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遐想作文

時間:2023-07-02 18:33:28 中秋節 我要投稿

中秋遐想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秋遐想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遐想作文

中秋遐想作文1

  今年中秋節那天,我陪媽媽加完班,趕到奶奶家去吃團圓飯。到了奶奶家,大家齊動手,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開開心心吃過團圓飯,我們決定出去散步,一走出綠樹成蔭的小區,就驚喜地看見一塊潔凈無瑕的大玉盤掛在空中。再仔細瞧瞧,哦!原來是一輪明亮的滿月。月光是那樣美麗動人、柔和,在月光的照耀下,路旁的`路燈、附近的火鍋店、超市、大酒樓的燈光好像突然顯得黯然失色,就連那馬路上的喧嘩聲,也好像剎那間消失了。今晚的月亮像一個含羞的少女,一會躲進云間,一會兒又俏皮地撩開面紗,露出嬌容……

  我久久凝視著月亮,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美麗傳說。秋色的風輕輕拂面,明媚的月光讓人沉醉,我不禁也輕輕地展開了幻想的翅膀……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天牢里有一群惡龍,因為曾四處作惡,被玉皇大帝關進天牢,可沒過多久,惡龍們竟然越獄而出,還跑到月亮上行兇作惡。玉皇大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懸賞可以降服惡龍的仙人。這時真就有一個法力高強的神仙挺身而出:“陛下,我有法力能把任何東西變成石頭,絕對可以制勝惡龍!”玉皇大帝大喜道:“好啊!快去快去,如果真行,我重重有賞!”這位大仙到達月球上,立即念下咒語,當惡龍們發現事情不妙,各自盤成一團,卻無奈被慢慢石化,就變成了月球上的環形山。

  這時,爸爸催我快走:“想什么呢,浩銘?”“哦,爸爸,我想去月球旅行,看看環形山跟我們地球上的山有什么不同!”“哈哈!志向很遠大啊,你可要加把油喔!”

  啊!今天可真是個迷人的中秋夜晚呀!

中秋遐想作文2

  每當中秋之夜,我總是迫不及待的跑到樓頂觀賞月亮。潔白的月亮冉冉升起,在深藍色的天幕上高掛。初生的月亮猶如云朵1樣潔白,但是她每刻都在變得更加明亮。月兒是個仁慈的姑娘,她把光芒灑滿了人間,如給大地換了新裝,鋪上了1層薄薄的輕紗,讓人們沉醉在柔和的月夢當中……

  望著月亮——那晶瑩的大玉盤上,竟也有微黑的瑕疵,是吳剛在砍桂花樹呢,還是嫦娥抱著玉兔在眺望人間?可是,白璧微瑕,月亮仍然像1面鏡子,引發我無窮的`想象。

  在中秋之夜,每當我咬口手中的月餅,月餅也仿佛在月光照耀下更香更甜更有嚼勁了。這時候,我聽到樓下孩子頑耍嬉戲的聲音,不由到陽臺處低頭俯視,幾個孩子提著燈籠,歡快地跳躍著,開朗的笑著。記得小時候,鄰近中秋,燈籠同樣成為我最美好的向往,提著燈籠玩游戲,為我的童年增加了無窮的色采,可是,今年的月光下,在我的眼中,燈籠恍如失去了以往的魅力。是啊!我忽然明白了,燈籠怎樣能和月亮等量齊觀呢?

  在那時突然月亮被1層層的霧氣籠罩了,隱模糊約還看得到她散發出的淡淡光芒,她多么像1個玩皮的孩子,在和我捉迷藏呢!在那時我又咬了1口月餅,不厭其煩的看著云朵中的月亮。再過了1會兒,月亮從濃濃云霧中鉆出1個頭,它那探頭探腦的神秘模樣,讓我更加愛好它。

  明凈如水的月亮,李白的《靜夜思》顯現在我的腦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想游子思鄉的情感應當就是在這類環境中產生的吧!由古至今,多少人歌頌明月啊!人們創造了多少首“月”曲,多少首頌月詩,多少個頌月的傳奇神話啊!天空,像是1幅美麗而又奇異的畫卷;而月亮,則是這畫卷上最吸引人的亮點!啊,如鏡的明月!

  在明年的中秋之夜也我1定會有更多的收獲,比如:曉得怎樣去觀賞月亮,品味月餅,體會其中的美和寄托的情感。在明年的月亮1定會很圓,由于它寄托著我的情感。想起明年的月亮該會多美啊!

中秋遐想作文3

  在這個家人團圓又喜慶的中秋節,我不禁想起了他。

  他,在四年前離我們而去,掐指一算,已經有五個中秋節沒有與我們一同度過了——我的爺爺。

  今年的中秋我們一家人在海邊度過,原本以為能躺在沙灘上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的。可惜呀,天公不作美,在賞月之際陰云密布,我們只好“隔云賞月”了。躺在木椅上,閉上眼睛,仔細品味著奔騰的海浪所擊打出的優美樂章,那如此美妙的音樂讓我想起了我的爺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您是否在注視著我們?是否也在和我們一起賞月呢?浪濤聲猶如一個個思念的音符,音繞耳畔,更加深了我對您的思念,心里邊總感覺空落落,那空缺的位置等待著填補。失去您所受的傷如烙印一般,是無法愈合的。

  我的.父親對我說過,您是他心目中永遠的山,一座堅毅、巍峨的山;又如水,以柔和的愛一直溫暖著父親的心。他還說過,您當年對他以軍人般的教育,直至今天,他仍歷歷在目……在父親的言語中我可以聽出,父親有多么地愛您!有多么地尊敬您!因為,我看到他眼眶中積聚了很久的淚水……父親他傳承了您軍人的意志和軍人鍥而不舍的精神,傳承了您的言語,傳承了您的品德,傳承了您的教育理念……在今天,父親他同樣把這些意志、精神教給了我,讓我懂得自己家族的優良家風,讓我也能這樣傳承下去。“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我不禁吟了起來。

  語音未落,云層仿佛在一瞬間散了開來,久久躲在云層后邊的月亮跳了出來,以皎潔的月光映照著我的心靈。我笑了,我知道,那是您……作文

中秋遐想作文4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到有人問,那邊才見,光影東頭。——辛棄疾

是夜,月色清涼如水,獨坐窗前,深藍色的天空被窗欞劃成幾塊,顆顆繁星散落在那皎潔的上弦月周圍,很美,美得讓人無法呼吸。在月的周圍,絲絲縷縷的云輕輕地飄著,好似嫦娥飄逸的秀發,舞動的絲帶。

  月,你可知千百年來,文人墨客衷情于你,千絲萬縷的情思寄托于你,思念存想沉醉于你,你不禁勾起人們無限的遐思……古往今來,你一直是無數文人墨客常吟不衰的精品,是天涯游子肝腸寸斷的寄托,是歸心似箭人的思念和情感的知音。

  孤寂時有“舉杯邀明月”,憂郁時有“舉臂呼明月”,思念時有“舉頭望明月”。不知不覺中,月盛載了太多的盛譽,含蓄,柔美,飄灑自如。李白呼月作“白玉盤”,蘇軾比月為“嬋娟”,月光似乎凝滯了人們心中所有的情絲。

  的確,自古以來,花前月下吟月者甚多:李煜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吟出了沒落皇帝內心的孤寂;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道出了對手足親情的摯愛;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抒發了游子對回鄉的渴望;朱淑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則寄托了對天下眷侶的深情祝福……無數詩句在我心中涌起。

  我凝望著月亮,此時,她是那樣的凄美,高傲地俯視著人間的悲歡離合。

  月光,依舊如水,地面披了一層銀紗,窗欞鍍了一層白金,神奇與美妙并存于腦間。透過深邃的夜空,好似看到廣寒宮的冷氣奪人,好似看到嫦娥的冰清玉潔,好似看到月桂樹的`傷痕累累,又好似看到蘇東坡的深情凝望,好似看到周幽王在清幽的月光下,用淚拍擊出最憂傷的旋律,最絕望的挽歌……

  無論是深情纏綿的訴說,還是精靈古怪的問題,你都值得我細細口味,慢慢思索。

  如水的深夜,獨倚窗欞,在清涼如水的月光中,閉合雙眸,靜靜的遐想……

中秋遐想作文5

  遠處的月,圓圓的,掛在枝頭,有一種說不出的美。我倚在床邊,想著什么。

  我比很多孩子幸福,當他們思念著父母的時候,我能與父母呆在一起談談心,賞賞月,吃吃月餅。我所念想的,不是父母,而是我很小的時候的一次中秋。

  那是國家還沒有規定給中秋放假,我見不到我的母親,因此我對于“中秋”的'概念就只是吃吃月餅而已,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爸爸卻很用心的幫我撥通了給媽媽的電話,我也很高興的與媽媽說話。

  到了八、九點鐘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我和爸爸到樓下賞月。

  月光輕薄如紗,溫柔的覆蓋在沉睡中的大地上,那么輕、那么輕,仿佛一位母親對孩子的呵護。

  年幼的我伸出手“抓”住月亮,用稚嫩的童音對爸爸說:“爸爸,我把月亮做成月餅給你吃……”爸爸笑了,笑得很滿足,一如天邊圓潤的月亮。

  看著月,思念的心情就涌了出來。原來——古代文人墨客的思念就是這樣開始的啊!我想起了媽媽,想起了一些平時沒有用心去想的人。

  月亮仍舊發著光,我又想,月亮上是否真的住著嫦娥?她是不是真的因為偷吃了兩包仙藥而成了仙但又孤獨的住在天宮?也許吧!但沒有人知道答案,這一直都是個未知的迷。如果是真的,她也不會寂寞,因為他一直在為路人指明方向,也一直有人在凝視著他。我想他想告訴我們的,應該是分享的道理。你看,如果當初她與后羿分享,他們就能在一起了,就能團圓了。所以有了圓圓的月餅,有了團圓的中秋。

  我想到了很多。想到中秋,團圓的美好,想到月亮,溫柔的照耀,想到家人,期盼的溫馨。

  希望每年的中秋都是幸福的,希望每個人都有對中秋的遐想。

中秋遐想作文6

  推開房門,猛一抬頭,一輪金黃色的圓月驀地映入眼簾。依舊是那輪熟悉的圓月,那光暗不一的表面好似隱藏著條條仙路,這只有嫦娥才能尋得到吧!坐在藤椅上,椅子發出輕脆的“嘎吱”聲。

  花棚周圍種著一些絲瓜,那一只只的絲瓜已經干癟,布滿蒼老的皺紋,好似愁眉苦臉的老者,最前端那枯黃的枝葉,則像一只向前伸展卻又毫無力量的手臂。再次抬頭,明月已被絲瓜藤蔓遮住了一半,倒是夜空晴朗,萬里無云。

  而那閃閃發光的滿天星斗,卻隱約浮現天際,給人以無限的喜悅。我經不住夜晚的秋涼,還是走進了臥室。窗前的地板上一片銀白,如一張巨大的白幕,又仿佛翩翩起舞的白紗,好似一個甜甜的籠照著輕紗的夢,走上前去,一摸,什么也沒有。只有月亮迷人的光華靜靜地泄在窗前。走至窗臺,先感受到的是窗外的寒氣,從天際中我找到那輪潔凈的明月,如洗的夜中,只有她才是一個不怕孤獨的舞者,接納了無數遙遠的目光……我的心如癡如醉,乘著那如水的月光隨風飛翔,去到那遙遠的月亮的.故鄉,在寂寥的廣寒宮,賞桂花,品美酒,看嫦娥舒廣袖,聽吳剛話短長,還有那歡樂的玉兔把歌兒唱響……

  一時間,我已經不是自己,我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李太白,我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王摩詰,我是“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辛棄疾,我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張九齡,我是“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李清照,我是“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的李商隱,我是“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蘇東坡……不知不覺之間我沉浸在那如水的月色中,沉浸在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夢里……清晨,當我醒來,窗外已是一片明亮。

  月亮已經難覓蹤跡,只有太陽高掛在天上。夢畢竟是夢,它虛無縹緲,然而它卻寄托著最美好的期待。那些美妙的經歷,在不經意間深深烙在我的記憶里,永遠在心底埋藏!

中秋遐想作文7

  每當中秋之夜,我總是迫不及待的跑到樓頂觀賞月亮。潔白的月亮冉冉升起,在深藍色的天幕上高掛。初生的月亮猶如云朵一樣潔白,但是她每刻都在變得更加明亮。月兒是個仁慈的姑娘,她把光芒灑滿了人間,如給大地換了新裝,鋪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讓人們沉醉在柔和的月夢當中……

  望著月亮——那晶瑩的大玉盤上,竟也有微黑的瑕疵,是吳剛在砍桂花樹呢,還是嫦娥抱著玉兔在眺望人間?可是,白璧微瑕,月亮仍然像一面鏡子,引發我無窮的想象。

  在中秋之夜,每當我咬口手中的月餅,月餅也仿佛在月光照耀下更香更甜更有嚼勁了。這時候,我聽到樓下孩子頑耍嬉戲的聲音,不由到陽臺處低頭俯視,幾個孩子提著燈籠,歡快地跳躍著,開朗的笑著。記得小時候,鄰近中秋,燈籠同樣成為我最美好的向往,提著燈籠玩游戲,為我的童年增加了無窮的色采,可是,今年的月光下,在我的眼中,燈籠恍如失去了以往的魅力。是啊!我忽然明白了,燈籠怎樣能和月亮等量齊觀呢?

  在那時突然月亮被一層層的霧氣籠罩了,隱模糊約還看得到她散發出的淡淡光芒,她多么像一個玩皮的孩子,在和我捉迷藏呢!在那時我又咬了一口月餅,不厭其煩的看著云朵中的月亮。再過了一會兒,月亮從濃濃云霧中鉆出一個頭,它那探頭探腦的神秘模樣,讓我更加愛好它。

  明凈如水的月亮,李白的《靜夜思》顯現在我的腦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想游子思鄉的情感應當就是在這類環境中產生的吧!由古至今,多少人歌頌明月啊!人們創造了多少首“月”曲,多少首頌月詩,多少個頌月的傳奇神話啊!天空,像是一幅美麗而又奇異的畫卷;而月亮,則是這畫卷上最吸引人的'亮點!啊,如鏡的明月!

  在明年的中秋之夜也我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比如:曉得怎樣去觀賞月亮,品味月餅,體會其中的美和寄托的情感。在明年的月亮一定會很圓,由于它寄托著我的情感。想起明年的月亮該會多美啊!

中秋遐想作文8

  秋風,牽著思緒,我徜徉在黃昏里。

  有一份柔情,總在寧靜處揉搓著我的衷腸,激昂著我,去緬懷,去回味……

  那是一種宛如鏡像而又夾雜著谷穗待苞的清香氛圍,籠罩在靜謐農田里斷續水流聲,伴著時而傳來聲聲狗喘的村子上空,傾瀉在翠綠的竹上,灑落在每一戶農家院里。干爽的晚風送來陣陣清涼,伴著時起時伏的蛙鳴,雀隱田原,月掛樹梢,這便是家鄉的夜、家鄉的月。

  月亮,坐在樹梢上,不知不覺又是一度中秋。

  仰望星空,一輪圓月靜謐的凝望著我,凝望這片躁動。同樣是秋季,這個清冷的時候,熟悉的時節,熟悉的環境,已然熟悉的`秋風。雀躍的心,憧憬的意,交織成一道仲秋里獨有的思束。在這中秋夜空的一隅我仿佛望穿了生命最初的傳奇……一陣驚鴻掠過,伴隨著圓月虛朦輪廓的波動,起伏在這一季涼秋。

  目視月的眼神,唇吻月的光華,香甜潤口的月餅,咀嚼著絲絲縷縷的過去,詮釋團圓的含義。

  今夜,是誰在仰首天空,把心中的思念折成千紙鶴,橫越星際。今夜,讓我沉浸在一杯香茶里,任母親的笑容,如中秋的月光,瀉滿我幸福的心空。

  溫柔的燈光在夜間躍動,舞蹈于水上的風,腳步細膩。是誰在輕吟中低訴,中秋的思念,聽見心中流動的泉水,輕如閑云的羽翼。

  夜深人靜,面對濃濃的月光,聆聽樹葉兒的柔聲輕訴。撥開雜草的縫隙,搜尋著記憶跌落下來的痕跡;雙腳,踏著夜的步履,手扶月光的飄逸

  到縱深處尋覓著昔日的足跡……百揉不碎的心情,濃凝千古。

  仲秋遐思,遐思漫天……

中秋遐想作文9

  十五的月并不高深莫測,她似乎多愁善感,也憂郁惆悵。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盆。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多少的文人墨客吟詠月亮啊。不知何時,月圓月缺成了人世間一種凄美的比喻。自從月和游子扯上關系后,又留下了多少的千古絕唱,“明月有情應識我,年年相見在他鄉”這些,都寄托了游子們對故鄉的魂牽夢縈的情愫啊。

  窗外,小朋友們在作游戲,我卻不好意思和他們一起玩了,心中莫名地有些傷感。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我已經度過了快十三個春秋了,長高了,但沒有長大,心中多了些許遺憾。我抬起頭,渴盼著天空那輪明月,希望她可以為我指點迷津。我的目光定格在天上的某個地方,我篤定那就是月,盡管她被云遮掩住了。我再向上望時,不禁被她的.清幽所感動了。雖然她身上的光是來自太陽的反射,雖然我知道她的表面是坑坑洼洼的,但此時在我眼前,這是多么無暇的圓月,如荷花般,如君子般,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月,盡管她永遠是高高在上的,但她等待了無數個黑夜。她在等待著,等待著你去傾聽著這千百年來人世間最動人的故事。她多么想引起人們的注意,但在白天,太陽使她黯然失色,而在黑夜,黑夜也會吞噬掉她那纖細的軀體和若有若無的光芒。只有在中秋之夜,小小的月終于得到蛻變,也就是今晚我們看到的那輪圓月。

  月知道,這只是曇花一現,人們最多仰起頭看她一眼。沒有人注意他,沒有人理解人,甚至有人唾棄她。但她一直在堅持,默默忍受著,那飄忽不定的薄云,不正是月用來掩飾心事的紗巾嗎?

  月身上承載了太多太多美麗的故事,終究有一天,她會離我們遠去。也許數千年的孤獨,只有月才能堅守。

中秋遐想作文10

  月亮消失在云層中,靜悄悄地,和人們玩著捉迷藏,寂靜的中秋之夜,沒有遠圓圓的月亮,越發顯得單調。記憶中的嫦娥姐姐啊,我該去何處尋你?

  關于中秋的記憶,我并不記得太多,大抵只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明月,別無他趣。在鄉下時,還能和哥哥姐姐一齊去河里釣魚、釣蟹,到是件美差事,可如今,哥哥姐姐亦已求學他鄉,只留我一人尋我那最愛的嫦娥姐姐。

  可小時候對于中秋節的憧憬,我還清楚地記得。生于中秋之前的我,過的第一個節日便是中秋節,媽媽就給我講很多中秋節的故事,像嫦娥奔月之類,于是后來我經常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也給我吃那粒靈丹妙藥[注: 非常靈驗、能起死回生的奇藥。比喻幻想中的某種能解決一切問題的有效方法。],我要到月亮上跟嫦娥姐姐玩!”媽媽這時就會摸摸我的頭,“不要媽媽了?”媽媽問。我想了想,說:“那……長大了再去行嗎?”

  媽媽笑了。

  童年的回憶是美好的,可現實卻給了我鐵青的回答,遙遠的夜空,沒有月亮,沒有玩耍,沒有寧靜,只能啃著那月餅,啃出眼淚,啃出思念,啃出回憶。

  曾經那些快樂呢?

  曾經那些幸福呢?

  曾經的中秋節呢?

  一次次尋找著答案,卻一次次無功而返,中秋節儼然已成為了一種形式,一個代號,不再是幸福的團聚。時代的進步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卻帶不來幸福。試想,在過去那個饑貧交困的年代,一家人能其樂融融地團坐在桌前,聊聊天,賞賞月,即使家境貧困,也依然能感受到節日的溫暖。可如今,親人間的溝通少了,團聚少了,快樂少了,真正意義上的節日也少了。時代進步的同時,人們的精神卻在倒退,節日的傳統在倒退,幸福在消失,人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呢?

  雨,依舊在下;月,依舊在藏;我,依舊在尋找,尋找嫦娥姐姐,尋找那顆能拯救人們心靈的靈丹妙藥。

中秋遐想作文11

  每當中秋之夜,我總是迫不及待的跑到樓頂觀賞月亮。皎潔的月亮冉冉升起,在深藍色的天幕上高掛。初生的月亮猶如云朵一樣潔白,但是她每一刻都在變得更加明亮。月兒是個善良的姑娘,她把光芒灑滿了人間,如給大地換了新裝,鋪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讓人們沉浸在柔和的月夢之中……

  望著月亮——那晶瑩的大玉盤上,竟也有微黑的瑕疵,是吳剛在砍桂花樹呢,還是嫦娥抱著玉兔在遙望人間?可是,瑕不掩瑜,月亮依然像一面鏡子,引起我無限的想象。

  在中秋之夜,每當我咬口手中的月餅,月餅也似乎在月光照耀下更香更甜更有嚼勁了。這時,我聽到樓下孩子玩耍嬉戲的聲音,不禁到陽臺處低頭俯視,幾個孩子提著燈籠,歡快地跳躍著,爽朗的笑著。記得小時候,臨近中秋,燈籠也成為我最美好的.向往,提著燈籠玩游戲,為我的童年增添了無限的色彩,可是,今年的月光下,在我的眼中,燈籠仿佛失去了以往的魅力。是啊!我忽然明白了,燈籠怎么能和月亮相提并論呢?

  在那時突然月亮被一層層的霧氣籠罩了,隱隱約約還看得到她散發出的淡淡光芒,她多么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在和我捉迷藏呢!在那時我又咬了一口月餅,不厭其煩的看著云朵中的月亮。再過了一會兒,月亮從濃濃云霧中鉆出一個頭,它那探頭探腦的神秘樣子,讓我更加喜愛它。

  明凈如水的月亮,李白的《靜夜思》浮現在我的腦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想游子思鄉的情感應該就是在這種環境中產生的吧!由古至今,多少人歌頌明月啊!人們創造了多少首“月”曲,多少首頌月詩,多少個頌月的傳奇神話啊!天空,像是一幅美麗而又神奇的畫卷;而月亮,則是這畫卷上最吸引人的亮點!啊,如鏡的明月!

  在明年的中秋之夜也我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比如:懂得怎樣去觀賞月亮,品嘗月餅,體會其中的美和寄托的情感。在明年的月亮一定會很圓,因為它寄托著我的情感。想起明年的月亮該會多美啊!

中秋遐想作文12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身置今日的亭臺樓閣,追尋著千年前蘇軾問月的膽大氣魄,幻想著李白“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的那股豪爽。我也學著古人拱手拜月,但月只留給我一彎蒼穹。

  徘徊于月下,獨自了夜空之旅。

  問月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月將我帶到了一個亭子,庭中同有一個人在吟詩。他,不就是蘇東坡?”好詩!好詩!“我一邊拱手作揖,一邊道,“子瞻才賦可甚了得,在下實在佩服。”“過獎了。”蘇軾一見有人,連忙拭去眼角的淚珠,說道:“在下才拙,只是今夜月圓,思念起七年未見的弟弟,心中甚感悲傷。徒有滿腹才學,卻不被圣上所重用,可悲啊!”蘇軾大嘆了一口氣,沒有了身影。

  邀月

  月光把我傳送于李白身邊。只見他,身著白袍,腰懸寶劍,舉杯對月,無限感慨。“太白何以舉杯對月?”我也拿起一酒杯,對月暢飲。“值此佳節月圓,我卻月下獨酌。昔日故友,大家天各一方,相見而亦難矣。”我面對著月笑了笑,輕輕地合上眼,聆聽月的'到來。

  賞月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好和藹的聲音,又是那么地熟悉。我張開眼,面前婆孫倆坐在月光下,孫子依偎在奶奶懷中,仰望著夜空,眼中充滿了好奇與對夜空探尋的渴望。那不是我小時候嗎?小時候我最喜歡和奶奶一塊在庭院中賞月了!我仰頭望月,似乎這月比現在的更美,更明亮。

  “呼呼”耳邊響起一陣風聲,我又被送了回來,孤身亭臺,月還是那個樣,一切都未曾過。我笑了笑,癡癡地望著月,又陷入了遐想中……

中秋遐想作文13

  月亮,一個極富神話色彩的美好事物;

  月宮,一個令人心馳神往的神秘天堂;

  嫦娥,一個飽受思念之苦的絕美佳人;

  而這些聯想起源于對月亮的遐思……

  團圓的象征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這天的傳統節目是吃月餅,賞月。每年的這天月亮出奇的圓。因此,中秋節又象征著團圓。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在這團圓的日子里,也許你正與家人一起賞月,其樂融融;也許你因事務繁忙而不能與家人團聚,但相信你那顆心早已飛到月亮之上,為你的親人帶去最圓的祝福。

  哦,月亮象征著團圓。

  情絲的傳遞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是友情詩句中傳訊著深厚的友情,與友人多年未見,當然要與朋友共賞佳月,暢飲美酒,這難道不是一件美事嗎?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親情,月亮傳遞著濃濃的親情。古往今來,人們就是通過月亮傳遞著自己的美好祝福!

  難得的知己

  “舉杯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將月亮也作為親密無間的'好友,愿意向它訴說一切。與月為伴,越發地體現了詩人孤獨清高、狂放不羈的情懷。

  擁有遠大的抱負卻不能施展才能的他,灰心地望著夜空,卻能驚奇地發現:月亮正望著他,似乎是對他才華的肯定。月亮發出微微的光亮,若隱若現,卻一直存在……也許,看到這一景象,他會恍然大悟,是嗎?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又何必在乎這些小小的挫折呢?

  哦,月亮就像一位知己。它肯定每個人的才能,安慰著每個人!

  在明朗的月光之下,抬起頭望著月亮出神。仿佛看到了它正在對著你微笑,你用心去與他交流,告訴它你的夢想,勇敢地向著夢想進發!

中秋遐想作文14

  現在的節日,其實已經沒了多大的意義,歡度節日的景象早已沒了蹤跡,物質條件豐富的同時,也讓我們失去了翹首期盼的欣喜,誰能說清這是擁有還是失去。

  但是無論怎樣,“中秋節”還是會讓人有些特別不一樣的感觸,人們已漸漸習慣在這個節日把思念捏成一個圓圓的月亮,愜意地品嘗著那些不愿述說的美麗,讓親人、朋友、團聚這些溫暖的字眼從心底緩緩掠過,讓秋風、落葉、枯黃的蒼涼傾訴心底那份淡淡的惆悵。

  每年的中秋都一樣,每年的中秋又都不一樣。或者成功越來越多,或者親人越來越少,或者收獲越來越多,或者快樂越來越少,所有那些讓我們傷心和痛苦的片段,都會讓我們在這個溫情脈脈的節日醞出一份淡然釀出一份釋懷。

  在這個傳統的節日里,不管你在山之南,水之北,抑或云之下,海之上,都會舉杯望月,心生感念。游子的凄蒼、友人的孤寂、放飛的思念、遠古的情愫,都將在這一方雅致的寧靜里,呈現動人的畫面。于是,中秋節便含情脈脈,于是中秋節便人情味十足!于是,中秋節便成了釋放真情的舞臺!

  中秋今至,又見明月,對有些人來說是壓力和緊迫,對有些人來說卻是滿不在乎的無所謂。所有的日子都是自己的,珍惜抑或不珍惜,只要自己對得起自己。此時此刻,最好能給自己找個感動的理由,細細品味那些厚重的感受,一如流水,情隨心動……

  千年文化的沉淀,讓仲秋的這個節日溫暖纏綿,不管時空怎樣變換,那份沉冷與清幽總能撥動心弦。或者因為觸碰的悸動,顫顫回應內心的'孤單,總想解讀那些深邃的哲言。思緒的飄渺和生活的現實,難以完美的統一,最真實的故事只能在內心深深的藏匿。

  可謂一夜千里,上車前看見的是遠在邊疆海域的中秋圓月,一路的思緒,一夜的夢寐,一身的風塵,到站了,天亮了,中秋的圓月隱沒在天際,忙碌的工作又成了生活的全部。

中秋遐想作文15

  推開房門,猛一抬頭,一輪金簧色的圓月驀地映進眼簾。

  依舊是那輪熟悉的圓月,那光暗不一的表面好似隱躲著條條仙路,這只有嫦娥才能尋得到吧!坐在藤椅上,椅子發出輕脆的“嘎吱”聲。花棚四周種著一些絲瓜,那一只只的絲瓜已經干癟,布滿蒼老的皺紋,好似愁眉苦臉的老者,最前端那枯黃的枝葉,則像一只向前伸展卻又毫無氣力的手臂。

  再次抬頭,明月已被絲瓜藤蔓遮住了一半,倒是夜空晴朗,萬里無云。而那閃閃發光的滿天星斗,卻隱約浮現天際,給人以無窮的喜悅。

  我經不住夜晚的秋涼,還是走進了臥室。

  窗前的地板上一片銀白,如一張巨大的白幕,又仿佛翩翩起舞的白紗,好似一個甜甜的籠照著輕紗的夢,走上前往,一摸,什么也沒有。只有月亮迷人的光華靜靜地泄在窗前。走至窗臺,先感受到的是窗外的冷氣,從天際中我找到那輪潔凈的明月,如洗的夜中,只有她才是一個不怕孤獨的舞者,接納了無數遠遠的目光……

  我的心如癡如醉,乘著那如水的月光隨風翱翔,往到那遠遠的月亮的故鄉,在寂寥的廣冷宮,賞桂花,品美酒,看嫦娥舒廣袖,聽吳剛話短長,還有那歡樂的玉兔把歌兒唱響……

  一時間,我已經不是自己,我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李太白,我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王摩詰,我是“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叫蟬”的辛棄疾,我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張九齡,我是“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李清照,我是“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冷”的李商隱,我是“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蘇東坡……

  不知不覺之間我沉醉在那如水的月色中,沉醉在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夢里……

  清晨,當我醒來,窗外已是一片明亮。月亮已經難覓蹤跡,只有太陽高掛在天上。夢究竟是夢,它虛無縹緲,然而它卻寄托著最美好的期待。那些美妙的經歷,在不經意間深深烙在我的記憶里,永遠在心底埋躲!

【中秋遐想作文】相關文章:

中秋遐想的作文02-03

中秋遐想作文08-08

中秋遐想作文05-11

中秋遐想03-06

中秋遐想作文【推薦】09-23

【精】中秋遐想作文09-23

中秋遐想作文【熱】09-23

【推薦】中秋遐想作文09-23

中秋遐想作文【薦】09-30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文AV日韩综合Av | 午夜天堂AV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AV秘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有码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 久久久久久综合岛国免费观看 |