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寫中秋的作文4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寫中秋的作文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寫中秋的作文 篇1
中秋月圓,意味著團圓。我不遠千里趕回家中,為的是我那并不太小的小兒在節里不至于寂寞,我們父子兩人趕到他外婆家,總算過了個有點氣氛的節日。可是還惦記著那個陷于痛苦的孩子是如何過的中秋?同時多么想回到老母親身邊,陪她過個我兒時的八月十五!
在我的家鄉,除了飛機不能去外,通過輪船、火車、汽車、甚至摩托車、拖拉機都可以去,路程不遠100公里左右,卻非常閉塞,有人笑談,我家是戰亂時避難的好去處。因此,我上了高中才知道火車、月餅和面包是什么樣子,可見偏僻之所在。
偏僻的地方必然有與眾不同的習俗,我家鄉在八月十五即中秋節是不吃月餅的。當城里人月桂飄香、月餅送來送去的時候,我家鄉卻是另一番景象。只見一塊塊不大的稻田里人們有的在割稻子,同時有2——3個男人圍住一個比斗要大出兩倍被稱為“板倉”,喊著唱著不知道什么朝代的歌子,掄起一把稻子使勁往板倉里拍打,已使稻谷粒脫落到板倉里。只有此時此景,才能讓你感受什么叫收獲!當然,稻谷粒還需要晾曬,然后有的家用小磨碾出米,有的是送到有脫谷機器的地方“打米”。
說到這里,你也許知道了,我家鄉中秋節的主食就是新白米飯,當地叫做“干飯”,當然城里人很快就知道煮成粥自然就是“稀飯”了。家鄉的稻谷成長期長,但米粒不大,可是做成米飯那個香啊,不用菜就可以吃上兩大碗!如果伴以家鄉的臘肉,那感覺一輩子也難以忘懷。兒時雖小,那是沒有油水,所以兩碗米飯相當于今天的8兩米作的'米飯,能吃啊!所以家鄉的中秋節就是“嘗新米”,而不是吃月餅。前些年我請人在中秋節前帶回去的月餅,幾乎都放在那里,他們不習慣這種甜膩膩的月餅。
當然,中秋節人間里的人不能忘卻故去的親人,晚上要給他們燒紙錢,在地上劃上圈圈,在圈圈里按照親疏輕重的不同燒上不同數量的紙錢,口中念著他們的尊稱,請他們查收。盡管破四舊時被稱為迷信,可到了今天,人們仍然不能忘卻那些曾經一起生活過的親人。
我很想再回去,陪著老母親過節,重溫兒時的快樂。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和社會的發展,不知那板倉今天還有多少?隨著工業的發達,使用化肥的稻米還有我兒時那是的香味么?隨著社會的進步,八月十五晚風里的紙錢灰味是否還在彌漫?
親愛的媽媽,我所有的親人,我愛的人,你們節日好嗎。
寫中秋的作文 篇2
月到中秋分外明,這是老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每年的中秋節,家家戶戶都要賞月,吃月餅,還要吃團圓飯。想到每年的中秋趣事,我都會笑得合不攏嘴。而今年呢?肯定會更加熱鬧。因為今年太姥姥會在我家過中秋節。
吃過午飯,奶奶說:“今天要包團子和餃子吃。”我一聽,高興極了,因為我最喜歡吃團子和餃子了。想到這,我口水都流出來了。雖然現在市場上的團子琳瑯滿目,各種瓜果一應俱全,但是我還是喜歡吃奶奶親手包的團子。我趕快把手洗干凈,來到奶奶身邊,只見奶奶已經開始動手了。這時候太姥姥也過來了,我對太姥姥說:“您辛苦了一輩子,該是享受兒孫福了,就讓我們這些小輩來做吧!”太姥姥開心得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兒。這時奶奶揉好了一個大大的粉團,從遠處看,就像一個雪白的大枕頭。奶奶把揉好的粉團分成一塊一塊。她用大拇指先把一小塊粉團捏成一個碗的.樣子,就感覺奶奶在捏橡皮泥。然后,奶奶在“碗”中放入一小勺豆沙,再一點一點地用旁邊的粉團把豆沙包起來,直到完全包住,最后用兩手把團子搓圓,好了。在奶奶的巧手下,團子一個個做好了,而爸爸媽媽也把餃子包好了。新鮮的團子和餃子下鍋了,一會兒,鍋子里冒出熱氣騰騰的香氣味,真令人垂涎欲滴!
晚上,我們一家人圍著桌子吃著團圓飯,其樂融融。吃過晚飯,爺爺把大桌子搬出來,開始祭月。桌子上放著香爐、蠟燭,桌上還擺著各種瓜果。有蘋果、梨子、大西瓜、柿子、還有月餅等。我們一家人坐在陽臺上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多么辛福呀!我真希望中秋節的夜晚永遠停留,因為中秋節的團圓給我帶來歡樂。我覺得今天的月亮更圓更亮了。
我喜歡過中秋節,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獲。
寫中秋的作文 篇3
夜空中,一輪明月高掛,放出皎潔的光,大地披上一層白銀,中秋是多么富有詩情,多少文人墨客為月亮題詩,留下斑駁陸離的詩句。坐在月光下,搖椅輕輕擺動著,手中的小扇微搖,不禁呤誦起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又是一年中秋,月亮是那樣圓,就連云也遮掩不住她的美麗。極目遠眺,湘江河上也有一個月亮在湖面上搖曳,微波剪開倒影,留下滿湖碎銀,波光粼粼,也許,在這美好的夜晚,湘江也喜愛這皎白的月光
在這個晚上,整個中國都洋溢著月餅的香。我透過對面的窗戶,一個老奶奶身邊圍滿了子女,那可愛的小孫,笑著吃著美味的月餅,人人臉上都迸發出團圓的喜悅。
此時,拿起一盒月餅輕輕吃上一口,味道是如此香酥,口中滿是月餅的香,這個味讓我難以忘記——這是奶奶最愛的`味道。
月亮多圓哪,觸手可即般,月光是那么溫柔,仿佛我看見了那奶奶的微笑。是那么慈祥,這時,如果她還在,吃上一口最心愛的月餅,笑的會比月亮更美麗吧!此情,此景,此味,我怎能忘記?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我默默地月亮下許下心愿:我們的生活一定要像圓月一樣幸福美滿!
寫中秋的作文 篇4
八月十五中秋節,來源已久,可能在原始時期就已經有了。古代民族在中秋節前后舉行豐祭,同時也祭祀月神,有文字記載中秋之事亦有二千多年。到唐代記載更多,后來加上吃月餅殺韃子的傳說,中秋節成為有民族意識的節日。明清以來成為一年中三大節日之一,現今成為國定假日。
(一)賞月:
中秋節的月亮是特別的皎潔、明亮與圓滿,具有象征性的意義。更有許多人想看月亮里的玉兔和吳剛伐木。
(二)吃月餅:
吃月餅的習俗有文字記載是始于明代,傳說把節慶的食品神奇化,并賦予愛國的意義。
中秋應景的品是「月餅」,與端午節吃粽子一樣。月餅是紀念反抗異族的統治。
(三)團圓:
大家吃月餅、賞月、酬謝小區之—土地公等習俗,都在祈求人生圓滿光輝,家庭團圓幸福,小區平安,表現出月圓人亦圓的理想。
秋節的習俗是: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我國農歷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中,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民間多于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于日本和越南等鄰國。中秋節起源于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并定為中秋節。中秋賞月,最盛是宋代。明清以來,民間更重視中秋節。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征著團圓。象葡萄、西瓜等象征著團圓的水果也被人們擺上餐桌。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恰好是莊稼成熟的季節,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
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并稱為我國三大傳統佳節。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系。故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
【寫中秋的作文】相關文章:
寫中秋的作文06-14
寫中秋作文07-26
寫中秋作文02-06
學生寫中秋的作文01-28
寫中秋的風俗作文09-25
寫中秋的短篇作文01-28
寫快樂中秋的作文01-29
中秋的作文怎么寫01-28
初中寫中秋的作文01-27
寫中秋夜的作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