己啄了幾口,然后迅速飛走,兩天后,躺著地上的那頭鹿被趕來的一大群烏鴉瓜分殆盡。

  真相幾乎越來越明了。當(dāng)?shù)诙凰缆贡挥幸庾R地放在地上的時候,科學(xué)家們悄悄地在鹿的身上放置了一個自動追蹤器,等一只烏鴉剛一落到死鹿的身上,追蹤器便開始追蹤和記錄它的行程。很快,追蹤器傳回來的信息顯示,那只烏鴉,一直飛呀飛,整整飛了一天,飛過無數(shù)個冰凍的千山萬水,累得夠嗆,最后它找到了一大群同類,然后告訴他們,各位父老鄉(xiāng)親,兄弟姐妹們,有能填肚皮的,有好吃的,趕緊跟我走呀!然后,在它的帶領(lǐng)下,所有的烏鴉都朝死鹿的所在地趕來。

  一切水落石出,真相大白,科學(xué)家們最后給出的結(jié)論是,體積不足人一個拳頭大的烏鴉,即便是在食物短缺,自身性命難保的情況,依然會時時想著同類,想著如果有食物,一定不能獨享,而是邀大家一起來分享,共渡生命里的難關(guān)!

  而作為高等動物的人,應(yīng)該向烏鴉敬禮,向它們學(xué)習(xí),將“窮則獨善其身”的“堂而皇之”理由徹底拋棄!

智慧寓言故事4

  狐貍的小聰明與大智慧

  狐貍騙了烏鴉一塊肉,被大象看到了,狐貍得意洋洋,對大象說:“瞧見了沒?我聰明不?”

  “我都瞧見啦,你很聰明。”

  “要不要我教你幾招呀?看你漫山遍野找野果子吃,也太辛苦啦!”

  “那倒不必,”大象說,“我有自己的生存原則。”

  過幾天,狐貍又演了場“狐假虎威”的把戲,把虎大王和百獸都欺騙了,這事又被大象看見了。

  “你又看到了!”狐貍不滿地說,“不過也好,你可以證明我的確很聰明。”

  “是的,我可以證明,你的確很聰明。”

  后來,狐貍?cè)ネ惦u,被人捉住,關(guān)進(jìn)鐵籠,這事大象也看到了。

  “讓你看笑話了!”狐貍沮喪地說,“現(xiàn)在你還承認(rèn)我聰明嗎?”

  “我還承認(rèn)你聰明。不過,你只有小聰明,卻缺乏大智慧!”

  “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說,誠實本分,不奸不滑,表面看起來與聰明無關(guān),其實蘊(yùn)藏著生活的大智慧;靠耍小聰明坑蒙拐騙,可能得逞于一時,但遲早要吃虧的!”

智慧寓言故事5

  原文

  郁離子之市,見壞宅而哭之慟。或曰:“是猶可葺與?”

  郁離子曰:“有魯般、王爾則可也,而今亡矣,夫誰與謀之?吾聞?wù)瑝亩鴹澆粨险撸奢荨=衿錀澟c梁皆朽且折矣,舉之則覆,不可觸已。不如姑仍之,則甍桷之未解者猶有所附,以待能者。茍振而摧之,將歸咎于葺者,弗可當(dāng)也。況葺宅必新其材,間其蠹腐,其外完而中潰者悉屏之,不束椽以為楹,不斫柱以為椽。其取材也,惟其良,不問其所產(chǎn)。楓、柟、松、栝、杉、櫧、柞、檀,無所不收。大者為棟為梁,小者為杙為栭,曲者為枅,直者為楹,長者為榱,短者為棁,非空中而液身者,無所不用。今醫(yī)閭之大木竭矣,規(guī)矩?zé)o恒,工失其度,斧鋸刀鑿,不知所裁,桂樟柟櫨,剪為槱薪。雖有魯般、王爾,不能輕施其巧,而況于無之乎!吾何為而不悲也?”

  注釋

  1、魯般、王爾:我國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發(fā)明家。

  2、撓:彎曲。

  3、甍桷(mengjue):甍,屋脊。桷,方的椽子。

  4、“間其蠧腐”:此句“間”,原誤作“簡”。據(jù)明成化本、正德本、嘉靖單行本改。

  5、楹(ying):廳堂前的柱子。

  6、柟:“楠”的異體字。

  7、栝(gua):木名,即“檜”(gui,亦讀hui)。

  8、櫧(zhu):木名,結(jié)實如橡樹。

  9、杙(yi):小木樁;也指尖銳的小木條。

  10、栭(er):頂柱上支持屋梁的方木,即斗拱。

  11、枅(ji):亦讀jian,柱上的橫木。

  12、榱(cui):屋椽屋桷的總稱。

  13、棁(zhuo):同“棳”,梁上的短柱。

  14、醫(yī)閭:醫(yī),亦指“翳”,遮蔽;閭,里巷的大門。

  15、櫨(lu):木名,即黃櫨。

  16、槱(you)薪:做燃料的木柴;薪,柴草。

  譯文

  郁離子走到鬧市,看見一座房屋壞了,就哭得很傷心。有人問:“這個樣子還可以修整嗎?”

  郁離子回答說:“如果有魯般,王爾那樣的能工巧匠就可以修了,但他們都早已死了,誰能修整呢?我聽說房屋壞了而棟梁不彎曲的還可以修復(fù),如今棟梁都快要朽斷了,一動它就會塌下來,不可觸動了,不如暫且保持原狀,那樣屋脊上的方木椽子未開的地方還有所倚附,而等待能修的工匠。現(xiàn)在如果振動并摧毀了它,將歸罪于修繕者,承擔(dān)不起啊!況且修理房屋必須改用新材料,間隔開那些被蟲蛀腐的部分,那些外表完好而內(nèi)里潰壞的應(yīng)全部廢除,不能捆起椽子當(dāng)楹柱使用,也不能砍了柱子當(dāng)椽子用。選取材料,只要是質(zhì)地良好的,不管它是哪里產(chǎn)的。楓、楠、松、橋、櫧、柞、檀,無所不取,大的材料做棟梁,小的材料做小木樁,或者做斗拱,彎的做柱上的橫木,直的做楹柱,長的做屋椽,短的做梁上的短柱,只要不是空心并爛了樹身淌水的,都有可用之處。如今修造里巷大門的大樹全用盡了,方正無常,工匠失去了他的尺度(標(biāo)準(zhǔn)),使用斧、鋸、刀、鑿,不知怎么栽截木料,把桂、樟、楠、櫨等上好木料,截成劈柴用,這樣即使有魯般、王爾這樣的工匠,也難以施展他們的技巧,而何況又沒有他們呢?這叫我怎能不感到悲傷呢?

智慧寓言故事6

  01 屠龍之技——做事脫離現(xiàn)實一場空

  有一個姓朱的人,一心要學(xué)會一種別人都沒有的技術(shù),于是,就到支離益那里去學(xué)習(xí)宰殺龍的本領(lǐng)。他花盡了家里資產(chǎn),用了整整三年時間,終于把宰殺龍的技術(shù)學(xué)到手了。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可是,世間哪有龍可殺呢?結(jié)果,他學(xué)的技術(shù)一點也用不上。

  原文:“姓朱者學(xué)屠龍于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莊子·列御寇》)

  解析:學(xué)習(xí)必須從實際出發(fā),講求實效。如果脫離了實際,再大的本領(lǐng)也沒有用。

  02 隨珠彈雀——考慮不周,得不償失

  隨侯之珠是非常珍貴的寶珠。有一個喜打鳥的人,卻用隨珠作彈丸,去射飛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人們看了,都嘲笑他。這是什么道理呢?這是因為付出的代價太昂貴,而得到的東西太輕微。

  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莊子·讓王》)

  解析:做什么事,都得講究得失輕重。為了沒什么價值的東西而丟掉十分寶貴的東西,這是一種十分愚蠢的行為。這個寓言告訴我們,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考慮成本,一定要考慮代價。否則就算做成一件事

  03 鵬程萬里——堅持夢想不怕冷嘲熱諷

  遠(yuǎn)古有一種鳥叫作鵬。大鵬鳥的背像泰山那樣高,飛起來的時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彩。有一次,大鵬鳥向南海飛去。它在南海海面上用翅膀擊水而行,扇一下就是三千里。

  它向高空飛去,卷起一股暴風(fēng),一下子就飛出九萬里。它飛出去一次,要過半年才飛回南海休息。當(dāng)它飛向高空的時候,它的背靠著青天,而云層卻在它的下邊。

  生活在洼地里的小安鳥雀,看見大鵬鳥飛得這么高,這么遠(yuǎn),很不理解,就說:“他還想飛到哪里去呢?我們往上飛,不過幾丈高就落下來了,我們在蓬蒿飛來飛去,也算是飛到邊了。大鵬鳥究竟想飛到什么地方去呢?”

  解析:一個目光短淺的人,是不能理解志向高遠(yuǎn)者的追求的。戰(zhàn)國時期的商鞅說,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要成就大事,不應(yīng)該去聽從身邊人的意見或者建議。

  成大事者不謀于眾,這一原則通俗地說,就是謀求特別重大的事情,不必與人商量。因為謀求非常重大事情的人,自己必定有非同一般的眼光、心胸與氣度,自己看準(zhǔn)了,去做就是了,如果和別人商量,反倒麻煩搜索。就像鳥雀不能理解大鵬的志向一樣。

  04 望洋興嘆——人切忌自滿

  秋天來到,天降大雨,無數(shù)細(xì)小的水流,匯入黃河。只見波濤洶涌,河水暴漲,淹沒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邊的洼地,河面陡然變寬,隔水遠(yuǎn)望,連河對岸牛馬之類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么壯觀啊,河伯以為天下的水都匯集到他這里來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隨著流水向東走去,一邊走一邊觀賞水景。他來到北海,向東一望,不由大吃一驚,但見水天相連,不知道哪里是水的盡頭。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陣子,才轉(zhuǎn)過臉來對著大海感慨地說:“俗話說:'道理懂得多一點的人,便以為自己比誰都強(qiáng)。'我就是這樣的人啦!”

  解析:不見高山,不顯平地;不見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很渺小的。望洋興嘆字面意思是為因偉大事物抬頭嘆息,引申義為形容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

  現(xiàn)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這則寓言,意在告訴我們,做人不要狂妄自大,更不能好高騖遠(yuǎn),那種坐井觀天、夜郎自大的想法和做法實在要不得。須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05 魯侯養(yǎng)鳥——劈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

  從前,有只海鳥落在魯國都城的郊外,魯侯以為這是只神鳥,令人把它捉住,親自把它迎接到祖廟里,畢恭畢敬地設(shè)宴迎接,并將它供養(yǎng)起來,每天都演奏古時的音樂《九韶》給它聽,安排牛羊豬三牲具備的“太牢”給它吃。

  魯侯的這種招待把海鳥搞得頭暈?zāi)垦#炭植话玻稽c兒肉也不敢吃,一杯水也不敢喝,過了三天就死了。

  解析:辦事不看對象,完全根據(jù)自己的好惡行事,好心也會把事情辦糟。魯侯是用他自己享樂的方式來養(yǎng)鳥的,而不是按照鳥的生活方式來養(yǎng)鳥啊。這只鳥是被他嚇?biāo)赖摹?/p>

  06 觸蠻之戰(zhàn) ——爭來爭去,蝸角之利

  戴晉人對梁惠王說:“您知道有一種名叫蝸牛的小動物嗎?”梁惠王回答:“知道。”晉人又說:“蝸牛的角上有兩個國家,左角上的叫觸國,右角上的叫蠻國。

  這兩個國家經(jīng)常為爭奪地盤而發(fā)生戰(zhàn)爭。每次戰(zhàn)爭后,總是尸橫遍野,死亡好幾萬人;取勝的國家追趕敗軍,常常要十多天才能回來。”

  惠王說:“呀!這都是您瞎編的吧!”晉人說:“請允許我來為您證明。您的想象在無廣闊的宇宙中有邊界嗎?”惠王說:“沒有。”晉人說:“您的想象在宇宙中任意馳聘,而一回到現(xiàn)實中,您能夠到達(dá)的地方卻只限于四海九洲之內(nèi)。拿現(xiàn)實的有限與想象的無窮相比,豈不是若有若無,微不足道嗎?”惠王說:“你說的對。”

  晉人說:“在我們所能夠到達(dá)的領(lǐng)域里有一個魏國,魏國遷都大梁后才有梁國,有梁國才有梁王。梁王與蠻氏,有什么不同嗎?”惠王想了想說:“好像沒有什么不同。”魏晉人走了以后,梁惠王情緒低落,好像丟失了什么。

  解析:在大千世界中,我們都是很渺小的。我們在珍惜生命,珍惜我們這個世界。

  07 呆若木雞——深藏不露,動靜以時

  紀(jì)渻子為周宣王馴養(yǎng)斗雞。過了十天周宣王問:“雞馴好了嗎?”紀(jì)渻子回答說:“不行,正虛浮驕矜自恃意氣。”

  十天后周宣王又問紀(jì)渻子訓(xùn)好雞了嗎,紀(jì)渻子回答說:“不行,還是聽見響聲就叫,看見影子就跳。”

  十天后周宣王又問紀(jì)渻子,紀(jì)渻子回答說:“還是那么顧看迅疾,意氣強(qiáng)盛。”

  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問紀(jì)渻子,紀(jì)渻子回答說:“差不多了。別的雞即使打鳴,它已不會有什么變化,看上去像木雞一樣,它的精神全部凝聚在內(nèi),別的雞沒有敢于應(yīng)戰(zhàn)的,掉頭就逃跑了。”周宣王高興極了,立即帶著這只雞去斗雞了。

  解析:莊子認(rèn)為,真正有大智慧、有著高超技巧和真正勇敢的人應(yīng)該是藏而不露的,他們的表現(xiàn)也許是愚鈍,笨拙和膽怯的。但是,在真正需要他們的時候,這些人冷靜、沉著,能夠表現(xiàn)出非同尋常的能力。

  莊子通過這則寓言,闡述了道家的辯證思維,即“相反的兩極在某種高度便相互接近轉(zhuǎn)化”的道理。

  08 與惠施論魚

  莊子與惠施在濠上觀魚。莊子說:“魚游來游去,多么快樂呵”

  惠施是邏輯論辯的專家,馬上抓住一點:“你不是魚,你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

  莊子一笑,以同樣的邏輯回答:“你也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懂魚的快樂呢?”

  解析:在邏輯學(xué)上,這是著名的一例。有人說在邏輯上莊子有些詭辯。但實際上這說的是另一回事:莊子告訴惠施,不要把你的學(xué)說強(qiáng)加于人,因為你不能代替別人。惠施古稱博學(xué),出行時隨帶五車之書跟在后邊,靠雄辯博學(xué)博取功名,所以莊子有此一說。

智慧寓言故事7

  一個瘋子在十字路口叫喊要出賣智慧,而一些沒有頭腦的人馬上跑去購買,個個一本正經(jīng)。他們看見瘋子做了許多次鬼臉,然后付了錢,買來的卻只是一個風(fēng)箱和一條兩米多長的繩子。

  大部分買主都非常氣憤,但對這種愚弄又無可奈何,這些人被別人嘲笑了。處理這種事最好的辦法是,要么是一言不發(fā),要么是一笑而置之,帶著自己買來的風(fēng)箱和繩子離開。誰要是追根問底想了解這兩樣?xùn)|西能派上什么用場,他一定會被人看成是個愚不可及的白癡而遭群毆。

  瘋子的行為到底有沒有理智?這種病態(tài)產(chǎn)生的理智事實上是偶然的、孤立的。有一個上當(dāng)?shù)娜丝偛粩嗟叵脒@風(fēng)箱和繩子的含義,因而有一天他憋不住,就去請教一個聰明人。

  聰明人想了一會兒對他說:“這確實是些難以理解的東西,一些經(jīng)過啟發(fā)的人希望聽到以下的解釋:即在他們和瘋子之間一般就隔著這根繩子般長度的距離。只有這樣一種解釋,我認(rèn)為他們的心靈上才可得到稍許的安慰。你們一點兒也沒有受騙,這個瘋子賣的真是智慧。”

  【出賣智慧的瘋子故事寓意】

  這篇出賣智慧的瘋子拉封丹寓言其實就是說明:如果把瘋子的話也當(dāng)真的話,那么這個人也有瘋子之嫌。但是,是不是所有瘋子的話都不可信呢?這很難定論。

智慧寓言故事8

  凡聰明人都是尊重常識、順應(yīng)規(guī)律的;世間一切的蠢事,往往都是漠視規(guī)律的結(jié)果。

  看公路上跑的自行車,兩個輪兒,為什么可以騎著不倒?汽車,四個輪兒,為什么有時會翻車?個中的原因不外乎:一個是保持了力的平衡;一個是失去了力的平衡。

  上述現(xiàn)象告訴我們:保持平衡,車就能按我們的意愿奔跑、前進(jìn);一旦失去平衡,就可能失事,甚至出大事。平衡,也是事物發(fā)展的一種規(guī)律。

  世間的萬事萬物,所以能不停地運動、發(fā)展、前進(jìn),一個重要方面就在于保持了這種平衡的結(jié)果。小到體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雜技中的騎車走鋼絲、獨輪車表演,直升機(jī)在空中的懸停等,大到人類的生存、地球的運轉(zhuǎn)、天體的運行等等,可以說,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種狀態(tài)。

  有一個說法,講人的一生吃進(jìn)去的食物總量約60噸,如果吃得太好、太多、太快了,把一生的食物提前吃完,生命也就提前終結(jié)了。這個說法未必準(zhǔn)確,但其提供的視角值得深思。現(xiàn)實中,我們常見一些人喜歡趕場子、下館子,喜歡山珍海味、大魚大肉,天天滿嘴流油,結(jié)果呢,吃出了高血壓、糖尿病……吃得一身病。現(xiàn)代都市人,營養(yǎng)不良的不多,病大多都是吃出來的。看來,吃也得講究“攝入與需要”的平衡。吃得太好是幸福,也會有痛苦。

  時下,一些干部抱怨“為官不易”。確實,以“八項規(guī)定”為開端,從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到治理車輪上的腐敗,再到打擊會所里的歪風(fēng),中央連續(xù)出臺多個禁令,制度籠子越織越密,作風(fēng)管束越來越嚴(yán),似乎一不留神就會“跌倒”。但仔細(xì)去想,這些禁令和要求,不正是以落細(xì)落小的嚴(yán)格管束,保領(lǐng)導(dǎo)干部為官用權(quán)的長久平安?如履薄冰、當(dāng)官不易,方能穩(wěn)健守正、不易跌倒。分析一些人“跌倒”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失去平衡。他們不懂“吃苦與幸福”的平衡,不懂“權(quán)力與責(zé)任”的平衡,不懂“權(quán)利與義務(wù)”的平衡,不擇手段謀取“幸福”,不該拿的拿、不該要的要、不該吃的吃……不勞而獲是有違平衡規(guī)律的,違背規(guī)律當(dāng)然會受到懲罰,就會“甜盡苦來”,悔不當(dāng)初。

  這個世界上,過得好的人都活在平衡的哲學(xué)里。凡聰明人都是尊重常識、順應(yīng)規(guī)律的;世間一切的蠢事,往往都是漠視規(guī)律的結(jié)果。過去霧霾天多少年也難見一次,現(xiàn)在霧霾天漸漸增多。這是人們一味地追求發(fā)展速度,過多地消耗燃油、煤炭,盲目發(fā)展高能耗產(chǎn)業(yè)等所致。人們過分地“修地球”,圍河造田、濫砍濫伐,結(jié)果引發(fā)一些災(zāi)害。實際上這都是我們打破了某種平衡后,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fù)。

  平衡規(guī)律不能違,保持平衡的狀態(tài),是人生的大智慧,也是我們必須謹(jǐn)記的真理。

智慧寓言故事9

  從前有一只烏龜,想要獨占全世界的智慧,做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它想讓所有人,無論遇到什么問題,都不得不向它請教。

  于是,它開始長途跋涉。到世界各地搜集智慧。凡是搜集到的智慧,它都裝在一個葫蘆里,然后,用一卷樹葉把葫蘆口緊緊地塞住。

  有一天,它覺得已經(jīng)搜集完了所有的智慧,但是又害怕被別人竊取,便決定把這個葫蘆藏到一棵誰也爬不到的高樹上。

  于是,它在葫蘆頸上系上一根繩子,然后將這根繩套在自己的脖子上,這樣一來葫蘆就垂在它的肚子前面。它努力地往樹上爬,卻怎么也爬不上去——葫蘆總是妨礙著它,幾經(jīng)努力,最后都以失敗告終。

  這時候,它聽見背后有笑聲。回頭一看,發(fā)現(xiàn)兔子正瞧著它。

  “朋友,”兔子說,“你想爬到樹頂上去,為什么不嘗試把葫蘆掛在背后面呢?”

  烏龜拍了拍腦袋:“為什么我想不到呢,我以前的智慧都到哪兒去了?”

  故事啟迪:

  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最笨的;烏龜為了那可憐的虛榮心,充滿了自私的想法,本以為能搜集到全世界的智慧,自己就會成為最聰明的人,卻不知道智慧是需要應(yīng)用與實踐的,因為不懂得分享和相互學(xué)習(xí),這些所謂的智慧反而會成為影響前進(jìn)的障礙;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學(xué)了就要習(xí),要在行動和不斷的實踐當(dāng)中去驗證和感悟,要打開心扉,與伙伴同事們一起共同進(jìn)步,虛心請教,千萬不要以為別人都是傻子,高調(diào)做事,低調(diào)做人,那樣才能讓你真正獲得智慧,贏得別人對你的尊敬!

智慧寓言故事10

  有兩個蠢人,總是抱怨自己沒有智慧,對那些有智慧的人又總是不服氣。

  這一天,這兩個人碰到一起了。其中一個對另一個說:“哎,我說老兄,我們同那些公卿大夫一樣,都是人,都稟承了天、地、人三才的賜予,為什么他們就該有智慧,而我們就沒有呢?”

  另一個人說:“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訣竅,那些公卿大夫,他們天天吃肉,所以有智慧;而我們呢,每天盡吃些糙米粗糠,所以我們就缺少智慧呀!”

  聽他這么一說,第一個人高興起來,他說:“照你說的,我們也吃肉看看。正好我把米賣了得了幾千錢,我們把錢拿去買肉來天天吃,不就也可以有智慧了嗎?”

  于是這兩個人回家吃了半個月的肉,幾乎把可以吃一年的糧食全換成肉吃了。

  這次,這兩個人又碰到一起了。一見面,其中一個對另一個說:“老兄,自從吃肉以后,我忽然感覺我心竅都開了,心志清醒,頭腦聰明開通,想什么問題都清楚明白,看什么事情都有智慧。”

  另一個人說,“老弟說的對極了,我吃了肉以后,明白了許多道理。比方說,我原來總想不通,為什么人的腳板要向前伸出而不往后伸出呢?現(xiàn)在我才懂了,人的腳板向前伸出,走起路來甚是方便;如果往后伸出,走在路上,豈不要被跟上來的人踩著嗎?”

  第一個人聽后滿口稱是,他說:“老兄高見,誰說不是這樣呢?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深奧的學(xué)問。你看,人的鼻孔向下長而不向上長,這里就有學(xué)問。向下長很安全,如果向上長,遇到下雨,那雨水不是都灌進(jìn)鼻孔里去了嗎?”

  兩個人洋洋得意地互相談?wù)摗①濏炛髯缘摹靶掳l(fā)現(xiàn)”和吃肉后的智慧。

  其實,與其說這兩個人吃肉后變得聰明了,還不如說他們變得越來越愚蠢了,因為原本智慧與吃肉就不存在什么因果關(guān)系。智慧只有從學(xué)習(xí)和實踐中才能獲得。

智慧寓言故事11

  在一個果實飄香的秋季,一只老狐貍無意間經(jīng)過一個被圍墻圍住的葡萄園。

  它有一只非常敏銳的鼻子和一個出奇聰明的腦袋。憑著多年的經(jīng)驗,它聞出了這個園子里的葡萄很特別,是自己從未吃過的極品。

  這只老狐貍曾吃過無數(shù)種好葡萄,它甚至曾向自己的同伴吹噓過:“這世上還不曾有我沒吃過的葡萄呢!”面對著這一園自己沒有品嘗過的葡萄,它的食欲和好勝心,都被挑逗起來了。它暗自對自己說:“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狐貍,就像不想當(dāng)元帥的士兵一樣,是最沒有出息的。”

  于是,它發(fā)誓一定要吃到這里的葡萄,否則決不離開。可當(dāng)它在四周轉(zhuǎn)悠了二圈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個葡萄園的圍墻太高,它根本跳不上去。又經(jīng)過一番用心的搜尋,它終于找到了一個可以進(jìn)入葡萄園的小洞。可是,這個洞口實在太小,它根本無法順利通過。思索了片刻,它做出了一個決定:絕食減肥。

  經(jīng)過三天絕食,這只老狐貍真的瘦了下來,它可以從那個小洞進(jìn)入葡萄園了。如它所料,這個葡萄園里的葡萄是迄今為止它所吃過的最好的一種。于是,它放開肚子,在園子里整整吃了三天。之后,它準(zhǔn)備趕緊離開。耽擱久了,恐有危險。

  這時,一個新的問題出現(xiàn)了:由于連日來吃了太多葡萄,它又胖了,無法再從那個小洞出去。無奈,它只好再次絕食,這次比上次花的時間還多了一天。利用這種方法,它的身體終于變得和剛進(jìn)來時一樣瘦小,于是,它再次從那個小洞里鉆了出去。

  回家后,它把這次吃葡萄的經(jīng)歷告訴了另外兩只同樣閱歷豐富的老狐貍,并問它們:“這事兒做得值不值?”其中一只老狐貍說:“你胖了多步就瘦了多少,等于什么都沒吃,還在冒著性命之憂,當(dāng)然不值。”另一只老狐貍則說:“雖然你擔(dān)了不少風(fēng)險,但你吃到了自己從未吃過的葡萄,當(dāng)然值得。”

  老狐貍之間的對話體現(xiàn)了對人生的一種思索:當(dāng)一個人的人生立足于占有時,他注定會在占有欲未曾滿足的痛苦與占有欲已獲滿足后的無聊之兩極中徘徊;當(dāng)一個人的人生立足于建設(shè)時,他必將會在未達(dá)目標(biāo)時的追求與到達(dá)目標(biāo)的體味中瀟灑。

  前一種,無疑是一個兩難的悲劇;后一種,則篤定是一種幸福的人生。

智慧寓言故事12

  婚姻的秘密

  一對老夫妻風(fēng)雨同舟地共同生活了60年,在他們慶祝結(jié)婚紀(jì)念日的時候,客人們問他們:“你們二位是如何共同走過這漫長的60年的呢?”

  “因為在我們出生和成長的那個年代,所有破損的東西都要修補(bǔ),而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扔了了事。”

  朋友和敵人

  有一次,學(xué)生問老師:“為什么朋友很容易變成敵人,而敵人很難成為朋友呢?”

  “因為拆房子比建房子容易,砸車比修車容易,花錢比掙錢容易。”

  過客

  一位游客慕名前來拜訪當(dāng)?shù)氐囊晃恢钦摺_@位游客發(fā)現(xiàn)智者的房子只有一個房間,房間里除了琳瑯滿目的書籍以外,只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再無其他陳設(shè)。

  “您的家具呢?”游客好奇地問。

  “那您的呢?”智者反問。

  “我的?我是來旅游的,只是一個過客而已。”

  “我也是。”智者回答。

智慧寓言故事13

  很久以前,上帝到人間巡游。他要看看他創(chuàng)造的人生活得怎樣。

  走進(jìn)村子,上帝聽到了哭聲,是一個孩子在哭,那哭聲又響亮又倔強(qiáng),不依不饒的,上帝急急找上門去。

  啊,他看見一個孩子滿地打滾地在哭鬧著。孩子的母親說:“唉,這孩子,就知道玩兒,一天到晚就哭,鬧著要東西玩哪!”

  上帝笑了,對婦人說:“不用擔(dān)心,喜歡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喜歡玩才會變得聰明可愛,才會有快樂人生,你就讓孩子好好兒去玩吧。”“可我,”婦人說,“拿什么東西去給孩子玩呢?”

  啊,上帝怔住了。是呀,他既然賦予孩子好玩的天性,怎么竟忘了給他們配制玩具呢?

  萬能的上帝此時竟也舉足無措了。于是他伸出了自己的大拇指,說道:“孩子,你就吮我的手指玩吧。”

  孩子真的攥住上帝的手指吮吸起來。他吮得津津有味,不肯釋手。奇跡發(fā)生了:小家伙吮著上帝的手指時,他的腦子里頓時就生出了種種奇思妙想,五彩繽紛的,心里竟也呼呼地竄出了一對小翅膀兒,忽閃忽閃的,就像要飛翔起來呢。

  “好,好,這樣很好,這樣很好呀!”上帝開心得哈哈大笑,說道:“我的孩子,你的心已經(jīng)放飛了,從今以后,天高任你飛,你就用我的手指賦予你的靈性,去創(chuàng)造自己最美最好的生活吧!”

  上帝的手指就這樣成了孩子最早也最神奇的玩具。人類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從此一出生就都喜愛吮吸媽媽的手指頭,他們也從此在玩這種游戲中變得愈來愈聰明了。

  許多年過去,上帝又來人間巡游。這一次,他是特意來看看那個吮吸了他手指的孩子。那孩子早已去世,他的后代兒孫又變得怎樣?

  夜已降臨,上帝踏著月色夜行。他的心情很好,他相信那些放飛了智慧之心的傳人,一定會成為萬物之靈中的真正的人。

  突然,他的耳邊響起了一片吶喊聲。這喊聲,兇蠻,嘶啞,夾雜著爭執(zhí)、叫罵和廝打聲,如同虎狼撲羊,響徹夜空。上帝大吃一驚,急忙循聲奔上門去。

  啊,他看見無數(shù)的人,男的女的,一堆堆,一簇簇,圍擁在燈光下,個個目露饞光,心藏殺機(jī),那瘋狂火爆的場面,勾魂奪魄的氣焰讓上帝感到一陣陣眩暈。

  原來他們是在玩!

  一種不祥之兆涌上心頭,上帝眉頭緊皺,讓自己幻出了無數(shù)個化身,急匆匆趕赴各地去察看了。

  果然,一切的考察都證實了上帝的預(yù)感:人類好玩的天性已經(jīng)失去控制,無限暴漲,而且無法抑止了。他們從玩泥巴玩泥俑,到玩牌九玩麻將,從玩算命測字、玩神仙菩薩,到玩鬼玩神玩命玩世,假、空、騙、權(quán)術(shù)、金融、房地產(chǎn)、文物以及婦孺孩童等等,無所不可玩,無所不敢玩,甚至膽敢把萬眾生命和社稷江山也都攬進(jìn)懷里當(dāng)泥巴玩起來了……

  “唉,唉,罪人!罪人啊!”驚恐不安的上帝喃喃自語著,后悔當(dāng)初真不該把那創(chuàng)造之手伸給孩子去吮吸,那智慧的大拇指賦予了人類以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也引發(fā)了人性貪婪的無邊的欲火啊!

  終于,上帝狠心地舉起手來,從頭上拔下一根白發(fā),做成了一個閃光的小套子,向著蒼茫大地遠(yuǎn)遠(yuǎn)地拋了出去。

  這個小套子就成了后來傳說的那個極其可怕的索命絞索。世界上無論是哪一個人,只要他忘乎所以,只要他玩得昏了頭,他就一定會被這個套子套住,死神也就一定緊跟著索命來了。

智慧寓言故事14

  晉文公登上國君的寶座后不久,就下令征伐曹國。晉軍的鐵蹄即將踏上曹國的土地時,晉文公重耳下了一道特別的命令:“任何人不許進(jìn)入僖負(fù)羈的家里,也不許傷害他的族人,違令者斬。”

  小小的曹國顯然不堪一擊,曹共公很快成了階下囚,皇宮也被洗劫一空,唯獨大臣僖負(fù)羈家因為晉文公有令在先而得到了保全,面對眾人疑惑的目光,晉文公道出了其中的緣由。

  原來當(dāng)年作為公子的重耳因驪姬之亂出走國外,身邊只有狐偃、趙衰、顛頡、魏武子、司空季子等幾個人跟隨。他們先逃到狄人那里,然后奔衛(wèi)、齊,后又來到曹國,曹國的國君曹共公是個好奇心很強(qiáng)的人,他早就聽說重耳長得和別人不一樣,他的肋骨一根挨著一根排得很緊密,從外面看是一整塊。這激發(fā)起了他的偷窺欲,為此他特意做了安排,趁重耳洗澡的時候,躲在屏風(fēng)后面偷偷觀看。自己看看也就罷了,他還覺得不過癮,又讓群臣都來偷看,就像觀賞一只奇異的動物。君臣們看過之后,都非常開心。而重耳在得知此事后,覺得受到了莫大的羞辱,氣憤難當(dāng)。

  曹共公想觀看重耳的駢肋時,大夫僖負(fù)羈就曾勸諫說:“晉公子很賢能,又與您同姓,窮困潦倒之時來投奔,為什么不以禮待之呢?”曹共公不聽。僖負(fù)羈很郁悶,回家把國君偷看重耳洗澡的事跟夫人說了,夫人鄭重地說:“我看晉公子重耳的隨從,個個都是將相之材,重耳在他們的輔佐下,日后一定能重返晉國,登上王位。重耳成為晉君之后,也一定能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

  僖負(fù)羈也覺得曹共公這樣無禮地對待重耳太過分,于是就悄悄給他送去一盒點心,里面還藏著一塊玉璧,以示友好。重耳接到這小小的禮物,很感意外,也讓他憤怒的心稍稍得到一些安慰。他留下了點心,把玉璧歸還了回去。

  正是這一盒點心救了僖負(fù)羈全家人的命。這一點小小的禮物雖然微不足道,但當(dāng)它出現(xiàn)在一個人最感寒冷的時刻,它所釋放的善意,會像火一樣讓冰冷的心融化。

智慧寓言故事15

  曾讀這樣的一篇寓言,令我感慨萬千,其內(nèi)容如下:

  濟(jì)水南岸有一位商人,一次渡河時,不幸跌進(jìn)水中,人喊救命。有個打魚的人劃船去搭救他,還未到達(dá),商人就許諾以一百斤金子相報。當(dāng)打魚人把他救上岸時,商人卻給了十斤金子。打魚人向他評理,卻遭到商人怒斥:“你只是個打魚的,一天的收獲能有多少?現(xiàn)在一下子就得到十斤金子,還感到不滿足嗎?”打魚人沒再說什么就走了。后來有一天,商人又不幸掉進(jìn)水中,恰好打魚人又在現(xiàn)場。在場圍觀的人問他為什么不去搭救,他回答:“這就是那個答應(yīng)給金子而不兌現(xiàn)的人。”說完就站在那里觀看,于是商人沉沒了。

  這個寓言故事,似乎給了我們一個道理。因為商人的不守信諾,使到自己再遇險時得不到救助,告誡我們在人際交往時一定要誠信。大多數(shù)人可能認(rèn)為故事的結(jié)局,都是商人一手造成的,無可非議。但是想深透一點,似乎又有另類的意見。

  商人被救上岸后,對打魚的人說的那番話也全非無理取鬧。打魚人,以打魚為生,每天的捕魚量由老天爺決定,多少也不定。但一次見義勇為,便得到十斤金子,這可說是筆飛來橫財啊!他將商人救上岸后,因為所得的,與商人的話不符,便覺得不公平。因此,商人第二次掉進(jìn)水中時,他就因為得不到那另外九十斤金子,而不管商人的生與死。商人掉進(jìn)水中,第一次打魚人救他,是懷著一顆慈悲的心、一顆救人的心;第二次不救他,是懷著一顆貪婪的心、一顆埋怨的心。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如果打魚人仍有一顆慈悲之心,我想,當(dāng)他再見到商人掉進(jìn)水中時,一定不加思索前去營救。但是,正因為人性本質(zhì)的貪婪,造成了這樣的結(jié)局。那么,我們還能認(rèn)為結(jié)局是商人一手造成的嗎?

  另外,我們不要忽視了在場圍觀的人的存在,想深一點,他們也是造成這結(jié)果的無兇之一啊!見到有人在水中掙扎,竟然不聞不問,難道他們是冷血的嗎?當(dāng)然我不排除有人真的不會游泳,有心也無力!但眾人都不會游泳,未免也太巧合了吧!那也只能怪商人命中注定有此一劫了。但事實上是這樣嗎?

  它雖然是一個寓言,但它卻活生生的,赤祼裸的反映了現(xiàn)今的社會,這是一個用金錢堆成的世界。毫無疑問地,金錢牽著人類的鼻子走,指揮著人類。這也是一個冷漠的世界,難道不是嗎?偶見街中發(fā)生交通事故,圍觀者眾多,七嘴八舌,卻只有那么一兩名好人主動報警求助,控制交通。難道真是事不關(guān)已,已不勞心嗎?

  我是一名現(xiàn)代人,但我卻在數(shù)現(xiàn)代人的不是,似乎很愚蠢!當(dāng)我讀了這篇寓言后,內(nèi)心的情感似乎壓抑不住我要寫下來,將心中的話說出來!但我始終生活在這樣的社會,有點無奈。最后,話是說完了,但自己不知為了什么而說,是一時感觸嗎?也許吧。

【智慧寓言故事15篇】相關(guān)文章:

1.智慧寓言故事

2.人生智慧寓言故事

3.關(guān)于智慧的寓言故事(4篇)

5.關(guān)于智慧的寓言故事4篇

6.2017高考作文論據(jù)素材:智慧人生的寓言故事「錦集」

7.自然智慧作文

8.雙贏智慧作文

9.雙贏的智慧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 亚洲人成在线88 | 亚洲一级aⅴ在线播放 |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AV乱 | 亚洲中文字幕超麻 | 日本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