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故事中看哲理
看笑話中的人生哲理:
1、父子二人經過五星級飯店門口,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里一定沒有錢!”
(注: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2、晚飯后,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里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后一片沉寂。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沒有罵人」
(注: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準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
3、有兩個臺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游,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導游連聲抱歉,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而另一個導游卻詩意盎然地對游客說:「諸位先生,我們現在走的這條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
(注: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4、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作文中說他們將來的志愿是當小丑。中國的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國的老師則會說:「愿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注: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容易要求多于鼓勵,更狹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5、有一個歐巴桑在首飾店里看到二只一模一樣的手環。一個標價五百五十元,另一個卻只標價二百五十元。她大為心喜,立刻買下二百五十元的手環,得意洋洋的走出店門。臨出去前,聽到里面的店員悄悄對另一個店員說:「看吧,這一招屢試不爽。」
(注:試探如餌,可以輕而易舉的使許多人顯露出貪婪的本性,然而那常常是吃虧受騙的開始。)
6、乞丐:「能不能給我一百塊錢?」路人:「我只有八十塊錢。」 乞丐:「那你就欠我二十塊錢吧」
(注:有些人總以為是上蒼欠他的,老覺得老天爺給的不夠多、不夠好,貪婪之欲早已取代了感恩之心。)
7、在故宮博物院中,有一個太太不耐煩地對她先生說:「我說你為甚么走得這么慢。原來你老是停下來看這些東西。」
(注:有人只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奔,結果失去了觀看兩旁美麗花朵的機會。)
張三越想越納悶,也越想越氣,于是他也搖下車窗回頭大罵:"你才是豬!"才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
(注:不要錯誤的詮釋別人的好意,那只會讓自己吃虧,并且使別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學會按捺情緒,耐心觀察,以免事后生發悔意。)
8、后生可畏
小男孩問爸爸:"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做兒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當然啦!
小男孩問:"電燈是誰發明的?"
爸爸:"是愛迪生。
小男孩又問:"那愛迪生的爸爸怎麼沒有發明電燈?
(注:很奇怪,喜歡倚老賣老的人,特別容易栽跟斗。權威往往只是一個經不起考驗的空殼子,尤其在現今這個多元開放的時代。)
9、不必緊張
小明洗澡時不小心吞下一小塊肥皂,他的媽媽慌慌張張地打電話向家庭醫生求助,醫生說:"我現在還有幾個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時后才能趕過去。
小明媽媽說:"在你來前,我該做什么?"
醫生說:"給小明喝一杯白開水,然后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讓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時間了。
(注:放輕松些,生活何必太緊張?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何不坦然自在的面對。擔心不如寬心,窮緊張不如窮開心。)
10、鑰匙
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他瘦小的身子鉆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鐵桿奇怪地問:"為什么我費了那么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
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他的心。
(注:每個人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唯有關懷,才能把自己變成一只細膩的鑰匙,進入別人的心中,了解別人。)
【從故事中看哲理】相關文章:
我在故事中看太陽作文05-04
英語哲理故事哲理故事09-23
堅硬哲理故事(短篇哲理故事)09-17
哲理故事及蘊含的哲理09-21
哲理故事大全-經典哲理故事三篇03-15
哲理故事大全-經典哲理故事3篇03-15
經典的哲理故事精選01-01
哲理故事精選11-06
經典哲理故事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